一直說陝西出戲甘肅養戲,甘肅出武戲陝西出文戲,對這些話是否有真的依據?

南果果


秦腔起源於甘肅天水,天水緊鄰陝西,在三秦大地傳播的更快。尤其在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秦腔幾乎成了陝西的主導文化產業,戲校更是如雨後春筍,也培養和發掘了好多秦腔名人,丁良生,李小鋒,韓麗霞,李梅等,在西北地區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陝西戲曲研究院,三意社,易俗社,傳承出新,將傳統秦腔與現代戲曲文化藝術相結合,創作出了許多優秀劇目,將秦腔這一傳統文化藝術唱響西北,走向全國,走進人民大會堂。

甘肅相對於陝西來說,首先是經濟的落後嚴重製約了文化事業的發展。經濟的薄弱造就了秦腔文化發展先天性動力不足。但甘肅人民熱愛秦腔文化的熱情遠遠高於陝西,在甘肅也湧現出了一批秦腔名人,展學昌,張蘭秦,竇芬琴,蘇鳳麗,韋小兵等,不勝枚舉,於人能比。甘肅秦劇團也是人才擠擠,基層社團,每縣都有,自樂班更是數不勝數。

群眾才是滋養秦腔藝術的根!戲曲在哪裡發展的好,是人氣,人脈,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要和追求。不論是陝西還是甘肅,我們都希望能將秦腔這個傳統文化很好的傳承和發揚下去!

《西部秦腔》,就是宣傳秦腔文化藝術的平臺,希望大家關注,謝謝!








西部秦腔


陝西出戲甘肅養戲,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看,有一定的道理,但的卻也是非常狹隘的,深層次來說,應該是陝西出演秦腔的演員,甘肅養戲。

  • 陝西說是秦腔的大省,其西北地區全部的秦腔從業人員,大部分都是以陝西籍演員為主,甚至於有些民營團體挑班的演員也是陝西籍演員。當然這本無可厚非,客觀方面是由於現代秦腔以陝西關中方言為語言母體,這些陝西籍的演員佔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主觀上由於陝西各地過去建立了一大批的戲曲藝校,現在中生代演員幾乎是當時各個戲校培養的演員。


  • 雖然陝西培養了很多的秦腔演員,但是並不代表陝西就出戲,演員多就能夠戲多,事實上是不對等的。現實情況是目前陝西秦腔劇目失傳嚴重,而在錯誤的以排演創新劇目都價值觀導向下,能演的傳統劇目還在不斷的減少,因此上來說陝西出戲顯然是不對的。
  • 然而現在的甘肅近年來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土劇團不管有多好,都經常被嫌棄,而陝西的戲再次也被奉若神明,因此上,大量的陝西人嗅到了商機,開始臨時篡湊了很多都民間演出團體,大量的遊走於甘肅的各個廟會演出市場。
  • 毫不忌諱的說,是甘肅高度繁榮的廟會給秦腔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如果沒有這些廟會,如今的秦腔連本土的劇團都養活不了,更別說養活陝西都秦腔演員了,因此上來說應該是陝西出秦腔演員,而甘肅養活著秦腔較為準確。

關於甘肅出武戲,陝西出文戲,就目前的秦腔格局來看,卻也是事實。當然這裡的武戲只是說甘肅人喜歡氣氛濃烈,硬扎的戲,並不是說戲曲行正真意義上的武戲。

  • 自古以來,甘肅秦腔重做工,演員要求基本功紮實,在常演劇目上也是以做功戲見長,而陝西秦腔在近代以來,逐漸的開始以唱功為主,因此上陝西演員大多基本功欠缺,尤其是現在中生代的秦腔名家,表現的尤為明顯。

秦腔鬚生


說實在話,我對秦腔沒有研究,瞭解的也不多,但在電視上看過秦腔的表演,給我的印象是道具簡單,演員表演樸實、粗擴、深刻,以情動人,演唱很富有鼓動和誇張性。處於好奇心,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在此閒聊幾句。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是一種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劇種。由於歷史原因,人們對陝西秦腔和甘肅秦腔之關係,一直有爭論。在上世紀初陝西易俗社改良的秦腔廣泛流傳之後,甘肅秦腔因其獨特的舞臺表演風格,被人稱為“甘肅派”、“老秦腔”。時至今日,這種幾乎已成為絕響的劇種,曾一度被人誤認為陝西秦腔的發展和傳承。然而實際上,這戲曲樣式,源自另一個非常古老的曲種——西秦腔。西秦腔是古代曲子戲向板腔體過渡的一個劇種,而甘肅秦腔則是由西秦腔演變傳承而來的甘肅本土戲曲藝術。

清乾隆年間所修《涼州志》有載:“古涼州民習秦聲已久,甘州亦然”。乾隆四十四(1780)年,王曾翼所撰《甘州府志》卷四“風俗”篇中,也稱這種秦聲的流播在“西陲最尚”。“秦聲”一詞,福諸多學者視為秦腔劇種的古稱,正說明它在清乾隆以前不僅在甘肅境內就已傳播很久,而且在劇目、音樂、演員、班社以及各種表演技巧與程式的創造上多有積累。比如,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的敦煌營武班、始建於乾隆四十三年(1779)的臨澤沙河忠義班、始建於清道光十年(1831)年的寧遠於家班以及清咸豐年初期的景泰同樂社等,都為秦腔在甘肅的繁衍與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劇目方面僅1956年以來,發掘和收集到各類劇本3000多本(折),其中便有清乾隆五十四年秦腔抄本(下宛城)和清嘉慶二十一年秦腔抄本(火燒新野)等珍貴原件。

從目前所能見到的相關文獻資料,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一時期河西的一些演員,比如沙河忠義班的演員,就從來沒有到過西安,那時候,也還沒有陝西的秦腔演員到甘肅來傳藝。

從敦煌開始,歷朝歷代積累下來的曲藝演唱歌舞,都與它的形成和發展有直接的關係,秦腔劇目跟陝西也是各自獨立的,所以甘肅派秦腔應該不是陝西流傳過來的。因此,清未戲劇家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一書中,便將甘肅秦腔冠以“北派之秦腔”之名,並稱山陝調為秦腔。而稱甘肅調為“西腔”,以示甘肅秦腔與陝西秦腔之區別。

陝西陝南地區有一種僅次於南路秦腔的大型劇種叫漢調二黃,流行區域以秦地為主,延至甘、鄂、豫、川等省。漢調二黃在陝西的班社遺址,因明、清兩代戰爭破壞,已難查尋。嘉慶道光時班社有漢中的漢榮班、西多仁豐班、城固宜太班等,咸豐年間更有楊金年、範仁保等名藝人分別在西鄉、安康二地設科授徒,先後培養出“洪、來、水、永、清、吉、壽”等輩藝人。安康派擅於文戲,通用“紫陽幽雅綿軟,吐字吟詠多帶川味”,商洛派檀於功別樣騰躍,以武戲見長。關中派注重唱、做、表演細膩,唱腔豪放。雖各有特色,而基本風格仍然相同。


大汕十


是這樣,是甘肅人養活著陝西的戲,不然日子沒法過,到那裡掙錢養家餬口?!


清平150352152


答.對於這個戲.問過我好幾回了.我都回答說不知道.現在是早晨.7.52分.又來問這個戲的情況.我是真的不知道.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就教我唱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樓臺會.…久別重逢…梁山伯…到教我…又是歡喜…又是悲…喜的是…今曰與他…重相會…悲的是…美滿姻緣已…撒…開…但見他…喜氣沖沖…來看我…我只得…強飲歡笑…下…樓…臺…。在我8歲時.就上了當地舉辦的文藝晚會.感情豐富的唱了一曲樓臺會.大人們都說我唱的好.給了我好大的掌聲.以後我長大了.就一直記得越劇優美動聽.歌曲裡就喜歡.洪湖水…浪打浪…好美的.手拿碟兒敲起來…也是好美的.終生的伴侶.再後來又喜歡了京劇…貴妃醉酒…唱到如今.因為我生長在南方.沒看過秦腔的戲.所以沒有感情.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腔。[玫瑰][玫瑰][撒花][撒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