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僅是鄰國的十分之一,為何同處熱帶的老撾人口這麼少?

截至2018年,老撾的人口數量為700萬,人口密度為29.8人/平方公里。而老撾的鄰國越南卻擁有著9000萬的人口以及接近30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

同樣是處於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的熱帶地區,為什麼老撾的人口這麼少?經過查閱與歸納,筆者把這總結為三大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生產條件落後


身為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更是被人稱為“印度支那屋脊”。歷史上,老撾的發展一直受困於較為惡劣的地形——在面積僅僅為23.6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70%都是山地和丘陵。

而可耕地面積更是少的可憐。而且,老撾的農業生產技術還很落後 ,山區基本上是刀耕火種 , 平原地區水利設施很差 , 很多地方一年只能在雨季時種一季水稻。


人口密度僅是鄰國的十分之一,為何同處熱帶的老撾人口這麼少?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處於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熱帶地區,老撾的糧食總產量不過200多萬噸。

而得益於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北方的紅河三角洲等優越環境,老撾的鄰居越南的水稻主產區可謂是沃野千里,每年光是大米出口就可達到500萬噸。可謂是是羨煞旁人......


人口密度僅是鄰國的十分之一,為何同處熱帶的老撾人口這麼少?

沃野千里的湄公河三角洲


老撾財政常年入不敷出


老撾曾被聯合國列入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 , 雖然自1986年實行革新政策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不少進步 , 但發展仍是比較緩慢。目前仍沒有重工業 ,只有一些加工業。全國人口 80 %以上從事農業 , 農業產值就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0.3%。而且,老撾所有的土地,全部是由國家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人口密度僅是鄰國的十分之一,為何同處熱帶的老撾人口這麼少?


所以,除非國家投入資金來鼓勵開墾荒地,不然的話,農民是沒多大的生產積極性的。而一個以農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自然也沒多少閒錢。更可況,遍地都是熱帶雨林的老撾,若想要開墾荒地,成本可謂是相當高昂。所以,老撾就似乎陷入了惡性循環:

為什麼這麼窮?

因為錯過了人口紅利時期發展的機會,國民太少了。

國民為什麼這麼少?

還不是因為窮......


低人口出生率的原因:全民信奉佛教


我們可能會有這麼個刻板印象,越是富裕的國家,人民越不願意生。越是窮困的國家,人民越是要拼命生。

可這個定理似乎對老撾不管用。因為,老撾是一個主要信仰佛教的國家,而佛教講究眾生平等,順其自然,與世無爭。

所以,與我國某些具有強烈的宗族觀念的地區不同,老撾人似乎沒有多少傳宗接代的概念,老撾佛教徒非常虔誠,幾乎每個老撾男人至少都曾短時間加入寺廟出家修行。許多男人也成為終身的僧侶,老撾的寺院也曾被視為僧侶的“大學”,而老撾僧侶在老撾社區受到極大的尊重和尊敬。


人口密度僅是鄰國的十分之一,為何同處熱帶的老撾人口這麼少?


終身僧侶自然無需贅言。而那些即使是出家後又還俗的的男人,境界應該都或多或少的高了些許,變得清心寡慾了,所以對傳宗接代的“事業"似乎更加不感興趣了。

而這也是老撾的人口出生率在眾多貧困地區如此清新脫俗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