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鋼筋放太多了反而不好?

信息時代yao速度


在鄉村,由於大部分人都十分缺乏建房方面知識,長期以來僅憑原始經驗做事,例如建房用到的鋼筋,大部分人想當然的以為鋼筋肯定放得越多、越粗,房子就越結實。殊不知,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概念,費錢浪費材料還是小事,造成隱患影響到房屋的安全性豈不得不償失。在此寶家針對回鄉建房人群對鋼筋配比方面的誤區做了解答,希望對打算回鄉建房的你有所幫助。

鋼筋的用量是需要經過科學的結構計算得出的,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要求的規格、數量放置,不可任意減少或增加,並不是想當然的要多、要粗就能住上結實的房子。因為鋼筋是受拉力的,而混凝土是確實抗壓的,只有兩者共同工作的時候才能夠使得構件合理的受力。

因此,房屋結構是需要專業人員來設計的,而且現在的建築工程都是終身責任制,沒有人會拿安全開玩笑,有專業人員把關,不僅踏實安全,土建成本反而會降下來,確保每一筆錢都能花在刀刃上。

01

鋼筋過多,浪費材料又有隱患

如果在建房時,混凝土構件放置鋼筋太多,會導致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面積接觸太少,大大減弱了鋼筋的受力性能以及承受性和時彈性。當房子發生破壞的時候,受壓的混凝土會先被壓碎,鋼筋還沒能發揮它的作用,構件就在短時間內被迅速的破壞了。也就是說房屋平時看著結實,但被破壞之前會沒有明顯的預兆,一旦超過受力程度,整個房子都有可能瞬間倒塌,缺少逃生的時間,尤其是地震的時候,超筋破壞的牆體極不抗震。

02

鋼筋太少,直接影響結構安全

當鋼筋放置過少,也將產生類似放置太多鋼筋的破壞方式,會導致房屋無徵兆的短時間內發生破壞。但這是由於鋼筋配置較少,受拉區的混凝土一裂就壞了,鋼筋短時間屈服甚至被拉斷,並未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結構上整體強度不夠,蓋的房子壽命自然也不會太長。

03

合理配筋,經濟又安全

當鋼筋用量適宜時,受拉區混凝土開裂,隨著荷載的增加,鋼筋屈服,荷載進一步增加,受壓區混凝土壓碎破壞,屬於延性破壞。合理配筋的目的是使構件具有延性破壞的條件,也就是破壞前有明顯的徵兆,比如混凝土裂縫,當房屋發生破壞之前,有充分的逃生時間,災害發生時,更具有安全保障。

建築規範規定:鋼筋混凝土圈樑的寬度宜與牆厚相同;當牆厚h≥240mm時,其寬度不宜小於2h/3 ;圈樑高度不應小於120mm;縱向鋼筋不宜少於4φ10;箍筋間距不宜大於300mm。

構造柱最小截面可採用 240mm×180mm, 縱向鋼筋宜採用4φ12, 箍筋間距不宜大於250mm。

寶家的鄉墅產品都是由甲級設計院團隊打造,圈樑使用4φ14製作、構造柱使用4φ12鋼筋製作,這些都是經過科學的配比計算的。而且,國務院辦公廳在2019年3月26日印發的《關於全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定:施工圖審查制度取消,誰設計誰負責,且終身負責!建築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可如果選擇了無資質的游擊隊,打一槍,換一炮,你如何敢將百年家業放心交於他們?

建房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除了鋼筋,寶家對於水泥的使用,也是根據不同情況用不同的標號等級:325水泥屬於軟質水泥,一般用於貼瓷磚、砌牆、刷牆;425水泥屬於硬質水泥,則用來打混凝土,建房做結構。建房中用到的沙子,需要選購河沙的同時,還要注意沙子的含泥量,含泥量過高的沙子會影響水泥的粘結性,減弱其硬度,對工程質量會造成影響。

回鄉建房是大事,可很多人可能錢是花了不少,但是該加強的地方卻沒有加強!費錢還給自己未來的居住環境留下了安全隱患。所以,回鄉建房找專業團隊幫忙操持還是有大價值的,一方面好鋼都用在刀刃上,預算能得到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房屋質量有保障,售後也有保障,這樣的房子住起來才安心。既經濟又安全,何樂而不為。


深圳寶家鄉墅科技


這是個比較專業問題。

鋼筋放多了,就是超筋,就可能造成混凝土先於鋼筋破壞,產生結構脆性破壞,就是結構變形損壞是無預兆突發性的,是非常危險的。

而適筋構件破壞前是有先兆的,並且過載消除後,構件變形能回彈,回到以前狀態,我們叫這塑性變形。

我92年工民建大學本科畢業,一直從事建築行業,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樓板施工完,模板拆除後,在樓面放置磚、沙、水泥等準備砌築,由於一次性堆的過多,並較集中,下層施工的工人看到梁變形彎曲,梁底混凝土還出現裂縫。立即停止上層樓層的材料堆放,減少樓面的施工荷載,梁馬上回彈回去,裂縫也基本看不到。

如果是超筋梁,在梁破壞前,都不會出現梁的變形,就不會發現梁破壞的先兆,會可能一直在繼續增加施工材料堆放,直到梁突然斷裂破壞,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超筋的混凝土構件是絕對不允許的,國家建築設計規範有強制性要求,少筋也不允許,一般通過限制配筋率進行控制。


東江一條龍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對於普通人來說,專業術語太多的話,反而不易搞懂。

通俗講,一個鋼筋混凝土構件比如梁或柱,當然是由混凝土和鋼筋組合而成的。兩種材料有不同的受力特性:混凝土抗壓力性能好,抗拉能力差。鋼筋受拉性能好,抗壓性能不好。

設計時將他們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鋼筋混凝土構件。各取所需,彌補了各自的缺點,提高了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強度。

這個應該是不難理解的。

問題是為什麼鋼筋放多了反而會不好呢?

如上所述,設計時,鋼筋是放在構件的受拉部位的,最理想的設計宗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正好壓壞,同時鋼筋屈服(變形太大了,再拉就斷了)這樣兩種材料得到了充分應用,安全又經濟。這是混凝土構件設計的原則。但是如果鋼筋放的太多了,在外力的作用下,鋼筋還未屈服,也就是還可以承受更多荷載,但這時混凝土承受的壓力早已超過自身的強度,會被壓碎的,這是瞬間過程,一旦出現這種構件就破壞了。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設計規範是嚴禁這種所謂超筋設計的。

那麼有人要問為什麼少放鋼筋不就行了麼。是的,當鋼筋量少於設計承受荷載時,鋼筋就屈服了,導致構件受拉部位放的鋼筋位置混凝土出現變形和裂縫,此時構件受壓部分混凝土紋絲不動。不會立刻破壞。肉眼是可以發現的,及時採取補救加固措施後,構件仍然是安全的。

只要構件設計時按規範設計放置適量的鋼筋,安全就沒有問題。

這樣解釋應該可以理解吧。

其實還是使用安全的問題


晨曦看霧


這個問題很有趣,鋼筋的性能顯然優於混凝土,可是混凝土中的鋼筋卻不是越多越好。這其中究竟有何門道,我就從力學的角度,為大家解答一下。


1、鋼筋與混凝土的力學屬性

鋼筋是一種韌性材料,其彈性模量約200GPa,泊松比0.3,屈服應力約235MPa。對於不同的型號,具體的數值不一樣。

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型號比較多,彈性模量約30GPa,泊松比0.2,抗壓極限大的有80MPa,小的有30MPa,抗拉極限更小,約為抗壓極限的1/10-1/20。

鋼筋與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線示意圖如上圖。顯然,鋼筋的承載能力要遠優於混凝土。

2、鋼筋混凝土的受力形式

如圖所示,鋼筋混凝土通常作為梁存在,其兩側通常為固定鉸鏈、移動鉸鏈,或者固定支座,主要承受橫向載荷,包括集中力、集中力偶、分佈載荷等。

根據梁的受力形式,其變形只有一種可能,即下凹,如下圖。由此可見,下表面將會被拉長,而上表面會被壓短。正是由於梁這樣的受力和變形,在鋼筋混凝土中,鋼筋的分佈位於偏下方。

鋼筋主要用於承受拉伸載荷,而混泥土主要用於承受壓縮載荷。極限情況下,將梁全部用鋼筋代替,可以顯著提高整體結構的承載能力,但是其經濟成本卻大大提高了。同樣的,將梁全部用混凝土代替,那麼想要獲得設計的承載能力,梁必須設計的非常厚,這顯然增加了結構的自重。因此,目前的這種鋼筋混凝土結構,充分發揮了鋼筋的抗拉和混凝土的抗壓性能,降低了結構的自重,也減小了經濟成本。

3、鋼筋分佈太多可能導致鋼筋-混凝土分離——界面應力過大

鋼筋的分佈有2種情況,一種仍然將鋼筋佈置底部,一種則均勻分佈整個橫截面,如下圖。鋼筋與混凝土的這種組合,在界面處存在著一定的粘接力。當外載過大時,鋼筋與混凝土將會脫粘,從而整體性能下降。通過力學分析,我們知道,對於基體——混凝土,由於夾雜著鋼筋,兩種力學性質完全不一樣的材料粘接在一起,在界面會形成由於材料不連續導致的應力集中。因此,在分佈鋼筋的時候,首先要避免這個應力集中過大。

針對非正常分佈1,鋼筋之間的間距非常小。這就導致了單個“夾雜”引起的應力集中,會與附近的“夾雜”疊加,從而大大提高了應力集中係數。這種情況下,鋼筋與混凝土極易脫粘,從而導致鋼筋失效,混凝土下表面開裂。如下圖。

針對非正常分佈2,儘管“夾雜”導致的應力集中不會出現疊加。但是,對於整體結構來講,下層的鋼筋就已經滿足了需求。額外分佈的其他位置的鋼筋,除了由於“夾雜”導致的應力集中,並沒有帶來任何好處。當然,這種情況的整體承載能力是提升了很多,畢竟鋼筋比混凝土強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下,起主要承載能力的變成了鋼筋,而鋼筋達到屈服時,混凝土早就承受不住了。特別是上下表面,上表面混凝土會出現壓潰的跡象,下表面出現裂縫。

4、總結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經過精確計算的結果。鋼筋的分佈不可過多,這會引起“夾雜”導致的應力集中的增加,分佈過密還會導致附近“夾雜”的應力集中出現疊加,從而使得鋼筋混凝土出現脫粘現象,讓鋼筋或者混凝土失效。


力學Nerd王小胖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柱、梁、板配筋是根據結構計算來確定的,依據國家相關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規範的要求來配量的。國家管理我國建築工程是有一整套標準體系。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柱、梁、板配筋不是想放多少就放多少的。是根據國家規範及力學計算來科學確定的。

現在農村建房多數人都沒有正規的設計圖紙,這給農村建房帶來了很大的結構安全隱患,農村建房房屋的鋼筋由建房施工師傅來確定,很多農村施工人員不懂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性能,更不懂鋼筋混凝土的結構計算原理和方法,所以農民建房房屋的配筋計算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建房結構安全穩固,現在農村建房很多都開始請專業的夾住設計人員進行設計,通過正規設計建造的房屋,安全性會更有保障,正規設計的圖紙,房屋的柱、梁、板鋼筋是通過科學的力學計算來配置的所以房屋的結構俺去更有保證。

更多農村別墅圖紙,案列,技術問答,請垂詢微信公眾號住宅公園。


住宅公園


  1. 鋼筋能讓房子更牢固的道理之一是必須按設計的位置將鋼筋佈置在密實的混凝土構件中;隨便放起不到預計的效果,不放在混凝土裡就沒有作用;

  2. 道理之二是每根鋼筋外表面都要有足夠厚的密實的混凝土緊密包裹;鋼筋擁擠以致得不到足夠厚的密實的混凝土緊密包裹的部分沒有作用,使得那整根鋼筋的作用都被折減;

  3. 鋼筋與混凝土是共同分工合作的,混凝土受壓區的面積及重心必須與受拉區的鋼筋截面積及重心相匹配,缺少誰都是不正確的組合;

  4. 試驗證明,過多的或過少的鋼筋組成的構件其破壞形態都是脆性破壞,脆性破壞是發生震害時的大忌。


搜了生態農業L


昨天小編接到一個客戶的來電問我說,家裡要建房子,想建的牢固些,但是鋼筋不知道怎麼放。工頭說“鹽多不壞菜”鋼筋多放點,房子肯定牢固!這樣對麼?

這個肯定是錯的呢,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就是很多農村人的思維誤區,覺得建房子,只要我所有的材料都用好的,多用一點,房子肯定就牢固!我們在設計房屋別墅的時候,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柱、板配筋都是根據力學計算標準來配置的!我們國家的建築工程管理上面,也是有一整套的一個標準體系的,絕對不能胡亂搭配,不然容易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

框架受理示意圖△△

首先,我們要知道鋼筋和混凝土的特性。大家看上圖,鋼筋在房梁裡面它是承受左右的一個拉力的。說的再簡單一點,給你一根鋼筋你能不能把他拉斷呢?這個顯然是很難的,但是你可以相對輕鬆的把它壓彎。

混凝土就是承受壓力的,像我們正常的混凝土,你上面不管放多少的東西去碾壓,它也很難被破壞,但是你要把承受的壓力變得不均勻,他很容易就產生了裂縫。所以在正常的一道房梁裡面,鋼筋承受著左右的拉力是建築成為一個主體,這樣混凝土承受的壓力相對平均,這樣的房屋才會牢固!

如果建房的時候,房梁裡面你鋼筋放多了,那麼其相應的你的混凝土就放少了。這個在工程術語上我們叫做“超筋梁”。受到承重壓力高,即使鋼筋還吃的住,但是混凝土已經因為受力不均勻,而被壓碎了破壞掉。自然房梁也就吃不住了,那你的房子自然也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了!

還有一種就是鋼筋放少了,同樣也是不行的。混凝土多了,鋼筋少了,那麼一旦房梁受到較大壓力的時候混凝土一旦開裂,而內部的鋼筋太少的話,房梁會快速的斷裂,引起房屋的整體倒塌,這種破壞非常快,幾乎沒有任何時間留給屋內的人員進行逃生。

如果大家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找一個設計單位去幫您設計一下,畢竟安全無小事。

更多建房知識,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本號。每天更有自建房曬家、別墅自建房圖紙分享。


美墅建房


鋼筋混凝土結構有梁,板,柱,牆和構造結構,其中每種結構也分好幾種形式,如梁又分挑梁、簡支梁,連續梁等……

只要是鋼筋砼(混凝土的簡寫,人工石,與銅同音)都有超筋、適筋、少筋之分,鋼筋放太多了就是超筋結構,放少了就屬少筋結構,在建築中都不允許存在,因為這種結構在破壞前沒有預兆,當上部結構重量超過設計允許後,會造成瞬間倒塌,人員與財產來不及轉移,造成無法估量的生命財產損失。

換一個角度說,超筋結構也不會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只會浪費鋼筋浪費錢財。很多人疑問為何鋼前放多一點不能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呢?要對非專業人員說清此問題真不是三言兩語。在這裡我只能打個淺顯的比方,如一根扁擔人用來挑東西后,扁擔的上部分是受拉力的,下部部分是受壓力的。如果扁擔斷了的原因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上部分被拉斷了,一種是下部分被壓碎了,不管是那種情況的發生,總之是扁擔被破壞,不能用了,還有一種情況是扁擔上部和下部被同時拉壞和壓壞。那麼鋼筋砼結構就如同這根扁擔,鋼筋承受拉力,砼承受壓力,鋼筋放得再多,砼壞了,這個結構就壞了,就和扁擔下部被壓碎了一樣。鋼筋砼結構為什麼要適筋結構,就是為了讓扁擔上部受拉和下部受壓同時破壞,就不會造成浪費,超筋就是浪費鋼筋,少筋就會很費砼。

現在很多朋友就會有另一個疑問,兩邊都同時破壞,不是更危險嗎?那就是你們不瞭解鋼筋的性能,鋼筋的拉力分為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抗垃強度也就是拉斷鋼筋的拉力,屈服強度是正常使用鋼筋的拉力,抗拉強度比屈服強度一般要大25%左右,設計上只用屈服強度。實際上,鋼筋達到屈服強度後,鋼筋砼結構也就破壞了,但因為有更大的抗拉強度存在,結構只會開裂,但不會斷。

太難說了,設五萬字以上這個問題說不清楚呀,如何讓非專業人士能理解,讓有這方面專業的朋友們補充吧!


搬磚交稅


放多了浪費資源,而且破壞時無明顯變形。1、適筋是按照指定設計極限值來放鋼筋,剛好能承受這麼大的力,這時的破壞是混凝土和鋼筋同時破壞,兩者都能達到最大的利用價值。

放多了就會變成超筋構件,承載力雖然提高了,但是超筋構件在破壞時,是混凝土被壓的地方先被壓碎了,鋼筋都沒有達到受力的極限值,所以鋼筋就浪費了。

2、為了安全。適筋構件開裂後,承載力還沒有達到極限。超筋破壞比較突然,混凝土一旦開裂,就很接近承載力的極限了,很快就會發生破壞。為了在破壞前能提醒人們停止使用危險建築,不應多放鋼筋。

3、要想做的好一點住得久,可以把極限值弄大一點,跟著柱子、梁弄大一點,混凝土等級高一點,防腐蝕也要弄好了,施工也要做好。

混凝土久了也會自然破壞,畢竟石頭也經不起風吹雨打日曬的。


時_間


簡而言之想要建築質量好,不能一味的只增加鋼筋,鋼筋只是提高抗拉強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也要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