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基層教師發多少工資才能留住人才?

談情英姐


給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國家公務員工資同等享受同等待遇即可留住教師。


劉邦周


“應該給教師發多少工資”這種問題,還有“教師的工資是否應該提高?”我們都無數次談起,又無數次迴避。結論是:偏遠山村、農村教師工資應該立刻提高。

為什麼要給教師提高工資?是為了建設教師隊伍,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為什麼要吸引優秀人才從教?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我國的教育。一言蔽之:給教師多高的工資都是表象,根在“教育是否發展”(合理的工資水平無法確保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教育事業的發展一定源於教師最基本需求的落實)。目前,我國教育事業呈現大城市、地級市的城區發展較好的態勢,因此,雖不敢說城市的教師工資就有多合適,起碼能夠證明一點:這些地方的教師工資是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的,同時,這樣的教師工資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實現教育事業的發展。

但我國的國情決定了目前教師的工資(通過教師工資反應的教育發展)存在三種情況:

首先,一些農村無法保證教師工資的正常取得。城市(中心城區)教師工資穩定,農村教師工資不穩定。在我國中西部的一些農村,還有一些教師領不到工資!駭人聽聞的是,許多農村教師,不得不下地種田(絕非歧視農民,而是教師無法專心從事本職工作)。一些地方還存在財政“發不出”教師工資的情況——這是我們首先要堅決抵制的。教師,首先是一種職業,保障職業報酬的正常取得,是第一位的。

其次,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教師工資向農村、郊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城市教師工資穩步增長,農村教師工資保持不變。許多城市教師平均工資已經達到,或超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這裡是雙平均的說法),但許多農村地方教師工資不僅遠遠達不到城市教師工資水平。最需要公辦教育的地方在哪裡?在農村,在郊區,在經濟欠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最需要教師的地方在哪裡?在教師工資最發不出來的地方!我們現在不僅僅要說支持教育事業,還要吸引人才到農村、到郊區、到經濟欠發達的地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提升階層的地方——然而是最招不到老師的地方。不僅僅要保證教師工資的足額髮放,還要保證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那裡的兒童——比起城市的兒童,更迫切需要公辦優質教育的扶持。

最後,努力提升教師工資水平。在全國教育支出佔GDP4%目標框架下,能不能讓教師工資增長的速度快一點——跟GDP比較,甚至和通脹比較。教師工資增長的目的——用於選拔人才。提升教師崗位吸引力,把更多地優質人才聚攏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更好地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帥氣的小眼神


做老師 真的不是為了錢

作為一個師範學院畢業,後來沒有進學校的過來人上來說兩句。

一、做老師真的不是為了錢!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做 老師,是穩定,薪水好,然後是可以把好的學問教給學生。

很多人會說,那麼那些打人的老師怎麼辦,我只能說,他們作為老師應該的修煉遠遠不夠。教學,是件很考驗人的素質的事情。

需要心理素質、教學素質、還有愛心素質。

二是做老師有時候是一種理想主義。

有人把做老師當做一份工作,也有人把這個當做理想。但是理想經常會破滅,老師的耐心也會被各種事情耗盡。

三是現在的老師到底承擔著多少工作?

據我同學告訴我,一個普通老師,副科老師,一週的課程是每天排滿的,這僅僅是不擔任班主任所要做的事。如果是班主任,那還有管理班級的責任,整天忙成狗,回家就發脾氣。他們已經超負荷了。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老師還承擔著許多行政事務的工作。

老師一般環境的原因,都很純粹。對於他們來說,專心備課,好好教育孩子,不斷提升自己,這些事情的能量是足夠的。

但是如果在公立學校裡,還承擔著各種行政任務,他們已經應接不暇。老師也是人,但是做老師其實並不純粹。

我大學同學在本市的重點民辦工作了三年,體重從80一直掉落到70,後來她爹說,我想你能回家,安安全全回來,不需要多努力,多陪陪家人。我同學當時聽得掉眼淚,辭職回家了。現在一所民工子弟學校工作,純粹的教學,純粹的生活。

她告訴我,做老師,不是工資問題,作為曾經每年都是一流成績的主課老師,她覺得,只有上課才是她能夠修煉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巨大的升學壓力,也不是過多的行政事務。更不是每天和其他老師搶課堂,而是安安靜靜備課批作業,和學生好好談話。僅此而已。


富春山居鹿


在我看來,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比如北京上海能同貴州雲南一樣嗎?所以說不應該以具體數字確定。

但是可以做到一點,同一地區的老師和公務員一樣。只要到達這點,留住老師絕對不是問題。

那麼多老師抱怨的原因就是,同一地區老師同公務員收入的差距,平時工資冊上差不多,到年末獎金就區別大大了,換句話說就是心理不平衡。真實案例,某一區縣(你別問我具體是哪兒,我可以保證真實就行),15年年終獎,政府第一次4.8萬元,老師0.6萬元,到16年3月補發教師2200元,政府最後補發8800元。換個說法則是,公務員年終獎金比很多老師一年的工資還高。更為可氣的是,在政府打掃衛生的年級獎金都是1.8萬元。你說說,老師心理會怎麼想?

有人說老師工作輕鬆,你覺得真是這樣嗎?老師一天平均上三節課,上三節課就要用三節課來備課。三節的學生作業最少要用兩節課來批改。還有早自習,中午或下午輔導。上級部門的檢查所需要的資料,如禁毒,衛生,安全,環保,健康教育等,即便是假期,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也是不能少的。這些都是門外人所不知道的。

有人拿老師同農民工做比較,說實在的,這樣的對比是最沒有說服力的。其一,有很多農民工拿的收入比老師,甚至比公務員高。其二,那些拿得少的也不能同老師,公務員比,因為當年讀書時,你同別人的付出一樣嗎?

綜合上述,得出為什麼只有老師考公務員的,沒有公務員考老師的!不是老師有多貪心,而是心理的不平衡!所以要留住老師,就得滿足老師的心理要求!


一勝3


以我們地區為例我來談談吧。

我所在的是一個小縣城,目前老師工資待遇人均不到4000元,就算加上下鄉補貼,也不到5000元,靠這個吸引優秀人才確實不太可能。

但多少合適呢?

我認為,至少月入1萬才有可能。

第一:比城市翻倍才有吸引力。

有人說,太多了。但多兩三千元,誰會去?誰願意去?

農村學校不僅僅是條件艱苦,主要是生活極其不方便。特別是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在農村久了,找對象都困難;如果是有孩子的老師,也沒時間陪伴孩子。就這兩條缺陷,能吸引到人嗎?

必須多一倍,至少翻倍,才有希望吸引一部分人紮根鄉下。

第二:除了提高工資,也要解決老師們的後顧之憂。

比如:在鄉下的住房問題,吃飯問題。

比如:教師子女在縣城的入學問題。

比如:比較人性化的請假制度、福利制度等。

老師們沒有後顧之憂了,才能更好的去工作。

第三:除工資待遇,社會地位也要提高。

農村老師不僅僅是工資低沒人去,社會地位低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大部分人都認為農村教師沒本事,沒出息,因為有能力的早去縣城了。

我們要扭轉這個局面,要讓大家認識到,只有最優秀的教師才會安排去鄉下,鄉下的教師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而且要形成良性循環,只有這樣,農村教育才有希望。

1萬元,比很多老師都高出很多了,但和大城市的老師比起來,實際也不算什麼。但是,如果真能實現,我相信絕對會改變目前的局面。至少,象我這個年紀的,孩子上大學了,家裡也沒什麼事的中年教師,很多是願意去的。

真能月入一萬,我第一個報名去鄉下。

你呢,願意去嗎?


人生如夢LLH


隨著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普遍上調,教師作為事業單位中的一員,工資上漲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教師工資改革將會有兩個變化,一類教師將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說起教師工資,自然避不開職稱和績效工資這兩個話題,教師的工資高低幾乎是由這兩部分決定的,他們對於教師工資起了決定性作用。高職稱意味著高工資,並且在享受高工資的同時享受的福利待遇是普通教師的幾倍,績效工資平均到每個月對於教師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教師工資改革方向,首先是職稱對收入的影響逐步減弱,不再是教師工資發放的主要標準,其次是績效工資或改成績效獎勵金,真正把獎勵和績效區分開。

關於教師工資的改革,這類教師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以前,教師工資調整都是普遍性的,但是像農村這樣的地方,教師因為地方發展水平差收入低還評不上職稱。此次教師改革以後,教育補助將向農村教師傾斜,使得教師收入不低於城市水平,而且農村教學經驗將作為職稱評定的主要條件之一。此時,農村教師無疑是受益最大的一類教師。

目前已經確定了教師工資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偏遠地區、農村教師還能得到更高的補助,老師們可以心無旁騖的一心從事教育了。


事業編制考試那些事


不知道為何社會上都普遍認為教師工資很高,以至於我們說出真實的收入人家都不相信。或許是因為規定教師工資比公務員高出10%吧,可是公務員加上各種補貼收入要比我們高不少。或許是因為總有風聲說要提高教師待遇,大家認為教師工資連年增長,實際上呢雷聲大雨點小,說了這麼多年真正漲的還不如人家悄無聲息漲工資的單位的一個零頭。

有人說“教師就要甘於清貧”,有人說“嫌工資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去考教師編呢?”很多參加招考的人開始並不知道教師收入幾何,也被社會輿論誤導了。至於清貧,我們並沒想指望這份工作發家致富(補課賺錢的畢竟是少數,而且是違規的),但若真想實現“尊師重教”,最起碼要讓學生看得起!任課老師我不多說了,高中班主任有多辛苦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早七點至晚十點,操多少心費多少力,班主任津貼是多少呢?工資條上明明白白地寫著:一個月15元!!這是事實!為什麼還有人幹呢?因為不幹就沒法評職稱,不評職稱就永遠拿最低的工資!評上了職稱呢,上級部分也是各種推諉不給你兌現!我們中級評上三年半了依然拿初級的工資!我們學校有老師2006年評上的高級職稱,現在還沒兌現還拿中級工資!我們找學校,只說快了快了再等等吧!猴年馬月都過去了,真不知道等到何時…


薇育兒


我覺得,讓基層教師拿八千塊錢以上的工資,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民族振興的需要,也是給知識分子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報酬。

能夠在中小學當老師的,大部分都是從高等院校畢業的高材生。若他們在其他行業,也能撐起一片天地,有比較高的收入,和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默默無聞地奉獻,以引導教育學生成人成才為榮。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過去幾十年來,由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所限,老師的待遇一直是很低的。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老師一直是在貧困生存線上掙扎著。很多優秀男學生不願意報考師範學院,造成學校的男老師稀缺,許多男學生沒有陽剛之氣。

提高老師待遇,能夠吸引更多的重點大學優秀學子來當老師,並且讓他們有激情,更專業,熱愛教育事業,提升學生的素質,振興中華才更有希望。


全聚德80904961




如果僅僅從工資角度來說呢,我覺得你至少要讓優秀的老師在相對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要比有現在更大的一個提升,也就是說,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從幾千塊錢開始,底薪啊,三四千,然後加績效或者什麼的,其實加的部分並不高。所以呢,我覺得如果要讓優秀老師或者讓一流的人才來當老師,我覺得你首先底薪要提高,比如說你得提高到和那些外面的公司差不多的一個底薪,然後呢剩下的部分呢?嗯,要比如說要根據老師的績效,要讓這個老師知道,他每付出一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能多拿到這麼多錢,或者說不按這個小時,而是用一個年綜合的一個評定清晰的啊,這個是最重要的。

現在已經有一些教育公司呢,他已經採取這樣的方式了,以分鐘或者小時來給老師計算,他知道他一天只要付出多付幾個小時就好幾百收入了,這對掙錢角度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啊,因為它的掙錢模式非常清晰,而且只要他是個優秀老師,我覺得是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的。當下大多數老師呢?他無論一天做多久,八個小時,甚至13個小時,他的收入差不了很多啊,這就導致了一個比較迷茫的狀態,甚至說很多人對這個職業並不是特別看好啊,所以說只要去效仿一些公司的模式,以小時甚至分鐘,這樣來作為老師基本工資以外的另外加的部分,這樣的我相信會有挺大的吸引力的啊。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英語老師布萊恩,我期待與你分享更多精彩的英語學習內容。


英語老師Bryant


我是一名教師,始終如一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內心深有體會,我們教師的工資不是很高,尤其是中級職稱以下的小學、初中,特別是偏遠山區的鄉村教師。



如果非要談談看法,我認為給基層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每月至少發8000元才能留住人才。同時,營造全社會尊重教師的良好氛圍,為教師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除教師後顧之憂。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著重強調,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就目前而言,基層廣大教師,特別是偏遠鄉村教師只是因為喜歡這個工作,一直在堅守。我個人認為只要國家和社會關注教師,給他們相應的尊重,當然也要有相當的待遇和工資,讓他們放開手腳去教書育人相信一定可以留住他們。



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

教師收入不高,但相對穩定,同時也期望家庭和自己的子女工作穩定,能夠很好的發展。教師子女入學和工作牽動著教師的心,很多教師放棄教育、教學生涯是因為子女,如果子女穩定了教師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教師的職稱評審更是一塊心病,評級難,漲工資更難,很多基層老師是代課老師。連轉正都難,如何安心工作呢?如果教師也可以跟企業一樣,可以放手去拼搏,可以升職加薪就可以安心去做了。



提供穩定的生活保障

基層老師的福利待遇需要提高,收入需要穩定,生活好了,其他都沒有問題了。如果能夠解決住房問題抑或享受公務員房屋補貼就更好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儘可能的關注教師,相信日後教師基本可以安心工作了。你認為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呢?教師到底拿多少工資才能安心從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