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工作單位公積金高嗎?國企單位是不是都比較低?

天地間的囚鳥


小智觀點:單位不同,差別很大,職位不同,差別也很大,國企單位繳納較低的觀點是不準確的。我所在的國企單位基層員工目前繳費1500左右,但是拿年薪的領導層繳納的已經是我們當地規定的最高級別。所以你所提到的國企單位繳納的比較低是錯誤的!

1、公積金繳納的多少與職位高低和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基本上領導的工資福利待遇都是單位裡最高的,那麼這福利待遇肯定包含著公積金,所以領導們繳納的公積金也都是單位裡最高的。當然,這些都與收入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係。根據國務院頒佈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建設部、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自每年的7月1日起,調整本年度下半年和下一年度上半年在職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繳存基數一經確定,住房公積金年度內保持不變。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統一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計算。



我們這個地方的公積金相關政策如下,拿我們這個三線城市來說,每年度的基數調整後,住房公積金的最高月繳存基數不應超過我市統計局公佈的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超過的按3倍執行,我們這個地方上一年度濟寧市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500元左右,那麼按照3倍算的話最高是以16500元為基數,以單位和個人繳納係數為12%來算的話,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最高數額為3960元。但是部分縣區的月繳存基數最低為1500左右,那麼每個月即使按照12%的係數來算的話也就是繳納360元。所以,按照12%的係數來算的話,我們這個地方繳納的公積金範圍是360元—3960元。但是今年規定繳納係數可以是5%-12%,如果有的單位繳納係數是5%的話,那差距會變的更大。國企裡面的領導拿的都是年薪制,所以我所知道的一些領導們都已經是我們當地的最高級別!



2、公積金繳納的多少與單位的不同也有很大關係

國企幾乎涉及到了我們國家的各個行業,那麼行業的不同對於繳納公積金的多少也是非常有關的。大家可能比較瞭解的國有企業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移動、聯通、電信、電力、核電站等等,看到這,大家可能會說了,都是好單位啊,各種福利待遇都好,是的,這些單位的綜合福利待遇確實不錯,繳納的金額都是比較高的。當然還有一些像機械加工,公益服務,電器、生活用品製造等行業的國企,可能相對於前面那些單位就稍微弱了一些,繳納公積金的數值也相對較低一些。從我們每年的畢業生大軍找工作時就能看出來單位和行業的對比。所以,公積金的繳納數值與行業不同也有很大的關係!



3、總結

綜上所述,國企單位繳納的並不低,像我們單位的普通員工已經和很多事業單位繳納的金額差不多,那麼,國企領導層繳納的已經達到我們當地的最高級別,所以,國企繳納的公積金並不低!

我是小智,如果你認為我的回答可以的話,請關注或者在下方評論、點贊,我們共同探討,共同觀職場!

小智職談


小縣城的某國企。公積金到賬3100,每個月房貸800,每個月還能餘2000多。

11.26更新:看來公積金這個話題熱度很高啊。那就再補充一下吧,我是宜昌市下屬縣級市某國企的職工,工程師職位,從事研發工作,不是什麼高層領導,也不是菸草和電網的。我們每個月工資不等,現在這3000多的公積金是按去年的平均工資來扣的,今年的工資已經漲了一點了,所以明年公積金還會漲點。


o榨菜肉絲麵o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最高不能超過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12%。



我所在的企業也是屬於國企,今年1月被中鋁集團正式收購。

我是2014年進廠的,開始的三個月,沒有扣公積金,但是第四個月的時候一起補釦了。從入職至今,繳存比例都是12%,屬於繳存的上限制。繳存基數為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12%,每年變動一次。

另外,公積金也有利息,利率為1.5%,每年的6月結算一次利息,並打入公積金賬戶。(我所在的地區是每年6月,其他地方不知)


帶著你去吹吹風


今天剛找領導簽過字,領導簽字的時候一看,五險一金都漲了,單位又多支出了幾十萬塊錢。

我說是的,七月份剛調整的基數,因為工資漲,所以基數變大,金額增加。

簽過字之後,不禁長嘆一聲,下個月到手的工資又少了。

作為一個國企員工,我覺得我們單位的公積金不高也不低,屬於中等水平。

為什麼有很多人想考入體制內,就是因為體制內有保障,五險一金交納足額,雖然工資看起來不是很高,但隱形的收入高。

我一個朋友,前段時間離婚了,在進行財產分割時,他老婆提出要對公積金進行分割,當時他就炸毛了,說那是單位給買的一份保障,怎麼能分割呢?最後諮詢了律師,說公積金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要進行分割。他心痛的要命,本來想著拿這筆錢和新歡去尋歡作樂呢,這樣慘了,有近五十萬塊錢呢,被老婆蒐羅的差不多了。五十萬塊錢,夠買一輛比較拉風的小汽車了。他就是國企員工。

對國企來說,公積金的交納一般都有足額、上限的特點。

一、基數如實核算。

就我們單位來說,五險和一金的基數是不同的。因為在交納五險時,是按工資基數確定的,國家對於哪些工資收入要計入工資基數,是有很明確的規定的。我們在計算基數時,把不需要計入的,全部剔除。而在計算公積金時,把所有的收入全部計入。

不要問為啥,就是合法的增加員工的收入。

員工都不傻,對於各種交費的基數和比例,他們都知道的很清楚,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單位都會按照上限來交,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再說了,領導自己也合法增加收入了,而且領導的基數都更高。我們單位的領導,都是封頂數。

二、交納比例依照上限。

公積金和其他的五險不同,有嚴格的交納比例,比如養老單位是16%,個人8%,醫保單位是8%,個人是2%。公積金是有一個區間的,5-12%,都可以。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國企都是選擇12%,因為再苦不能苦職工啊。據我所知道的,能正常經營的國企,就算財務狀況差一些,也是按照上限來交納的,畢竟這是關係到人心穩定的大事。

也有一些國企可以降低繳存比例的,比如說嚴重虧損的,瀕臨破產的,依法審批通過後,可以少交或者緩交。

如果你是國企員工,單位必須在用工30日內為你辦理公積金賬戶的設立和轉移。公積金是具有強制性的法律約束力的,如果單位沒有及時、足額的為你交納公積金,可以去公積金管理中心投訴、舉報,記著,不是到勞動部門。


錦瑟談職場


1.至今不知道公積金是按什麼算的,但是公積金每月扣我多少,公司同樣就給我交多少,這樣算下來是賺的,買房用公積金也很划算。

2.我現在是公司和我個人每月各交百分之八,賬戶顯示每月860的進賬,個人繳納480,我倒是希望多扣點,買房的時候也能輕鬆點。

3.一般好多單位是不給非正式員工繳納公積金的,相比正式員工公司就給交的多,我一個朋友一個月公司和個人加起來1600的額度,真的不能比。



揹著影子尋找路


看到樓下樓上大家的回答,我覺得我可能進了個假國企,😂因為什麼大家的公積金都有幾千以上的,我所在的國企每個月只給我繳納400塊公積金,個人繳納400,加起來就是800,我老公的繳納更少,每個月個人250,單位250,加起來就是500每個月。以下是我幾年來繳納的全部公積金:


我入職五年,目前公積金只有三萬多,上次買房一下子就提出來裝修用了,在房價暴漲的今天根本就不夠花,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這樣還貸會少一些。我所在的地方公積金貸款利息是3.25%左右,商業貸的話有5%以上。

其實國企公積金的高低我不知道其他單位是怎麼算的,但是我所在的單位是按照所在地方的最低標準給繳納的,而且我們繳存比例只有10%,並不像其他公司的12%,但是我的工資有6000+,在系統上顯示的工資只是基本工資4000,應該是績效以及各種學歷補貼的不算在內,所以就是按工資的10%繳納的,也就是400了。我所在的單位混到總經理級別的每個月的公積金也就個人繳納1200,單位繳納1200。



公積金低主要是單位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在公積金上做文章,而且我們不僅按照工資,還要按照職位或者職務來,職位高的繳納的就高,沒有職位的就算你的工資再高,也是按照每月250繳納,不知道其他的國企有沒有這種現象的。



當然也是希望我的公積金能多繳納一點的,而且我所在的國企繳納的公積金是不按工齡的高低繳納的,因此就算你工齡再高也沒什麼用,只能每年每個月多得30塊錢的工齡補貼。

其實目前很多國企都在改革,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變化。


淺憶夢微涼的小世界


我在貴州一個五線城市的國企,08年上班那會我們交5%,公司交10%。大約是09年還是10年,可選擇各交12%,後來改為各交12%。現在工資不高,按上年度平均工資的12%交,大概自己交734元吧。08年公司籌建經濟適用房,09年報名,14年交房,71平方,單價2000元左右,交了5萬左右的首付和三通。用公積金貸了9.3萬,120期,從14年5月開始還,到今年年底公積金卡上的餘額和貸款餘額快差不多了。貴州三線國企的公積金,相對房價,還是很管用的。我和媳婦名下二套房子,多虧國企的公積金!說實話不高,但還是很管用!



小馬過河1212


我們工資單位公積金也不高

國企單位有些是很高的,有些是按1:5或者更高來交的,有時候公積金是工資的一般以上了,而非國企的私營企業普遍不高,一般都是按當地的最低標準來交,比如300,500元/月,我目前所在企業還有按照崗位來的交的,我有一個人朋友是公務員來的,他的工資金就比較高,目前都可以貸款買第二套房了。


老梁說財務


國企一線工人,每月扣805,反正就每月1610,我也不知道什麼水平



開公交的胖胖


前不久,某給國企輸送勞務工的勞務派遣公司就吃了“啞巴虧”,當然了,也是活該它吃虧。勞務公司為了壓低工資,口頭給勞務工說,你要來公司就不要公積金。勞務工沒辦法,只能老老實實上班。後來勞務公司找個茬辭退了勞務工。這位勞務工不幹了,去勞動部門申訴,其中一條就是沒有公積金。結果判定勞務公司敗訴,一是辭退無效,二是補發公積金,三是罰款3萬元。

住房公積金屬於“五險一金”範疇,屬於強制性繳納的項目。如果單位不給員工繳納公積金,不但要補繳,還要對單位進行行政罰款。但是,實事求是地講,許多中小私企,不繳或少繳公積金的現象普遍存在。比如,小私企會騙打工者,你要個人繳一部分,只能買房或退休時取出來,還不如不繳呢。許多流動性的打工者就不願意繳公積金了,因為他們不願意從工資交個人自付部分,覺得還是把錢即時拿到手裡最踏實。

關於國企的公積金履行情況,那應該是所有企業中最好最規範的。絕大多數企業會為員工按照最高比例12%繳納公積金,道理很簡單,管理層、勞資人員都享受這個待遇,傻子也不繳呢。但是,也有極少數國企,由於效益不好,資金緊張,少交公積金,很少聽說有不繳的。國企管理者可不願意承擔“違規”處罰。

但是,為什麼同樣是國企人,人人之間的差距這麼大呢?有的公積金五六千,有的只有五六百呢。這裡面要有三個認識:

一是公積金多少與工資水平有關係。有的國企平均工資低,當地的社平工資也低。比如,平均工資3000元,就算按定額繳納,自己12%,單位12%,共計720元。別人家的國企平均工資20000元,按照12%繳,人家就是4800元。人家的公積金比你工資還高,你找誰哭去?

二是公積金多少與繳納比例有關。假設兩家國企,平均工資都是20000元。人家按照12%頂格交,月度公積金就是4800元。你家國企按5%繳,每月2000元。差距2400元。你找誰哭去?

三是公積金多少與當地繳納基數有關係。舉例說明:

(1)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是在當地社平工資的60%-300%之間確定,月收入超過社平工資300%的,以300%計算。假設,北京兩家企業都按照12%比例繳費。

(2)北京小李所在的企業有魄力,按照社平工資300%封頂繳。假設2018年北京社平工資10600元(按10000算)。小李的繳費基數是3000元,12%+12%=24%*30000元=7200元。

(3)北京小李的老婆小張所在的企業沒有魄力,按照社平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即:6000元。如果企業再不厚道按照5%繳,那麼就是6000*(5%+5%)600元。

(4)慘不忍睹,小李的月度公積金是7200元,小張的月度公積金是600元。相差12倍。你找誰哭去?

綜上,國企執行公積金制度還是比較規範的,但是有三個因素拉開了差距,一是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水平,二是繳費基數在60%-300%之間選擇,三是繳費比例在5%-12%之間選擇的問題,造成了人比人氣死人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