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來襲 如何安全過春節?

武漢首批進駐發熱門診專家為您解答

(通訊員 童萱)2019年的最後一天,大多數人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喜悅中,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開始了在發熱門診、發熱病房的工作。

穿著多層防護服,戴著厚厚的口罩,至少4小時才能換班,胸口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起來。“說不怕是假話,面對病毒,醫生也害怕,但是我們做好了防護,心裡有底,我和同事們在不同的崗位堅守,為防控疫情盡最大的努力!” 郭威堅定的說。


作為武漢首批進駐發熱門診的醫生,郭威和他的戰友們已經奮戰了二十多天。 這二十多天裡,醫務人員掌握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手資料,告訴大家如何遠離新型冠狀病毒,安全過春節。

新型冠狀病毒=新SARS?NO!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全基因組序列已經出來,和SARS同屬冠狀病毒科,基因排序有89%相似,有11%的不同,打個比方,是“近親”關係。但臨床情況、流行病學情況非常不同。

郭威主任介紹,“冠狀病毒”是一類大型家族病毒,由於病毒包膜外有許多棒狀突起,看起來像“皇冠”,因此被命名為冠狀病毒。引起重症和廣泛傳播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都屬於冠狀病毒。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以前沒有被人類發現過,病毒的傳播情況、人類感染後嚴重程度以及臨床影響方面,人類對它的信息掌握得十分有限,所以我們才稱其為“新”。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約50%患者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死亡病例多為合併有基礎疾病(腫瘤術後、肝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等)的老年患者。部分患者可無發熱、咳嗽,表現乏力、胸悶或消化道症狀等。起病症狀輕微的患者,多在1周後恢復。


目前,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對於輕症患者,建議根據患者病情靜脈或口服給予針對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抗菌藥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黴素。對於重症或危重患者,給予經驗性抗微生物藥物以治療所有可能的病原體。對於膿毒症患者,應在初次患者評估後一小時內給予抗微生物藥物。要避免盲目或不恰當的抗菌藥物治療,尤其是聯合應用廣譜抗菌藥物。研製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非常漫長的過程,當前防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發熱、咳嗽、咽痛應該怎麼辦?

冬春季本來就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發燒、咳嗽、咽喉痛是很常見的症狀,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有些相似,疫情之下,怎麼來區分?要不要一出現症狀就去醫院呢?

郭威主任建議可以先簡單評估病情:體溫不超過38℃,並且沒有明顯的氣短、憋喘等症狀;年齡在60歲以下或5歲以上;不屬於孕婦、慢性病患者或肥胖者。屬於這三種情況,建議先在家休息和觀察,在家期間,請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減輕症狀的感冒藥。同時,採取戴口罩、勤洗手、房間勤通風等措施,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

如果伴有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家觀察休息後1-2天病情無好轉;近期近距離接觸過有發熱、咳嗽症狀的患者,或去過人群密集的場所,如農貿市場,有野生動物接觸史;老年人,孕婦,肥胖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腎臟等基礎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員。另外,前往醫院途中,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發熱患者和陪診家屬應配戴口罩。

發燒咳嗽不等於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先結合自身情況,先觀察一兩天,再決定要不要去發熱門診。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

冬季氣溫低,溼度大,適合呼吸道病毒生長傳播,特別是春節人口流動頻繁,加大傳染風險。近段時間,市民應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次數,減少聚餐等參與人數較多的活動,最好不聚餐,也不要參加其他聚集的活動。外出回家後最好洗澡洗頭,並將外套放置在通風處。

出門戴口罩,這是預防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口罩到底怎麼選?一般人群防護可以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戴上口罩後,要貼著鼻子壓緊金屬條。注意一個口罩不可長期戴,一般連續使用4小時左右就要更換。

勤洗手,不要嫌麻煩。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製備食物、咳嗽噴嚏、接觸病人後都要洗手,注意用流動的水和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的時間不少於15秒。常通風,注意居家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亂倒。如果感覺不適,及時去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