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鴻門宴是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對於次知名的飯局,史官司馬遷以不到800字的篇幅,就為後人重現出兩大豪傑之間的際明爭暗鬥場景。類似的情況也在往後的歷史中屢屢浮現。


不過,用酒席做局的謀劃絕非東亞獨創。發生在公元 493年的拉文納血案,就是鴻門宴的西方世界的版本。


宴會三巨頭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控制意大利的奧多亞克 曾廢黜西羅馬末代皇帝




拉文納之宴的首位主角,乃是統治意大利的日耳曼執政者奧多亞克。此君在人才輩出的民族大遷徙時代或許無足輕,但他卻在公元476年廢黜了西羅馬末代皇帝羅穆路斯。這個舉動不僅底終結了古典羅馬的國祚,也宣告中世紀時代的正式降臨。但由於自己的蠻族血統限制,奧多亞克無法自立為帝。於是,為了換取自己的合法執政,他便主動向東方的君士坦丁堡當局稱臣。但其實際地位與西哥特和汪達爾等蠻族國王並無差別。


飯局的第二位主角,是同樣源自蠻族的東哥特國王提奧多里克。他的集團在父親提奧狄米爾帶領下,佔據潘諾尼亞地區,併成功擺脫了匈人帝國控制。自己也和強盛一時的東羅馬帝國展開交鋒。在公元4世紀的70年代年代,先後多次深入巴爾幹半島,並數次擊敗東國的多瑙河野戰軍。迫於無奈,芝諾皇帝在公元484年授予其執政官頭銜。這也讓提奧多里克成為首個擁有執政官稱號的蠻族首領。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提奧多里克前期一直在巴爾幹西部活動



為了緩解自身危機,芝諾也想盡辦法對前兩者的關係進行挑撥。由於東哥特士兵的戰力強悍,又在帝國的巴爾幹半島佔據地盤,因此必須以招撫手段進行懷柔。但提奧多里克稍後就在公元486年再次發難,率軍攻入東帝國境內。經過一年的攻略,不僅圍攻君士坦丁堡,還將帝都與巴爾幹其他區域的陸地聯繫切斷。


面對如此糟糕的形勢,皇帝終於開始考慮給東哥特人尋找安置地點,並且需要遠離自己的京畿核心。於是,已經不在自己控制下的意大利,就成為禍水西引戰略的最佳選擇。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芝諾皇帝 一直處心積慮的挑撥各方關係




順勢而為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奧多亞克本身具有不錯的謀略水平




然而,奧多亞克不是那些只會鬥雞遛狗的晚期羅馬皇帝。他在強手林立的僱傭軍中脫穎而出,並帶領他們推翻西帝國統治,足以說明其本人頗具才幹。在公元 486年時,他還擊敗了被芝諾請去意大利的魯吉人。不僅擊殺其國王,還將諾里庫姆併入自己的疆域。因此,皇帝想要完成戰略規劃,就必須從其他方面尋找突破口。


好在東哥特方面比誰都著急,很需要一片廣闊且富裕的轄地進行休養生息。在現實壓力面前,提奧多里克雖然明知君士坦丁堡方面有重大陰謀,也只能順應時勢的進攻意大利。公元 489年初,10萬多哥特部眾開始踏上征程。得益於自己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勁旅,以及遠在高盧南部的西哥特遠親支持,他們在1年間就先後三次擊敗奧多亞克。最終,東哥特人將對手包圍在拉文納城,沒有讓戰爭過多地消耗自身實力。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提奧多里克為了謀得地盤 只能強攻意大利




不過,戰敗者還不會輕易投降。他們依靠拉文納有利沼澤與港口地形,始終將圍攻者拒之城外。儘管提奧多里克依靠強悍的軍力佔盡先機,卻終究無法完全消滅對手,這樣的僵局也維持了3年之久。


正當雙方都騎虎難下之際,拉文納的主教約翰站出來,成為改變局勢的又一關鍵人物。作為王權和軍權以外的第三股平衡力量,這位神職人員積極穿梭於城內外的兩位梟雄之間。通過他不辭辛勞地的斡旋,促成兩位日耳曼首領在公元 493年的2月25日達成協議:提奧多里克將與奧多亞克一起共治意大利。作為補償,後者也把兒子特拉尼斯交給競爭者作為人質,並且承認對手在政治上佔據主導地位。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古典拉文納 是非常適合防禦的港口城市




3月5日,東哥特國王在約翰主教的迎接下,進入自己已圍攻3年而不得其入的拉文納。在歡呼和平的聲浪中,雙方同意摒棄前嫌併發誓將對方視為兄弟。但在場的人們都不會料到,這樣和睦相處場景居然只能維持10天。最後完成雙雄間對決的手段,竟是一場看似平常的飯局。


原來,為了協調彼此間的權力統轄,兩位王者時常設宴款待對方並增進交流。3月15日時,東哥特國王就如同前幾日那樣,向奧多亞克發出宴會邀請。後者沒有過多懷疑,就如往日一般準時赴約。當天下午,他帶領若干侍衛,前往曾是霍諾留皇帝官邸的勞倫圖姆宮—。那裡已經成為東哥特首領的住處,也是最適合舉辦宴會的場所。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東哥特人的到來 註定改變意大利歷史




圖窮匕見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拉文納地區的豐富物產 非常適合統治者常駐




按照羅馬舊俗,客人在正式進餐前需要換上宴會託伽,然後以臥姿斜躺至臥榻上進食。但此次宴席的主人及賓客均為日耳曼人,便很自然的改為蠻族式坐席。侍者們魚貫而入,向兩位君主獻上蜂蜜酒等開胃酒,以及蝸牛、蘑菇、醃肉和鹹魚等開胃菜。等到賓主稍作停頓,才是提前燒烤完畢的豬肉、羔羊、香腸、野雞以及各色魚肉等主菜。


在大口吃肉的同時,提奧多里克肯定也按照羅馬慣例,僱傭專業演員前來表演戲劇和雜耍。主客雙方也在此時大量飲酒、相互寒暄,使得整個場面都顯得其樂融融。趕來赴宴的前意大利統治者,就因此而放下了最後戒備。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蠻族領袖南下後 也都喜歡羅馬式飲食



然而,提奧多里克卻不願意繼續維持這種表明和平。東哥特國王清楚知道,部眾追隨他從潘諾尼亞起兵,同強橫東羅馬帝國針鋒十多年,不會願意看到領袖與其他人分享權力。隨著夜幕降臨,早已制定好的暗殺計劃,也隨酒宴的深入而得以實施。東哥特國王藉著酒意,邀請奧多亞克到大廳另一側的小房間單獨秘談。喝多的後者絲毫沒有警惕,就醉醺醺的欣然前往。至於自己身邊的侍衛,也被此前放出的煙幕彈所迷惑,沒有任何人加以勸誡。


於是,等奧多亞克隨主人走進密室,就有2個東哥特侍衛從左右兩側靠近,迅速抓住他的胳膊。先前還和他殷切交談的同僚也立即翻臉,向埋伏好的人員下達動手信號。諷刺的是,由於密室光線十分黯淡,導致視野受限的伏兵一時無法看清房間內情況。加上緊張情緒的干擾,讓這些甲士竟然沒有及時找到動手的目標。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西羅馬終結者 最後還是被東哥特國王殺死



眼見部下如此無能,提奧多里克便決定親自上陣。這位東哥特國王迅速來到對手面前,用寶劍從上方刺入奧多亞克的鎖骨。力道是如此之大,竟使寶劍直接刺穿對方的整個軀體。原意大利的統治者,在彌留之際還喃喃自語道:

上帝在哪裡?而他的敵人則回應道:這就是你對我的人民所做的。


曾終結西羅馬帝國的一代梟雄,就這樣在60歲時落得遭背信棄義下場。謀殺他的兇手,也如願以償地的成為新意大利國王。


拉文納血案:東哥特國王與西羅馬終結者間的鴻門宴

奧多亞克的王國 最終全部被東哥特人所繼承



儘管提奧多里克給後世留下了賢明、公正和強悍的形象,但採用鴻門宴偷襲的卑劣手段手段,實在有愧他的“大王”美譽。在剷除競爭者後,他不僅將其家族和部屬全部誅殺,還毀滅兇殺現場,並組織御用文人將毀約動手的髒水潑到奧多亞克頭上。自己則被儼然打扮成被迫反擊的受害者,企圖在道德層面上擺脫尷尬處境。


當然,行為最終被證明為是徒勞之舉。因為不是每個記錄者都品行低劣且喜歡阿諛奉迎,這也讓兇案的真實情況得以還原,供後人不斷體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