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金緣無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話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裡的“色”就是指我們平時所說的物質,“空”指的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真相,既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質的,所有一切存在,它們的真相,類似我們平時理解的“空”,但也僅僅是類似,而不是真的就是我們認為的那個空無所有的“空”。

一切存在的真相——空

我們平時對“空”的定義,大概可分為兩類情況,第一類是“滅後空”,這個是與“有”相對的一個概念,一個東西剛才還在,但現在它壞掉了,消失了,那麼相對剛才那個“有”而言,現在就是“空”了。

比如一塊冰融化了,火滅了,剛才房間有人,現在都出去了,病好了,錢花光了等等,這些都屬於“滅後空”,這是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空”。

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以目前所擁有的手段,無法感知到的存在狀態,無法感知到,對我們而言,也相當於是空,比如分子、原子、病毒、細菌、細胞等等,這些東西在發明顯微鏡以前,我們是看不到的,所以在那個時候,這些東西對我們而言,就相當於是“空”。

之所以舉這些例子,是因為雖然當時我們認為是“空”,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它們原來是“有”,只是我們當時無法感知到它們的存在而已,這樣我們就可以以此類推,這個世界上,肯定還有很多我們無法感知到,但又決不能輕易否定的存在,雖然我們仍然可以暫時叫它們為“空”,但我們清楚的知道,這些所謂的“空”,並不是真的不存在。

色與空的關係

“色不異空”,這是說同一種物質,它的本身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我們只可以感知到它的一部分存在形式,但在這些存在形式之中,只有一種是它的真相,但恰恰是這種真正的存在形式,我們是無法感知到的,所以它符合上面的第二種“空”的概念,即我們無法感知的不空之“空”。


“空不異色”,意思是說正是這種我們無法感知到的真實的存在形式,通過表面的不斷演變,才出現了一些我們可以感知到的形式,從而捕捉到了它的存在。

“色即是空”,但是我們所能感知到的這些暫時的、表面化的存在形式,和那個我們不智能感知到的那個真正的存在形式,並不是兩個,而是一個,只是這些不同的存在形式,我們只有一部分能感知到,雖然現在能感知到,但它們終究還是要回到那個真正的存在形式的。

“空即是色”,這是講那個我們感知不到的真正的存在形式,它也是不斷變化的,終究也是要演變成一些我們可以感知到的形式,但演變歸演變,它終究還是它,演變的只是表面形式,內在的真相從本質上並沒有任何的變化。

舉例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上面的內容,比如天上的雲彩,有個成語叫“白雲蒼狗”,這是說天上的白雲變化無常,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形狀,有時候象一隻狗,我們可能會說“看,天上有隻狗。”這就是我們的認知習慣。


我們習慣從表面上認知事物,雖然我們知道那是雲彩,但因為它表面上看起來象只狗,所以我們就會忽略了它是雲彩這個真相,會直觀的把它稱為“狗”,如果一會它又變的象一匹馬,我們也會說“天上有匹馬”等等。

但不管這片雲象什麼,都只是暫時的存在形式,它是雲彩這個事實不會變,而云彩又是由水汽構成的,這個本質更不會變。明白了這個,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話的含義了。

總之

一切都是我們的認知能力在變化,而我們所認知的對象,它的本質不會變,而且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說法,這世間的一切,真相只有一個,所有的一切,包括能認知的我們,以及我們所認知的對象,統統都是一體的,這世間從本質上講,原本沒有彼此之分。

這就象是大海一樣,本來是平靜如鏡,整個大海都是一體的,但由於海上起了風,吹起了浪,所以大海才起了種種變化,在這些變化中,就分出了彼此,分出了你、我、他,但等我們真正的覺悟以後,看到了這一切的真相,就會重新塵歸塵,土歸土,所有的一切又會迴歸到最初的平靜。


澡雪堂主談國學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唐玄奘(就是《西遊記》的唐僧)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部經文才260字,概括了大般若經的主旨,最要緊的就是“觀自在”。自在是不可說的,可以粗解為自然而然的本來面目。如何以般若智慧達到解脫的彼岸?佛陀教導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即知道“色”(現象)的本質是“空”,萬事萬物都是“緣起性空”的,皆因緣和合而成,緣聚緣散皆是虛妄。如果按照科學術語來說,一切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而且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到達量子級別,哪裡還有具體的物象。但是,現象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們要看到一切現象包括受想行識,三千大千世界最終都是虛幻無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也表現為夢幻泡影,正如浪花浮雲、霓虹白露,儘管異彩紛呈,歸根究底都是水的各種形態(色)而已。只有這樣觀察世界,考量人生,修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法門圓融的菩提智慧,才能夠“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才能“心無掛礙”,才能“自在”,解脫苦海到達彼岸。《心經》告訴我們,菩薩是因此究竟涅槃的,三世諸佛也是因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悟正等正覺)的。依法修行可以“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這是“真實不虛”的。



羲皇后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在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

這句話本身出自玄奘翻譯的《心經》,這裡重點是玄奘翻譯的,因為《心經》的版本有很多,很多人都翻譯過《心經》,但現在最流行的版本就是玄奘翻譯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成了佛經裡最為人熟悉的一句話。

《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言簡意賅,義理非常豐富。它把無著大師的一百法,彌勒菩薩的六百六十法,甚至釋迦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統統包括在內了。真可謂“芥子納須彌”呵!這就是說,《心經》所說的五蘊就能夠統攝八萬四千法門。僅色蘊所說的十一個色法,就這麼完備、這麼廣闊。我們人呢,對於色法執著得很深,因為它有相可見,又可見又可對,故而把它提到最前面來討論,讓我們提高警覺,清醒深徹地覺悟到,色相與真空本來就沒有兩樣。


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真理是由妙慧覺照而來的,觀自在菩薩所修的甚深般若法,就是徹底的妙智慧。這個妙智慧即真如無為法,比喻為鏡光。假若我們以鏡光、影子作比喻的話,那麼,九十四個色法和心法就是影子,六個無為法就是鏡光。“六種無為”是: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其中的真如無為就是涅槃。無為妙智能夠覺照,觀見五蘊的發起,進而將其照空,故能夠“照見五蘊皆空”。

假如我們不修行,怎麼能夠了然於真如實相,而不迷於妄識呢?舍離了妙智,就不能照空色蘊,更不能由此產生“度一切苦厄”的效果。色蘊看起來不容易破,因為有十一個之多。事實上,我們並不是一個一個地去破,只要知道一切本來是空無所有,而不去計度分別,不妄生議論,不胡思亂想,那麼,雖有色也是無住的妙色,即“妙有真空”,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譯成白話文:物質世界的色本來就是與空是一樣的,那是作為世間一切存在的本來之相,那作為存在之底蘊的空與任何物質形式也是一樣的。其它四蘊也可以這樣說: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這裡“色”是假有——因緣和合而有,這裡“空”謂之不真——不是真空,不能有斷常之見,認為“色”就是有,“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中論》雲:諸法不有不無著,第一真諦也。

用現代科學打個比方,色即是物質,所有物質都是有分子,原子,電子,夸克組成,超弦理論認為弦是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動激發態。也可以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超弦組成,但超弦不是物質,只是一種波動。超弦不是物質不能說是沒有,“空”也是這個意思,所有物質本性是“空”,也不能把空說成沒有,佛學名詞謂之“不真”。

“色不異空”,物質本性是空的,色和空是一樣的。“空不異色”,世間物質都是由空組成,空和色也是一樣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當代人如何理解這句話,至少你的明白這句話在說什麼,才能有自己理解。《心經》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智慧,所以說的是最高真理。色指的是一切物質形式,包括人,動物,山河大地等等一切,你能看到的一切都叫色。但這些在佛教看來都是空,不僅這些是空,連五蘊全都是空,什麼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叫五蘊,所以說五蘊皆空。這裡就不展開說了,五蘊皆空簡單說就是佛教諸行無常這條根本原則下推倒出來的結果。

現代人理解這句話,大多數理解為美色,這樣雖然不對,但也不能算全錯,也算是對美色的另一種看法,如果不是佛教徒唸誦一下心經裡的這句話,至少會在智慧上多一點開悟,對於普通人也不能要求太高。


表情姐59893537554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很著名的經文,出自唐玄奘簡譯本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色身。色身是受想行識的載體……五取蘊。身外之物最後都是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命的過程是多姿多彩的,是色,終點是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用現代話講就是質量與能量互相轉換的關係,能量守恆的定律。

色空一體,是一物不同的存在形式,(水波,離水無波。)心經,是萬經之精脊,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念上萬遍,其意自明瞭。

空指真心本性的空性理體,是真心本性之法身,法身遍一切處。空性中含藏一切萬法之性德,故空而不空,空即是色。此空並非虛空,虛空是色法的範籌。

色代表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即一切時間空間萬法。五蘊從何而來?五蘊的本質是空性,即色即是空。我們的真心本性隨眾生打妄想行為造作等諸緣而顯現出五蘊萬法。五蘊萬法即真心本性之化身。

能現能變五蘊萬法的智慧德能即真心本性之報身。

法報化三身即一身,即真心本性。真心本性隨緣現相。


佛之菩提心心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這16個字,就可以表示我們中華文化中認識人與天地宇宙萬物規律的智慧方法。

色是什麼呢?傳統的解釋:四大及四大性所造物。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四大性,就是地水火風的所屬特性。這樣說,我們現在的人很不習慣。這需要用現在的話來解釋。用現在的話來說:客觀,這就是物質與能量。

受、想、行、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主觀、精神。

色受想行識放在一起觀察,就是把客觀與主觀放在一起觀察。這樣的觀察就能把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統一起來。西方人的觀察方法,把心與物,分開來研究,有的時候偏重於心,有的時候偏重於物,他們始終無法把兩者統一,所以就有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對立。我們看到西方的哲學,雖然愛智慧,但是沒有真正的智慧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來認識五蘊皆空還是一個初步的開端。

真正的奧妙在於空。這個空有兩種層次。一個是事物的有形有相的空,這很好理解,現在的科學也認識到,客觀世界是空幻的,這樣就能把握能量的運用。但是西方人還沒有認識到我們的心靈的意識狀態也是空幻的。僅僅這一點我們就知道,中華文化中的智慧,已經完全超出了現代西方人的認知範圍。

另一個空觀層次,就是真空之觀。觀察五蘊,比如色蘊,當體即空,叫:色即是空。這個空是真空。對於真空西方人還是一個初步的猜測。西方人還沒有方法來真正把握。但是我們中華的文化中通過觀照,通過觀的方法就能來把握真空理體。這種智慧的觀察能夠觀察成就萬法歸源歸一這樣的智慧境界。

這就是說這樣的智慧方法歡照能夠認識宇宙萬物的本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16個字,就是表達了萬物與本源之間的不二之智。

如果一個人成就了這種不二智慧,在這個時代,在這個以西方文化為主的時代,來觀察我們人本身,觀察人與萬物的關係,觀察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會帶來各種各樣無數的突破。

這表明中華文化中這種智慧的方法,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大放光明。



圓拙


這幾句話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為《般若心經》或《心經》,共260字,是集佛經之大成者,萬經之王。

很多人說了這麼多,重點沒說透。大多有謗佛

法之嫌!重點是以下幾句:

一、

1、色離不開空,空離不開色。

2、色是空的外在表現,空是色的無自性。

3、因緣起而性空,說得就是“色不異空”;

依性空而緣起,說得就是“空不異色”。

二、

4、色當體即空,萬物本系空無實體,由四大和合而成。

5、緣起無自性當體即性空,說得就是“色即是 空”。

性空為緣起所依,即是緣起之本體,說得就是“空即是色”。

6,色的本質是空,五蘊與空是不異,而且相即。

7、““色”與“空”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從釋家角度看,無正見、無正念是大忌,法佈施是大事,要有正見、正念,所以,提問者和回答者要嚴肅以待,不可信口雌黃,亂正法,混淆視聽。

阿彌陀佛!!!


三顆沙子


這段話出自 般若波羅蜜心經,簡稱 心經。這部經文屬於般若經,般若即是智慧,不同於凡夫所理解的智慧,這個智慧的意思是洞徹一切現象本質的能力。菠蘿蜜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佛法度人的度字的意思。般若經的內容就是度脫苦海的智慧。這種智慧的精髓就是題主所問的四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再精要的總結一下就是般若性空。

何謂性空?性不是虛空,不是一無所有,所謂成住壞空,空是不能常住不壞。整個世界都是因緣假合所成的現象,非實非虛,都不可能永恆存在,最終都會歸結於空,又從空中升起,如此輪迴不斷,只有這個空性不滅,因為它本不生滅。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色和空本就一致存在,無有異同,所以下一句進一步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本就是一個東西。

佛法是不二法,不講對立存在,不講辯證主義,任何割裂的對立的說法都不是佛法應有之意。佛法中所有的名相都是一體的,就像現代科學裡的一個新概念 全息宇宙,宇宙中任意一個粒子都保存了全宇宙的所有信息,又像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每一個細胞都可以克隆出一個完整的個體。佛法也是這樣,佛法中任何一個概念或者叫名相,都可以推理出整個佛學的所有理論,佛法雖多,但所有的理論和概念都可以圓融無礙,現代的話說叫理論自洽。所以佛祖說佛法八萬四千門,門門皆可成佛。

觀自在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可以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識皆空,這五蘊是我們人類用來認識世界的手段,或者說這個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五種特性。但是菩薩又怕後來學者著了空,立刻又著重說明一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剩下的四蘊也是這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等等等等。不是空之外還有一個五蘊,也不是五蘊之外另有一個空,空和五蘊本就是一體一致的。

至於為什麼是一致的,自己悟吧。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佛經,不一定是佛教徒就要學習;其實佛經中的諸多智慧,是我們平常人也可以學習和借鑑的。

在佛教徒看來,學習和理解了佛經,然後用淺顯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讓別人理解和明白;這也是一種佈施,叫做法佈施。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語出於《心經》。空和色,是佛教用語;想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知道什麼是色,什麼是空。

佛祖看世界,是一種超脫凡俗的境界看待世間萬物的。“色”是指世間存在的可以看見或感知一切人和物。站在宏觀的角度,“空”就是宇宙間所有的事物都是會發生改變的,就好像花兒開了,這個表像是色。花兒又謝了,這種變化就是空。宇宙萬物既有色的表像,又有空的實質。

佛的智慧告訴我們,人生中許多的得和失,最終是歸於空的,不要太執著。

知道了空和色的含義,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世間一切萬物與它的生滅變化,存在及消亡,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包括人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都是這樣子的。


如是我聞諸法空相


色,即物質,細分為四大。

四大,地大(固態,分軟硬),水大(液態,流動性),火大(汽態,分冷暖),風大(力態,支撐力或受力的感受)。四大是在打坐過程中,由感受去區分的,不是通過視覺。

色,在這裡是色蘊的簡稱。色蘊指的是六觸:即色(這裡指視覺)、聲、香、味、觸、意六種觸發。

五蘊,指的裡心理運作過程,是簡略分法,詳細分法為52心所。

色蘊,觸發了心理活動。

受蘊,直接的感受,喜歡或排斥或“沒感覺”。

想蘊,自然,條件反射地極快速地憶想或聯想,然後開始“作意選擇”。

作意之後,到了行蘊,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

識蘊,是混合了行蘊產生的各類情緒之後的判斷識別,如果混進了“有色”情緒,那判斷必須有失客觀或有失理性。

打坐內觀,觀到了五蘊的運作細節,如加工流水線一般,如機器一般,其中並沒有一個稱為“我”的存在。所以由定中觀而生的,稱觀慧,此時的所觀所證為“五蘊無我”。這是一個本來的真像,“無我”是對的,“有我”是錯的,這是顛倒。

而中國喜歡把“無我”稱為“空”,如金剛經,說來說去就是指為了說“無我”。

五蘊本無我,換種表達,叫“五蘊皆空”,或單挑其中的色蘊來說“色即是空”。或又說“四大皆空”。

個人不大喜歡這種“空”的表達方式,因為產生的概念模糊與爭議太多,打住。

……

總結,從心的活動上去分析,找不到一個“我”,原本就不存在的假象,世人卻一直為這假象煩惱痛苦。

無常的變化是客觀存在的。

“有我”是痛苦根源,“無我”才是本來的事實。

苦因錯誤而產生,要離苦必須以“無我”作指導引路。

無常、苦、無我,合稱為“三法印”。

而與之相對的錯誤的認知是:常、樂、我、淨(愛慾根源)。這裡加了個淨,與之相對的有修學“不淨觀”或“白骨觀”的,以降低人本身的性慾為目的的修法。

不知道,有沒有表達得清楚。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善意討論。



退出江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是出自心經,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色,什麼是空?

什麼是色的,這個色就是五蘊中色受想行識,中的色蘊,色就是我們人肉眼所看到的山河大地,男女老少,一切實相,都叫色相。

什麼是空?空就是我們的自性,也叫空性,也叫一真法界,我們的自性也叫佛性,識得我們的自性之後,就明白了世界上一切色相,都是我們這個自性所顯現,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我們佛家叫不二法門。

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麼叫不異,不異就是沒有差別。

這個色相就是我們自性顯示出來的,

而不是說色即是空,就以為色是空無所有,那就錯了,空無所有就是頑空。我們說一切色相無自體,無自性,本空,是所有皆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