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說《震澤洞》

太湖之中,洞庭山南有一個一百多尺深的洞穴。

有一個叫仰公睺的人無意掉到洞裡,向旁邊走,升升降降五十多里,來到一所龍宮。

龍宮周圍四五里,下邊有齊膝深的青泥,宮室門戶樣樣不少。

龍用氣把水分開,霏霏然有如輕霧。

白黑夜都有光明。他來到宮門前。守門的是一條蛟龍。

蛟龍張鱗奮爪地阻止他,他進不去。他在這洞中一百多,吃青泥,味道象稻米。

忽然有一好像找到了一條回家的路,順著那路就出來了。

他做吳郡太守的時候,把這事詳細地告訴過樑武帝。

梁武帝就向傑公問起這事。

傑公:“這個洞穴分四條通道。一條通向洞庭湖西岸;一條通向蜀道青衣浦北岸;一條通向羅浮兩山間的穴溪;一條通向枯桑島東岸。東海龍王第七個女兒掌管龍王的珠藏,一千多條龍在那裡衛護這些珍珠。龍怕蠟,喜歡美玉和空青石,嗜吃燕子。如果能派人前去,可以得到寶珠。”

梁武帝聽了非常讚賞,就下詔徵求能去的人。要重賞。會稽郡鄮mào縣白水鄉有一個叫庾毗羅的青年男子要去。

傑公:“你上五輩的爺爺燒殺鄮縣東海潭的龍一百多頭,回來的路上被龍害死。你是龍族的仇人,能去嗎?”

毗羅承認這是事實,就拉倒了。

這時候合浦郡洛黎縣的甌越族人羅子春兄弟兩個,上書:“我家世代與陵水龍羅水龍通婚,我的祖先能馴化惡龍。晉簡文帝就讓我爺爺馴化過毒龍。現在的龍化縣,就是我爺爺的住宅。像郡的石龍,剛烈兇猛難以馴化,我爺爺把它馴化了。化石龍縣就是因為這事得名的。東海南臺、汀川的彭蠡、石頭等名水中的大龍,都認識我的宗祖。也知道我是他們的子孫。請讓我去傳達皇帝的命令。”

傑公:“你家的朱龍石還在嗎?”

羅子春:“在,在。已經帶來了。”

他就取出來給人看。傑公:“你的這石頭只能制住一般的龍,不能制那為龍王藏珠的龍。”

又問道:“你有西海龍腦香嗎?”

羅子春:“沒櫻”

傑公:“那你憑什麼制服龍呢?”

梁武帝:“事情還不大好辦呢。”

傑公:“乘大船到西海,可以找到龍腦香。從前桐柏真人宏揚道義,許謐、茅容乘龍,各得到桐柏真人贈送的制龍石十斤,現在還應該有,請派人求訪。”

於是梁武帝命令四處求訪,在隱居在茅山華龍的陶弘景那裡弄到兩片制龍石。

傑公看後:“就是這種東西。”

梁武帝命令百工,用於闐舒河裡的美玉,雕制了兩個匣,用桐木灰把它磨光,找來宣州的空青,選出最好的,用海龜膠成兩個缶,用火燒一燒。

不久又弄到了龍腦香。

傑公:“把蠟塗抹到羅子春兄弟二饒身上和衣佩上。”

然後又讓兄弟二人帶上五百隻烤好的燕子上路。

二人來到龍宮,守門的蛟龍聞到蠟氣,趴在那裡不敢動。

二人就拿出一百隻烤燕子賄賂他們,讓它們往裡通報。

二人把最好的烤燕子獻給龍女。

龍女吃過之後大加讚賞。

志怪小說《震澤洞》

二人又把玉匣和青缶獻上,詳細陳述了梁武帝的意思。

洞中有一千歲的龍,可以變成人出入人間,完全可以聽懂時俗語言。

龍女知道梁武帝這是以禮相待,就把三顆大珠,七顆珠,一石雜珠送給梁武帝作為回報。

她讓羅子春兄弟二人乘著龍載著這些珠子回國,一頓飯的工夫就到了。

龍回洞,羅子春獻珠。

梁武帝大喜。能派使者與靈異來往,獲得饒寶物,他當然高興。

他把珠子給傑公看。傑公:“那三顆大珠,其中一顆是帝如意珠之下等珠,一顆是驪龍珠之中等珠;那七顆珠,兩顆是蟲珠,五顆是海蚌珠,是人間的上

等珠;那一石雜珠,是蚌蛤等珠,不如大珠值錢。”

梁武帝讓所有的官員都來看。百官都傑公得荒誕不實,沒有不追問的。

傑公:“如意珠中最好的,夜光能照出四十多里;中等的能照十里;下等的照一里。所照到的地方,沒有風雨、雷電、水火、刀兵等各種毒癘。驪珠中最好的,夜光能照一百步。中等的十步;下等的只照亮一間屋子。光所照到的地方,沒有蟲蛇之毒。蟲珠,七種顏色,而多半是赤色,六條腿兩隻眼,在它的凹陷處,有鐵鼻狀的臼。蚌珠五種顏色,都有夜光,只能照出幾尺。沒有斑點的是上品,有斑點的是下品。五隻珠蚌,可以同月一起盈虧。蛇珠能羅致來珠子。所謂隋侯之珠,群珠來聚,的便是此事。人們又問蛇珠與鶴珠有什麼不同。傑公:“讓它們自己來表明吧。”

梁武帝讓傑公記一下哪些是蛇珠,哪些是鶴珠。一斗多雜珠,散放在殿前。弄來大黃蛇十條,黑鶴十隻,把它們佈置在珠子中間。於是,鶴銜起一顆珠子鳴舞徘徊,蛇銜起一顆珠子盤曲宛轉。

群臣看了,沒有不歎服的。

梁武帝又把如意、龍、蟲等各種珠子拿出來,光照的遠近,都和傑公的一樣。

羅子春在龍宮吃的東西,如花似藥,如青似飴,吃起來特別香美。

他帶回來一些,讓人間的陽光一曬,熱風一吹,竟然像石頭一樣堅硬,不能咬動了。

梁武帝命人把這些東西藏到秘府裡,讓羅子春做了奉車都尉,讓他弟弟做了奉朝請,賜給他們各一千匹布帛。

後又追訪仰公鄮到龍宮去而沒被龍害的原因,原來他用麻油和蠟做了照魚衣,是身上有蠟氣的原因。

【原文】震澤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餘尺。有長城乃仰公睺誤墮洞中,旁行,升降五十餘里,至一龍宮。周圍四五里,下有青泥至膝,有宮室門闕。龍以氣闢水,霏如輕霧,晝夜光明。遇守門蛟龍,張鱗奮爪拒之,不得入。公睺在洞百有餘日,食青泥,味若粳米。忽彷彿得歸路,尋出之。為吳郡守時,乃具事聞梁武帝。帝問傑公。公曰:“此洞穴有四枝:一通洞庭湖西岸,一通蜀道青衣浦北岸,一通羅浮兩山間穴溪,一通枯桑島東岸。益東海龍王第七女掌龍王珠藏,龍千數衛護此珠。龍畏蠟,愛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信,可得寶珠。”帝聞大嘉。乃詔有能使者,厚賞之。有會稽郡鄮縣白水鄉郎(“郎”原作“即”。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庾毗羅請校傑公曰:“汝五世祖燒殺鄮縣東海譚之龍百餘頭,還為龍所害。汝龍門之宄也,可行乎?”毗羅伏實,乃止。於是合浦郡洛黎縣甌越羅子春兄弟二人,上書自言:“家代於陵水羅水龍為婚,遠祖矜能化惡龍。晉簡文帝以臣祖和化毒龍。今龍化縣,即是臣祖住宅也。象郡石龍,剛猛難化,臣祖化之。化石龍縣是也。東海南臺湘川彭蠡銅鼓石頭等諸水大龍,皆識臣宗祖,亦知臣是其子孫。請通帝命。”傑公曰:“汝家制龍石尚在否?”答曰:“在在。謹齎至都,試取觀之。”公曰:“汝石但能制微風雨召戎虜之龍,不能制海王珠藏之龍。”又問曰:“汝有西海龍腦香否?”曰:“無。”公曰:“奈之何御龍?”帝曰:“事不諧矣。”公曰:“西海大船,求龍腦香可得。昔桐柏真人數揚道義,許謐、茅容乘龍,各贈制龍石十斤。今亦應在,請訪之。”帝敕命求之。於茅山華龍(許本、“龍”作“陽”)隱居陶弘景得石兩片。公曰:“是矣。”帝敕百工,以于闐舒河中美玉,造函二,以桐木灰髮其光,取宣州空青,汰其甚精者,用海魚膠之,成二缶。火燒(“火燒”原作“大船”。據陳校本改)之,龍腦香尋亦繼至。傑公曰:“以蠟塗子春等身及衣佩。”又乃齎燒燕五百枚入洞穴,至龍宮。守門蛟聞蠟氣,俯伏不敢動。乃以燒燕百事賂之,令其通問。以其上上者獻龍女,龍女食之大嘉。又上玉函青缶,具陳帝旨。洞中有千歲龍能變化,出入人間,有善譯時俗之言。龍女知帝禮之,以大珠三、珠七、雜珠一石,以報帝。命子春乘龍,載珠還國,食頃之間便至。龍辭去,子春薦珠。帝大喜。得聘通靈異,獲人之寶。以珠示傑公。傑公曰:“三珠,其一是帝如意珠之下者,其二是驪龍珠之中者。七珠,二是蟲珠,五是海蚌珠,人間之上者。雜珠是蚌蛤等珠,不如大珠之貴。”帝遍示百僚,朝廷鹹謂傑公虛誕,莫不詰之。傑公曰:“如意珠上上者,夜光照四十餘里;中者十里;下者一里。光之所及,無風雨雷電水火刀兵諸毒厲。驪珠上者,夜光百步;中者十步;下者一室。光之所及,無蛇虺豸之毒。蟲珠,七色而多赤,六足二目,當其凹處,有臼(“臼”原作“舊”。據明抄本改)如鐵鼻。蚌珠五色。皆有夜光,及數尺。無瑕者為之上,有瑕者為下。珠蚌五,於時與月盈虧。蛇珠所致,隋侯噲參,即其事也。”又問蛇鶴之異。對曰:“使其自適。”帝命傑公記蛇鶴二珠。鬥餘雜珠,散於殿前。取大黃蛇玄鶴各十數,處布珠中間。於是鶴銜其珠,鳴舞徘徊;蛇銜其珠,盤曲宛轉。群臣觀者,莫不歎服。帝復出如意龍蟲等珠,光之遠近。七九八數。皆如傑公之言。子春在龍宮得食,如花如藥。如青如飴,食之香美。齎食至京師,得人間風日,乃堅如石,不可咀嚥。帝令秘府藏之。拜子春為奉車都尉,二弟為奉朝請,賜布帛各千匹。追訪公睺往不為龍害之由,為用麻油和蠟,以作照魚衣,乃身有蠟氣故也。(同《梁四公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