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上海人,應該是指原上海市區十個區的還是十個縣的居民?十縣是解放後劃歸上海的?

JFC上的Johnny


老城廂裡的原住民是正宗上海人

上海這處已有700多年曆史的老城廂,位於上海城東南,由彎曲的人民路、中華路圍成,佔地約200公頃。它是上海城的起源地,而且從元、明、清到民國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共有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大南門、小西門、老西門、小北門、老北門、新北門九座城門。清末,隨著城牆的拆除,在原護城河處築起了中華路和民國路(解放後民國路改稱“人民路”),如今僅在老北門的大境閣一處保留有一段舊城牆的遺蹟,現上海公交11路仍沿著中華路和人民路,並以這九座城門命名的9個站點(除了小西門一站稱“尚文路”)呈環線行駛。不瞭解該處路況的司機,常常會被九座城門的名字搞得暈頭轉向。


上海老浦東


我是寶山人,祖上三百多年前定居寶山城內,我們從來不講自已是上海人,只講阿拉是寶山人!反過來那些住在滾地龍里的自稱上海人,講我們鄉下人,你說怪不怪?其實他們到上海是在解放前夕,逃難到此,現在卻是一口蘇北腔的上海話,戶口倒是堂堂正正的上海戶口!


手機用戶50566454108


我記得小時候 我們鄉下的孩子去市區春遊 說去上海 到10幾歲才去過市區兩三次而已。根本沒有概念自己是上海人 另外我們的土話真的很土 跟市區小朋友說話都張不開口 當然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5萬左右一平的房子 而且很多人家動輒10幾套 絕不罕見 三套五套的是普遍現象 我接孩子的時候留心看了一下 門口的bba保時捷瑪薩等等比例超過一半.在對待外來人口方面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郊區很落後 直到現在也沒有市區人那麼排外 現在郊區的一個小鎮外來人口已經超過本地人口 我有時候會有幻覺 自己生活在安徽某個地方


花貓25901470


我是出生在原上海的南市區,戶口也在南市區,並在南市區長大目前居住在浦東新區。居住地一直未變,只是當時被劃歸浦東新區了。

以前上海市的行政區域分為十區、十縣。十區為: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黃浦區、南市區、盧灣區、徐彙區、普陀區、靜安區、長寧區。十縣為:寶山縣、崇明縣、嘉定縣、青浦縣、松江縣、川沙縣、南匯縣、奉賢縣、金山縣、上海縣。

在全體上海人的口中,“上海人”是指生活在十個區中的居民,而生活在郊區十個縣的居民,不管是居住在各縣城鎮中的非農業戶口居民,還是以農為主的農業戶口居民,統稱為“本地人”或“上海本地人”。

上海人在工作中、生活中或朋友之間交往中,相互介紹時,說某某人“是本地人”時,意思就是生活在郊區的上海人。

現在整個上海都撤縣變區了,加上市區動遷搬家至郊區的人很多,傳統的觀念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從市區因動遷入住郊區的居民也不能稱之為“本地人”。


盛氏牛屋24321069


看看八十年代發的第一代手寫身份證上的前六位數,就知道是上海市區人,還是上海郊區人。市區說的是上海話,郊區說的上海本地話。市區為310100,310101黃浦區;310102南市區;310103盧灣區;310104徐彙區;310105長寧區;310106靜安區;310107普陀區;310108閘北區;310109虹口區;310110楊浦區;310111吳淞區。郊區為310200,310221上海縣;310222嘉定縣;310223寶山縣;310224川沙縣;310225南匯縣;310226奉賢縣;310227松江縣;310228金山縣;310229青浦縣;310230崇明縣。


qzuser226983207


這個問題,還真的有點意思。相距現在四十五年前吧。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度中期,剛分配工作,工作地點在上海市楊浦區江浦路和長陽路的交界處,當時是乘坐的70路公交車(這線路車,現在基本還是走的原路線,沒有多少變化)去單位報到的。第一天上午報到後,聽了領導的介紹和工作的分配情況,到吃中飯時,人事科的領導就叫大家回家了,說好第二天,按照工作分配情況和上下班時間正式工作。接著,就再乘坐70路公交車回家。這時,有幾個住在江浦路沿線的人也乘坐這輛車。大家互相打招呼問,到哪裡去?其中有人回答:到上海去。當時一聽,就糊塗了?難道乘坐的不是上海的車,現在不是在上海嗎?後來回家一問其他大人,才知道,當時的概念就是:上海人,是住在中山路及大連路以內的人,超出這一範圍,有些上海戶籍的人到南京路、淮海路等商業街來,還真的是稱:到上海去。還有,當時還有上海市區戶口和上海郊區戶口簿之分,其中的差距還是巨大的。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說法和區別了。只要是上海區域範圍之內,具有上海戶籍的人,都是上海人,就是沒有上海戶籍,但在上海長期工作並按規定繳納上海市社保費的人,也稱為:新上海人。


江湖閒人359


關於這個問題,上海文化出版社曾出版過由沈嘉祿先生著的書名為《上海人的活法》的一本書,比較詳細和系統地闡述了上海人的演變和發展歷史。閱讀後頗有啟發和感悟。

什麼是上海人?上海開埠(晚清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移民蜂擁進入上海。1949年前的老移民主要由江蘇、浙江兩省的人構成,當時上海城區話與今上海郊區話四分之三相同,1949年後的在上海的人的籍貫和成分更多元,以後上海城區話深受寧波話等其他方言的影響,上海城區與今上海郊區話為四分之一相同,基本鑑定了今天上海市區話的方言特點。

人們習慣把上海叫“上海灘”,可見這片土地是從昔日的海灘演化過來的。大約在一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由冷變暖,大量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不斷上升,當時的上海還是一片汪洋。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的西部即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左右。也就是說,上海今天的浦西早就成陸建成了上海,而浦東雖說是上海,但是當時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直到1990年2月上海浦東才開始開發開放浦東。今天的上海浦東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開埠後大約二三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在這期間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於此的原住民。他們來自於中國各地,但其中來自江蘇、浙江兩省者佔到80%以上,佔據很多優勢,各自約在數十萬至百萬以不等。另有約3%的安徽籍以及約1%的廣東籍。這部分族群成為當時的“上海人”,他們及其後代構成了當今上海人的主體,是近代以來的老上海人。今日上海中心城區居住的大都這些移民的後代。“上海人”的籍貫一般是杭州、嘉興、寧波、紹興、餘姚、蘇州、常州、常熟、慈溪、無錫、現上海郊縣等地,蘇北則以揚州、鹽城袓籍為最多。隨著上海舊城改造全面展開,一些原住民居住的中心城區的老移民都被搬遷到了郊區。

近代第一批移民主要來自浙江省和江蘇南部的吳語區,其中寧波人、紹興人、蘇州人等,他們構成了上海中心城區居民的主體,其中以寧波籍為最多。

第二批老移民來自江蘇北部後江淮和中原地區,大多聚居蘇州河以北西北部的普陀、原閘北;也有不少住在城市東北部的楊浦、虹口,與來自浙江寧波等地的移民雜居。老城廂地區也有部分蘇北移民遷入。

自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以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移民紛紛來到上海工作、生活。以形成新的移民潮流。上海再次成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各省市有很多人搬遷居住上海。很多外國人也常年定居上海。

上海人口其中1412萬是上海的戶籍人口。原住民、郊區人、老移民以及新移民構成了上海的戶籍人口,其餘的上海人口則是末獲得上海戶籍的流動人口構成,他們同樣是上海人口,雖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上海人,但只要對上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那麼不必拘泥於表面的名稱符號,上海人口也有你的一份,你也是上海人。所謂的海納百川也就是這樣的意思!


俊53116982413


首先搞清楚上海的行政區域再搞清楚上海的歷史,前面的沒什麼可說的,上海在古代是非常不起眼的小漁村。遠沒有他周圍的蘇崑地區(崑曲,徽班進京知道吧)和杭州甚至寧波紹興(走陸路繞路走水路很近)甚至現在屬於上海的松江和青浦嘉定都比上海有名,松江是府上海是縣(一個是廳局級一個縣處級)青浦嘉定以前有個華亭縣來源是東吳的陸遜封地華亭侯,華亭布在明朝就全國有名的好布(可能是黃道婆引進海南黎族織機)這些地方是江南魚米之鄉中國最富庶的地方(當然是傳統的農業手工業和少量的商業)。上海縣城就是現在11路環城電車裡的老城廂(豫園和城隍廟所在人民路中華路正好合一圈)以前屬於南市區本來是有城牆的是因為倭寇入侵有本地世紳捐款修建的名字忘了豫園就是他的私家花園,還有一個上海縣,後來在80年代上海縣比較小被市區和閔行縣(閔行等縣是在21世紀才改縣為區的)合併了。上海真正發達是開埠後主要是租界(現在的外灘和南京路淮海路一帶)因為工商業的發達而崛起,我們現在所說的上海人是什麼人其實都是移民和少量的本地人(其他縣的本地人不算因為他們還是和其他地方一樣是農業手工業者)而浦東更年輕了,因為是衝擊平原上海其實在一點點往東海擴大,奉賢,金山,川沙,南匯四縣在雍正時期才立行政縣(光地大沒用沒產出沒人不行,地熟了人可以靠地產出人也多了才行,南匯川沙有曹路龔路一聽就是建設兵團,還有三灶六灶曬鹽的其實從一到八,是行政命令遷過去的),雍正賜名的,為什麼雍正親自賜名(那可是四個縣啊可以安排多少幹部啊[呲牙])所以上海和美國一樣的移民城市,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去上海,因為機會多不想在家修地球想過上富裕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因為夢想不是和美國夢一樣嗎。上海是27年左右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特別市才真正有了行政區域,後來解放後中央政府成立直轄市才把江蘇的松江青浦嘉定崇明劃給上海。所以真正上海人三代以上都不是上海的(你說你曾祖父是松江的那時松江是江蘇的)。


打醬油的大象


真正上海人是以黃浦江兩岸為主,從楊思到高橋語言基本一致,也就是上海本地話。而黃浦江西岸所謂的上海人說的上海話,其實是蘇州一帶的吳語演變而來,不是真正的上海話。是西岸的本地話融合了蘇州的吳語,才有了所謂的上海話。以至於後來浙江人、廣東人、山東人和蘇北人在上海入鄉隨俗。東岸由於黃浦江的阻隔,本地話一直沿用至今。那為什麼上海西岸的本地話會融合蘇州的吳語呢?因為蘇州話軟咪咪、嗲兮兮,好聽,西岸的本地人就學說蘇州話了,才有了本地話和蘇州話混合的上海話。


虛擬網落


嚴格點說,凡生活在上海區、縣,且據有上海戶籍的人,都是上海人,區別僅在於您的原本貫籍。

比如,老王是上海籍浙江人,老李是上海籍山東人等等,夲老漢家族在上海雖已繁育六代了,卻依然是上海籍安徽人。這就跟美國有美籍朝鮮人,有美籍華人等一個意思。

上海原有十區十縣,早先還不止這些,還有江寧區、吳淞區等。如今簡化了,郊縣業已成區了。

倘若將郊縣比作海洋,原先靜安區、盧灣區就是內陸區,欲擴大地盤發展沒門。如今盧灣區、南市區已被黃浦區吞併了,靜安區也吃下了閘北區跟郊縣接壤變大了。早先黃浦區還“侵佔”過浦東地盤,為整體劃一,浦東新區成立後,黃浦區又縮回原形了。

老漢出生於普陀區,動遷兩回了,誰知還屬普陀區,一生沒離開普陀區。其實如今住地雖屬普陀,卻是由嘉定劃歸普陀區的。

總之,上海每一變遷,都展示了社會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