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提供方“內部大揭祕”,看看你的訂單到底被誰接走了

流動的市場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外匯交易員來說,它有助於交易員以較低的成本快速進行交易。因此,

本文來聊一聊外匯流動性提供方是如何工作的。不過在此之前,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流動性的含義。


流動性提供方“內部大揭秘”,看看你的訂單到底被誰接走了

流動性的含義

對於任何投資而言,流動性指的是投資者將其投資轉換成現金的速度。例如,房地產投資者通常需要5天完成一筆交易,而其他投資者可能需要數月才能完成一筆交易。

在外匯市場,流動性是指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之間快速、平穩地交換而不發生匯率突然變化的能力。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更高,因而降低了差價和滑點等交易成本。


流動性提供方

本質上而言,外匯流動性提供方是願意接受交易雙方(買入和賣出)的人,他們可以隨時提供出價和報價(通常帶有差價)。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一點,讓我們看一個例子

如果你走進一家外匯機構尋求把你的英鎊兌換成美元,你將很容易得到完成交易的報價。外匯機構為你承擔匯率風險,從買賣差價中獲利。

外匯機構之所以能夠進行這筆交易,是因為它從一家更大的銀行機構那裡獲得了更優惠的匯率(較小的差價)。

在這個例子中,外匯機構充當你的流動性提供方,而較大的銀行則充當外匯機構的流動性提供方。


外匯交易中的流動性提供方

實際上,外匯流動性提供方通過你的在線交易經紀商平臺(例如Metatrader 4或Ctrader)提供實時外匯價格。

在線交易經紀商通過增加流動性提供方提供的差價,並在將報價傳遞給交易員之前收取佣金而獲利。通過這種方式,你的經紀商將外匯風險傳遞給了流動性提供方。

流動性提供方“內部大揭秘”,看看你的訂單到底被誰接走了

簡而言之,流動性提供方為外匯經紀商提供流動性,經紀商把這些流動性以加價的方式傳遞給交易員。在這種模式下,流動性提供方要麼充當在線經紀商的交易員的交易對手方,要麼將匯率風險轉嫁給更大的流動性提供方(一級流動性提供商)

一級流動性提供商通常是大型銀行或大型投資銀行。但這些銀行不接受散戶,因為散戶的交易量達不到他們接受的標準。所以,散戶只能從在線交易經紀商那裡執行交易。

受歡迎的一級流動性提供商包括:

野村證券、德意志銀行、瑞銀、蘇格蘭皇家銀行、巴克萊銀行、高盛集團、德國商業銀行、摩根士丹利、三井住友銀行、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外貿銀行、瑞士信貸、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 ...

不承擔外匯風險、將交易員頭寸傳遞給流動性提供方的在線外匯經紀商被稱為STP(直通式處理商)或非交易經紀商

,通常操作 A-Book。

與一級流動性提供方打交道的大型STP外匯經紀商和機構外匯經紀商能夠向交易員提供非常低的差價,因為它們能夠以高得多的批發價獲得外匯價格。

另一方面,你的在線外匯經紀商可能通過出面充當交易對手方,承擔外匯風險,成為你的流動性提供方。這類在線外匯經紀商不會將客戶的交易指令傳遞給流動性提供商,通常被稱為交易櫃檯經紀商或做市商。


總 結

流動性提供方”一詞通常被認為與“做市商”類似,但在外匯交易領域,它經常被用來指代一級流動性提供方或將外匯風險直接傳遞給一級流動性提供方的經紀商。

一級流動性提供商和其它大型外匯流動性提供商採用B2B(企業對企業)模式,向在線外匯經紀商和其它規模相對較小的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

在線外匯經紀商採用B2C(企業對消費者)模式,直接向交易員提供服務。經營交易櫃檯的外匯經紀商或做市商直接向他們的交易員提供流動性,而不傳遞外匯風險,因此充當流動性提供方。

現在大多數在線外匯經紀商正在轉向STP/非交易櫃檯模式,因為許多外匯交易員往往與避免做市商/交易經紀商建立業務。交易員認為經紀商充當他們交易的對方手,與他們存在利益衝突。

外匯市場流動性強,特別在是主要貨幣對上,但在次要貨幣對和稀有貨幣對上,流動性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

重大經濟事件也可能干擾市場的流動性,使交易成本增加(差價擴大)。在這類事件中缺乏足夠的流動性也可能導致價格突然出現巨大的變化,就像2015年瑞士取消了瑞郎對歐元的上限,瑞郎出現崩盤那樣。

流動性提供方“內部大揭秘”,看看你的訂單到底被誰接走了

外匯市場較強的流動性確保了交易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價格的競爭力,從而降低了差價等交易成本。根據國際清算銀行2016年的數據,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約為5.1萬億美元。

流動性最強的貨幣對分別是歐美對、美日對、美瑞對、鎊美對和澳美對。此外,交易員會發現,流動性較弱的稀有貨幣對差價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