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地娶個媳婦彩禮要到十八萬八了!別的地方都是多少?合理嗎?

生活本來的模樣


座標江西,根據今年多個朋友訂婚結婚所說到的彩禮,平均在20萬左右(包含三金),有人說算少的了,其他地方至少要20萬以上,還不包三金和紅包錢,可想而知,不包含買房買車,光結婚就至少要花30萬。

這個數目,對於農村地區來說,很難存到這麼多的錢,結婚年齡普遍在二十四五歲左右,這個年齡好多都是剛畢業工作沒多久的,基本是沒什麼存款,說到底,還是要靠家裡。

家裡沒那麼多錢的,只能到處去借,東湊西湊才能勉強付個彩禮,就算給的起那麼多彩禮的,也是父母辛苦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可笑的是,農村地方本身就很難拿出這麼多錢,卻偏偏農村地方彩禮最高。


老實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為了結婚,到處借錢,結婚後,還不是夫妻一起來還債,本來生活壓力就大,還背上一堆的債務,真的是為了子女幸福考慮嗎?

彩禮是習俗,我們應該尊重傳統,畢竟爸媽把我們養大也不容易,但變現的彩禮就是買賣,不考慮實際情況抬高彩禮價格就是變相把女兒作為商品交易,如果對方經濟情況還可以,並且也願意出這麼多彩禮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為了結婚而到處借錢湊彩禮,這種行為很難去接受。


當然,也有父母收了這麼多彩禮會返還給女兒作為嫁妝,甚至是倒貼錢的也有,我提倡的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攀比,只要對方能幸福,彩禮只是一個過場,但有多少家庭能真正意義上明白呢?

現在的彩禮就跟市場賣豬肉一樣,別家的多少錢,我們家的也得多少錢,不然就會被看不起,什麼時候彩禮都成了交易了?又有多少情侶因為彩禮沒談妥而被迫分手的,說到底,地方越貧窮,思想越落後,這種風俗也越多。


縱說紛紜


關於彩禮多少的問題由來已久,合不合理的爭議也不曾斷過,我談談我的看法。

我是七十年代出生,山東人,九八年結婚。我結婚的時候彩禮1001塊,寓意千里挑一。沒過幾年,就變成了10001塊,當然寓意萬里挑一。後來逐年增高,現在我們當地好像是九萬九千九,寓意長長久久。


彩禮的由來我沒做考證,但我認為是合理的。只不過這幾年隨著數額的不斷攀升,讓這一傳統變了味道,合不合理也出現了很大爭議。

我為什麼認為是合理的呢?先聲明:我認為的合理,是在雙方都能接受,也在男方的承受範圍之內的合理。

針對於我們中國人的婚配習慣,結婚後女方到男方家庭裡生活,戶口隨遷,成為男方的家庭成員,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在新家庭中。一年到頭也就回孃家幾次,當然就談不上對孃家再有多大貢獻。

不管養兒養女,父母付出的是同樣的財力物力和愛。養大成人,女兒成為另一個家庭的成員,得到新娘的男方,拿出一部分禮金,做為對女方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和補償,是即合情又合理的。

可近幾年,隨著某些地方彩禮數額的不斷攀升,甚至達到一個讓人咋舌的數目,的確有一些變了味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上漲,養育兒女的成本也也越來越高。同樣,我們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彩禮數額增長也是必然的,適當的提高也無可厚非。可超出了合理範圍,甚至出現女方獅子大張口的情況就變味了。



沒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過的幸福,如果因為高額的彩禮掏垮了男方的經濟儲備,甚至讓男方陷入債務負擔,那就是把女兒的婚後生活提前變的艱難,嫁過去後,不但要和男方一起還債,還會遭受男方的指責,就算慢慢恢復元氣,幸福指數也會大打折扣。

其實彩禮數額不管是十八萬八,還是一百八十八萬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男方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財力!資產一個億,彩禮一千萬也不是問題!合不合理不是看數額,而是看雙方是否都滿意,是否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達成一致才能皆大歡喜!



遠去的那些事兒


別人一問我你哪裡的,我說江西的,他們就說江西彩禮很高😬,不知道你哪裡的

其實這個要看家庭條件和經濟實力,還有同行,我認識的朋友中有個是相親的,彩禮給了20萬,其他的有10萬左右,低一些也有幾萬的,如果村裡都這個價也差不多周邊價格就可以了,如果男方家庭條件好,能拿的多就多點,少的就少點,不一定非的要二三十萬

反正我們這邊男方給的彩禮很多女方父母都留給女方自己,或者幫她存起來,也是女方的,彩禮也是給女方一個保障,畢竟結完婚生完孩子女的人老珠黃,男的到了40歲越來越成熟,就算男方婚前擁有的房子車子也是男方的,跟女方沒有啥關係


微微生活日記


我是河南洛陽的,在我們這裡彩禮一般都在六萬元左右。可能找個外地媳婦彩禮會高一些,像我們這裡一般女方家裡都比較通情答理只要孩子們願意。彩禮方面家裡不過多幹涉,等結婚時彩禮都又陪嫁過來了。經濟好話還要貼補。


用戶洛陽牡丹甲天下


你說你們當地現在娶個媳婦要十八萬八了,因為娶媳婦是跟著當地的經濟實力來定的,這也要分情況,若是你們當地的經濟條件好,有這個實力,也富餘,應該來說,價錢中等偏高,因為娶媳婦不是拿金錢來衡量的,若是這樣,就是拿錢去買,都看在錢份上,根本沒有真感情,何來幸福。

若是你們當地經濟條件差,也拿不出這麼多錢,這就有點偏高了,因為男方拿不出這麼多錢,就會去借,去貸款,這樣的話男方壓力就很大,為了娶媳婦去打起臉充胖子,這樣的話男方結個婚要幾十萬,經濟好的就不說了,經濟實力差的就困難了,結了婚過後又要找錢去還,又要養家,好多一般的家庭都承受不住,壓力好大,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我這樣給你說吧,我是重慶的,我們當地一般都不看重彩禮,重慶的人都很開明,只要倆人好,舉辦婚禮大多數都是雙方共同出錢,女方父母也不會要多少錢,就是要,也會陪嫁給自己的女兒,有些還倒貼錢,給女兒房子,車子,只要孩子們好。

但是有一小部分要彩禮,也不超過0一十萬,彩禮錢也要很少,也不會去強迫男方給好多錢,有些拿不出這麼多錢,有多少給多少,只要大家高興歡喜就行,我知道的就有幾個,男方沒有錢,從農村考大學來城市的,本來很很窮,女方父母一分錢也沒有要,也沒有舉辦婚禮,就這樣去把結婚證了,女人就這樣跟著男人打拼,父母還給他(她們)帶孩子。大概就是這樣子。祝你好運




用戶216322364154紅見


座標廣東,彩禮真的是超級良心價!全國最低的彩禮,快來把廣東妹子娶回家吧😄!具體看視頻,肯定嚇你一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9d50007ef41c1a676f1\

醫學生兜兜的日常


現在社會需要適當恢復傳統教育的好。有些現象越來越不好,怪不得很多人寧願找非洲黑人為老婆,也不願意要中國的了。疑似出現一股歪風邪氣!這與建設和諧社會是相違背的。

傳統的很多美德說是封建,彩禮難道不是封建時期留下來的?三從四德的確是糟粕,需要摒棄,某種意義上說,彩禮難道不是糟粕?怎麼要留下來了?到底害了誰?

另外注意,老一輩的彩禮可沒這麼多,彩禮本來的意思是行一個好彩頭大吉大利的禮儀意思,而且是有嫁妝回禮的。現在純粹是人為的販賣!純粹是變質!!都是被不良之人貪婪之徒炒起來的!!(另外在古代的彩禮是一次性買斷的意思,以後女子不再和孃家有來往瓜葛)

動不動有些人就歸咎於男多女少的原因等,這純粹是為財到處翻找理由!這是根本原因嗎?這也是兩碼事。再說了,中國人口基數巨大,看起來數字有點多還是在正常範圍內吧,才佔百分之0.2左右(四捨五入的條件都達不到)!(很多國家女的比男的多了很多佔總比百分之好幾個點,十幾個點)而且分佈不均,各個省份男女比例也不一樣,有些省份還是女多男少的。還有,男多的主要體現在農村看起來好像是有不少,其實那是很多女孩都是外出打工了,不在家呆的原因。聽說深圳就是女孩比男孩多了一倍……

你家女兒是女兒,人家兒子不是兒子了?撿來的嗎?憑空出現的?養兒子的花費更大!!是不是花很多彩禮後,以後就跟女方沒任何關係了? 一邊要錢,一邊說女婿要孝順岳父母說女婿半個兒,你是在坑女還是坑兒啊?好事盡被想完了!動不動要求換位思考的,TMD你們又換位思考過了嗎?中國男人們已經很容忍了,沒有要求一定要多少嫁妝,如果形成一股風氣,娶的一方必須要給多少嫁妝才行呢?部分女方從來只自己提條件,不準男的提要求,一大堆無理條件,從來不說自己有什麼能力和條件,自己何德何能,盡做自私之事,也不照照鏡子。

要談傳統,那好,彩禮和嫁妝是伴隨一同而來的孿生傳統,怎麼從來不談給多少嫁妝?啞了?選擇性失憶?按傳統,嫁妝必須不能低於彩禮!!只收不回不是跟買賣一樣又是什麼?甚至有以此行敲詐勒索之實之嫌疑! 像印度一樣,女方嫁妝少了就不行,看如何?

難道女人到男方家後是去做牛做馬養男方去的?難道一個家庭只是男人的事?女人做菩薩去的?動不動說女方要生孩子之類無知問題的。(不生孩子跟母雞不下蛋有啥區別?不生孩子男人有必要和女人結婚嗎?)沒男人你怎麼生?你能生的出來嗎?懷孕生孩子期間,及以後養孩子都不用男人賺錢養嗎?懂“男耕女織”的社會意義嗎?(請好事者和女權者不要過度故意歪曲解讀這個詞)你家以後爸媽不關男方任何事?可以再也不與女方家有任何關係了嗎?女人生孩子是宇宙自然賦予的自然屬性,不會生孩子,還有必要娶妻結婚嗎?女人還有必要存在嗎?甚至有些腦殘還說生孩子是給男人生的,這種智商也是毀了三觀,難道孩子就不是女人的?生了就和女人沒有關係了嗎?

結婚是男女組合家庭,共同創造未來,幸福到老!男人掙錢,女人理家,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又不是花錢買一條畜生,牽回家當奴隸使用!難道女人是不需要家庭的?不用男人或者把任何一方踩在腳下那叫家庭?

什麼叫家庭?難道只是男人的家?一邊說男女要平等,一邊部分女人自己乾的什麼事情?一邊要求男女要平等,一邊又卻做著貶低自己認為自己地位低的事情!!全世界女人只有中國部分女人特殊,全世界都沒有彩禮一說,人家女人不是女人?泥巴糊出來的?

聽說有些地方已經出臺了規定彩禮不得超過多少的規定,但是不夠,需要全國形成一股良好風氣打擊這類敗俗才行!關於嫁娶酒席等之類的紅包禮金之類全國都應該像廣東學習,嫁女根本沒彩禮一說,紅包不需要很大,人人都花的起!

女方父母要彩禮,那作為女的自己要成家,你心中就沒點數?逼迫男方給高彩禮害了誰?你老公如果因為這個舉債了,或者因彩禮返貧了,日子不好過了,難道與你作為妻子的沒關係嗎?你的行為是什麼?一邊要求感情,一邊要錢。你是去害男人去的?是誰和你要走一輩子的?下輩子的依靠相依為命的是誰?你不是想結婚有個依靠幸福人生?腦子缺筋嗎?作為女方父母的又難道不希望自己女兒過得幸福嗎?你又是在害誰?是不是“賣”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永久不再有瓜葛了? 甚至有腦殘言論說,男方給的彩禮越多越有面子,越多以後越會受到尊重,沒彩禮不受尊重等等,你這是傳播畸形歪曲價值觀!純粹是放屁,胡說八道,告訴這些人,不敲詐彩禮的才是受人尊敬的,才是值得珍惜的!花錢買來的尊重你什麼啊?為了錢顛倒黑白,顛覆三觀,邏輯混亂!

動不動說孩子怎麼只跟男方姓的,這個全世界的傳統難道也有錯了?你在幽怨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女方嫁到男方後還要加上或者改成男方的姓,你們怎麼解釋?怎麼不學?中國也是近幾十年才女方嫁到男方後不用改為男方姓的。但香港澳門還保留要改加男方姓!

事實證明古人是很聰明的,這是全世界有人類以來,全世界共同的不約而同的幾千年的傳統!跟男方姓是很科學的,因為男人Y基因可以永世傳承而不改變,雄性基因代代相傳,使得人類代代相傳地複製自己的類似後代。一本家譜就可以很容易知道血脈祖宗了,世界的考古必須是Y染色體,曹操墓就是通過山東後代Y基因的對比確定的。跟男方姓是非常科學的人類管理學!男人是社會根基,男方家族過一萬代還是家族,甚至嚴格點都不能結婚,而女方三代後就可以婚配了。如果跟女方姓,那麼會導致大量近親結婚,影響人類繁衍!對種族民族都是不利的!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說的就是女方親戚。

有些女的一邊要求跟女方姓,一邊又說,姓名只是代號而已,幹嘛非得要跟男人姓,從自己的說法理論,那你為什麼又這麼強烈要求跟女方姓呢?為啥?自己打自己嘴巴?一個男方家族後代出生是要寫進族譜的,跟你女性能進族譜?兩邊族譜怕都不能進!等等很多社會現實問題……既然你是嫁到男方的,那就得跟男方姓不用詭辯!你要跟你女方姓,那你就找個願意入贅的不就好了?為了延續後人,女方可以找願意入贅的。如果是嫁過去的,是沒有理由要求跟女方姓的,除非男方自己真心願意!但是不能提倡!

現在的有些人,盲目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全世界女人的地位中國的是最高的,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是不錯的,也是贊成的,但卻有一部分人盲目膨脹,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加上無腦女權主義者的錯誤宣導,無恥無腦的踩貶男人,浮誇鼓吹女性享樂主義、花瓶主義、權利主義……等,比如窮養兒子富養女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屬於這類了。更加導致了部分三觀不正者自私自利,不負責任,認為一切責任,髒,累,險都是男人應該的等。

不敬不孝,不知道為什麼,網絡上很多女人不斷的攻擊婆婆,攻擊丈夫家父母,卻百般吹捧抬高自己的父母,就可見一斑!!(她們的頭腦卻想不明白她們的媽媽可能也是別人的婆婆公公,她們自己老了也會是婆婆,現在自己的行為在為後代樹立榜樣), 自私也要有個度!一邊要求老公要孝順女方爸爸媽媽,一邊卻到處擠兌抹黑公公婆婆!甚至還要求男方也不能孝順他們自己爸媽!說什麼公公婆婆與她們無關,沒義務對她們孝順等等,真是無知無德又奇葩,缺少基本的認知和教養! 很多連對自己本身的最基本的認知都沒有,考慮問題只停在表面。

一些優秀傳統美德被她們認為對她們不好,一切不好的都推給男人,有利的都要搭上!這其實是悲哀,看看現在有一些女人成了什麼樣子了,社會的亂象,她們卻認為就應該這樣子!能頂半邊天並不是說什麼都盲目亂搞不是嗎?

能頂半邊天是要做自己能力所能做的事,很多人就想不勞而獲,好逸惡勞,形成了一種畸形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抓住婚姻的稻草行敲詐之實,甚至於在部分女人頭腦裡認為是個男人都應該讓著女人,給予女人,無理無恥無休止的索取!半邊天的作用是這樣發揮的嗎?

話糙理不糙,說的直接了點,現在有些現象是值得推敲的,希望考慮要適當的恢復傳統文化教育,重視傳統教育,加強道德教育,共同弘揚美德。

以上說的是一些不好的現象,請別不加思考和甄別就對號入座!最後奉勸那些別有用心女權主義者能滾多遠滾多遠,別故意無理歪曲理解和斷章取義來攻擊,只能認為您智商有問題!


電擊皮卡丘


從“萬紫千紅”到“一二三四五”,彩禮總能玩出新高度



我的家鄉是偏遠山區的小縣城,是國家貧困縣之一。雖然經濟條件不發達,但結婚嫁娶卻是非常耗費財力的。有的家庭有可能因為討一個媳婦要舉債度日。而且,據小編多年觀察,在我們這,越是沒有受過教育越是閉塞的生活環境越把彩禮這一環節看得更重。

說說我們這農村的彩禮,那叫一個緊跟時代步伐,從以前的“萬紫千紅一片”到現在的“一二三四五”,大有節節攀升之勢。

“萬紫千紅一片”指的是一萬張紫色的五元鈔、一千張紅色的百元大鈔、用一片綠色的五十元大鈔墊底。大家可以算一下,彩禮是多少?二十萬算是起步價了。

“一二三四五”則是當今最時髦的叫法了,有句順口溜是這樣唱的:一座院子二層樓三斤百元大鈔四個車軲轆外加二老的年紀莫超五十歲。這不但是要房要車要票子,還要年富力強的勞動力啊。



這種民間的彩禮合不合理?我的觀點是無所謂合不合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在我們這的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存在。生一個女孩子,書差不多念個初中畢業,在家賦閒幫著做幾年家務,長到二十歲便由媒人說合,然後是為夫家生兒育女的一生。女方提出再多的彩禮,只要男方可以承受願意承擔,再加之多半的女方家庭會原封不動甚至會添磚加瓦地回贈給男方。因此,層層加碼的彩禮禮金許多時候只是一個過場,是一個光耀門楣的點綴罷了。

也有許多家庭,完全擺脫了這一套場面上的種種,只求兒女幸福快樂,不要一分錢禮金的,新事新辦,照樣結秦晉之好。

無論是彩禮幾籮筐,還是分文不收,只要走到一起的兩個人夫妻恩愛,共同扶持著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婚姻本質。那些為彩禮多寡以及是否合適爭論不休的人與事都只不過噱頭而已,當人生走到談婚論嫁之時,兩家有商有量,哪怕好事多磨,總能叫人如願以償。



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檻外散人


現在一萬塊好賣什麼?難道養個閨女都白養了?倒退20年一萬塊。可以蓋座房子,現在一萬塊好乾什麼?


明天的驚喜3


十六七年前,我們當地彩禮錢都是11000,現在漲到了十六七萬,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壓力真的很大,老人們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攢錢給孩子娶媳婦兒。

這麼多的彩禮錢,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在當地都遵循這個風俗習慣,哪怕兩個人是自由戀愛,感情非常好,這個彩禮錢也是必須要出的,哪怕再有女方帶回婆家也是要出的,這關乎女方家面子的問題,況且現在女孩子又少,男方不出就娶不到媳婦兒,即使不合理,每家都在遵循當地的習慣,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