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库」记住这架飞机!P-3“猎户座”: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海上反潜巡逻机

P-3反潜/海上巡逻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L-188“伊来克特拉”民用运输机基础上为美国海军研制的岸基反潜和海上巡逻飞机,可执行反潜、反舰、C4ISR、搜索与救援、专属经济区保护、海上缉毒等多种任务。P-3飞机从1957年开始设计,1961年生产型飞机开始交付,P-3C是最后的重大改进型别,于1969年开始服役,此外还在P-3基础上改型研制了EP-3E电子/通信情报侦察飞机。

P-3C正常情况下机组成员10人,机长35.61米,机高10.27米,翼展30.37米,最大起飞重量64.4吨,装备4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T56-A-14涡桨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761千米/小时,实用升限8625米,转场航程8950千米,作战半径2429千米,两台发动机工作情况下续航时间可达17小时12分。

P-3C沿用了其民航机平台的总体布局和基本结构,拆除了座舱内的乘客座椅和内饰,根据执行任务的需要对舱内进行了重新装备和布局,同时取消了机身两侧的大多数舷窗,在飞机机身上增设了一些传感器天线和通信天线,该机最大的外形特征是其尾部细长的棒状磁异常探测器。

P-3C机腹有一个武器舱,翼下可布置多达10个挂点,其中每侧机翼在内侧发动机短舱之内有2个,在外侧发动机短舱之外有3个。可使用的武器类型包括反舰导弹、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通用战术空地导弹、鱼雷、各种水雷、火箭弹发射器等。作为一型优秀的反潜巡逻机,P-3C先后装备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挪威、巴基斯坦、葡萄牙、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军。

在P-3系列服役历史上,有两个事件使其声名大噪。其一是1987年挪威空军的P-3B飞机在巴伦支海岸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时,被苏联空军苏-27战斗机拦截,并从P-3B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右侧的一号发动机上像手术刀一般划开了一个大口子,造成发动机停车,P-3B差点坠毁,史称“巴伦支海手术刀”。另一次则是令中国人民愤慨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与我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导致我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的飞机就是在我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进行侦查的美国EP-3侦察机。

尽管P-3反潜机设计相当成功,但该机服役时间已久,并且在多用途任务能力上表现略有不足。未来,P-3系列飞机必将逐步被性能更强、人员舒适性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P-8飞机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