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如蔥”難應驗?兩類人成樓市發展“動力”?

多年來,我國的房價就像是一塊大石頭,壓在普通百姓的心上。高房價給國人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讓不少家庭揹負著債務。所以說,房價一直都是國人們非常關心的一件大事,無論是漲是跌,都會引起不少人的爭論。

馬雲身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在商界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他曾經在2017年預測過中國的房價:“8年後房價如蔥”。

“房價如蔥”難應驗?兩類人成樓市發展“動力”?

身為“中國首富”的馬雲,他的話給了很多年輕人希望。按照馬雲的意思,在2025年的時候,我國的房價將會像“大蔥”一樣便宜嗎?

其實,馬雲說出這句話之後,被很多人質疑,畢竟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降溫”,所以人們覺得馬雲在“說大話”。房價怎麼可能像大蔥一樣便宜呢?細想馬雲的話,其實馬雲只是用了誇張的形容詞,對中國未來的房地產市場走向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馬雲的“房價如蔥”理論,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馬雲說的房價如蔥不是指房價便宜的像蔥價,而是指房價會下降,達到一個百姓有能力購買的水平。其次,房價如蔥暗指的另一個意思是,未來的房子會像大蔥一樣,滿地都是,並不稀奇。

在房地產市場度過2019年之後,樓市發展開始變得緩慢,各地房價也不像從前一樣猛漲。而國內目前的空置房更是“多到爛街”,隨處都可以看到正在建設的項目工程。所以,很多人覺得馬雲的“房價如蔥”論可能要應驗了!

在人們紛紛覺得房地產市場已經遇冷,未來的樓市發展可能會大不如前的時候,2019年的年終數據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3.9萬億元,比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了將近1萬億元。而這時也有民間機構推算,2019年的商品房銷售量突破16萬億元也是有可能的。根據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正被調控政策收緊,但是住房供需還是非常旺盛的。而這時候,是不是就代表著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依舊還有著發展的潛在力量呢?

“房價如蔥”難應驗?兩類人成樓市發展“動力”?

據東方財富網的報道,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曾經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有著較大的剛需潛力。而這裡的潛力,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城市化進程的推動。在國家大力發展城市化的過程中,新增的城鎮人口會帶來一些住房需求,在農民成為城鎮市民的時候,住房成為了真正落戶的根本要求。其次,現在棚戶區改造涉及到了數億人,那麼要怎麼改善這些人的住房需求呢?所以說,這部分人對住房也存有剛需需求。

邱曉華還表示,未來的地產分化也會加劇,並且會被人口流動,經濟活力以及生態環境這三個因素所左右。而長遠來看,目前的調控措施雖然非常嚴厲,但是政策還是有著一定底線的。

地產的“黃金期”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平穩期才剛剛開始。所以,按照邱曉華的意思來看,我國的房產市場在未來的幾年之內還是有著很大潛在力量的。

“房價如蔥”難應驗?兩類人成樓市發展“動力”?

現在,百姓們更注重的還是房價,房產市場逐漸趨向穩定發展是意料之中,有發展潛力也沒有錯。但是,如果真的如邱曉華所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有著巨大潛能的話,那麼馬雲“房價如蔥”理論在2025年可能就難以實現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