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位離職的女同事,有急事找我幫忙,可她曾經在工作中經常找我的麻煩,該幫她嗎?

職場幸福路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你的善良應該帶點鋒芒”。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人都會說“能幫還是幫一下,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可我要說,除非是發個文件這樣舉手之勞的事情,否則能不幫就不幫。

先講件以前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我剛實習的時候,有一個新的實習生跟我同時進來,做的是同一個部門的工作。實習第一天上級領導就直接跟我們說:“你們兩個是同一時間進來的,所實習的崗位也是相同的。兩位都是優秀的大學生,但很抱歉的一點是,實習期結束,我們只會留下一個人。”

這句話說出來,擺明就是要我們進行競爭。但沒辦法,職場就是這樣子,靠能力說話,誰的能力強誰就留下來。

可競爭歸競爭,有時候也得通力合作完成同一個項目。然而他總在我們合作時給我找麻煩。比如有一次,我們一起做一份數據報表,他負責前期數據收集,我負責核實統計。

但是他卻一直在拖延時間,比我預計的遲了兩天才交給我,讓我沒有時間進行核實。我就問他花了這麼多時間,有沒有核實清楚,他說應該沒有錯。這個“應該”讓我對他產生了懷疑,但是時間不允許我再去核實,只得直接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交上去後,出了問題,最後統計的數據是錯誤的。老闆直接問責到我身上,雖然數據是另外那個實習生收集的,但統計之前我應該去核實數據,所以出了錯我難辭其咎。此後他又使了很多次這樣的伎倆。

實習期結束,本以為要走人的是我,卻沒想到我留了下來。這個結果我沒想到,他也沒想到,因為多數時候領導責怪的都是我。老闆說,雖然那些錯誤我有責任,但很多時候是由於他先犯了錯才導致我的錯誤,所以他才是根源。

後來他去了其他公司,我們再無交集。但一段時間後,他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希望我幫他做一份數據報表,很緊急,因為他有些地方不清楚,而我們一起實習的時候我做過這樣的報表。

我沒有多想,直接拒絕了他,表示我工作也很多,沒有時間。可說實話,那個報表並不難,只是過程繁瑣了些,還需要用到一些專業公式,但對我來說,花個十多分鐘就能搞定。

我不願意幫他,是因為我們一起實習時他做的那些事,讓我非常反感。既然他之前為了留下來故意給我製造麻煩,又憑什麼讓我在他有麻煩的時候幫助他。說白了,只是“禮尚往來”罷了。

為什麼我建議不要幫這樣的人

1、多個朋友多條路沒錯,但這樣的人並不能給你帶來什麼有價值的路

大家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總說能幫就幫。但理性一點想想,這種在平時工作中不斷找你麻煩的人,是因為什麼?

無非就是兩點:
1)能力沒你強,嫉妒你

2)只想著上位,沒有基本的職場道德和素質

這樣的人,格局是非常小的。這意味著即便你幫了他們,他們成為了你的朋友,在往後的工作中,他們也很難給你帶來什麼有價值的幫助。

為了這樣的人,去徒增麻煩,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你的善良應該帶點鋒芒

有句古話叫“以德報怨”。可如今,以德報怨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煩惱。有人傷害了我們,我們還想著對他們好,那不是善良,那是傻。

我們不是聖人,沒有必要到處揮灑善良。別人針對我們,我們可以不反擊,但也沒必要幫助他們。就如他們曾經給我們帶來麻煩時沒有任何顧慮一樣,我們拒絕他們時也不需要有任何顧慮。

要明白,職場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地方。一個不談合作只想著和我們競爭的同事,是不值得我們無條件幫助的。

看著好像我在慫恿大家做一個壞人,其實我只是希望大家的善良是有價值的善良,而非是非不分的善良。

我是李莫非,專注解答職場問題,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李莫非


寫一個我親歷的事吧。單位新來的小姑娘,嘴特甜,就以為小姑娘不錯。工作中所有不會的都問我,全都教給她。她和同班男生鬧矛盾,說不想幹了,還勸慰她,工作而已,兩人分工就OK了。她入職不到半年就懷孕了。為了不倒夜班,擠掉長白班的我,一開始瞞著我懷孕了。想與直接領導合謀,以懷孕為藉口,與我替換。被我識破,直接領導怕我倒向上級領導,沒辦法安排我倒夜班。轉換了策略,開始在錄入OA工作中各種出錯,我只要審核出錯,就可以在公司企管那裡堂而皇之的將我拿下。最關鍵的是,一開始,她利用自己最好的朋友的OA出錯,被我指出後,一邊說不小心出差,一邊繼續。因為領導在背後撐腰。更有意思的是,調到長白班之後,一邊在領導面前爭搶,一邊在背後氣我。還特自來熟的用我自己帶的鍋熱飯!直到最後我直接冷了臉,才不再用了。後來反思自己,就是自己太好欺負了,她犯了錯,還替她遮掩,你以為自己大度,想做好人,可是凡是侵佔你邊界的人,都是你退她進。而且,人前和你裝親密,背後朝你捅刀子。最陰損。幸虧她的德行,一起幹活的人都知道。同觀那些手段陰暗的人,同事都知道,可是都不敢惹。所以,這個世界,老實人不能做。


暖陽24676


一、一個真實的案例分享

我們公司之前有個做HR的女同事,仗著自己是公司多年的老員工,平時見誰說話都比較刁,有一次這個女同事找我們借那款價值的四萬多單反相機使用,但是這個相機屬於我們部門公共財產,如果其他部門使用,需要向主管部門申請。
我跟她說,你跟我不在一個部門,如果需要使用這個設備,建議你走郵件申請,畢竟屬於公司資產,我們部門代管。只見她二話不說,在我的工位前,在所有同事面前,大吼大叫,“你這人怎麼這麼死板,借個東西這麼麻煩,真是腦子不靈光。”當初聽完這話,火冒三丈,但看她是女同事,也不跟她一般計較了。
後來我的經理出面溝通,讓她回去寫申請,按照規矩來辦事,她氣憤地走了。
沒過多久,聽說她和她的經理相處的不怎麼愉快,離職去了另一家同行公司,不過她離職後倒是主動我聯繫幾次,第一次就直接跟我表示歉意,對我來說,早就忘了那事。她找我主要諮詢單反相機如何使用,以及後續如何修片,我根據她的一些要求,把網上看到的一些簡潔視頻發給她去學習。

她也不時分享自己在同行公司的見聞,我也通過她瞭解了更多關於人事如何招聘、如何面試等一些知識。

二、該不該給離職女同事幫忙

1.看事情是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事情有大有小,如果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那就不計前嫌去幫忙,如果這個事情根本不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甚至還需要委託他人來幫忙,那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了。畢竟只是保留“認識”的關係,還談不上朋友這一層。
2.看女同事是否值得深交。有些人在工作中找你麻煩,那是因為兩人在一個公司,彼此有利益衝突,對方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難免會有所為難你。一旦跟你不是同事的關係時,這種利益的牽扯自然就消失了。那如果認為這位女同事有她的社交價值,那就可以儘量幫她,畢竟給自己多留一條路總不是壞事。

3.下面三種忙,最好不要幫:

  • 付出太多時間和精力。每個人時間都有限,你付出太多太多時間和精力,對自己也是吃虧。
  • 個人私密的忙。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是對方家庭的事情,最好不要瞎摻和,以免引火燒身。
  • 涉及一些利益的忙。如果對方是利用你的幫忙,實現自己的現實利益,那最好也不要 幫。

三、如何幫忙前同事?

1.瞭解對方需求。在幫忙做事之前,先充分了解對方的需求,這個至關重要,在沒有人瞭解對方的需求之前,更不要一口承諾,如果一時承諾最後沒做好,反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2.讓對方給出時間和期望達成的效果。如果把完成的時間沒有提前溝通清楚,最後交接時反而出現誤會,本來好意幫忙,最後又因為延誤耽誤事,被對方責怪,另一方面,讓對方把期望達成的效果講清楚,儘量放低對方的要求,這樣操作起來就更加高效。
總之,離職的女同事,儘管之前找過自己的幫忙,但究竟要不要幫忙,還是要理智分析,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再最終決定是否應該幫忙,如果確定幫忙後,就要和對方溝通好需求、完成時間及效果。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一件事。她性格比較內向,很少參與部門同事的閒談。下班後也是看看書,寫寫東西。發了幾次在朋友圈後,一同事經常在辦公室對她冷嘲熱諷。


朋友覺得難受,更加不愛跟她來往。直到那位同事離職後,突然有一天找她,她才想起這位同事。那位同事也很直接,說希望她能幫自己寫篇作文。如果能幫助她輔導自己孩子就更好了。


朋友無奈,果斷地拒絕了她。說自己已經很久不寫東西了,另請高明吧。


回到題主所說,同事有事找自己幫忙,要不要幫,這不僅取決於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取決於這個忙是什麼。


一、事情緊急,舉手之勞,可幫


若這位同事的急事,是自己舉手之勞,順手就能幫的,該幫助她。


若是很麻煩,事情再緊急,也要考慮下自己的時間成本。我很喜歡《奇遇人生》裡春夏說的一句話:我們難道不是應該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想我們愛的人嗎?


且不說當初同事多次找自己麻煩,令人不快,即便是沒有這一茬,幫助別人也不是來者不拒。我們有限的時間,更應該花在自己在乎的人身上。


二、曾經在工作中找自己麻煩不假,卻是因公不因私,可幫


不知道同事經常找自己麻煩是於公還是於私,若是於公,崗位設置確實如此,比如管控風險等,相信題主不會過多計較。


她當初對事不對人,如今,有事找自己幫忙,可以幫。何況,她已經離職,兩人更是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不如趁此化干戈為玉帛。


若是針鋒相對,處處為難,不好意思,還是直接拒絕吧。即便幫忙,也很難全心全意。與其幫忙後被責怪,不如趁早回絕。


三、無視自己曾經的傷害,堂而皇之地請求幫忙,拒絕


像我朋友同事這般,當初對人冷嘲熱諷,如今自己有需要了,卻來找人幫忙。


不僅無視過去自己對別人的傷害,如今請人幫忙,還不覺得是麻煩別人,堂而皇之地提要求,建議拒絕。


有了第一次,會有第二次,而自己付出時間與精力的勞動並不會拉近兩人的關係,更不會讓對方重視自己的付出。既然如此,何必要幫呢?


有時候,拒絕,才是建立邊界感的第一步。以實際行動告訴對方,對不起,我們還沒熟到這一地步,我不幫。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


犁蕉


昨天我跟同事去外地出差,因為坐車無聊,同事就跟我吐槽他的一個朋友。

事情是這樣的,同事的朋友,一天晚上叫他幫忙弄演講PPT(因為我同事是個弄PPT高手,公司裡的演講PPT全是他一個人操刀),同事因為這段時間,實在是太忙了,自己的事情都一大堆沒處理完,哪有空管別人的事情,於是,就委婉拒絕了。

誰知道,他朋友說了這樣一句話:兄弟,不是這忙都不幫吧,你是吃這碗飯的,隨便花個半個鍾就能弄出來了,對你來說,舉手之勞,算吧,當我沒說過。

後來,他朋友就把我同事拉黑了。

回到題主問題,這忙該不該幫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如果對方是急事,而對自己來說又是舉手之勞的事,可以幫

如果對方是有急事,例如幫他查個資料,幫他弄下資料,又或者排下版之類的小事,而這些事情對於你來說,僅僅是舉手之勞,我覺得可以幫下忙。可能之前在工作上有找你麻煩,但是如果是這些舉手之勞的小事,我覺得也沒必要去斤斤計較。

2、看對方人品是否值得幫

既然之前與對方是同事,那應該對於對方的人品跟為人處世的方式,都有一定的瞭解,如果覺得對方人品靠譜,可以幫一幫,或許以後自己也有求人的時候呢?人在社會混,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啊;如果對方人品差勁,說實話,真的沒必要去幫。

3、如果 對方一昧索取,要學會拒絕

如果對方只是一昧索取,不管你有沒有事,都想著你要幫他這忙,一旦,你拒絕的話,他就會各種語言攻擊你,如果是這種道德綁架的話,我勸這忙還是別幫了,不值得。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該幫啊,這樣的忙一定要幫,機會難得!看看我給你說個事你就明白了。

“喂,到XX百貨怎麼走?”我一愣,迎面走過來一個男人,他正向我招手。

我心裡想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本來懶得理他,不過我很快就緩過神來,很耐心的給對方指了一條路。他點點頭,想都沒想就往那條路上走了,連聲謝謝也不說。

不過我也不太在意了,畢竟我做好事從來不需要別人說聲感謝的,因為我給他指了相反的方向。如果他能像麥哲倫一樣繞地球一圈,也能到達目的地。

以上這種情形,是在沒有手機導航時代的騷操作了,像我這種操作的應該不在少數,所以千萬別說我不厚道——允許你不禮貌,就不允許我指錯路嗎?

因此,有離職女同事有急事找你幫忙,首先你不能拒絕,因為畢竟人家不輕易找你,如果你明確不幫的話,十有八九人家會在背後說你的壞話,說你不夠意思,甚至會亂傳播抹黑你,說她在職的時候你老是佔她便宜、揩她的油,把你明明一個良善之人說成老流氓也說不定。

因為她在職的是時候就能經常找你的麻煩,離職之後只要她願意,也同樣可以找你麻煩,讓你吃苦頭,你以為能輕易擺脫的掉嗎?畢竟,對方明明知道過去給你找了不少麻煩,現在還恬不知恥的找你幫忙,就是看中了你有老好人的成分!

要不對方可能並沒有在意給你製造過什麼麻煩,可能還覺得你過去在哪些方面得罪她了呢,或者讓對方看不順眼,所以才經常給你設置障礙。

那麼你碰到這樣的同事怎麼辦?處理原則應該跟我舉的例子一模一樣,你不能不幫呀!尤其對方理所當然覺得需要找你幫忙的時候,別忘了要給對方一點盼頭和念想,然後中間時間拖長一點,最後的結果就是"實在抱歉,因為XXX的原因,導致這個事情沒辦成",說的儘量顯得客觀一些,義正辭嚴一些,一定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幫她著急,這樣你的戲就演的就夠逼真了。

如此一來,你的仇報了,氣也出了,該幹啥就幹啥去吧。

當然話也說回來了,有一種情況下可以真心實意的幫,比方說,這個過去經常找你麻煩的女同事,有急事幫你忙之前,應該先向你表達真誠的歉意,必要的時候還會買點補品給你補補身子,讓你不計前嫌。然後你完全可以利用道歉的機會錄個音、合個影、保個證、留個底,然後再看她的這個忙你能不能幫、有沒有違反相關規則,千萬不能把對方給的道歉當做幫忙一種交易。

還要看你幫她這個忙,一定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不要超出規則和底線,否則會給你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建議對方怎麼求你都不能答應,畢竟涉及到自身飯碗的問題,要格外小心,堅持原則底線最重要。

別相信什麼幫人幫到底,救人須救徹的說法,同事而已,更何況對方還跟你有過節!別被道德綁架了就好,誰在乎誰呢?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我曾經遇到過這類型的同事,在工作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甚至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

由於他人品太差,人際關係也處得不好,最終被請退。請退之後刪除了很多同事的微信,因為據其它同事口訴給他發微信消息微信有提示。自然,我也不例外,同樣刪除了我的微信。

後來有一天,他再次加了我的微信,由於曾經是同事的關係,我便同意了他的添加請求。添加之後,他很直接,有事請我幫忙。平時從來不會主動聯繫我的人,一有事就想到我,我非常的討厭,果斷拒絕。

當我拒絕之後,發現他再次將我刪除了,此人便永遠的進入了我的黑名單。

像這類型的同事,建議不要幫忙,一是對方為人處世有問題,二是對方不識好歹,不懂得感恩。

回到問題上來,公司有位離職的女同事,有急事找我幫忙,她曾在工作中經常找我麻煩,該幫她嗎?

這類情況,應該因人而異。分以下幾類場景:

一、平時從來不找你,一找你就是讓你幫忙

如果這位同事是這樣的人,建議可幫可不幫。

平時從來不找你,一找你就是讓你幫忙,實際上是在索取你的資源,如果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那麼完全沒有必要幫忙。

因為,這類朋友不值得交。

二、此人雖然討厭,但懂得知恩圖報

不要去追究曾經的事,過去的已經過去。雖然在工作中曾經為難過你,但公私分明。

即便此人很討厭,但只要他懂得知恩圖報,就可以幫,因為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以後你需要他幫忙之時他也會為了還你的恩情出手幫你。

知恩圖報之人說明具有感恩之心,實際上這類人是可以交往的,撇開工作,如果你能夠提供幫助,可以對其幫助。

三、留得三分面,日後好相見

如果僅僅是侷限於之前的工作中,即便你不想幫助他,不要直接拒絕,可以委婉拒絕。

留得三分面,日後好相見。

人與人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對方只要不是無情無義之人,你自然可以考慮提供幫助與不提供幫助。


肖軍說職場


幫忙這種事情,如果自己手到擒來,就幫幫她吧!

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還得去找親戚朋友,拐了七八個彎才能辦成事,直接拒絕!

我來說說我的故事吧!

夏天的時候,我的岳父突然給我打電話,讓我幫他一個老哥們的孫子安排一個工作!這個工作是我們老家一個市級化工廠,是我爺爺的妹妹的外孫女在負責!我直接表示拒絕,我說他如果想玻璃貼膜,我可以給他便宜些,白乾都沒事,如果讓我給他孫子安排工作,我安排不了!

岳父:“你去找找你老姑(我們當地稱爺爺的妹妹叫老姑)吧!”

我:“我不會找!”直接把電話掛斷!

岳父不死心,又讓我老婆給我施加壓力!

老婆:“你去把咱爸交待你的事情辦一下!”

我:“我辦不了,你也認識人,你去辦一下吧!”

老婆:“我沒有電話,我就是有電話我怎麼說?再一個我去找人家我還得搭路費,還得買禮物,人家不給我辦咋辦?”

我:“你遇到的問題我同樣會遇到!”

老婆:“那你外甥怎麼去那個單位上班啦?給你姐能辦咱爸的事不能辦?”

我:“咱姐首先給人家在一個城市住,還住在那一片,老姑一個人在家孤單,年齡大了行動不便,咱姐經常去上門照顧人家,安排工作的事很順理成章!說著閒話就辦啦!你也搬到那個城市,跟咱老姑住到一塊,到咱兒子想去那個廠上班了給她說說,也順理成章!”

老婆:“我才不讓兒子去那裡上班哪!”

我:“我去辦事不花錢,不花路費,不費勁!老姑問我給誰辦?我說給我岳父家的一個老哥們的孫子辦!我老姑給人家外孫女說給我重侄子的岳父的一個老街坊的孫子辦事?”


我的貼膜生涯


呃,不好意思,可能我心眼比較小,這種人我是不會幫的,因為我就遇到過讓我心寒的事情,那個時候上班一個同事和我關係算一般吧, 也談不上好或者不好,她還沒離職的時候,有次晚上我在家時在,她打個電話來給我,有個表格不會做,讓我幫做一下。我也想著大家同事,幫一下也無妨,讓她把數據傳過來,我幫她做好傳了回去,


第二天,開會她把表交給了領導,有個數據是錯誤的,而且是她傳過來的數據就是錯誤的,她卻和領導說是我做錯的表格。那個會議我沒參加,所以我不知道,後面是參會的同事告訴了我。我不好當場去找她說明,因為這樣會讓告訴我的同事為難,這個表格也不是很重要,這口氣我忍下了。但從此以後她就被我列入黑名單,不相往來。


不過客觀來說幫或者不幫都沒有對與錯之分,幫是屬於你講情誼,樂於助人;不幫是因為不願意以德報怨而已,沒有對錯。


我記得我曾經看過一部梅豔芳和鄭秀文、張柏芝主演的《鍾無豔》,裡面的皇上就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就是把有事相求就來找你,沒事的時候完全就像不認識你這個人一樣。當時我看到這個電影是為鍾無豔不值的,一個完全不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何必要去幫。電影裡面還涉及了愛恨情仇,而現實中有些同事之間也不過只是相識的情誼,一旦離職了也大多成陌路,誰也不認識誰了,更談不上情誼之說。


像這種在工作上不斷故意找人麻煩,而且已經離職的女同事,應該不在好友名單了吧,除非打電話聯繫。如果是我順手之舉花費1-2分鐘時間就能幫她處理了,我可能還是會順手給她做了,但如果需要我花費大量時間,甚至還需要利用我的人脈關係去幫這個忙,我是不樂意的。但是像什麼朋友圈點贊,幫孩子投票之類的,我直接無視。


因為確實有很多許久不聯繫的人,忽然發個消息來讓你給她朋友圈點贊或者投票,或者什麼軟件上砍個價之類的。幫對方點了,而且還告訴對方,有些回覆一個謝謝,然後之後再也沒有任何聯繫,甚至有些連謝謝都沒有,人家只是群發。


我覺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對方已經冷漠對自己了,又何必去幫忙呢?因為也許你幫的這個忙,在對方眼中是理所應當,毫無感激之情呢,到還憋屈了自己。


奈奈姐姐


我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

因為平時有搜索資料的小愛好,所以琢磨出了搜索各種資料的方法。

上班時幫過一位女同事搜索過一次,後來她看我這麼有方法,每次遇到一些工作的文檔資料,她自己都不想先試著去搜索,而是直接讓我幫忙搜。


不過有些資料可不好找,必須開會員才行,跟她說讓她開個會員,她自己捨不得花錢,想著讓我多花點時間幫她搜索下看看。嗯,連續這樣幫過她很多次。

後來她離職後,換到新的公司去做文案。做文案是需要各自各樣素材、圖片,不然寫不出好的文案。她自己工作的分內事,又來找我幫忙。後來我繼續幫她找了一次,整整花了我一個週末的時間。

經過這次我學精了,把我搜索資料的方法直接告訴她,讓她以後自己按著我這個方法去做。


從上面案例,再延伸到你的問題:

離職同事有急事找你幫忙,得分析清楚是什麼事,如果是工作上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得幫忙解決下,雖然她離職了,而且以前在工作上也經常找你麻煩,但你倆畢竟曾經也算同事,她拉下臉來問你,那你幫一下還是沒問題。


如果是遇到一些技術性的問題,你要跟她直接說明方法。這樣下次她遇到同樣的問題自己就可以按照方法去做。

如果遇到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她要買房首付,找你借錢。類似於這種不是工作上的事情,你能拒絕還是拒絕。第一,以前本來同事時,就沒什麼很深的交情。第二,現在她離職後,見面的機會甚少,碰到類似借錢的事情,以後是很難處理。


很多人借錢會找一些平時交流少的人去借,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或許是因為不是很熟悉的人,有可能有驚喜或者有可能被拒絕了也沒什麼影響吧!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