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疫情就是集結號!1月27、28日,長寧區援鄂醫療隊的19名隊員陸續踏上了馳援武漢抗戰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線。區委書記王為人,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嵐,副區長孟慶源分別前往上海南站和虹橋機場,為援鄂醫療隊員壯行!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王為人向勇敢奔赴疫情抗戰第一線的醫療隊員致以真誠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他說,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國家和人民召喚時挺身而出,希望大家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用專業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圓滿完成馳援任務。同時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保重身體,平安歸來。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王嵐表示,作為出征隊伍的堅強後盾,長寧區委、區政府一定會關心、照顧好各位“白衣天使”的家人,讓大家在“前線”沒有後顧之憂, 希望大家不畏艱難,圓滿完成任務,早日平安歸來。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19名長寧區援鄂醫療隊隊員分別來自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長寧區婦幼保健院及長寧區精衛中心三家醫院的呼吸科、綜合內科、護理及檢驗崗位。他們中最小的只有24歲,風華正茂;最大的42歲,是家裡的中流砥柱,然而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他們堅定地踏上了離家的路,面對疫情,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選擇逆行。

長寧區援鄂醫療隊


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麥靜愔、何青青、汪榮盛、李豔英、周萍、白楊、端光麗、劉戀、秦明、成亞慧、程霞


長寧區婦幼保健院:吳磊、郭紀芸、呂鈴


長寧區精衛中心:季海峰、陳亮亮、黃鶯、楊慧青、汪陽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為了給彼此加油打氣,長婦幼用特別方式叫板病毒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臨行前,光華醫院的7名女性醫護人員全部剪短了頭髮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長寧區衛健委及各家醫院籌備的各類物資


“穿上這件白大褂,我就有救死扶傷的使命,此次前去武漢也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光華醫院護士程霞堅定地說,然而在提到自己的女兒時,這位堅毅的女戰士哽咽了,在臨行前,她只想對女兒說一句:“寶貝,媽媽是最棒的!”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成亞慧(左)、程霞(右)遞交入黨申請書


作為母親、妻子,她們有太多的不捨,但她們沒有忘記自己還是一名醫者。長婦幼的呂鈴護士同樣是一位寶媽,她告訴記者:“從母親這個角度而言,我希望我的孩子出門不用再戴口罩,但我更希望全天下孩子都能如此,所以作為一個母親,我選擇戰鬥。”安頓好家中的一切,呂鈴帶著女兒懵懂的祝福,踏上了遠程。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呂鈴與女兒分別前的擁抱


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是每個醫務人員的擔當和使命。不計生死,隨時出發,他們是我們最平凡、最勇敢的“白衣戰士”。

接到馳援武漢的招募信息時,精衛中心的陳亮亮醫師已經行駛在了回鄉的高速上。他告訴同行的妻子:“面對此次疫情的突然爆發,許多武漢的普通民眾產生了恐慌情緒,心理正處於極度緊張和恐懼中,他們也需要我們精神心理工作者,去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儘快從疫情的陰影下走出來。”得到妻子的支持,陳亮亮馬不停蹄地折返回了上海。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陳亮亮的父親為他送行


作為此次醫療隊的隊長,42歲的何青青深感責任重大,“我是半個武漢人,對武漢的方言、生活習慣、環境都比較熟悉;我在長海醫院急診和ICU也有10年的臨床經驗;我是隊伍裡最年長的人,有義務照顧好各位弟弟妹妹,所以,承擔起隊長的重擔,我義不容辭,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對得起這份責任,救死扶傷,同時把19名隊員都平安地帶回來。”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何青青與同事擁抱惜別


他們是長寧的英雄,只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只願護佑百姓健康平安,家國無限情,惟願他們:卸下武裝,平安歸來!

出征!長寧19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