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臨界要怎麼調理?

用戶9238566785345


血壓是人體的重要生命體徵,同時也是健康體檢的必查項目。監測血壓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有無高血壓的發生,以及有無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那麼如果血壓處於臨界值,該怎麼處理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經正規測量後,若血壓多日、多次達到140/90mmHg,應診斷為高血壓,因此,血壓的臨界值可以理解為140/90mmHg。血壓的測量受精神、運動、工作壓力、飲食等因素的影響較大,有可能今天測量為140/90mmHg,擇日測量也可能低於或高於140/90mmHg,但即使稍高於140/90mmHg,也無需緊張,只要血壓低於160/100mmHg,均為輕度高血壓,輕度高血壓對心臟、大腦、腎臟等組織的損傷一般較輕,且通常無需藥物治療,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主要包括:

  • 控烹調用鹽、高鈉調味品(味精、醬油等)、高鈉加工食物(醃製品、火腿等)的攝入,它們升高血壓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應將每日氯化鈉攝入總量控制在6g以內;
  • 增加鉀鹽攝入,通過食物補充鉀鹽,可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鉀離子進入人體後可促進鈉鹽的排血,間接降低血壓;
  • 控制飲食的同時應戒菸限酒,增加運動,長期堅持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但應注意控制運動的強度、頻率,運動強度中等為宜,判斷標準為心率保持在(220-年齡)的60-70%,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每週運動時間不低於150分鐘,每日可運動半小時,可使高血壓患者獲益更多;


  • 工作壓力大的患者,應適當緩解工作壓力,適當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外出旅遊等,保持心態平衡,避免長期焦慮或緊張,必要時可就診心理醫生,緩解焦慮狀態,更有利於血壓的控制。
通過上述調理,大約3-6月以後,血壓會有所下降,首要降壓目標是控制在140/90mmHg,若能控制在130/80mmHg,血壓對心、腦、腎的損害將進一步降低,此時對生活方式的改變要求更高,如每日鈉鹽控制在3g以內,飲酒的朋友則應戒酒,而不是限酒等;若能控制在120/80mmHg,是最理想的範圍,此範圍內的血壓幾乎不會對靶器官造成損害,但對於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比較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是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無論通過什麼方式調理血壓,最終的目的是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若經改變生活方式,血壓無法達標,則應啟動藥物調理血壓,具體藥物的選擇應由專科醫生據病情選擇。



綜上,血壓處於臨界值時,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無效者則應啟動藥物降血壓,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高血壓臨界值指的是血壓介於正常與確診高血壓之間的血壓值,即收縮壓120~139mmHg或舒張壓80~90cm,我們稱為高血壓前期。雖然血壓還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長期血壓偏高仍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比如腦卒中、冠心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大的可能性發展為高血壓。相反,如果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也將明顯降低。因此,對於高血壓前期的人也應該採取相關措施控制血壓。

這類人群不需要口服降壓藥物,但需要從生活方式上改善,具體包括以下5點:

1.減少鈉鹽攝入,適當增加鉀離子攝入

每天食鹽攝入量<6g。含鈉高的調味品如味精、醬油等,食物如鹹菜、火腿、醃製品等應該少吃;蔬菜、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鹽可以適當增加,如海帶、菠菜、萵筍、香蕉、蘋果、葡萄等。

2.限制總熱量,均衡營養

飲食中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主食以全穀物為主,注意適當增加蔬菜、豆類、奶製品,肉類以家禽、魚類為主。

3.適量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血壓的穩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以及死亡率,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適當間隔抗阻訓練如俯臥撐、引體向上、舉啞鈴等。

4.戒菸限酒

吸菸將明顯增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大量飲酒同樣也會增加其風險。建議每天酒精攝入男性<25ml,女性<15ml。

5.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個人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也是導致高血壓以及年輕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適當給自己減壓、放鬆自己也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綜上,發現高血壓偏高,不必緊張,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沉著應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