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24 105紅圈鏡頭一代和二代有什麼差別?

歲月如歌169415281


佳能24 105紅圈鏡頭一代和二代有什麼差別?



作為佳能相機發布時的常備套機鏡頭,相信還是有很多新入門的愛好者比較關心兩代鏡頭到底有些什麼差別,出於這個考慮,現在簡單的對 24-105mm 這枚鏡頭作一個簡單的分析,希望對這些新的影友們有所幫助。


相信有不少剛步入佳能的全畫副系統時,第一枚“L”鏡就是 EF 24-105mm f/4L IS USM,因為從5D Mark II、6D、5D Mark III 以來都是用這枚鏡頭作為套機鏡頭,市場流通性高加上拆鏡販售的助力下,使得 EF 24-105mm f/4L IS USM 的價格平易近人。作為一枚套機鏡頭,老一代的鏡頭具有廣角與望遠兼具的實用焦段、出色的便攜性、不錯的色彩表現以及高性價比讓它在這十多年都維持著高人氣;但是也有著例如暗角嚴重,沒有鏡頭鎖等很多缺陷被大家所詬病,因此佳能在2016年的8月正式發佈了“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這枚二代鏡頭。


  • EF 24-105mm f/4L IS USM 與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的主要區別:


「1」外觀上的差異

新一代的 24-105mm 最新的鏡頭外觀設計,在體積和重量上都增加不少,新鏡頭更長,更粗壯,重量從670g增加到了795g。最新的變化是增加了鏡頭鎖,影友們再也不用擔心鏡頭因為重量伸出或者縮回,我覺得這是在外觀上最值得肯定的更新,畢竟這個問題已經被詬病了多年。


「2」光學結構上的差異

新一代的 24-105mm 與上一代相比,採用了更新的光學結構,主要是在對焦和防抖模塊進行了更新,防抖性能也從3級升級到4級,這對手持拍攝的精確對焦很有幫助;同時光圈從老一代的8片,升級到二代的10片光圈結構,意著味焦外的光斑要更大更圓潤,對普遍喜歡淺景深的新入門攝影愛好者來說顯得更加友好;基於新的光學結構,新鏡頭在暗角和畸變的控制上也要好於老鏡頭。


「3」鍍膜技術的差異

新一代的 24-105mm 採用了全新的空氣球形鍍膜技術,這對全開光圈下的色散和眩光控制有著極大的幫助,所以二代鏡頭的眩光和色散控制好於一代鏡頭這點毋庸置疑。


綜上,這枚二代鏡頭實際上僅是在一代鏡頭上的略微更新,從畫質上的變化來講,並無實質上的提升,畢竟光學器材產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如果是一位剛剛入門的攝影愛好者、日常旅行記錄者,對畫質並沒有發燒友、職業攝影師那麼嚴苛要求的情況下,作為購買套機鏡頭的角度出發,這枚鏡頭還是對得起佳能紅圈鏡頭的身價,完全可以滿足普通用戶“一鏡走天下”的願望,如今新舊兩代產品在市場上並行銷售,價格幾乎一樣,秉承“買新不買舊”的原則,肯定是購買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性價比更高。


謝謝您的觀看。知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無趣的回答,但願我的回答足夠有趣而嚴謹。


非著名攝影師知非


佳能24-105mm f/4鏡頭作為佳能的全畫幅標準套機鏡頭,這枚鏡頭曾經是多少用戶的第一枚紅圈鏡頭,如今這枚鏡頭正式迎來了2.0時代,這枚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和上一代24-105mm相比,外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概述 套機鏡頭的全新進化

佳能24-105mm f/4,這曾經是多少佳能用戶的第一支鏡頭,也是第一支紅圈頭。作為一枚套機鏡頭,老一代的鏡頭具有實用的焦段,出色的便攜性,不錯的色彩表現以及高性價比成為了深受喜愛的鏡頭;但是也有著例如暗角嚴重,沒有鏡頭鎖等很多缺陷被大家詬病。新一代的24-105mm f/4鏡頭體積和重量也有了不小的增加.

外觀差異 新塗裝新設計,但是體積重量增加

新鏡頭採用了最新的佳能鏡頭外觀設計,一改老一代鏡頭“顯老”的毛病。新鏡頭在體積上,已經接近於一枚24-70mm f/2.8,而且重量也達到了795g,體積重量增加都不小。新鏡頭在外觀上,增加了鏡頭鎖,這樣再也不怕鏡頭因為重量原因伸出或者收回了。

畫質表現 相比於上一代分辨率提升不大

從光學結構圖的對比就可以看到,新老鏡頭結構有很多相似之處,更多的應該是對焦與防抖模塊的改進,所以兩枚鏡頭在畫質上並不像新老16-35mm那樣明顯,而且新鏡頭雖然邊緣稍好,但是長焦下反而不如老鏡頭畫質出色,特別是70mm,老鏡頭要優於新鏡頭。

10葉片光圈與暗角修正 新鏡頭焦外更好暗角更輕微

這枚鏡頭雖然在銳度上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暗角、色散、畸變和眩光都要比老鏡頭好一些,畢竟鍍膜技術更新,而且鏡身設計也更現代化。總而言之,除了銳度方面之外,新鏡頭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提升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枚鏡頭採用了10葉片光圈,焦外表現更加出色。

·外觀對比 新塗層但體積重量更大

與上一代24-105mm相比,新鏡頭不僅僅是換用了新塗裝,而且體積和重量都有不小的增加,直觀來看,新鏡頭顯得更長,而且略粗。新鏡頭不僅是外觀變大了,而且重量從670g提升到了795g,體積上新鏡頭已經差不多與24-70mm f/2.8想接近了。

從鏡頭整體來看,新鏡頭大概高出1.5cm左右,然後機身對焦環換成了細螺紋膠環,而且寬度要比原有鏡頭提升了一倍。新鏡頭塗裝看上去更好看一些,不像佳能老塗裝看上去容易顯得油光。新鏡頭在105mm端,要比老鏡頭長不少。

從前鏡組來看,兩枚鏡頭都是77mm口徑,外鏡組尺寸基本上相同,但是新的24-105mm鏡頭的內鏡組鏡片更寬一些。所以顯得整體鏡頭口徑更大,但實際上兩者口徑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24-105mm具有鏡頭鎖,老鏡頭被詬病多年的毛病終於治好了。有了鏡頭鎖,再也不擔心鏡頭因為重量伸出或者縮回了。

雖然老鏡頭對焦窗標的是Macro,而新鏡頭是0.45m,實際上兩枚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0.45m,而且放大倍率也非常接近,新鏡頭為0.24X,而老鏡頭為0.23X,所以不要被老鏡頭的MACRO所迷惑。

新老鏡頭的鍍膜基本一致,都是黃綠色,不同是的新鏡頭的黃綠色中黃色更多一些,而老鏡頭澤更偏向與綠色。

最後,新24-105mm的體積其實挺大的,安裝在機身上(圖中為5DSR)還是很顯大的,有點像24-70mm f/2.8的體積與重量。

·分辨率 長焦銳度不及上一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新老24-105mm鏡頭的分辨率對比,上一代24-105mm在套機鏡頭中算是出色的,而新一代鏡頭則會是未來5D4,5DSR,6D等相機的主打套機鏡頭之一。新鏡頭畫質如何,我們通過多焦段分辨率測試來說明問題。

測試中可以看到,新鏡頭在銳度方面其實相比於老鏡頭沒有優勢,廣角焦段和小光圈下,新鏡頭表現更好,而老鏡頭則在長焦時表現更好,特別是70mm時比新鏡頭更出色。從光學結構不難看出,新鏡頭的結構主要解決了一些對焦上的問題,所以光學素質大幅提升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焦外 10片光圈焦外更圓潤

佳能新老24-105mm鏡頭的焦外對比,雖然這兩枚鏡頭都是f/4的最大恆定光圈,但是畢竟是全畫幅鏡頭,而且具有105mm的最長焦距,所以還是具有一定的虛化效果,我們就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虛化又無差異。

從105mm端可以看出,畢竟全畫幅加上f/4,長焦端的虛化表現還算可以,不過老的24-105mm通光量要比新鏡頭低,同光圈快門畫面會更暗一些。新鏡頭的光圈葉片從8片進化到了10片,焦外的光斑看上去要更圓潤一些,而且光斑也更大一些。對比105mm f/4虛化,新鏡頭還是要好不少的。

在24mm端,其實兩枚鏡頭的虛化水平基本一致,沒有什麼太多差異。新老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0.45米,因此鏡頭的近攝虛化能力基本一致。

·色散 新鍍膜技術色散更少色散這一塊來看,佳能新一代24-105mm換用了新圖層,理論上色散會更好一些。

新老24-105mm相比,色散差異其實並不大,老鏡頭在f/4時可以看到一些輕微紫邊,但是新鏡頭相對好一些。實話實說色散主要出現在大光圈下,而這兩枚鏡頭都是f/4的最大光圈,因此不用擔心什麼色散問題。

·暗角 新鏡頭暗角改善明顯

對於暗角來說,兩枚鏡頭都是f/4起步,其實暗角的差異不會太大。

暗角測試中,新鏡頭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首先新鏡頭在f/4時暗角要明顯好於老鏡頭,而且收縮光圈到f/5.6時,暗角就很難察覺。老鏡頭在f/4,特別是長焦端f/4時暗角較重,需要到f/8才能得到緩解。

·畸變與眩光 眩光減少較明顯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畸變與眩光。老的24-105mm鏡頭畸變表現一般,主要是廣角下畸變比較大,而新鏡頭畢竟光學結構沒有完全重新設計,所以畸變和老鏡頭的差別應該不會太大。

兩枚鏡頭其實眩光都不重,室內環境下很難看到眩光和鬼影,相比之夏,老鏡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光斑,而新鏡頭則成像非常乾淨。

·總結 新套頭,並不差

這枚新鏡頭升級幅度並沒有筆者想象中的巨大。新鏡頭繼續沿用老鏡頭的光學思路,雖然光學結構有變化,但是可以看到基本光學結構應該是一致的,所以畫質上不僅沒有提升,反而在長焦端有所下降。新鏡頭可以說是老鏡頭的全新配置版本,搭載了新的鏡身設計,新的鍍膜,新的對焦與防抖技術,各方面可以看作老24-105mm的提升版,綜合性能上還是要優於老鏡頭的。

綜合而言,這枚鏡頭作為現在佳能的主力套機鏡頭,其實實力是沒有問題的,與佳能的24-70mm f/4相比,畫質實際上是半斤八兩,而24-105mm長了35mm,所以更加實用一些。

最後,很多朋友把老24-105mm成為紅圈狗頭,說明這枚鏡頭的素質其實達不到大家的預期。但是,不管新24-105mm還是老24-105mm本質上是提供最入門的套機鏡頭,畢竟一份價格一分貨,如果達到24-70mm的素質,價格上不說,體積和重量也會超現在。就綜合而言,可能24-105mm在素質上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可能有很多地方還能提升,但是就這個價位而言,這是物超所值的。

優點:

焦段實用,恆定f/4光圈

10葉片光圈焦外提升明顯

技術更新,暗角、眩光等都有提升

色彩還原出色

缺點:

畫質有待加強

體積和重量有所增大


黑白映像之大鵬


兩代佳能24-105 L鏡頭定位都是一樣,都是用來拍攝社會活動題材的(包括新聞攝影、會議記錄、旅行照、生活照、糖水人像、人文紀實等),這類題材不同於風光攝影、商業廣告攝影、專業級人像攝影,沒有極致的成像的要求。二代24-105相較一代而言,鏡頭結構(二代是12組17片,一代是13組18片)不同,二代5片非球(4片非球面鏡片,包含1片雙面非球面),改進了廣角端畸變,增加了ASC鍍膜(大幅度抑制鬼影和炫光),10片圓形葉片光圈(焦外成像改良),改進了環形USM超聲波馬達還可進行低速驅動能力,與全像素雙核CMOS AF的相機搭配時,能夠獲得更加穩健順暢拍攝。 有鏡頭鎖,防抖由一代3級變為4級。改良了鏡頭做工(一代很多批次有排線與對焦馬達故障)。


沙恩


佳能24105二代與一代的區別:

一、鏡頭結構不同

1、一代鏡頭結構13組18片,

2、二代是12組17片;

二、光圈葉片不同

1、一代光圈葉片8片(圓形光圈),

2、二代是10片(圓形光圈);

三、手抖動補償效果不同

1、一代手抖動補償效果約3級,

2、二代手抖動補償效果約4級;

四、直徑、長度及重量不同

1、一代最大直徑及長度約Φ83.5×107毫米重量約670克 ,

2、二代最大直徑及長度約Φ83.5×118毫米,重量約795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