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24 105红圈镜头一代和二代有什么差别?

岁月如歌169415281


佳能24 105红圈镜头一代和二代有什么差别?



作为佳能相机发布时的常备套机镜头,相信还是有很多新入门的爱好者比较关心两代镜头到底有些什么差别,出于这个考虑,现在简单的对 24-105mm 这枚镜头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这些新的影友们有所帮助。


相信有不少刚步入佳能的全画副系统时,第一枚“L”镜就是 EF 24-105mm f/4L IS USM,因为从5D Mark II、6D、5D Mark III 以来都是用这枚镜头作为套机镜头,市场流通性高加上拆镜贩售的助力下,使得 EF 24-105mm f/4L IS USM 的价格平易近人。作为一枚套机镜头,老一代的镜头具有广角与望远兼具的实用焦段、出色的便携性、不错的色彩表现以及高性价比让它在这十多年都维持着高人气;但是也有着例如暗角严重,没有镜头锁等很多缺陷被大家所诟病,因此佳能在2016年的8月正式发布了“EF 24-105mm f/4L IS II USM”这枚二代镜头。


  • EF 24-105mm f/4L IS USM 与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的主要区别:


「1」外观上的差异

新一代的 24-105mm 最新的镜头外观设计,在体积和重量上都增加不少,新镜头更长,更粗壮,重量从670g增加到了795g。最新的变化是增加了镜头锁,影友们再也不用担心镜头因为重量伸出或者缩回,我觉得这是在外观上最值得肯定的更新,毕竟这个问题已经被诟病了多年。


「2」光学结构上的差异

新一代的 24-105mm 与上一代相比,采用了更新的光学结构,主要是在对焦和防抖模块进行了更新,防抖性能也从3级升级到4级,这对手持拍摄的精确对焦很有帮助;同时光圈从老一代的8片,升级到二代的10片光圈结构,意着味焦外的光斑要更大更圆润,对普遍喜欢浅景深的新入门摄影爱好者来说显得更加友好;基于新的光学结构,新镜头在暗角和畸变的控制上也要好于老镜头。


「3」镀膜技术的差异

新一代的 24-105mm 采用了全新的空气球形镀膜技术,这对全开光圈下的色散和眩光控制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二代镜头的眩光和色散控制好于一代镜头这点毋庸置疑。


综上,这枚二代镜头实际上仅是在一代镜头上的略微更新,从画质上的变化来讲,并无实质上的提升,毕竟光学器材产品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是一位刚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日常旅行记录者,对画质并没有发烧友、职业摄影师那么严苛要求的情况下,作为购买套机镜头的角度出发,这枚镜头还是对得起佳能红圈镜头的身价,完全可以满足普通用户“一镜走天下”的愿望,如今新旧两代产品在市场上并行销售,价格几乎一样,秉承“买新不买旧”的原则,肯定是购买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性价比更高。


谢谢您的观看。知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无趣的回答,但愿我的回答足够有趣而严谨。


非著名摄影师知非


佳能24-105mm f/4镜头作为佳能的全画幅标准套机镜头,这枚镜头曾经是多少用户的第一枚红圈镜头,如今这枚镜头正式迎来了2.0时代,这枚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和上一代24-105mm相比,外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概述 套机镜头的全新进化

佳能24-105mm f/4,这曾经是多少佳能用户的第一支镜头,也是第一支红圈头。作为一枚套机镜头,老一代的镜头具有实用的焦段,出色的便携性,不错的色彩表现以及高性价比成为了深受喜爱的镜头;但是也有着例如暗角严重,没有镜头锁等很多缺陷被大家诟病。新一代的24-105mm f/4镜头体积和重量也有了不小的增加.

外观差异 新涂装新设计,但是体积重量增加

新镜头采用了最新的佳能镜头外观设计,一改老一代镜头“显老”的毛病。新镜头在体积上,已经接近于一枚24-70mm f/2.8,而且重量也达到了795g,体积重量增加都不小。新镜头在外观上,增加了镜头锁,这样再也不怕镜头因为重量原因伸出或者收回了。

画质表现 相比于上一代分辨率提升不大

从光学结构图的对比就可以看到,新老镜头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更多的应该是对焦与防抖模块的改进,所以两枚镜头在画质上并不像新老16-35mm那样明显,而且新镜头虽然边缘稍好,但是长焦下反而不如老镜头画质出色,特别是70mm,老镜头要优于新镜头。

10叶片光圈与暗角修正 新镜头焦外更好暗角更轻微

这枚镜头虽然在锐度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暗角、色散、畸变和眩光都要比老镜头好一些,毕竟镀膜技术更新,而且镜身设计也更现代化。总而言之,除了锐度方面之外,新镜头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提升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枚镜头采用了10叶片光圈,焦外表现更加出色。

·外观对比 新涂层但体积重量更大

与上一代24-105mm相比,新镜头不仅仅是换用了新涂装,而且体积和重量都有不小的增加,直观来看,新镜头显得更长,而且略粗。新镜头不仅是外观变大了,而且重量从670g提升到了795g,体积上新镜头已经差不多与24-70mm f/2.8想接近了。

从镜头整体来看,新镜头大概高出1.5cm左右,然后机身对焦环换成了细螺纹胶环,而且宽度要比原有镜头提升了一倍。新镜头涂装看上去更好看一些,不像佳能老涂装看上去容易显得油光。新镜头在105mm端,要比老镜头长不少。

从前镜组来看,两枚镜头都是77mm口径,外镜组尺寸基本上相同,但是新的24-105mm镜头的内镜组镜片更宽一些。所以显得整体镜头口径更大,但实际上两者口径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24-105mm具有镜头锁,老镜头被诟病多年的毛病终于治好了。有了镜头锁,再也不担心镜头因为重量伸出或者缩回了。

虽然老镜头对焦窗标的是Macro,而新镜头是0.45m,实际上两枚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45m,而且放大倍率也非常接近,新镜头为0.24X,而老镜头为0.23X,所以不要被老镜头的MACRO所迷惑。

新老镜头的镀膜基本一致,都是黄绿色,不同是的新镜头的黄绿色中黄色更多一些,而老镜头泽更偏向与绿色。

最后,新24-105mm的体积其实挺大的,安装在机身上(图中为5DSR)还是很显大的,有点像24-70mm f/2.8的体积与重量。

·分辨率 长焦锐度不及上一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老24-105mm镜头的分辨率对比,上一代24-105mm在套机镜头中算是出色的,而新一代镜头则会是未来5D4,5DSR,6D等相机的主打套机镜头之一。新镜头画质如何,我们通过多焦段分辨率测试来说明问题。

测试中可以看到,新镜头在锐度方面其实相比于老镜头没有优势,广角焦段和小光圈下,新镜头表现更好,而老镜头则在长焦时表现更好,特别是70mm时比新镜头更出色。从光学结构不难看出,新镜头的结构主要解决了一些对焦上的问题,所以光学素质大幅提升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焦外 10片光圈焦外更圆润

佳能新老24-105mm镜头的焦外对比,虽然这两枚镜头都是f/4的最大恒定光圈,但是毕竟是全画幅镜头,而且具有105mm的最长焦距,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虚化效果,我们就来看一下两枚镜头的虚化又无差异。

从105mm端可以看出,毕竟全画幅加上f/4,长焦端的虚化表现还算可以,不过老的24-105mm通光量要比新镜头低,同光圈快门画面会更暗一些。新镜头的光圈叶片从8片进化到了10片,焦外的光斑看上去要更圆润一些,而且光斑也更大一些。对比105mm f/4虚化,新镜头还是要好不少的。

在24mm端,其实两枚镜头的虚化水平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太多差异。新老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45米,因此镜头的近摄虚化能力基本一致。

·色散 新镀膜技术色散更少色散这一块来看,佳能新一代24-105mm换用了新图层,理论上色散会更好一些。

新老24-105mm相比,色散差异其实并不大,老镜头在f/4时可以看到一些轻微紫边,但是新镜头相对好一些。实话实说色散主要出现在大光圈下,而这两枚镜头都是f/4的最大光圈,因此不用担心什么色散问题。

·暗角 新镜头暗角改善明显

对于暗角来说,两枚镜头都是f/4起步,其实暗角的差异不会太大。

暗角测试中,新镜头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新镜头在f/4时暗角要明显好于老镜头,而且收缩光圈到f/5.6时,暗角就很难察觉。老镜头在f/4,特别是长焦端f/4时暗角较重,需要到f/8才能得到缓解。

·畸变与眩光 眩光减少较明显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两枚镜头的畸变与眩光。老的24-105mm镜头畸变表现一般,主要是广角下畸变比较大,而新镜头毕竟光学结构没有完全重新设计,所以畸变和老镜头的差别应该不会太大。

两枚镜头其实眩光都不重,室内环境下很难看到眩光和鬼影,相比之夏,老镜头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光斑,而新镜头则成像非常干净。

·总结 新套头,并不差

这枚新镜头升级幅度并没有笔者想象中的巨大。新镜头继续沿用老镜头的光学思路,虽然光学结构有变化,但是可以看到基本光学结构应该是一致的,所以画质上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长焦端有所下降。新镜头可以说是老镜头的全新配置版本,搭载了新的镜身设计,新的镀膜,新的对焦与防抖技术,各方面可以看作老24-105mm的提升版,综合性能上还是要优于老镜头的。

综合而言,这枚镜头作为现在佳能的主力套机镜头,其实实力是没有问题的,与佳能的24-70mm f/4相比,画质实际上是半斤八两,而24-105mm长了35mm,所以更加实用一些。

最后,很多朋友把老24-105mm成为红圈狗头,说明这枚镜头的素质其实达不到大家的预期。但是,不管新24-105mm还是老24-105mm本质上是提供最入门的套机镜头,毕竟一份价格一分货,如果达到24-70mm的素质,价格上不说,体积和重量也会超现在。就综合而言,可能24-105mm在素质上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能有很多地方还能提升,但是就这个价位而言,这是物超所值的。

优点:

焦段实用,恒定f/4光圈

10叶片光圈焦外提升明显

技术更新,暗角、眩光等都有提升

色彩还原出色

缺点:

画质有待加强

体积和重量有所增大


黑白映像之大鹏


两代佳能24-105 L镜头定位都是一样,都是用来拍摄社会活动题材的(包括新闻摄影、会议记录、旅行照、生活照、糖水人像、人文纪实等),这类题材不同于风光摄影、商业广告摄影、专业级人像摄影,没有极致的成像的要求。二代24-105相较一代而言,镜头结构(二代是12组17片,一代是13组18片)不同,二代5片非球(4片非球面镜片,包含1片双面非球面),改进了广角端畸变,增加了ASC镀膜(大幅度抑制鬼影和炫光),10片圆形叶片光圈(焦外成像改良),改进了环形USM超声波马达还可进行低速驱动能力,与全像素双核CMOS AF的相机搭配时,能够获得更加稳健顺畅拍摄。 有镜头锁,防抖由一代3级变为4级。改良了镜头做工(一代很多批次有排线与对焦马达故障)。


沙恩


佳能24105二代与一代的区别:

一、镜头结构不同

1、一代镜头结构13组18片,

2、二代是12组17片;

二、光圈叶片不同

1、一代光圈叶片8片(圆形光圈),

2、二代是10片(圆形光圈);

三、手抖动补偿效果不同

1、一代手抖动补偿效果约3级,

2、二代手抖动补偿效果约4级;

四、直径、长度及重量不同

1、一代最大直径及长度约Φ83.5×107毫米重量约670克 ,

2、二代最大直径及长度约Φ83.5×118毫米,重量约795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