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喜歡說教,所以你不要說任何人,你怎麼理解?

合肥寶迅


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方法,都相信自己的觀點,確實不喜歡別人的評頭論足,否定自己的為人做事。但是,在生活中說“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的說教,”就不準確了。因為有些人力求上進,希望聽到別人的意見,增加更多的經驗來驗證自己。你可以不說,不代表別人不喜歡聽。個人理解,不對之處望指教,洗耳恭聽!


行者250741773


如果我爺爺奶奶、伯祖母他們復活,對我說教,我一點都不反感。他們的說教有幾個特點:

一,平時,隨機而教,見縫插針,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二,我小時候被父親打後,他們陪著我,撫摸著我被打疼的部位,輕拍或撫摸我的後背,不勸也不哄,就挨著我陪著我,等我哭完了,氣哭順了,情緒平靜了,他們才開始說教,平等,娓娓道來,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父親生氣的原因,一一平靜的描述給我聽,從不挑撥,而是讓我明理,從而減少對父親的憤怒恨意。

比如,小時候晚上,我愛和弟弟在床上蹦蹦跳跳,吵鬧比武,結果被父親打一頓。打完後我還不知道我自己錯在哪裡。爺爺奶奶只是勸我爸多教,少打。等打完後,爺爺奶奶等我哭完,氣順了,就會對我說:“你爸爸在外面做了一天衣服,賺錢養家,晚上還要給人做衣服,比較累,需要安靜,你們在房間大吵大鬧,會吵得你爸心煩,你們如果要玩要鬧,到爺爺奶奶的房間玩”。

爺爺奶奶不會說我爸不對,也不會說我不對,他們不做道德評價,更不挑唆,而是就事論事,讓我們明白我爸為什麼會生氣,幫我們架起一個理解的橋樑,化解我對父親暴力的憤怒,讓我們自然而然明理。因為站在我們小孩自我中心的角度,我們覺得我們小孩在床上大喊大叫吵吵鬧鬧比武是天經地義的,而我父親也是站在自我中心的角度,父親不懂我們小孩的天性,我們小孩不理解父親的辛勞而讓他們耳根不清靜。爺爺奶奶則會在我們情緒平靜後,耐心的給我們講解前因後果,找出一個折中的方案,讓我們到他們房間鬧。

爺爺奶奶他們的說教,就像和人聊天一樣,情感關心在先,其次平等,沒有一絲一毫居高臨下訓導的語氣,第三講述事實前因後果居多,道德評價很少,負面情緒很少,從沒聽過他們說過我爸媽一句壞話,而是讓我們懂得換位思考,讓我明理,自然領悟判斷是非,由情入理,如涓涓細流暖我心。

爺爺奶奶他們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句:我這是為你好!但是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長大我明白,真正為人好的,很少將這句話掛在嘴上。(我認為所有說我是為你好的,只不過是打著好人的旗幟,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控制對方)

所以,爺爺奶奶去世二十多年了,每每想起爺爺奶奶的教導,如一股暖流入心,想念他們的教導,想念他們的說教!


珠陵江畔層溪田園情


沒有人喜歡說教,但是也不是人人都想來給你說教,對於我認為自己重要的人哪怕是恨我我也要說,不重要的求我說都懶得說。對於我重要的人說我我會反覆研究他說的我應該怎麼去改,對於不重要的人說的對的就聽不對的就一笑置之,這是我的態度。


佳怡好物


同意。 我婆婆就是一個喜歡說教別人的人,她自己不懂怎麼養孩子,就網上搜到用自己的話發給我。搞的別人只會生不會養似的。 現在的年輕媽媽跟老一輩的養娃觀念不同了,不需要那些傳統觀念。嘴裡說的不迷信,手上確實際操作著,為此我跟孩子爸吵過,既然你不想在我需要你幫我時候幫我,那就別指手畫腳。 別人是有腦子,有思想的。更何況比你做的更好!


小炎談情感


同意這個觀點。

以前的我特別喜歡說教,本著為家人好的出發點,總要說這說那,一來覺得自己的觀點一定是對的;二來好為人師,其實說白了還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見多識廣、倚老賣老吧。

後來發現,我說我的,他們做他們的,那些說教沒有改變任何人,反而是自己無形中越來越囉嗦了。

說教的人一般沒考慮對方的感受

愛說教的人,認為自己懂得多,沒聊幾句就開啟心靈雞湯模式,通常察覺不到對方的嫌棄,嘮嘮叨叨總說這是為了對方好,外人才不會說呢。

愛說教的人,喜歡評價別人,對別人的生活做出建議,自以為是自己的生活狀態無比正確,故而喜歡指手劃腳,卻不自知喋喋不休很容易招致反感。

愛說教的人,絕大多數時候,說話的方式直截了當,不會循循善誘,講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之道,不是每個人面臨的處境都一樣。

被說教的人且說且聽

被說教的一方,有的可能顧及說教者的面子,隱忍故作誠懇,有的則因為反感聽不進去而不搭理或直接甩臉,總之很少真正有人會喜歡被說教。

往往聽者並不認同說教者的觀點,很多人明知說教者是熱心人,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討厭,因為忠言逆耳總是不好聽,苦口的良藥沒人愛喝。

如果不能直接避免被說教,就像家長、老師、長者之類,你儘可以在心裡抗議、不屑,也可以當做耳邊風,但有些正確的話還是適當聽一下,當作以後借鑑也好。

別說教任何人

這個世界,不缺乏善意的規勸,也不缺乏那些高高在上時刻品味別人生活的人。

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向,每個人的境界和追求不同,所以,這個世界才百花綻放,各自美好。

別老是說教旁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對於別人的生活,可以善意規勸一二,但並不見得不按你說的做就是錯。

你是你,代替不了任何人,每個人的路都只能自己走,無論對錯,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LindaHu工作室


忠言逆耳,誰都不樂意聽。


所以說語言還是要講究些技巧的,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的行為不得當,你會勸告嗎?如果是父母或兒女做事不對,走了歪路,你難道就不要幫助糾正了嗎?


只要掌握方法,一樣可以讓說教的話變得人人愛聽,聽進心裡去。

思文的幽默課中有一節就是要講如何去給別人提建議,或是用幽默的方法去批評別人。


先揚後抑,就是如果你想提建議,先把這個人的長處放大,用優美的語言先鋪墊一下,暖一下場,等對方的心防解開,覺的你的話比較動聽之後,再提建議或是批評。


先前的鋪墊要和這個建議的話題緊扣。


比如有一集的《吐槽大會》說王晶導演的,就是上來先說王晶導演拍了好多的戲啊,有400多部,真是高產,但是每一部戲都很相似,拍來拍去,不過是四部戲的翻拍,剛拍完一部好看的戲,利用道具場景又來一部。

話裡的意思就是爛戲太多,能不能拍些質量高的?


這種委婉的建議,相信大導演是一定聽得懂的,以調侃吐槽的方式來說,令人發笑之餘,也不會讓人覺得尷尬和抗拒。


多學點幽默,多用點方法,說教不是不可以,只是要適當,如果學不會,多去看看《吐槽不會》,不要看熱鬧,看看人家是怎麼不失禮貌又說破那些明星的不光彩的一面的。

我是人魚薇沫,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助,請互關,謝謝!


人魚薇沫


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確不喜歡被說教,但似乎毫不例外每個人都曾說教過別人,從古至今一直都是這樣。同時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任何一句話都不帶有絲毫的說教成分。既然“說教”這麼容易被人採納應用,說明它的存在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積極性的,咱不能把它一棍子打死。

先看說者是誰,聽者是誰。

通常情況下,孩子模仿大人反過來對大人的說教,不僅不會讓人生氣,還會倍覺可愛。我常常會指責兒子沒有收拾好玩具,把屋子弄亂的行為,他也就會適時地反過來責備我:“媽媽,你看你做事真慢!比螞蟻還慢。”“媽媽,你真笨,就不知道動動腦子啊!”……哈哈,想想都會覺得好笑,怎麼會不喜歡呢?我通常都會選擇“乖乖地聽話”。因而下次說教他的時候,他也多半會選擇乖乖地聽話,“說教”在我們之間已經是司通見慣並彼此心悅誠服的事,不存在“不可以說教”。

如果是長者,是老師,他們對我的說教,只要我覺得有道理,真心為我好,我亦會誠心誠意地接受,絕不會排斥。

所以要看說者是誰,聽者是誰,通常情況下說教是可以行的通的,並不是完全不可以。

其次是看在什麼情況下

如果是現實生活中,只因別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並無過錯,不相干的我們是一定不能說教別人的,畢竟誰都沒有資格改變別人。

但如果對方行為太離譜,不指責他兩句,難道應當選擇視而不見,選擇冷眼旁觀?比如見到公共場合的不文明行為甚至不軌行為,我們該怎麼辦?這時候不僅需要說教,有必要的話,還要群起而攻之。

此時,我特想說道說道,不知是否算是說教:不喜歡聽“說教”是人的本能反應,選擇應不應該說,該不該聽,卻涉及到人的素養的方方面面。

其一,我覺得在溝通不便,行不通的情況下,不能因為別人不喜歡就不說,需要說的時候必須說,否則就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明哲保身之嫌。特別是身居要職,對集體起關鍵作用的人物,說教,講道理應當是他們的慣常行為,不然怎麼去管理集體。

其二,咱也不能由著自己不想聽就不聽,甚至反感別人,總不能因為藥苦就不吃藥吧!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能納言方能成事。歷史上最善於納言的皇帝當屬唐太宗李世民了,當時魏徵進諫經常會不給李世民面子,李世民也會不高興,但覺得有道理,就一定採納,並視魏徵為一面鏡子。沒有李世民的善於納言,哪來的“貞觀之治”?

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需要說教的時候,一定不說;必需說教的時候,不管對方喜不喜歡聽,必須說。


茗心


說教,就本身的意義上而言,都是帶著炫耀色彩,炫耀自己生活技能,或是某個領域的突出。而這點恰恰給人以反感,就算你的初衷是好的,別人卻覺得你囉嗦。

愛說教的人,往往是年齡稍大一些的。覺得有了閱歷,生活技能完全可以做個老師,因此對年輕的一些人比較愛說教。有主見的年輕人對你置之不理,沒主見的年輕人雖說聽了,但心裡未必會感激。

說教,就意義上來說,就是指手畫腳。誰會對指手畫腳的人報有好感,除非你是家裡長輩,或者是領導階層。

因此,說白了說教只是態度問題,假如你以交流的態度對待,別人未必會不領情。



大風吹梧桐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耳逆言利於行。″在生活中對人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說話要講究技巧,即幽默風趣,又能把想要說意思表達出來。語句不能犀利,金句還要頻出。累不累?順情說好話,耿直萬人閒。生活中說人,說事思前慮後,累不累?當然,大多數人還是喜歡錶揚,厭惡批評,所以當你要說人時,要善意提醒,不要直接了當,要學會幽默,風趣。




石鐵旺


不止在生活中,就是工作中,任何人都不喜歡說教!說教的確不是一種科學的能夠產生很好效果的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還容易導致溝通對象產生負面情緒,使問題複雜化。所以,在工作中,當領導的一定要管住嘴巴,以身示範,以無聲勝有聲,以制度代替說教。當教師對學生也不要喋喋不休說教沒玩,要知道靠說教是培養不出好學生的。在家庭,做父母的儘量不要對孩子說教沒完,這樣做是非常讓孩子厭煩的。當然了,已經懂事或成年的青年人,對長輩的說教,換位思考一下,多理解一下老人的心情,不要太反感!中國的老人普遍有一個嘮叨的習慣,年齡大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聽一下老人的嘮叨還覺得挺溫暖的,尤其是當老人不在世再也聽不到爸媽嘮叨時,心裡特別懷念,這也許是最珍貴的人世間情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