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和老婆去超市置辦年貨,看到人群中只有一少部分人帶著口罩,大年初二的時候,已經不少人都帶著口罩了。今天去超市補充一些蔬菜、水果、肉類等生活用品。絕大部分人都帶口罩了。回家後我瀏覽了相關新聞、查閱了有關資料,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今天是一月二十八號,農曆正月初四。我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2800多例,全國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隨後事態發展一天天嚴重起來,再加上春節期間不讓出門探親訪友,很多人心中出現了的焦慮和恐懼。在有規模的疫情面前,恐懼比疫情本身對個人健康的衝擊更大。在非重點疫區中,你被病毒傳染的可能性也許只有百萬分之一,但你被恐懼所襲擊的可能性會趨近於百分之百。我想從心理學角度來談談疫情來臨之後,如何做才能不焦慮、不恐懼。

一、接納自己的焦慮恐懼情緒。

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情緒,面對未知的病毒,我們很難做到淡定。由於這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讓很多人感到,病毒“無處不在”,難以預防。所以,我們出現焦慮和恐懼反應是很正常的,它是人的正常反應。你可以哭一哭,唱一唱、笑一笑,要會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二、情緒的安定是最大的免疫力。

我們在傳遞各種“免疫療方”的時候,往往容易忘記了“情緒的安定”其實就是最大的免疫能力之一,但在慌亂中我們卻無意中減弱了這種能力。人體是個平衡系統,當身體中的免疫細胞的活力大於入侵病毒或惡性細胞的活力時,我們就可以防止病毒以及惡性細胞的擴散,讓身體重返健康和平衡。免疫細胞的活力會增強免疫力,而負面情緒以及低頻的感受會降低免疫細胞的活力,從而導致人容易被疾病侵襲。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三、要了解新型肺炎究竟是什麼。

人類最原始且最強烈的情緒就是恐懼,而最原始且最強烈的恐懼就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在疾病面前也一樣,這些未知和不確定性讓每個人都感到害怕。所幸的是,在科研人員的研究下,發現此次病毒性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並快速搞清其基因組序列,又快速分離病毒。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聚會,不扎堆,非必要不出門,出門佩戴口罩,就能很好地防控新型肺炎。在關注相關信息時,可以嘗試從正面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例如:大部分新聞報道都將關注點積聚在確診率或死亡率上,其實,可以關注的內容還有治癒率、醫療方法的發展、藥物開發進展等正面信息上。在瞭解到該疾病危險性的同時,也需要了解醫學進展,從而判斷自己對這種新型疾病的擔憂是否是合理的。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四、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我們要合理安排飲食,保持適度、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規律的飲食和作息可以讓身體維持精力充沛、健康的狀態,對預防病毒也能起到效果。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五、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情。

如果您長時間處於焦慮的狀態,可以嘗試一些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緩解焦慮感,在室內做簡易運動(例如瑜伽、深呼吸訓練等)進行自我調節。除此之外,您還可以選擇平時自己喜歡、能讓自己放鬆的方式緩解情緒,例如泡熱水澡、玩遊戲、大哭一場發洩一下等等。放鬆的方式因人而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為重要的。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六、與可信賴的親友交談。

如果您的焦慮和恐懼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不要將這種焦慮和恐懼憋在心中,嘗試與親密可信任的人進行溝通。您可以選擇自己的家人、朋友、或是老師,向他們坦誠表達自己的擔憂和焦慮,向他人尋求幫助並互相支持,讓您意識到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會焦慮恐懼的也不僅僅只有你一個人。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七、豐富充實自己的生活。

趁這個在家裡的時間,和家人多些溝通,對自己事業做些規劃,聽聽輕鬆愉快的音樂,看看很久都想看但沒有時間看的美國科幻大片,練練瑜伽等。你會發現,在家裡也能做很多有意義的事。1665年,為了躲避一場瘟疫牛頓被迫回到家鄉的牧場中,在之後將近18個月的時間裡,牛頓提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發現:微積分,萬有引力和光譜理論,每一項都足以改變世界, 1665—1666年也被稱為科學史上的第一個大奇蹟年。你只要規劃好,就會發現,你待在家裡也照樣可以幹很多事。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八、克服你的疑病症心理。

在目前各種信息的衝擊下,人們難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出現“恐慌性就醫”的情況。一旦頭疼腦熱、咳嗽流鼻涕,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新型肺炎。如果有發燒的情況,那會更擔憂。甚至有人在網上搜索新型肺炎的症狀,再對照自己的情況,自我鑑定,結果越看越擔心。對待這個問題時,做好必要的身體檢查和防護就可以了,剩下的不確定焦慮就別管它,帶著它你一樣可以照常生活,也許不知不覺它們就離開了你。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九、不要一直刷手機。

如果你在反覆刷手機後,產生了胸悶、頭暈、心臟難受、失眠、做噩夢等症狀,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那你也許不是病於冠狀病毒,而是因為持續關注疫情信息,出現了替代性創傷反應。當我們在目擊他人所經歷的災難時,因為共情,而間接導致自己的身心出現困擾,甚至有可能產生精神崩潰的現象。容易被替代創傷的人,往往是內心敏感、善良天真,經常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悲慼同情的人。如果你已經出現心理或生理的不適,請立刻放下手機,停止刷微博、微信,遠離災難信息,乾點輕鬆愉快的事情緩緩。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了解信息,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不要安排在睡覺前,睡覺前刷屏至少有兩個壞處:一容易超時,二導致失眠。記住,這一切都不是你的責任,甚至不是你力所能及的,保護好自己,吃飽睡好,作為我們普通人就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貢獻。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十、做好個人防護。

面對疫情,我們必須要做好力所能及的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級別的保護!如果出現早期的症狀,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狀比如乏力、身體肌肉痠痛、頭昏等,及時到定點醫院就診。

關鍵時刻,怎麼才能克服我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面對新型肺炎來襲之際,我們吃吃喝喝,刷刷劇,睡睡覺,做一切自己想做並能做的事,好好放鬆,盡情玩耍,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我們坦坦蕩蕩,從從容容,一切焦慮和恐懼都會驅除乾淨,災難終究會過去,幸福一定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