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度老白乾是純糧食酒嗎?怎麼鑑別?

滴天髓2


衡水老白乾一直是我國高度白酒的標杆。從元朝蒸餾技術普及開始,直到如今,衡水老白乾都是最高度數白酒的代表。特別是清朝崇尚高度酒,法定白酒度數64度。民國時期,國家法規還不允許市場買賣低於60度的白酒,否則按非法販賣私酒論處。

如今白酒市場變化大,為了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衡水老白乾的種類也多了起來,高中低都有,還很多。但是,不變的經典依然是67度老白乾,所以這個度數的衡水老白乾的牌子就更多了。

這就帶來一個現實問題,這麼多的牌子,怎麼辨別酒的質量,特別是糧食酒和酒精酒。

嚴格的說,衡水老白乾應該都是糧食酒,但是如今不敢這麼說。因為酒精酒是我國獨有的暴利商品,都去爭著做,傻瓜才會堅持不做酒精酒。在這樣大環境中,也只有傻瓜說自己做的是酒精酒。所以,怎麼辨別糧食酒,是一個大難題。

難就難在如今的酒精酒勾兌材料和技術很先進,兌出的酒體一樣的掛杯,加水也變渾,也有酒糟味。更有大膽的敢在標牌上玩假的,配料表和執行標準都不真實。

就一般的經驗,只能從三個方面鑑別:

第一看標牌內容,配料表裡有糧食和水之外的物質,包括酒精,就是酒精勾兌酒;

第二還是看標牌,執行標準,衡水老白乾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5-2007;

第三個還要看價格,很便宜的確定不是。


普濟


一是這個酒歷史上就是有名的酒

據稱可追溯到漢代,知名天下於唐代,到明代就正式有衡水老白乾這個酒的名字了,再到1946年就正式成立了衡水老白乾酒廠,並且是當時的國有企業。以後,直到現在,衡水老白乾和全國所有的酒企一樣,都經歷了社會不斷變更的暴風聚雨和市場的洗禮,其中有的倒下了,而衡水老白乾,不僅沒倒,而且得到了發展壯大。也使我們不時能夠聞到它的氣息。

二是這個酒是烈性酒的代表

衡水老白乾有的酒酒精度達到68度。雖然我沒喝過這種酒,但我聽別人說過這種酒怎麼烈,烈到什麼程度。我小時喝過一種好象是叫蓮花白的散裝白酒,據說也是北方生產的,好烈。使得我後來總把這種酒與衡水老白乾聯在一起。

三是這個酒近幾年的發展不可小覷

在我所在的這個地方,雖然沒有見到過誰喝衡水老白乾,但只要有酒的地方,無論是菸酒店,還是小超市都能見到這種酒,每個店鋪至少都擺了兩瓶。可見酒廠的營銷力度是很大的。我估計衡水老白乾在整個北方市場很有一席之地。再是電視廣告“喝出男人味”很有影響力。還有,主要的是,偶爾有聞,衡水老白乾近兩年取得的成績非常不裴,大有由區域市場向全國大巿場推進的態勢。在酒水市場激烈的競爭面前能夠脫穎而出,十分難能可貴。

四是這個酒是親民酒

題主提到的62度的衡水老白乾,只有20左右一瓶,老百姓喝得起,先不說物美,起碼價廉親民。不象有的酒靠把價標得老高,來證明自己的酒好。價格好,市場佔有率高。這正是衡水老白乾處於不敗之地的真正原因所在。

對於62度衡水老白乾是不是糧食酒的問題,我的回答還是老辦法:一看二喝三信。

一看

就是看酒的外包裝的標註。根據國家規定,酒水必須在外包裝或酒瓶標籤上標明生產酒的原料和執行的國家標準等內容。為此,我特意看了62度衡水老白乾(簡裝玻璃瓶,有圖附後)的標註。其在酒瓶標籤上標明的原料為水、高梁、小麥。這可以認為不是用酒精勾兌出的酒。如果是食用酒精勾兌的液態酒,在標籤原料一欄中會標明有食用酒精、香料,或標明是液態化白酒。從標籤上標註的執行標準看,如果標明為GB/T20821的是液態白酒,也是是勾兌酒;標明為GB/T20822的是固液態混合白酒。而固態白酒就是我們常說的糧食酒,其執行標準則是按酒的香型制定的,分十多個香型類別。如:GB/T10781.1 為濃香型白酒, GB/T10781.2 為清香型白酒 ,GB/T14867 為鳳香型白酒 ,GB/T20823 特香型白酒 ,等等。而衡水老白乾,因香型獨特,國家為其專門制定了老白乾型香型標準:GB/T20825 。在62度衡水老白乾標籤上標明的執行標準也是GB/T20825。說明這款酒不是酒精勾兌的酒,也可以認為是固態化白酒即糧酒。

二喝

酒精勾兌酒有明顯的酒精味,一喝就能感覺得到。我試喝過這款62度的衡水老白乾,沒有感覺出明顯的酒精味。但也沒有感覺到其62度的烈,反而覺得有點甘甜,這可能就是它的獨特之處。

三信

就是相信。如果標明是糧食酒,而實際生產的又是勾兌酒,這就是造假。要相信象衡水老白乾這樣的企業不會造假。特別想提到的是,衡水老白乾的發展戰略是圍繞“不上頭”做文章,建設“不上頭”品牌,主打“不上頭”產品。試想一個正在上升的企業造假,一但被爆料,將會前功盡棄,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目前社會上對酒水行業乃至整個食品領域詬病很多,如果認為都在造假,這也不能喝那也不能吃,那就無東西可吃可喝了。做為消費者,在無法對商進行鑑別的情況下,只能相信企業,相信政府的管理。當然也希望監管部門加強有效監管,在酒水行業也來幾次“飛檢”,對做假的不法企業給予嚴厲打擊,還守法企業一個清白,也對消費者有個交待。同時也建議還在用掛羊頭賣狗肉的辦法 生產勾兌酒的企業,偷偷改正過來,不要等到被爆了再收手或還不收手,繼續再幹損人害己的事。





木板屋


衡水老白乾在北方也是比較出名的,很多當地的朋友們也是不少了喝,但是有的酒友,喝了很多次並不知道老白乾到底是不是純糧食酒。我們可以看到老白乾的外盒標註的標準。GB/T20825,是屬於固態法發酵的白酒,是屬於純糧食酒的。


鑑別怎麼是純糧食酒的方法:

1、手掌法。滴幾滴在手掌中,用點力搓幾下,問問酒香有沒有變,消失的快不快。要是手上的酒水還沒有幹,就已經變味了,或者沒有味道。這肯定是非純糧食酒。


2、空杯法。將酒潤溼杯子內腔,然後放置正常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通風口。放置24小時,看香氣保存的情況。要是還能香氣保存得很好的,應該是純糧食酒。


3、兌水法。將白酒跟水一比一放進杯子裡面,攪拌均勻。看看有沒有渾濁現象,要是產生了渾濁,酒應該是純糧食酒。因為純糧食酒裡面含有一定的酯類,酯類是不溶於水的。


除了上面的三種方法還有其他的很多方法,如看酒花,燒鹼法,品嚐法等等。其實純糧食酒跟非純糧食酒喝起來最大的區別就是,純糧食酒不太容易上頭,不口感。好點的純糧食入口柔順,回味甘醇。不過市面上已經很少純糧食酒了,大家購買的時候注意認親固態標準。


我只是一名在酒行業裡面打滾多年的酒農。只想把我瞭解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好文遇好人,喜逢甘露,為美酒尋找知音。


文東論酒


另類君開講^_^

我將要讓你尷了個尬:我們普通人是不可能喝到真正的純糧酒的。

這個並非價格問題,且聽我娓娓道來。

通常概念上的純糧酒,是指固態發酵,後期勾兌而製成的酒。純糧發酵沒毛病,後期勾兌您可得看準嘍。

純糧酒經過固態發酵和高溫蒸餾後,直接喝是很難喝的,因為有苦味和酸味在裡面,想去掉苦味和酸味,必須勾兌!所以說,除非你是酒廠的品酒師,不然你是喝不到原初版的純糧酒的,不過,另類君想,你喝了就會後悔,不喝也罷。

很多人酒友有誤解,認為勾兌酒是假酒,是非糧食酒。這是個常識性錯誤。一般而言,酒經過固態發酵和高溫蒸餾後,有些雜質會混雜在酒中難以去除,雖然只有2%那麼小的比例,但這些雜質會有酸味和苦味。

去酸很容易,但酸味和酒香味一體,筋骨相連,剔除的時候成本高且不說,而且會降低酒的品相,而苦味也和口感中的香味相伴相生,同理,也需要精緻的工藝技術來撥弄。

為了搞定這擰巴的2%,需要通過複雜的工序將酒味提純,去酸去苦的同時保留酒自身的香醇口感,相比之前的固態發酵和高溫蒸餾,以及後期的封壇存放,勾兌才是酒質的圭臬。

通過國酒茅臺的標籤我們可以識別出,茅臺酒不會諱言他們的勾兌工藝,這是大廠作風的體現,因為勾兌是一種工藝,而不是造假手段。

但為什麼我們很多人會認為勾兌的酒是假酒呢?因為許多人認為勾兌就是酒里加水和香精、糖精等添加物,這個是以前造假酒的手法,而且那時候為降低成本用工業酒精+水,真是喪盡天良,現在由於食用酒精技術成熟,許多酒廠都用食用酒精+香精+糖精+水,這三精一水來做家酒,這也算勾兌,不過從工藝流程來說,和大酒廠原理相同。

另類君怒敲黑板!大家一定要注意,勾兌是必不可少的制酒工藝。

62度老白乾是不是純糧酒這個議題。從我國白酒流派和歷史淵源來講,老白乾是較為厚道的存在,採用地缸發酵工藝,能大量隔絕土壤雜質和有害物質的浸染生成,算是固態發酵中的清流。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金獎,不是醬香酒而是老白乾。

衡水老白乾始於西漢,傳承千年,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缸發酵,隔絕雜質,雜醇油含量低,飲後不上頭。

有人認為老白乾是清香型,其實不然,老白乾是老白乾香型,品相和口感都相當不錯,62度老白乾應該是勾兌過的純糧酒(必須如此,不然會很難喝)。

最後,共享一個鑑別純糧酒的知識:

①、標註 GB/T10781.1(濃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醬香型),是固態發酵純糧釀造的酒。

②、固態發酵有個成本核算問題,一般純糧酒成本在30多元(含包裝、成本、物流、宣傳等),如果加上商家利潤的話,50元以上可以見到糧食酒。

③、GB10781和GB26780並非完全可信任,因為無良商家會用“三精一水”的產品貼上10781的標籤,這時候就要看價格,低於50的不予考慮。

最後,另類君很沉痛的告訴大家,網上所謂酒花、掛杯等鑑別手法已經不足採信。廠家會用起雲劑等化學工藝增加酒的的粘稠度和酒花,比10年以上的茅臺都感覺漂亮。


另類文史


白酒工業術語中壓根就沒有“純糧食酒”這個概念或定義。添加食用酒精的酒也可以稱糧食酒,因為食用酒精大多都用玉米為原料釀造的,所以純糧固態發酵法生產的原酒+食用酒精+香精勾兌的酒,也可稱為“糧食酒”。對一個講誠信的企業來說,是可以通過產品標籤識別出所謂的“純糧食酒”或所謂的“勾兌酒”,如老白乾產品標籤標註的執行標準為GB/T20825的話,從法律意義的角度講,標籤向消費者明示了這樣的信息:該產品以梁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和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即香精)。這些信息就是為證明該產品是所謂的“純糧食酒”而設定的。但……望眼全國白酒和白酒產業,有幾款白酒和幾家酒企是嚴格執行了產品標準的?答案當然是幾乎沒有。那為什麼全國這麼多酒企敢掛羊頭賣狗肉呢?就是因為國家還未出臺鑒別固態發酵法(所謂純糧食酒)和非固態發酵法(所謂勾兌酒)產品的檢驗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據,白酒生產經營者就借普通消費者不具備鑑評白酒真偽能力的機會,鑽法律空子,行不義之道。


略輸文采12


最直接的辦法:喝到位,看酒後的反應,頭痛否。專業一點的意見是聞香,是否有糧食的香味。因為目前勾兌酒技術裡糧食香是無法勾兌出來的。







祥哥愛吃雞


是,因為食用酒精是用糧食釀造的,所以即使62度的白乾是用酒精勾兌的,也是純糧食酒。


風聖水


把酒放冰箱裡冷藏,零下10℃時酒體有絮狀物,說明它是純糧釀造酒。


國酒之祖清香之魂晉裕


有過介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後加熱變色的是糧食酒,不變色的是酒精勾兌的。但我沒試過。


手機用戶永平


只要你看商標上的配料,有水,高粱,小麥,等等都是純糧食作物酒。

也有商標上配料是酒精勾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