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我國的對聯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顆新星,也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對聯古時候又稱為楹聯或者桃符,到現在對聯文化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已經融入到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想要對出一個好對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聯的基本功不但要牢牢掌握,更深層次的精髓也要牢牢把握。對聯首先要求是對仗要工整,這裡的對仗指的是詞性的對等,比如上聯有名詞,那麼下聯在相同的位置上也要對出名詞才行,這就是詞性。還有一點就是字數也要對等,不能存在多字或者少字的情況出現。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平仄方面也是對聯文化的基礎,現代後語每個字都有四個讀音,其中一聲和二聲是平聲,三聲和四聲是仄聲,平仄要押韻,對聯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比如上聯是“平平仄仄平”,下聯則要對出“仄仄平平仄”。

歷史上有關對聯的趣事不在少數,比如清代的鄭板橋、紀曉嵐,明代的解縉、唐伯虎,以及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與佛印二人,這些文人對中國的對聯文化運用的得心應手,有關他們有趣的故事也有很多。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明朝有個大才子叫張適,他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而且對詩詞和對聯文化也很有心得。相傳他七歲就能過目成誦,十三歲那年赴鄉試,時稱奇童。

張適有一天在河邊玩耍,一開始捕魚捉蝦,後來直接跳進了河中游玩。河裡清澈透明,小張適在河中戲水,頗有一種人間仙境的感覺。小張適洗滌之後,面貌煥然一新,就像是出水芙蓉一般,這個時候剛好有一群學者從此處路過,看到張適如此模樣,十分喜歡,於是就脫口而出一副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這個上聯是個重字聯,一共有四個“日”字,而且還是引經據典。根據《禮記·大學》記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推陳出新,日日更新,有一種新氣象和美好的意思。

這副上聯一出,很多學者就開始陷入了沉思。很明顯吟出上聯之人,是藉此機會考驗一下身邊朋友的才華,對聯最難的其實在於即興應對,這不僅僅考驗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而且還考驗一個人隨機應變的能力。如果能夠以短時間對出下聯,而且對仗工整,符合對聯的語法,在意境上也能互相匹配,這樣的對聯高手很是少見。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的時刻,張適卻明白了上聯的出處和意思,他思考了一會兒,就對出了下聯“學者功夫,時習時習時時習”。

這副下聯也是引經據典,出自《論語·學而篇》,裡面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按照字面的意思來解釋,就是孔子告訴大家學習要時刻溫習,不斷學習,不斷複習,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意思是勸誡人們不要一味的學習,要溫故知新,這樣才能鞏固學到的知識,不至於忘記。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人生其實也不要一味的負重前行,要知道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認真的時候認真。所以下聯的“學者功夫”,其實是穩穩地掌握知識,做到時常複習,這個上聯的“日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聯一出,眾人紛紛鼓掌叫好,想不到小小的頑童,才思竟然如此敏捷,這讓小張適的知名度一下子就傳開了。出上聯的那位學者,也感慨地說“這個小孩真是奇才”。

張適後來的發展果然不負眾望,他與楊基、高啟稱為“十才子”,後著有《南明集》一卷、《滇南集》一卷,並流傳於世。

今日話題:如果上聯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一起學習分享。

<strong>文 | 國學大觀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國學大觀園

上聯“書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才子對出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