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上梁山為什麼沒殺晁蓋?

我想和你談談78118738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照理說,楊志上山後,應該殺了晁蓋,不單要殺晁蓋,吳用、阮氏三雄、劉唐、白勝他們。

正是這夥人斷送了楊志好不容易重拾的功名,害的這楊家將的後人最後落草為寇。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反倒是楊志和他們成了兄弟。


這是因為,在《水滸》中有一套不容許打破的價值觀,那就是兄弟義氣。

當楊志上山後,晁蓋一夥都成了楊志的兄弟,兄弟之間又怎麼會計較過去的恩怨。

相比楊志,霹靂火秦明、玉麒麟盧俊義都被害的家破人亡,一丈青扈三娘父兄喪於梁山之手,還要嫁給那又矮又醜又好色的矮腳虎王英,這些人都被梁山害的好慘,可卻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血洗梁山。

比起晁蓋,宋江和吳用這對組合害的人更多,照道理這兩人應該天天擔驚受怕,夜不能寐才對。可是你們看,這兩人不但吃的好睡的好,還深受兄弟們愛戴。

宋江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符合大義,都是替天行道。

楊志雖然因為晁蓋一夥而丟失了生辰綱,但這能怪晁蓋嗎?要怪也只能怪楊志自己。

生辰綱是個什麼東西?那是送給狗官蔡京的生日禮物,都是搜刮民脂民膏而來的,乃是正兒八經的不義之財!

東西已經來路不正了,再看看楊志的差事--押送生辰綱。簡直了,居然替狗官做這等下賤的差事,要是江湖好漢才不齒做這種事。

像晁蓋一夥劫取生辰綱才是為人所稱道的豪傑之舉。

因此,晁蓋是對的,楊志是錯的,既然楊志是錯的,楊志憑什麼殺晁蓋?

上梁山這個過程,其實是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的朝聖之旅。楊志從押送生辰綱到被逼上梁山,楊志也經過了洗禮,到達梁山之後的楊志,已經是脫胎換骨的楊志,自然不會殺晁蓋。

再者,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天命所聚,除去晁蓋,剩下的都是當中人物,天罡地煞怎麼可以火併呢?

好了,反正施耐庵先生不讓殺就是不讓殺。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楊志也是水滸傳裡的幾個苦命人,一心想著報效朝廷,然而這個世道偏偏讓他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第一次是自己的原因,第二次是晁蓋等人的原因。(不要說什麼楊志自己不得人心,就楊志那幾個人,晁蓋直接搶也能搶走)

因為晁蓋等人搶劫生辰綱,楊志就和晁蓋結上了樑子。

後來楊志上梁山是因為呼延灼幫慕容知府掃平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白虎山上孔明孔亮的叔叔被捉到青州城去了,單靠三山實力就不出來,就提議向梁山求援,後來就跟著一起上了梁山。

那麼楊志為什麼不找晁蓋報仇?

很簡單,我覺得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晁蓋是梁山之主,實力雄厚。二龍山的三位頭領雖然武藝絕倫,雙拳卻也難敵四手,不是梁山的對手。

2)楊志雖然是二龍山的頭領,但是畢竟還不是老大。二龍山的三頭領武松和梁山二把手宋江交情深厚,二龍山的大頭領魯智深和梁山元老宿將林沖相交莫逆,肯定不會幫著楊志打晁蓋,而只會勸和。

3)楊志雖然是被晁蓋給坑了,但是如今他既然已經落草,想必已經習慣了打家劫舍。他得站在現在的角度想問題,做賊的搶東西,再正常不過了。

4)楊志押運的生辰綱說白了也是不義之財,先天上他並不比晁蓋更佔道理。

5)這次是來投奔梁山的,怎麼還能找梁山之主報仇呢?


哎,感覺說得都是廢話,其實就一句話可以回答這個題。

他押運的是不義之財,所以他沒有道理殺晁蓋。二龍山實力不如梁山,他也殺不了晁蓋。



鳳妖


其實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如果非要說出個道兒道兒來,那就三點原因:


一、沒有理由啊!

楊志和晁蓋,吳用雙方之間因為生辰綱結下的樑子在楊志上梁山之前已經解開了啊!

三山聚義打青州之前,梁山泊的宋江,吳用來到了二龍山營房訪問。此刻楊志的身份是二龍山的二當家,這也是楊志自丟失生辰綱後第一次和他們見面。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對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宋江轉達了晁天王對二龍山兄弟的親切問候,吳用代表奪寶七人組對給楊志同志造成的傷害表達了深深的歉意,楊志同志表示諒解,那時自己也是被豬油蒙了心,歷史問題既往不咎,並對雙方合作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楊志上梁山後又怎麼會舊事重提,出爾反爾找晁蓋算賬呢?

二、晁蓋不是罪魁禍首。


冤有頭債有主,在智取生辰綱這項活動中,晁蓋只起到了一個旗幟的作用,具體的策劃實施以及善後工作都是由吳用帶領其他弟兄完成的。

楊志再糊塗也會明白這個道理,既然自己連吳用都放過了,怎麼會再來找晁天王的麻煩呢!

三、打不過。

晁蓋不是二龍山寶珠寺的鄧龍,讓曹正幾句話把寨門忽悠開後就被花和尚與楊志給收拾了,屍體還被扔到後山餵了狼。

此時的晁天王已經與原來在東溪村做保正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手下精兵強將若干,一個豹子頭林沖就夠楊志喝一壺的了,更別說秦明,花榮等還在一旁虎視眈眈。


楊志自己二龍山的弟兄魯智深和武松都和梁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只會充當和事老。即使自己翻臉,也不會與自己並肩戰鬥,想想還是算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義氣為重,怪就怪自己運蹇時乖吧!


田獲三狐


人的價值觀是會變化的。

水滸傳楊志一出場,便挑著一擔金銀財寶去送禮——書中暗表,十大制史唯他翻了船,他便跑了。可能聽到風聲一過,作為楊家的後代,心裡又活起來,想走高太尉之路官復原職,不想高二上來一陣義正辭嚴,把楊去的上進之火澆了個涼涼。一怒之下,窩心火盛,便一刀削了牛二,出了口鳥氣。到了梁中書府,押了生辰綱,被詭計多端吳用,一頓迷糊藥,又敗事,在官場沒法混了,只好跑上二龍山了。

從書中看出,楊志沒有老令公的血氣,一生哀衰,幹啥啥不成。又無擔當,對下人又打又罵,生辰綱路上,鞭打挑夫,和二位虞侯關係僵化,可見上一次押花岡石未必不是內部之人恨他,作弄他。楊志自以為忠良之後,為人孤傲,不會團結,在哪社會,作事又不精細,因此處處失敗,不為奇事。

生辰岡被劫,當與梁中書取得聯繫,說明情況,梁中書別有奇計也不一定。但他仍與上次一樣,駝鳥政策,跑而了之。

上二龍山,走上江湖,那與官場差別較大。晁義薄雲天,宋及時雨之名,梁山又兵強馬壯,而以楊志的為人,未必與武松魯達生死與共,殺天王,有膽嗎?況且楊志就是楊志,肯定又當駝鳥了!讓他大吼一聲,拿寶刀直取晁蓋,那你寫地是武二或魯達了!

性格決定命運,他不會殺晁天王的。


果凍布丁踏終南


楊志殺不了晁蓋,也不可能殺晁蓋!!!


楊志的倒黴經歷:

楊志是“水滸”中超級悲催的角色,本為名將之後,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少時還中過武舉,可謂前途一片光明;怎奈命途多舛,時乖運蹇,楊志是走到哪黴運跟到哪,真是名副其實的倒黴蛋;朝廷因蓋萬歲山,派遣了十個制使去太歲湖邊搬運花石綱,其中就有楊志;所以說楊志倒黴,其他九人都完成了任務,偏偏只有楊志的船隊在黃河裡遭風浪打翻,楊志不得不流亡他鄉;好不容易遇到皇帝大赦天下,籌了一旦銀兩準備回東京上下打點,途徑梁山泊,恰巧又遇到林沖這個倒黴蛋,一番激戰過後,總算保住了財物;到東京以後,楊志上下打點,還想著能官復原職,無奈被高俅迫害,人財兩空;不得已街頭賣刀,偏偏連牛二這樣的潑皮都想來欺負他,楊志是千躲萬躲,再三忍讓,可牛二一心求死,只好把他殺了,揹負上人命官司;由於為民除害,在官府百姓的死保之下,楊志被刺配北京充軍;之後由於楊志武藝高強,被梁中書看中,梁中書差他前往東京給老丈人賀壽,沿途保護收刮的民資民膏“生辰綱”;楊志本以為好日子到了,不想到頭來還是一場空,“生辰綱”是何物,普天之下誰不知道是十萬慣金珠寶貝;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北京到東京路途遙遠,途中大大小小山頭無數,怎麼可能平安抵達;終於在黃泥崗上被晁蓋一夥劫獲!!



楊志不殺晁蓋原因:

話說這楊志好不容易等到的出頭機會,眼見夢想就要實現,卻被晁蓋一夥無端戳破,楊志心中肯定恨這一夥人,那麼?既然恨晁蓋,為什麼還加入梁山泊,為什麼不殺掉晁蓋呢?


第一:要殺晁蓋談何容易,楊志上梁山時,梁山泊已經有大大小小六七十頭領,兵馬上萬,晁蓋本人也武藝高強;並且他身後的二龍山團隊也不會支持他,魯智深、武松等人是響噹噹的漢子,既然真心投靠,絕不可能反咬晁蓋一口;


第二:立場已經變了,此時的楊志再不是那個殿帥制使官了,他有了自己的新身份,二龍山土匪頭子;二龍山堂口小,兵馬少,不投靠梁山泊難有作為,朝廷已經開始圍剿三山土匪了;作為二龍山的土匪頭子,楊志得為弟兄們的前途著想,此時的梁山泊是他們唯一的救星,晁蓋自然而然也成了他的恩人;

所以楊志殺不了晁蓋,也不可能殺晁蓋!!!


愛尚文史




先說實力,楊志在《水滸傳》中出場很早,上山卻很晚,直到三山聚義打青州後才上的梁山。此時晁蓋仍然健在,雖然逐漸被宋江架空,但他好歹也是名義上的梁山一哥。設想一下,若楊志動手,就算其他人默不作聲,那麼三阮、吳用、劉唐會袖手旁觀嗎?

要知道,智取生辰綱是七星加白勝聯袂上演的傑作,晁蓋只是帶頭大哥,殺他不等於打其他七人的臉嗎?更何況,林沖也是晁蓋的嫡系,當年正是林教頭火併王倫力推晁蓋上位的,他會坐視不理嗎?

所以縱使楊志對晁蓋恨之入骨,他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光一個林教頭就夠他喝一壺的,他的武藝確實不錯,但也沒有強到鶴立雞群的高度。



次說尿性,楊志曾經是朝廷體制內的人,性格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妥協性和謹慎性。你看楊志賣刀這一節,他被一個潑皮牛二像個提線木偶般的戲耍,明知對方耍賴卻依然兩次試刀,這事要擱魯智深或武松身上,牛二早見閻王了。

楊志說白了就是一個典型的舊家子弟,一心想著光耀門楣,重振祖上雄風,然而奈其時運不濟,總是事與願違,天暗星不是白叫的,他大概是梁山上最倒黴的好漢了,苦逼的一米。

先是運送花石綱出了事,而後生辰綱又被劫,命運似乎總是捉弄楊志,他也一度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足見他並非一個吃鋼咬鐵的硬漢。



最後說動機,楊志落草不是一天兩天了,生辰綱被劫也已是多年前的塵封往事了,此時他殺晁蓋有什麼用,能換來他的錦繡前程嗎?此時的楊志非彼時的楊志,以前構築的理想早已轟然倒塌,他早就習慣了落草生涯,也認同了江湖上綠林好漢的行事準則。所以他入夥梁山後,只會與晁蓋相逢一笑泯恩仇,斷然不會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

不信且看原文中楊志上山後與晁蓋相見的情形: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不可否認,智取生辰綱對楊志的打擊很大,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有足夠的理由痛恨晁蓋。

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仕途理想的灰飛湮滅成就了楊志在另一個世界的浴火重生,正是晁蓋一夥使他如夢方醒,使他終於明白自己為何總是在仕途上四處碰壁,也使他徹底看清了朝廷的腐敗和官場的黑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晁蓋不僅不是楊志的仇人,反而是他突破人生瓶頸的貴人,或許他還對晁蓋心存感激呢,這就是所謂的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吧。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西嶽頑石


按理說晁蓋,和七星及無用劫了生辰綱!斷送了楊志的前程楊志應該恨死了晁蓋他們,但是楊志最後變賣家當去賄賂高求不想高求不吃這套到最後自己卻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楊志賣祖上的寶刀沒想到,禍不單行遇到潑皮牛二硬是耍無賴欺負楊志沒想楊志一氣之下殺了牛二吃了官司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上了梁山。以楊志的能力身手即使是恨晁蓋想殺晁蓋以梁山當時情況群英薈萃,人才濟濟,各路好漢楊志恐怕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膽,所以選擇忍必定他得罪了朝廷現在又得罪梁山難道想走投無路。個人遇見,當時南方有方臘,如今又有水泊梁山了,在這個亂世的時代以楊志的能力當個山大王多好。多自在!


紫氣東來阿林


人落魄的時候,底氣就沒了。


驍勇34


楊志本就沒打算把生辰綱送到,要不然也不會只帶三五家丁運送,路上還極盡苛待,事後也並未自殺,而是落草二龍山。


了了無言


楊志不殺晁蓋,因為自己都被逼無奈,為了生存,怎能再挑起事端。他自己也是陷入囧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