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老年,不管兒子多孝順,最好別一起住,否則會後悔”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有人說“人到老年,不管兒子多孝順,好別一起住,否則你會後悔。”這句話你認同嗎?

從理論上來講,這句話我是認同的,但是現實卻是不管你願不願意,老人大部分都是和兒子一起生活的。尤其是很多雙職工的家庭,即便和老人之間會有很多生活上的小衝突小矛盾,但是老人為了孫輩兒一般都會委曲求全,小家庭為了娃娃們,也會去適應三代同堂的生活模式。

當然,也有少數能想的開的家庭,經濟能力也不錯的,會在家附近另外租或者買一處房子,給老人單獨住,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既有獨立空間,又不會因為攪和在一起,而產生矛盾。

就像我自己的父親和我弟弟,就始終處於一種相愛相殺的狀態。弟弟和弟妹是在昆明上大學的時候,相識相戀,最後走進婚姻殿堂。他們領結婚證以後,多方面考慮,當時選擇買了一套四室兩廳的二手房,就是考慮到將來老人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家裡也有獨立的書房。父母也把這一生的積蓄全部掏空,幫著弟弟一起付了首付,因為他們都在公務員單位,收入相對穩,又有公積金,所以還房貸沒有壓力。

買好房子之後,他們想把廚房和餐廳改造一下,家裡需要有人監工,爸爸就先去了那邊照看,結果矛盾慢慢的就顯現出來了。那個時候爸爸還沒有戒菸,弟弟弟妹總是苦口婆心的勸爸爸把煙戒掉,他就偷偷的到陽臺上去抽,然後把菸屁股按滅在花盆裡。弟妹不好說什麼,弟弟就打電話給媽媽“告狀”,爸爸也是不斷的吐槽“倆人在客廳,老人也在呢,就膩味在一起看電視,兩個人不好好名字,豬豬寶寶的喊著,老人聽了都不好意思……”等等,反正是開啟了相互吐槽模式。

媽媽就說“人家小夫妻怎麼稱呼是他們的事情,你個糟老頭沒事出如轉轉,溜達溜達,儘量減少和他們相處的時間不就行了?”爸爸本身也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後來弟弟給他辦了公交卡,他就逛逛公園、超市,自己出去溜達之類的。倒也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廚房裝修好,問題又來了。弟弟開始吐槽爸爸吃飯的時候,不把骨頭吐在垃圾盤裡,而是吐在地上或者直接吐在餐桌上,嫌爸爸吃飯的時候動靜太大,總之都是一些很小的習慣問題,爸爸也感覺很鬱悶,就私下很委屈的跟媽媽說“是不是兒媳婦嫌棄自己啊?”

後來弟弟為了治爸爸的吃飯不文明的毛病,每次飯做好,他們小兩口就把飯端到陽臺上去吃,美其名曰陽臺上涼快。爸爸一個人在餐廳對著一桌子的菜,食之無味,每次吐槽的重點都是“自己還沒有老到不能動呢,就被人嫌棄了,不一起吃飯了”。妹妹還偷著和我開玩笑說“這下有人治他吃飯的毛病了,他以前在我家時,我一說他吃飯的壞習慣,他就和我吵,怎麼說他也改不過來”。

是呀,老一輩人以前能吃飽飯就不錯了,都是找個牆根,端個大碗吃飯,他們還不習慣在城市的樓房裡,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安安靜靜的“文明吃飯”,也不知道那個漂亮的小盤子原來是專門用來裝骨頭裝垃圾的。

後來還是弟妹有辦法,她就裝作聊天開玩笑“爸呀,您看您兒子現在也是單位上的小小領導了,如果哪天帶家人一起去參加公司的聚會,別人一看您這麼帥氣的老爸,吃飯又斯斯文文的,肯定會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沒準兒以為您以前也是大領導退休的呢。”別說,這招挺管用,從那以後,爸爸自己就很注意細節了,慢慢的就改了很多毛病。所以,講話也是一門藝術啊,哈哈。

後來弟弟結婚生娃,就把媽媽也接了過去,他們相處的倒也算和諧,生活嘛,就是一地雞毛,關上門,每一家都有小吵小鬧,這才是熱熱鬧鬧的日子。總體來說,弟弟弟妹對父母都很孝順,這幾年也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弟弟提出準備換新房子的時候,說還要買四室兩廳的,媽媽就故意說“我看你表妹家他們和老人住樓上樓下,買的兩套兩室兩廳的小戶型也挺好的,這樣也不打擾你們的生活,還方便相互照應。”弟弟說“那怎麼可以,我們住在一起,我才能安心的照顧你們呀,你們年齡慢慢大了,如果不在一起,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照顧不及時,多嚇人呀。”

所以,他們目前就是這樣的生活模式了,我曾經試探的問過媽媽,如果在弟弟家附近租一套房子,她和爸爸單獨生活,有自己的空間,她願不願意?媽媽的第一反應是“那怎麼可能,人家會以為我們和兒媳婦不和才搬出來住呢,這是給孩子添堵呢。”

這或許也是大部分父母的心理吧,其實不管怎樣,只要兒子媳婦孝順,父母也盡心盡力的幫著小家庭,沒有原則性的矛盾和問題,在一個鍋裡攪和又如何?相愛相殺又如何?那就是熱氣騰騰的生活呀。

我是宇見美麗,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您認同嗎?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宇見美麗


人到老年,不管兒子多孝順,千萬別和他們一起住,否則是會後悔的。對於這句話,我持贊成的態度。

第一,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感情。兒子住在一處,我住在一處,平時很少見面。兒子做了好吃的叫我,我做了好吃的叫他。高高興興的在一塊兒聚聚餐,說說話,然後各回各家。這樣,一家子都是和諧的符號,不會有矛盾的跡象。

第二減少了接觸的機會,也就減少了發生碰撞的可能。因為平時都不在一起,彼此見面以後,親都還親不過來呢,所以,都不會去找不愉快的話題。如果有言語不合,因為不常見面,互相也就能夠忍受,不太過於去計較。因此,家庭矛盾就會減少。

第三,因為不住在一處,彼此的毛病就發現不了,也就不會產生矛盾。年輕人比較懶,愛睡大覺;比較不愛衛生,家裡打掃比較少;比較浪費,剩飯剩菜必須倒掉。老年人呢,不愛睡懶覺,老是半夜雞叫;愛乾淨,一天三次打掃;省吃儉用,剩飯剩菜一頓吃不完,再吃一頓,還是吃不完,還要再吃一頓,肯定不會扔掉;還是愛嘟囔,話說三遍比狗屎還臭,可是他說了十遍,還是不依不饒。這樣的兩種人住在一起,不吵不鬧才怪呢,如果他們分開居住,彼此的毛病,誰也看不到?所以家庭就會很安穩,很和諧。

四是老人和孩子分開住,關係會越來越親,家庭氛圍就越來越好。如果住在一起,三天打兩天鬧,大人生氣,孩子惱。最後,不是孩子鬧離婚,就是大人氣的鬧病,還真的不如分開住的好。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這個問題得看每一家的情況而言。就我家目前的情況,我是比較贊同這句話的。

我家有兩個孩子,公婆同住,但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相互將就相安無事,公婆幫助帶孩子,上學接送,確實幫了大忙,我對他們是非常感激的,但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是想在本小區裡給公婆另買一套房我們分開住。原因如下:

我的大寶上小學,每天都得寫作業,二寶幼兒園,暫無此要求。但每天大寶寫作業的時候,公公就在客廳看電視,因為公公耳朵背,他聲音放的特別大,很多次,大寶一邊寫作業,一邊伸著脖子往電視上看,沒辦法,只好把書本拿到臥室去寫,聲音只是小了些,還是受著影響。老公特別孝順,不讓提醒公公把聲音放小。

另外就是生活習慣,公公婆婆特別喜歡早起,有時候四五點就醒了,要麼在家開電視看,要麼出門去散步,開門聲音和電視聲音一樣大,我經常被聲音吵醒,起床吧,有點早,繼續睡吧,剛睡著又該起床了。同樣沒法對老人說,老人特別敏感,一說,可能就生悶氣了。

然後是晚上,我們下班回來,吃飯洗漱完,有點時間就想看會兒書呀,收拾一下家務,或者輔導孩子做做作業。結果公婆很早(晚上八九點)就睡下了,你這邊在客廳拖地或者在衛生間洗衣服,不免得弄出點聲響,老人就該嘟囔了,都幾點了,還不睡啊,哎。一聽老人這樣嘆氣,自己也不好意思弄這弄那了。但又捨不得這麼早睡,就這麼小心翼翼地跟小偷似的在客廳活動。

所以,儘管對公婆很尊重,很感激,但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分開住吧,彼此將就,真的很難受的。


漫舒


兒子到了娶妻的年齡,我與老伴集畢生精力建了一個家,準備給兒子娶媳婦。又買了鄰居一個破家,我老兩口子準備搬出去住。由於家太破,我與老伴便.進去修理。其間有一本家大哥去幫忙,我便說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思想意識不同,不能住一戶。我那個本家大哥笑話我說不一樣。我兒子娶妻後因為不住一戶,如今二十餘年婆媳關係良好,如同閨女娘之誼。可我那個大哥,被兒媳趕出大門,無奈還是又買了鄰家一個破家安身息命。


實玉1


不認同,我家的同事,孝順得不得了,超羨慕,在東莞上班,母親在廣州住,以前他弟媳跟他老婆一起跟他母親住,後面他弟買多一套房,分開住,現在就他老婆跟他母親住,他上完6天班,早上下班,馬上回廣州,一連休4天,休完回東莞上班,上6天班的時候,晚上規定7.30分視頻,孝順得不得了,這年代,很少兒女做得到!


坦蕩做人6688


不敢苟同你的觀點,不理解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父母老了,他就是老了,接受這個事實就那麼難嗎?難道做兒女的就想看著父母,拄著柺棍哼哼歪歪,站著斜斜扭扭,倒騰飯吃嗎?反正我是不會這樣做,也過不了心裡這道關,我的父親60歲,患有喉癌,今年已經72歲了,要說把他一個人扔在老家,對他不管不顧,不聞不問,我心裡會難受,不舒服,恨不得抽自己耳光,我結婚以後,我和老婆就接他到了我們身邊,我們一塊生活,雖然生活有磕磕碰碰,也有觀點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和老婆都會讓著他,包容他,必定父親老了,人老都有糊塗的時候……

面對身換疾病的父親,起碼營養要跟上,沒事的時候,我和老婆就會想著方法,換著花樣的做給他吃,時間允許,也可以帶他出去旅遊一圈,有時候遇到個頭疼感冒發燒,我們也好及時送醫院,接受治療,這樣不是更好嗎?

要說和兒女分開住,沒有那個老人真心樂意,誰到老了,不想著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只是父母心裡有太多的無奈,有苦不說把了……


臭小子的春天


我今年55歲了,兩個閨女都念書還未成家。目前的安排是,自己住一套四室的,閨女們以後節假日週末隨便來。同一小區再來一套三室的,半小時以外叼也來一套三室的,兩個女兒個人過個人日子。這一切都做好計劃了。然後每天買15塊錢大樂透,兩注三倍的,一注追加的,就等那一天了。


益人愉己


我絕對不認可這個觀點。父親走後,母親跟我住四、五年了,妻子把最好的房子給了母親住,我姐則幾乎每天都會來看看母親(母親只有我姐和我倆個孩子)。母親常說“我太幸福了,女兒、兒子也孝順,女婿、媳婦也孝順,倆個孫女都孝順"。母親今年86歲了,朋友們常祝母親“長命百歲"。我就回說:“錯了,我母親還要再活50年,要活130多歲呢”。


把事做好做細


非常正確,除非你兒子一輩子打光棍,那麼你們一家三口將會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否則……只要你兒子一結婚,他的心就必須被分成兩半,父母佔一半,老婆孩子佔一半,並且這各自一半必須得非常公平,哪一方多佔了一點點都不行,不然另一方就會難過和不滿😭以前我老公把自己心的90%都給了他的父母兄弟,只給了我們母女10%的心,為此我傷心欲絕、肝膽俱裂😭而現在他在原生家庭裡遭受了重大打擊,主動叛變投降了我,等於比例換過來了,就輪到他媽媽痛哭流涕、悲憤交加了,據說天天在家咒罵我不得好死……所以你要想自己的兒子結婚以後有好日子過,就必須和兒子兒媳分開住,千萬別讓兒子為難。


鳳146983974


我認同這句話,父母在不需要兒女照顧時,自己單獨住,對父母的身心健康是件好事,前題是父母都健在。

我從沒有想過讓父母到市裡來住,不是和兒媳婦關係問題,而是考慮父母的健康,父母一輩子生活在農村,最親的是土地,還有村裡的人們,這有父母自己經營多年的家,要想父母健康,就要隨父母的心意,給父母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

我父母和哥哥住一個過道,但我父母獨立生活在一個院,生活方便,想幾點睡覺或起床都行,衛生再差也沒事,被子不疊,想睡就睡,總之,一切生活都由父母自己主導,如今都75歲了,還種地,身體健康,做兒女的不能綁架父母的意願,只有讓父母按照幾十年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父母才會擁有好心情,也就有了好身體。

如果我們想盡孝,出發點是好的,可父母未必會生活的順心,強行讓父母和自己生活,也為了更好的照顧父母,看起來是好事,但往往結果會是相反的結果。一個朋友發財了,讓父親不在放羊,到城裡享福,結果沒有半年老父親就去世了,我的這個朋友追悔莫及。

父母只有生活在自己適應的環境中,生活在自己習慣的空間,就有愉快的心情,幸福的晚年生。盡孝的方法要根據我父母的需求而定,只要做對了,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父母。看母親我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