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寶玉在賈母跟前說寶釵是“楊玉環”,寶釵為什麼會“大怒”?

陳一逛


紅樓夢裡,薛寶釵是個端莊的姑娘,對誰都不分薄厚,更沒見她和誰紅過臉,然而她卻因為賈寶玉的一句“楊玉環”而登時大怒。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此前寶釵撲蝶時,曹雪芹就曾形容她是楊妃,並在回目裡說“滴翠亭楊妃戲彩蝶”,為什麼寶玉這麼一說,寶釵就受不了?寶釵發火,到底是在氣什麼呢?

薛寶釵發怒是發生在第三十回,寶玉和黛玉吵架後剛和好,寶玉見寶釵坐在那裡,就去搭訕。寶玉在整個過程中似乎有強拉話題的意思,一會問薛蟠生日的事,一會又問寶釵為啥不去看戲。寶釵可好,都一一地把話題給終結了。

寶玉最後卻更沒眼力地來了一句:“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薛寶釵可被這句話給完全激怒了,把寶玉給好一頓敲打。

然而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看上去是寶玉把寶釵好好的誇了一回,寶釵怎麼聽了還怒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元春賞賜的暗示與張道士說親的影響

清虛觀祈福是元春安排的,而這祈福之前,元春賞賜的寶玉、寶釵一樣的端午節禮,卻明確暗示了金玉良緣。

在祈福過程中,一個替賈母丈夫出賈家的替身張道士提出要給寶玉說親事,之後又是把寶玉的“玉”請下去,因這“玉”招了一大托盤的金器回來。

如此一番,這清虛觀祈福的目的就再清晰不過了,分明就是借這道士之口,想要把“金玉良緣”的“輿論”變成檯面上的“定親”。

然而這一場精心佈局的“定親儀式”,先是被賈母直接拒絕,最後又被寶、黛的一場大吵而攪亂。原本應是女主角的寶釵,最後卻成了連配角都不是的陪襯。這種情況,寶釵當然會十分介懷。

寶釵發怒的情節是發生在寶、黛吵架之後。而寶玉和黛玉的這一場爭吵哭鬧,動靜一點都不小,更是吵的沒來由。也正是因為這種“沒來由”的“冤家”式吵架,才讓所有人都看到,清虛觀這場“婚姻”博弈實則是那個提親的道士輸了的。

清虛觀那個道士的“輸”,實則是賈母要拒絕“金玉良緣”的意思,也正是寶釵的“輸”。試想寶釵原本優秀的足夠做妃子,結果在要嫁給寶玉的半路給攔截了下來,再加上此前的“落選”,這無疑是命運給薛寶釵的連環二打擊。面對接連而來的失敗,寶釵怎麼還會如以往一樣淡定!


二、寶玉無心之言卻擊中寶釵心事

寶玉的這句惹寶釵發怒的話裡,寶玉本來是想奉承寶釵,然而在寶釵聽來,這話裡的讚賞卻遠遠少於諷刺。

寶玉將寶釵比作楊妃,卻忘了寶釵早已是落選了的。寶釵也正因為落選,薛姨媽才退而求其次,把目標瞄準了寶玉,而寶釵亦早知此事。

此時寶玉將其比作楊妃,不僅揭出了寶釵心中之痛,更是將寶釵從寶二奶奶候選人梯隊向外剔除的意思。這一層意思,寶玉沒注意到,而寶釵和賈母卻聽的清清楚楚。

想那薛寶釵品格端方,學識淵博,本是要入宮的優秀女子,卻被一個各方面都不突出的黃毛小子給往外推,她怎麼會不氣?

也正是因為這一層意思,寶釵才冷笑回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寶釵這句回話是何意思?她一方面承認自己的優秀足以封妃,而落選的原因則是薛蟠的緣故;另一方面,她也否定了封妃之路,想那楊國忠不也是楊妃死因之一嗎?

而寶玉的一句奉承話裡,不僅形容寶釵像楊玉環,更是提出她像楊玉環的原因:體豐怯熱。而這個時候正是大熱天,不僅寶釵怕熱,就連瘦如鳳姐的也都怕熱。在這種情況下,寶釵對寶玉的話會作何理解?


三、金玉良緣與男女之事的影射

在眾人去清虛觀聽戲之前,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寶玉見到寶釵手上的紅麝串,非要拿來看。這一段情節是以寶玉視角描寫的,然而從寶釵的角度來看,卻能夠發現寶釵對當時寶玉的內心活動不說了解十成,卻也能知道八九分。

也因此,當寶玉呆住而忘了接過紅麝串時,寶釵才覺得不好意思,才會丟下串子就要走,也才會在發現黛玉吃醋時沒話找話說。

結合這件前事而看,當寶釵聽到寶玉說自己體豐怯熱時,她很可能將此話聯繫到男女之事上。

這時的寶釵,在此前都和寶玉保持著遠遠的距離,而她又是個十分捍衛封建女子本分的人。當這樣的寶釵聽到一個和她有“金玉”傳說的男子公開討論自己的體態時,她怎麼會不大怒?

也因此,她才會在丫鬟來要扇子的時候,語帶雙關的說:“你要仔細!我和你玩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他們去。”

言外之意是,“我薛寶釵可沒和你賈寶玉有男女之情,更沒和你賈寶玉在一處。誰要是疑惑,就疑惑那些素日和賈寶玉走的親近的人去。”也正因如此,黛玉才沒有接著話兒打趣寶釵,轉而將話題往別處引。

從寶釵的這場“大怒”裡也能夠看出寶釵的心酸和無奈。寶釵對其他人和事物都是淡淡的,卻獨獨對寶玉的這句話介懷,對“金玉良緣”如此看重,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寶釵難得流露出的真情一面。


少讀紅樓


薛寶釵給人的印象是: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目無下塵。

品格端方、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薛寶釵為什麼在賈母的眼皮子底下大惱大怒,對丫鬟披頭蓋臉地訓斥呢?

這段故事發生在端午節前,五月初三。 我們先從之前的幾天發生的事兒,來梳理寶姑娘發怒的原因。



第26回尾。四月25日,芒種節前一天。寶釵晚上走來怡紅院,晴雯沒好氣地在院內抱怨說: “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這說明寶釵經常來怡紅院和寶玉溝通感情。

第27回。四月26日芒種節,這天中午在王夫人處,薛寶釵兩次奚落賈寶玉,給王夫人點眼:“你正經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她心裡打緊的不自在呢。”、“你叫他(賈寶玉)快吃了,找林妹妹去吧。”

很顯然,薛寶釵嫉妒寶玉對黛玉好,也很不忿賈寶玉被林黛玉纏綿住。她一會兒功夫提醒王夫人兩次黛玉和寶玉的親密關係,要知道林黛玉和賈寶玉只是心裡要好,是怕別人知道的。很有心機的寶釵意圖很明顯地告訴王夫人:“姨娘,我努力了,但寶兄弟被林黛玉纏綿住了,怎麼辦呢?”



王夫人為了促成金玉因緣,就下大招:讓作為貴妃的女兒賜婚!元春畢竟是晚輩,上面還有祖母那一關。她比較委婉地作了試探:一是賞賜端午節禮,讓寶釵和寶玉的相同;二是藉端午節前,五月初一打醮的由頭,由張道士委婉地向賈母為寶玉提親:“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得倒也好個模樣兒……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能,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 這個十五歲的小姐,我想就是指薛寶釵,在前不久,賈母剛剛出資20兩給薛寶釵過了生日。



古時15歲及笄,就是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了。賈母已經提示薛家寶姑娘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了。 聽到張道士的話,賈母心裡明鏡似的,但她是聰明人,不明著拒絕,就打起了太極:“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這一句話就把張道士堵回去了,也給了王夫人、元春、薛姨媽、寶釵等明確的信息:我沒有瞧中寶姑娘,你們也不用費心思了,寶姑娘也大了,給寶姑娘另尋婆家吧。

第二天 即五月初二,賈寶玉和林黛玉大吵一架,吵的可謂“驚天動地”,同時驚動了賈母和王夫人,引來賈母“不是冤家不聚頭”之說,儼然向世人昭告:我的兩個玉兒,這兩個“小冤家”才是天生一對。



五月初三日一早,賈母派王熙鳳去黛玉處處理二玉矛盾,王熙鳳林黛玉拉送到賈母跟前,笑道:“我說他們不用人費心,自己就會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說合。及至我到那裡要說合,誰知兩個人倒在一處對賠不是了。對笑對訴,倒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 賈母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王熙鳳說“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這等於宣佈賈寶玉林黛玉是一對。



賈母和王熙鳳說這話時,薛寶釵也在場的,她心裡很不是滋味:難道娘娘端午節禮的暗示你們都看不出來?

賈寶玉看出寶釵的不自在,就沒話找話地搭訕。說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身上不好,沒得去。又問姐姐怎麼不看戲?薛寶釵一聽,就棍打狗,我也挖苦挖苦你,就模仿寶玉說,我怕熱,推身上不好就來了。賈寶玉聽懂了,就只好再搭訕:“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薛寶釵聽後大怒。因為當眾取笑一個女孩的體形,已經是大忌了,而且比作的楊貴妃名聲很不好。



這個時候滿心不高興的薛寶釵就冷笑了兩聲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但當著賈母的面說這樣的話很不合適。因為這句話是諷刺賈家的子弟不成器,幹不了楊國忠那樣當宰相的大事,這無意之中既諷刺了賈門子弟,又諷刺了賈元春。

薛寶釵這次確實是口不擇言,氣瘋了。 薛寶釵平時自視甚高,賈寶玉不僅往外推她,還當眾貶損她,而賈寶玉和林黛玉又如此親密,所以薛寶釵就想教訓賈寶玉和林黛玉。



恰好小丫鬟靚兒來找扇子,說寶姑娘藏起來了,賞我吧。寶釵立即就指桑罵槐,指著靚兒說,“要仔細,我和你玩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她們去。”這是罵丫鬟嗎?不是,這是罵賈寶玉和林黛玉。因為平時和賈寶玉嬉皮笑臉的是林黛玉。

薛寶釵是當著滿屋子的人,特別是當著把賈寶玉林黛玉視若珍寶的賈母說的這番話,賈母不可能不懂,但賈母什麼表示也沒有。 這說明,薛寶釵是給氣暈了,她是在吃林黛玉的醋,才大惱大怒,說出這麼尖酸刻薄的話來。


我就是竹韻


把一個未出閣的大姑娘比做禍國殃民,亂了倫常的楊貴妃,誰不生氣啊?

況且楊貴妃的結局悲慘,安史之亂時在馬嵬坡死於亂軍之中,所以寶玉這個比方打的實在是不高明,難怪薛寶釵大怒。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林黛玉和賈寶玉鬧彆扭了,賈寶玉去找林黛玉賠不是,被前來安慰黛玉的鳳姐看到了,拉了她倆去見賈母。正好寶釵在這裡,賈寶玉沒話找話說,說起自己身體不好,沒去給薛蟠過生日。

又問寶釵怎麼沒去看戲,寶釵道:“我怕熱。看了兩出,熱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來了。”

也許寶釵是無心說自己裝病,但是偏偏賈寶玉確實是裝病沒去給薛蟠過生日,所以寶玉聽寶釵這樣說,還以為是她在諷刺自己,因此就覺得臉上沒意思,想找個臺階下,誰知道慌不擇言說了一句讓寶釵更加生氣的話?

他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也體豐怯熱。”


這句話徹底惹惱了薛寶釵,所以薛寶釵登時大怒。但是因為當著眾人的面,薛寶釵又不好說什麼,只好冷笑說道:“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薛寶釵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對寶玉的一種反擊,說我像楊妃,那你就是楊國忠。大家知道楊國忠更是禍國殃民的大奸臣,而且他的下場也不好,也是在馬嵬坡亂軍中被殺。

我沒看賈寶玉在這個時期,因為看了一些禁書,所以說起話來總會惹是生非,一會兒,惹惱了林黛玉,一會兒惹惱了薛寶釵。

正巧這時候小丫頭靛兒找扇子,問薛寶釵說是不是薛寶釵藏了她的?於是薛寶釵借題發揮,指桑罵槐趁機把賈寶玉訓斥了一頓。

從這一段文字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林黛玉和賈寶玉都正處在青春期。青春期的男孩子特別容易惹禍,而女孩子特別敏感,連薛寶釵這樣穩重的女子都會當眾變臉,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林黛玉整天跟寶玉生氣,鬧彆扭了。


凡眼看紅樓


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是場大戲。

這一段裡寶玉正好才剛經歷了,被鳳姐當眾調侃寶黛和好是“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都扣了環了。”。鳳姐的一句“扣了環了”,直說得~“滿屋裡都笑起來”了。

對於“寶黛愛情”,賈寶玉在林黛玉個人面前、在瀟湘館內、在無人之處很奮勇發誓賭咒加表明心意。然而在賈府的大庭廣眾之下、甚至於在怡紅院中寶玉對黛玉的表現都是收斂的,畢竟那是在兩百多年前“兒女私情”是觸犯封建道德底線大罪的時代。

這時候鳳姐這樣的調侃寶黛關係的親密程度,是會讓寶玉和黛玉兩人都當眾感覺非常尷尬的。

原文:此時寶釵正在這裡,那黛玉一言不發,挨著賈母坐下。寶玉沒甚說的,便向寶釵笑道………

寶玉自己不知道怎麼樣應對尷尬場面,於是就來找寶釵搭訕化解自己的不知所措。寶玉向寶釵問起薛蟠的生日宴,說自己因為生病沒有去,希望寶釵替他向薛蟠解釋一下。寶釵當即客套說“你便要去也不敢驚動,何況身上不好。弟兄們日日一處,要有這個心就生分了。”,寶玉回答“姐姐知道體諒我就好。”。

本來話題可以就此打住的了,可以此時寶玉偏偏多事,接著又問“姐姐怎麼不聽戲去?”。此時寶釵已經有了情緒,回答之中就在暗指寶玉沒有參加薛蟠的生日宴不過是“推病”。

原文:寶釵道:“我怕熱,看了兩出熱得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來了。”

這時寶玉明知道寶釵已經在暗指他“推病”不去薛蟠的生日宴,是因為和黛玉鬧了彆扭了。如果寶玉此時停止話題也是可以的。

可是此時尷尬的寶玉不但沒有停下來,還繼續要把尷尬的談話進行了下去。

原文: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

寶玉說“楊妃”的本意是讚美寶釵之美堪比“楊妃”,因為在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寶玉自己對著寶釵的“肌膚豐澤”“雪白肐膞”心生羨慕,並且寶玉還聯想到了“金玉良緣”,結果就看呆了。此時黛玉早站在門口將寶玉與寶釵此時的情形都看在眼裡,於是惹來了黛玉用手絹子打了“呆雁”寶玉的眼睛。

寶玉的話也觸動了寶釵內心的另一種情緒,想到幾天前黛玉當著自己的面用小絹子打寶玉眼睛時自己的尷尬,於是寶釵急了。

原文:寶釵聽說,頓時紅了臉。待要發作,又不好怎麼樣。回思了一回,臉越下不來,便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像楊妃,只是沒有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此時寶釵反過來譏諷寶玉是“賈妃”的弟弟“楊國忠”。並且藉著靛兒來找扇子,寶釵還譏諷了黛玉對寶玉的一貫喜怒無常是“和你素日嘻皮笑臉”,這是寶釵對寶玉出擊的“第一敲”。

原文:寶玉自知又把話說造次了。當著許多人,比才在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別人搭訕去了。

到這時候,本來寶玉寶釵之間的談話已經告一段落了,寶玉自知理虧說不下去了,已經自己退出了與寶釵的談話。

然而,剛剛因為被鳳姐調侃“黃鷹抓住鷂子的腳,都扣了環了。”,被弄得比寶玉還要尷尬“一言不發,挨著賈母坐下。”的黛玉,此時卻興奮起來了。

原文:黛玉聽見寶玉奚落寶釵,心中著實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勢兒取個笑兒,不想靛兒因找扇子,寶釵又發了兩句話。他(黛玉)便改口說道:“寶姐姐,你聽了兩出什麼戲?”寶釵因見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態,一定是聽了寶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黛玉)的心願。忽又見(黛玉)問他(寶釵)這話,(寶釵)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罵宋江,後來又賠不是。”

黛玉見到寶玉奚落了寶釵,甚是得意。並且黛玉此時已經忘記了剛剛被鳳姐調侃的尷尬了,自己也想上來對寶釵“窮追不捨”起來。黛玉本想要繼續取笑寶釵的,又見寶釵藉著訓丫頭靛兒說自己是和寶玉“素日嘻皮笑的姑娘們”,黛玉便只好改口跟寶釵閉聊起了看戲的事兒來。

令寶黛二人都想不到的是,此時的寶釵見黛玉得了意,也並不止步,而是對寶黛二人來了“第二敲”~負荊請罪譏諷寶黛二人的和好。

原文:一句話還未說完,寶玉黛玉心裡有病,聽了這話早把臉羞紅了。鳳姐於這些上雖不大通達,但見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著問道:“這麼大暑天,誰還吃生薑呢?”眾人不解其意,便說道:“沒有吃生薑。”鳳姐故意用手摸著腮,詫異道:“既沒人吃生薑,怎麼這麼辣辣的?”寶玉黛玉二人聽了這話,越發不好意思了。寶釵再欲說話,見寶玉十分羞愧形景改變,也就不好再說,只得一笑收住。別人總未解得他們四個人的話,因此付之一笑。

其實“負荊請罪”別的人也未必就真的不解,寶黛釵鳳這四人的話滿屋裡的人也是明白的。只是此時有賈母罩著,即使剛剛兩天之前(五月初二)寶黛二人鬧得寶玉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別的人懂得的也裝著不懂,只當寶黛是從小姊妹之間的玩鬧罷了。

第三十回,寶黛釵之間的這一段“你來我往”,算是寶釵與黛玉之間因為寶玉的話唯一一次“刀光劍影”面對面的爭風吃醋吧。

這時寶釵有了(四月二十七)元妃賜下的獨寶玉和寶釵相同的端午節禮,而寶黛二人卻有了賈母(五月初三)“不是冤家不聚頭”的禪語。
然而第五十四回,僅僅半年多之後的元宵節家宴上,情形卻大變了。

黛玉在元宵節家宴上,當眾給寶玉“喂酒”,立即招致了鳳姐對寶玉“別喝冷酒”的提醒,緊接著就是賈母的“掰謊”。

原文:賈母笑道“………只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子滿腹文章去作賊,難道那王法就說他是才子,就不入賊情一案不成?………”

賈母的這段“掰謊”,直指“私情”好比犯了“王法”的“賊情”一樣。

有讀者說,賈母“掰謊”是針對寶釵。

薛家放風“金玉良緣”,一是、送“不棄不離”金鎖的癩頭和尚說“要有玉的方可配”。二是、薛姨媽向王夫人提起的,是寶玉寶釵的雙方母親間的交流呀!

注意!賈母的話“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

此前賈府中真正提出過“寶黛姻緣”的是誰? 鳳姐,寶玉的堂嫂子、黛玉的表嫂子。寶玉父母俱在、黛玉有親外婆賈母在,根本輪不到鳳姐來做“長嫂如母”的事情哦!

寶黛“私情”,就算旁人一無所知,寶黛二人自己不是心知肚明的?

再看上面第三十回的原文,寶釵說到“負荊請罪”,“寶玉黛玉二人心裡有病,聽了這話早把臉羞紅了。” 。到了第五十四回,賈母“掰謊”說“鬼不成鬼、賊不成賊”,寶玉黛玉二人縱然臉上不怎麼樣,心裡真的會無感嗎?

過完年鳳姐就病了,當然是因為過於操勞,小月了。 黛玉也病了,當然黛玉常常生病。

可是元宵節家宴之後的“紫鵑試玉”,當然是反映出來黛玉的極度焦慮,把寶玉驚得痴病發作,當然也是因為寶玉心中的極度焦慮呀!

“紫鵑試玉”是寶黛二人、以及紫鵑在元宵節賈母“掰謊”之後,對於“寶黛愛情”前途共同焦慮的結果。

我們將第三十回和第五十四回中,賈母和鳳姐對“寶黛愛情”完全不同的前後兩種態度對照起來看,這種根本性的轉變會更加清楚無疑了。


阿丹151014015


賈寶玉說寶釵像楊玉環一樣體豐怕熱。不是有意貶低寶釵,而是沒話找話。可是寶釵卻氣得不行。寶釵本來是喜怒不形於色的女孩,這次卻失態了。原因有這麼幾點。

第一,清虛觀打蘸,賈母拒絕了金玉良緣。

元春端午節賜禮,寶釵本來暗自高興,金玉良緣有望成功。可是轉眼之間這個優勢就化為烏有。清虛觀打蘸,賈母拒絕一個十五歲女孩子的求親,這是變相地拒絕同是十五歲的寶釵。另外賈母又重新解讀了金玉良緣。戴金的女孩子不僅僅是寶釵一個,還有一個是史湘雲,她戴一個金麒麟。這就是說,寶釵金玉良緣不再有優勢,也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很有可能為史湘雲做了嫁妝。因此寶釵心中忿忿不平。

第二,寶玉和黛玉鬧矛盾,賈母公然說寶黛是冤家。暗示她希望寶黛成婚。

寶黛鬧矛盾,賈母哭著說,寶玉和黛玉是兩個小冤家。冤家是夫妻的代名詞,賈母顯然把寶黛當成了夫妻。

第三,寶黛和好,鳳姐竟然說兩個人扣了環。

寶黛鬧矛盾,互相不理睬。可是不久,兩個人就和好了,而且關係比以前更親密了,更重要的是鳳姐說他們“兩個人倒在一處對賠不是了,對笑對訴,倒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這是公開支持寶黛聯姻。寶釵很生氣,自己的親表姐竟然偏向黛玉。

第四,楊貴妃禍國殃民,寶釵如果像楊貴妃豈不是紅顏禍水,一旦結婚就會禍害賈家。那麼金玉良緣怎麼能成功?

第五,寶玉的話讓寶釵想起了自己進宮失利的罪魁禍首薛蟠。如果不是薛蟠,寶釵就會進宮,怎麼會在賈府受窩囊氣?自己如果和楊貴妃一樣有一個有能力的哥哥,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

這一切都讓寶釵非常憤怒,於是忍不住懟了寶玉,又教訓了靛兒,反過來再懟寶玉,說他向林黛玉負荊請罪。鳳姐看氣氛不對,以“你們大暑天,誰還吃生薑呢?”結束了寶釵的唇槍舌劍。


潤楊閬苑


“真真有涵養”是襲人大讚薛寶釵的話。寶釵也的確是被懟的最多的一個。寶玉說話也不管人家下不下得來臺,黛玉那張比刀子還尖的嘴,常常讓寶釵難堪。就連賈母和王熙鳳也暗暗排擠過寶釵。薛寶釵一律裝糊塗,像寶玉那種說到臉上的,就算當時把臉羞的通紅,過後也當沒事一般。襲人看到感嘆

“真真是心地寬大、有涵養!”

第一有涵養的寶姐姐在第三十回也憋不住了,在寶玉拿寶釵比楊貴妃,說她體豐怯熱後,寶釵表現的是“大怒”,她雖然沒有直接向寶玉發火,可是諷刺他以及賈府裡,沒有一個可以做得了楊國忠的。正說著,小丫鬟靛兒笑嘻嘻的說寶釵是不是藏了她的扇子,寶釵借題發揮,指著靛兒怒斥:

“你要仔細!我和你頑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他們去。”

嚇得小丫頭一溜煙的跑了。

寶姐姐這一通發火是當著眾的,這是在賈母的屋子裡,女眷們都在,寶釵一向以端莊嫻雅示人,這次大怒顯然人設算是塌了。也證明寶釵這是真怒了,怒到平時的理智和涵養顯然被丟到一邊了。

其實寶玉的玩笑根本沒有走心,但寶釵為啥這次如此敏感呢?

話說正是端午節間,這個端午節寶釵的心情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過山車。

貴妃娘娘賜下了端午節禮,弟弟妹妹們都有份,不同的是,寶釵和寶玉的格外豐厚,兩個人一樣,有紅麝串、芙蓉簟、鳳尾羅等物,禮物不是首飾就是床上用品,這個意味大家都懂的……

薛寶釵一貫樸素,身上從無富麗閒妝,這裡曹雪芹專門寫了:寶釵戴上了這個紅麝串。寶釵不喜歡首飾,更從來不戴什麼花兒朵兒的。但她戴兩樣首飾,一件是映射“金玉良𡟇”的金鎖,還有一件是代表貴妃意志的紅麝串。

薛家和王夫人此時該是志得意滿的,寶釵含蓄,不過這次卻略顯張揚了。沒辦法,人生得意須盡歡。

可是得意僅僅維持了一天,賈母在清虛觀就說了:有和尚說了,寶玉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黛玉神補刀:寶姐姐在別的方面還有限,唯有在人戴的東西上格外用心!

賈母這一招就把金玉良𡟇打回了原形。就算元春受王夫人影響,傾向寶釵,有賈母這句話,她也不可能再表達對寶玉婚事的意見。這還沒完,清虛觀回來,賈母一句一個“小冤家”的稱呼寶玉黛玉。等於當眾打開了天窗說亮話。王熙鳳說寶玉黛玉就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人都扣了環了!”分明是在打趣一對小夫妻。

讀者們想一想場景,薛家這臉被打的是啪啪響,寶釵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得有多尷尬!

寶玉這個時侯沒心沒肺的嘲笑寶釵胖的像楊貴妃,一旁的黛玉還面露得意。這在寶釵,簡直要無地自容了,她懟寶玉,怒斥小丫鬟靛兒,差不多是惱羞成怒的表現。

這是寶釵,她的姨媽王夫人精心布的局被婆婆輕鬆就給破了,王夫人的反應比寶釵激烈多了,這一腔的怒火灑在了撞上火山口的金釧姑娘,一個耳光扇她出去,導致金釧姑娘跳了井!


屏山品紅樓


原因很簡單,寶玉說話造次了。(本文只探討80回古本紅樓夢,即石頭記)

紅樓夢裡,寶玉說話不分輕重,惹得黛玉多次生氣,這次惹到了寶釵,實在是寶玉的罪過。

將薛寶釵比做楊妃,這句話造次到什麼程度呢?

在那個時代,相當於當面罵人了。為什麼這麼說?

(1)寶釵是沒出閣的小姐,是大家閨秀,楊玉環是什麼人?是妃子,在古代的主流標籤是“紅顏禍水”。

古人對一些美女的主流認知是紅顏禍水,這些美女主要是以妲己,妹喜,褒姒,飛燕,合德,楊玉環,馮小憐等為代表人物,特別是蘇妲己,武則天,楊玉環,趙飛燕這些人,關於她們的野史風流史的書籍層出不窮,基本上這些人在古代的主流形象就是風流禍國的女人。

紅樓夢裡,茗煙買書給寶玉看,看看都是哪些人的風流外傳?

(茗煙)想畢,便走去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角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紅樓夢》23回)

所以,寶玉說寶釵是楊貴妃,這話真的很造次,一個大家閨秀,名門淑女,你卻拿紅顏禍水名聲極差的楊貴妃來比喻,這不是罵人嗎?

別說古代了,就拿今天來說,潘金蓮是個美女,但是你要看到一個女的說,你好漂亮,大家都說你長得像潘金蓮,估計人家聽了也不爽吧?脾氣好的一笑置之,脾氣不好的對你破口大罵也有可能。

書裡兩次寫到因為這件事情,寶玉反省自己“說話造次”。

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笑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便冷笑了兩聲,說道。。。。。。寶玉自知又把話說造次了,當著許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別人搭訕去了。(《紅樓夢》30回)
寶玉忙把舌頭一伸,將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兩次皆因造次了,顰兒也生氣,寶兒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們,越發沒意思了。”(《紅樓夢》30回)

(2)寶釵生氣只是因為寶玉說話造次,無需過度解讀。

紅樓夢裡,面對任何一位小姐,不管是寶釵,黛玉,探春,迎春,你要拿這些名聲不好的女人當面比喻她們,她們都會勃然大怒的,反應可能比寶釵還激烈。

別說寶玉當著許多人的面拿楊玉環比喻寶釵了,某次寶玉和黛玉只有兩個人相處的時候,寶玉只因說話造次,黛玉立馬就翻臉了。

寶玉笑道:“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兒紅了,轉身就走。(《紅樓夢》23回)

寶釵黛玉這些女孩子,都是很自重身份的,你看黛玉,哪怕是和寶玉單獨相處,寶玉說話造次了,她就會認為這冒犯了她的身份,立馬生氣。

再比如22回聽戲,鳳姐說有個小戲子像某個人,大家的反應是什麼?“寶釵心裡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只有湘雲口直心快說出來了,被寶玉瞅了一眼,於是脾氣大大咧咧的湘雲氣的收拾東西要回家,黛玉氣的更是不斷地懟寶玉,可見是不能對小姐們胡亂比喻的。

(3)每個人對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有一個認知,不能亂講話。

上面所講的例子,寶釵黛玉生氣是因為她們的自我認知是大家閨秀,而寶玉說話造次,她們認為這是破壞了她們的大家閨秀的形象,故而生氣。

再比如探春,27回裡寶玉說探春給他做鞋,趙姨娘抱怨為什麼不給賈環做,探春的反應是“登時沉下臉來”“益發動了氣,將頭一扭”,說“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

如果按照現代人的思維,趙姨娘是你親媽,賈環是你親兄弟啊,怎麼你這麼說話呢?可是按照那個時代的標準,探春這麼說話也並不為錯。探春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是這麼認知的,所以書裡她和趙姨娘經常有衝突。


師明禮


這事發生前不久,元春暗賜婚。賈母借張道士之口,拒絕了元春的旨意——“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

幾乎同一段時期,寶釵坐在午休的寶玉身邊做針線,聽到寶玉睡夢中的心思——“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寶釵的反應是——不覺怔住了!

這說明了寶釵及薛家的失敗!寶釵在寶玉情感上的失敗,薛家營造金玉婚姻的失敗!

這場失敗之前,寶釵跟寶玉兩人相處極和諧的:寶釵經常造訪寶玉——“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害的我們半夜三更不得睡覺”;兩人很談得來——寶玉贊寶釵“無書不知”,說明寶釵的“藏愚守拙”在寶玉面前是例外,寶釵展示給寶玉的,是對雜書的喜愛和博覽。在別人面前,這是要極力隱藏的,但跟寶玉在一起,不用。而且,這種離經叛道,很是投了寶玉的心思,所以寶玉對寶釵的博學“大讚”!

跟寶釵的廣閱雜書相對應的,是寶玉的“雜學旁收”——“寶兄弟,你每日家雜學旁收”!寶釵日日造訪早晚談講,也恰說明了對寶玉的欣賞!除了兩人都“雜學旁收”的愛好,還有寶玉與社會標準兩別的性情——他把女兒擺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從心底到細節無處不體貼。不要說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就是現代,也沒有幾人能做到!我覺得那時的寶釵,是愛寶玉的!這時候的兩人,算得知己!

正是這份知己情,讓黛玉察覺到了危機吧,所以視寶釵為大敵!對於湘雲的防備,黛玉只有一次——“恐藉此生隙,同史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這怕的是寶玉一時糊塗,效仿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說!但對寶釵,卻是時時不肯鬆懈的防備,直到寶玉“訴肺腑”為止。這從側面說明了,二寶是極可能相愛的吧!

在寶釵心裡,恐怕也是如此吧!備選期間,她與寶玉盡情談論;選秀失敗後,她迅速正視且認可了兩人的緣分!所以,對母親散播的“金玉良緣”,她心裡覺得“沒意思”,卻第一時間把紅麝串戴上了!心裡覺得“總遠著寶玉”,卻情不自禁的中午造訪,遇到寶玉午睡襲人出門,也渾然不覺,反而一屁股坐在床邊做針線……

她應該沒想到會失敗吧!她有姨媽王夫人,有舅舅王子騰一家,有薛家的萬貫家財……也許這些背景,助她擺平過很多困境。比如薛蟠的人命官司!對於她的婚配,她自然也相信他們能助她成功!

賈母拒婚,寶玉夢中剖白心意,寶黛的愛情,同時可能還有——選秀的失敗,這種種不如意一起襲來,這位十五歲的姑娘,未必能短時間內迅速消化!再穩重,也不過是個孩子,能在面上穩住就不錯了,哪裡能做到內心波瀾不驚,言行之間,便難免心浮氣躁了!

而此時的黛玉,任著性子與寶玉大哭大鬧,還是為情而起,這本來就是封建淑女的大忌。是寶釵千忍萬壓改掉的毛病——“你當我是誰,我七八歲上也是個淘氣的……”。但到了黛玉這裡,卻是賈母疼寵寶玉獨愛!

黛玉大哭大鬧,賈母怨天怨地,鳳姐兒親去解勸,寶玉伏低做小……來到寶釵面前時,兩人“都扣了環了”!

想想金玉良緣的散播開,賈母的拒婚……恐怕此刻寶釵心裡,真正覺得“沒意思”了吧!能笑著對寶玉說“我怕熱……少不得推身上不好”,恐怕已經是竭力穩當了!

偏寶玉又多了心,只怕心裡也少了平日的敏捷和體貼,臉上“訕訕”的,只怕心裡也“訕訕”的。便隨口說了“楊妃”,其實此時的寶玉,也真是無心的——“便明白自己說的造次了,比剛才在黛玉面前更不好意思”!若是平日,一向待人“厚道”的寶釵未必大怒,但此時此刻,寶釵隱忍數日的萬千情緒,卻忍無可忍了!

首先楊妃的品行,是寶釵所不齒的!其次,只怕這一時期,寶釵落選了,所以才說“我倒像楊妃,可惜沒有一個兄弟做的楊國忠的”!我覺得這是寶釵自曝了落選的原因!楊妃能順風順水,少不得楊國忠的支持!寶釵,恰少了這個!薛蟠不頂用,賈家王家,只怕也沒有伸手相幫!本來在薛家眼裡,賈家也是門好親事,偏又出師未捷!

其次,也側面說明了寶玉在寶釵心裡的分量吧!就像黛玉一樣,她的小性尖酸只對寶玉使!而寶釵的火氣,也只對寶玉發!

這是寶釵最後的一次袒露心思!我一直覺得,寶玉就像寶釵的唯一的一雙舊拖鞋。寶玉是寶釵唯一能隨心所欲的對象。而這一次,是寶釵最後一次情不自禁。從此以後,不管是發火,還是談書,亦或撲蝶……所有的輕鬆日子,都與寶釵徹底絕緣了!


悠然廬


“不爽”加上“不爽”的結果就是“更不爽”了。而“更不爽”再加上“非常不爽”的結果就是智商等於零。

總之,薛寶釵非常不爽到了幾乎失去理智了。

薛寶釵第一個“不爽”————皇妃,王妃都沒戲了。薛寶釵進京最早的目的是進宮選秀。這是一個家族的希望,路上,護送薛寶釵進京的薛家大公子薛蟠還順手搶了香菱。“進宮選秀”在歷朝歷代都有,清代參加選秀的是13——17歲的姑娘們。只是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正,通常是優先選滿八旗的姑娘們。她們後來的地位也最高。其次是選蒙八旗的姑娘們,她們的情況比滿八旗差不了多少。最後才輪到漢八旗的姑娘們,這時候,該填的坑都基本填滿了,剩下的不是宮女就是偏房了,因此,她們的情況最慘。問題是即使如此,薛寶釵還落選了,而且連個留牌待定的機會都沒撈著的那種。。。。。。這讓自視甚高的薛寶釵有點那也就是。所以,薛寶釵“不爽”。

薛寶釵的第二個“不爽”——“金玉情緣”也沒戲。進了賈府的薛寶釵,其實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媽欽定的“寶二奶奶”。薛寶釵當然心知肚明,但那個時候處於叛逆期的寶黛二人真是一對歡喜冤家,三天吵架吵得天翻地覆,兩頭和好又好的郎情妾意。二人又是史老太君早已內定的“冤家”。相比之下,薛寶釵就顯得“成熟”多了,但這種成熟又被寶玉看不上。薛寶釵幾次“勸學”賈寶玉,都被他當場摔了臉子。苦於跟賈寶玉沒有共同語言的薛寶釵,再面對“木石情緣”的時候,總有一種無力迴天的感覺,但又不得不維持知書達禮,端莊大氣的人設。所以,薛寶釵就“更不爽”了。

薛寶釵的第三個“不爽”——史老太君明確否定“金玉情緣”。清虛觀打醮之前,賈元春送來她支持“金玉情緣”的暗示,並安排了清虛觀打醮的事。而在清虛觀裡,張道長也想促成“金玉情緣”。但史老太君作為“木石情緣”的堅定擁護者,當場就明確的以賈寶玉“不宜早婚”為由直接拒絕了,絲毫沒給“金玉情緣”留下任何可能的餘地,這讓王夫人,薛姨媽和薛寶釵瞬間顏面掃地。她們三個人也明白了只要史老太君在一天,“木石情緣”就在一天,“金玉情緣”就沒戲一天。這個時候,薛寶釵的臉上確實有點掛不住了。但她滿腔怒火卻無處發洩。此時的她已經快失去理智了。直到賈寶玉沒話搭話的說了那句:“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徹底激怒了已經失去理智的薛寶釵。

薛寶釵在《紅樓夢》裡的體型確實稍顯豐滿,書中也有將薛寶釵比做楊貴妃的句子,但楊貴妃卻是一個讓薛寶釵羨慕嫉妒恨的存在。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確實體態豐滿,但她卻一度是後宮之主(李隆基冊封楊貴妃以後,並未設皇后),又集李隆基的三千寵愛於一身。這些都是薛寶釵的夢寐以求卻又鏡花水月的奢望。所以,她才來了那麼一句:“我倒像楊貴妃,只是沒有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做的楊國忠的!”就這句話,薛寶釵徹底暴露了,雖說是氣話,但也能看得出她和薛家的野心。但她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失態了,一笑了之。只是,這一切都瞧在了史老太君的眼裡。可是老太太呢,依舊悠哉遊哉的看戲。

“享福人福深還享福”的史老太君愣是把一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平安醮”不動聲色的變成了“個人休假”。別人爽不爽的老太太不知道,反正老太太肯定是真的爽了”。

只有史老太君活著,寶玉必須也只能娶黛玉。其他人想都別想,元妃也白搭。


陌上雲白


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作家史鐵生說:“活著的事,大抵在兩個方面:務實與務虛。”

如果是虛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那麼實就是“茶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說務虛是追求詩和遠方,那麼務實就是過好眼前的苟且。

許多人欣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大約就是對詩意生活的一種嚮往:不食人間煙火,任情任性,活出自我。這樣的林妹妹,誰不喜歡?

戀愛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前一刻還是笑靨如花,下一刻已是淚如雨下,那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覺會讓人魂牽夢繞,輾轉反側。

然而,回到現實生活裡,四周兵荒馬亂,若是找一人共度此生,大概多數人心中想的,還是薛寶釵最合適。

因為,生活需要務實,需要“你耕田來我織布”,需要人情練達體恤他人……

這麼看來,林妹妹屬於詩中畫裡的女子,寶姐姐屬於凡塵中的你我;一個帶仙氣,一個有煙火味。沒有誰高誰低之分,畢竟每個人的生命裡,都離不開務虛和務實。

讓我們從薛寶釵的務實人生中,汲取一些生活智慧。

簡化生活:豪華落盡見真淳

薛寶釵出身豪門,家有百萬巨資。父親在世之日,酷愛此女,視若掌上明珠。

想必薛寶釵也有自由輕鬆的童年時光。她曾對黛玉說:“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勾個人纏的。”

早歲哪知世事艱!每個任性的孩子,身後都有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然而父親早逝,哥哥薛蟠不識世事,惟知鬥雞走狗,聚賭嫖娼,恣意狂蕩,遂被人坑騙,家境日漸衰落。

魯迅先生幼時也經歷過家境敗落的心酸,曾經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雖不至淪落如此地步,卻光景大不如前。

五十七回,寶釵曾對邢岫煙說:“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閒妝?然七八年前,我也是這樣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咱們如今比不得他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

早慧的女孩總是最懂事,經歷家庭變故的薛寶釵不再以寫詩作畫為念,只留心家計之事,為母親分憂解勞。

早慧的女孩也最敏感,對於富貴、對於繁華,相比一般人,她有了清醒的認識。

她摒棄奢華,簡化生活。

穿著打扮上,不施粉黛,不帶環佩。她“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吊著半舊的紅綢軟簾”、衣服“一色半新不舊”……然而,從寶玉眼中看過去,“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有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美。

她住的屋子乾淨整潔,如雪洞一般。那一日,賈母陪著劉姥姥來到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發現僅有一案、一床、兩部書、數支菊花。

這是不是符合今天室內設計的簡約風?淡泊、清冷的風格和屋外那些奇草仙藤相映,讓人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拋棄物慾的繁華,追求簡單寧靜。所謂“淡極始知花更豔”,繁華落盡,唯留本真。

簡單,並不意味著內心枯寂。芒種節那天,寶釵走著走著看到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隨風翩躚,便躡手躡腳、穿花度柳直追而來。這,難道不是對生活的熱愛嗎?

越簡化生活,越貼近內心。

深處富貴,甘心淡泊。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已經洞穿了物慾的真相,直逼生活的本真。

珍重自己:珍重芳姿晝掩門

寶釵生得臉若銀盤,肌骨瑩潤,給人健康的感覺。

誰曾想過,寶釵也是藥罐子,因為喘咳之症,請遍名醫,吃盡仙藥,總不見效。

後來,禿頭和尚來了,說寶釵從胎裡帶著一股熱毒,開了“冷香丸”的藥方。

這是一方奇藥,需春日牡丹、夏日白荷、秋天芙蓉、冬日梅花,花經四季,謂之“炎涼”;又需加入蜂蜜、白糖,用黃柏送下,此謂“甘苦”也。

如果說“熱毒”是生命裡的慾望、貪念,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歷經炎涼,嚐遍甘苦,才能練就美好品質呢?

人生的修煉從珍愛自己開始。

寶釵第一次正面出場,正在靜養中。她對周瑞家的說:“只因我那種病又發了兩天,所以且靜養兩日。”

生病了,不怕!多少人強撐著拼命,讓帶病工作成了常態;又有多少人認為來日方長,肆意地糟蹋自己的身子。殊不知,生病靜養,才是健康之道!

靜養,不僅是身體上的休息,也是對情緒的一種調節。心靜,方能寵辱不驚,拂去心中的浮躁。

凡有涵養之人,皆能控制自己情緒。誠如寶釵。

因勸寶玉讀聖賢書,寶玉心煩,也不管寶釵臉上過得去過不去,咳了一聲,拿起腳就走了。

這樣的事,若發生在黛玉身上會如何呢?襲人說了,“要是林姑娘,不知要鬧到怎麼樣,哭得怎麼樣呢。”

然而,寶釵雖然“臉羞得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過後還是依舊。

勸你,你不聽,我為什麼要用生氣來懲罰自己呢?

能夠做到情緒平和,不隨意生氣,就是涵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寶釵在一切事情面前都忍讓妥協,無傷大雅的小事,她一笑而過;真正遇到傷及自尊的事情,她同樣會做出反擊。

第三十回,寶玉拿寶釵比作楊妃,寶釵聽了,不由大怒。然而,她沒有直接把情緒爆發出來,而是想了一下,冷笑著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

在這裡,寶釵捍衛的是心靈的尊嚴。她不願意被寶玉隨意輕薄了,因為楊貴妃在歷史上被定位為“禍水紅顏”,又在私生活上有違道德,所以,寶釵才會勃然大怒。她的還擊,不是小心眼,不是吃醋,是告訴對方,不要觸犯我的底線。

愛惜自己的身體,涵養自己的心靈,捍衛自己的尊嚴——如此,才是“珍重芳姿”的最好方式。

體恤他人:人情練達皆文章

公認的,寶釵屬於情商比較高的女孩。然而,所謂的高情商,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是善於換位思考,替別人考慮呢?

賈寶玉和林黛玉,可謂是痴情之人,可是他們的情多建立在愉悅自我的基礎之上,屬於審美的。

惟有寶釵,懂得體恤他人,讓情懷落地。

寶釵生日,賈母令她點戲,她點了一折《西遊記》,又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都是討賈母喜歡的熱鬧戲。

許多讀者以此來論寶釵的圓滑,然而,討長者喜歡,除了說明這個孩子懂事,何錯之有呢?許多成人在與他人相處時,還處處考慮的是自己,一個15歲的姑娘,為老人家著想,只能說明她的修養高。

襲人央求湘雲做針線活,寶釵對襲人講:湘雲“在家裡一點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主動替湘雲接活;湘雲開社做東,大包大攬,自己卻沒經濟實力,寶釵慷慨幫她辦螃蟹宴,體面地解決了難題。

邢岫煙家境貧寒,把衣物當了出去,寶釵知道後,悄悄地幫她贖回。

甚至對於大觀園的下人,她也能考慮到婆子們起早貪黑的處境,為她們謀利益。

最讓人感動的是寶釵對於香菱的幫助。香菱是整部紅樓裡最苦命的姑娘,在拐賣飄零中慘遭重重摺磨。

寶釵把香菱帶入了大觀園,對她學詩一事默許支持,極盡自己的保護和關愛。她給了香菱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

寶玉也為香菱的命運哀嘆過,可是他又何曾做過什麼呢?

一個人有情懷,為他人的故事傷感,固然有值得稱讚之處,然而,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聽完故事、擦乾眼淚、轉眼忘得乾乾淨淨,這種情懷也是空的。相比之下,寶釵能夠付諸行動,讓情懷落地,更需要勇氣和擔當。

可以看出,寶釵的八面玲瓏,絕不是圓滑世故。其背後隱藏著推己及人的善良和人情練達的智慧。

一個不善良的人,不會真心為他人考慮;一個不智慧的人,蒙著眼走路,自己尚且走得踉踉蹌蹌,何以保護他人?

豁達隨緣:一蓑煙雨任平生

再說第22回看戲文,寶釵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賈寶玉不開心,說這戲太熱鬧了。

於是,寶釵給寶玉唸了戲中的《寄生草》一曲: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

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

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最後兩句,與東坡居士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頗有相似之處。

所謂的熱鬧,背後有著孤獨;所謂的繁華,背後有著荒涼。十五歲的寶釵姑娘看得如此通透,也正因為如此,她在面對失去時,她能夠做到豁達隨緣。

尤三姐自殺,柳湘蓮出家,聞者無不駭然,唯有寶釵冷靜地說:“俗話說得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今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說……不必為他們傷感了。”

許多人覺得寶釵無情,畢竟死亡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中就有淡然看待死亡的觀念。莊子在妻子死後邊敲盆,邊唱歌,他認為生與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對待死亡應該坦然面對。

金庸小說在《神鵰俠侶》中寫到小龍女臨近死亡時,對楊過說:“生死有命,人生無常,因緣離合,豈能強求?過兒,憂能傷人,你別太過關懷了。”

這是不是和寶釵對薛姨媽的勸慰是一樣的呢?

既然生死隨緣,那麼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她提醒母親和哥哥,不要怠慢一起販貨的兄弟們,要請客酬謝。

不念過往,活在當下,這難道不是達觀隨緣的人生態度嗎?

以此來回看金釧之死,也就不難理解她對王夫人的勸慰。

逝者已去,活著的人做些什麼或許更為重要,這是薛寶釵一貫的生死觀。

所以,她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兩套,給金釧裹妝。連王夫人都問:“難道你不忌諱?”寶釵笑著說:“我從來不計較這些。”一面說,一面起身去取衣服。

可以想象,八十回後,縱然面對悲劇婚姻,寶釵也一定能展示生命的堅韌和頑強。

“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活在當下,比沉浸在痛苦中更有價值。

周國平曾說:“沒有浪漫氣息的悲劇是我們最本質的悲劇,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氣是我們最真實的勇氣。”活著本身,便需要勇氣。

務實生活,愛才有所附麗

魯迅先生在小說《傷逝》中描寫了涓生和子君一對知識青年。他們愛得熱烈純真,不惜同親友絕交。然而,在失業來臨,家庭生活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涓生髮出感慨:

“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務實地活著,是生命的第一要務。

務實的生活裡,也有詩和遠方;但是,如果只追求詩和遠方,忘了務實地活著,所謂幸福,只會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單純站在愛情的角度,寶玉和黛玉的痴情更能打動人心;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考慮,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從寶釵身上汲取智慧呢?

珍愛自己,體恤他人;簡化生活,豁達隨緣……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修行一生所追求的境界。

務實,勝過一切風花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