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則天對自己兒子這麼殘忍,卻偏偏寵愛太平公主?

鄧麗霞


我們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無論是皇帝還是普通老百姓,愛兒子相對來說都比愛女兒要多一點,最多也只能做到兒女公平對待。愛女兒超過愛兒子,那是極為少見的。而武則天就是這極為少見中的一個。

武則天對她的寶貝女兒太平公主真是非常疼愛,在太平公主很小的時候,就給了她很優厚的待遇,而且也比較縱容她。武則天嫁女兒,也是古今少有的豪華婚禮之一。史料記載,太平公主的婚車,大的門都過不去,不得不把門牆給拆了。兩邊照明的燭火太熾熱,把行道樹都給燒焦了不少。

而武則天對他的兒子們,則非常冷淡和嚴厲。她先後把她的四個兒子都立為太子過,但四個兒子都先後被她廢了。前面兩個兒子李弘和李賢,死得不明不白。史料上多次提到,他們的死,與武則天有關。後面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廢,廢了又立,最終,幾乎把他們都折騰成了神經病。

(太平公主劇照)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對她的兒子們那麼冷淡,對女兒太平公主又那樣疼愛呢?

一、武則天把對所有子女的愛,都集中在太平公主一個人身上。

舔犢情深,愛兒女是人的天性,是從動物那裡帶過來的本能。武則天也是一個人,她當然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武則天為什麼不愛他的兒子們呢?

其實她不是不愛,是不敢愛。

武則天的權力慾望太強,她想一輩子掌控權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唐高宗李治已經被她調理的很聽話,朝中的大小事情都交給她去處理。但李治畢竟是要死的,李治去世以後,他和李治的那些兒子們必然要繼位,那樣的話,就沒她什麼事兒了。所以怎麼著,她都要整治他的兒子們。也許她的心中也是很愛她的兒子們的,但是為了權力,她沒辦法把這種愛表現出來,只能讓他們過得很悲慘。

相對來說,女兒太平公主和她就沒有這樣的利益衝突。畢竟女兒搶奪她皇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她用不著壓抑對太平公主的愛。同時,她把對兒子們的所有愛,都傾注在了太平公主一個人身上。太平公主真正實現了“三千寵愛在一身”。

(武則天劇照)

二、太平公主怎麼做,都很討武則天的歡心。

我為什麼說太平公主怎麼做,都很討武則天的歡心呢?

太平公主和武則天的那些兒子們不一樣,她和武則天沒有權利上的衝突。她四處與人打交道,武則天不會覺得她有企圖。她討好武則天或者巴結李治,她忤逆武則天或者忤逆李冶,武則天都不會覺得她有想法。她對時事發表什麼看法,武則天也不會覺得她有什麼不對。總之,她怎麼做,武則天都會覺得她是對的。

再加上太平公主本身就乖巧伶俐,不該說的她不會亂說,惹武則天不高興的事,她不會去做。這樣一來,武則天就更喜歡她了。

(李治劇照)

三、太平公主對武則天有極大的幫助。

我說太平公主能夠極大地幫助武則天,並不是說太平公主有多大的能力,她能夠給武則天出什麼主意,幫武則天做什麼事情。而是武則天可以利用她,讓自己的勢力變大。

武則天真的稱得上是孤家寡人。因為她想要做的那件事情,是前無古人的,她根本就找不到什麼人商量。就算武家的子孫,她也不可能找他們商量。而且如果她找武家人商量的話,必然要引出前朝大臣喋喋不休的說辭。因為那樣做就是“外戚干政”。而“外戚干政”自古都是被否定的。

在太平公主身上找幫助,卻可以避免這些麻煩。武則天先是把太平公主嫁給了薛紹,希望薛紹能成為她奪取權力的一個力量。誰知道薛紹不但沒有幫助她,反而去幫助李家。所以武則天才會讓太平公主和薛紹離婚。重新把她嫁給了武家後人。這樣,作為太平公主的夫家,武家人就可以不再叫做“外戚”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武則天和她的老公李治共有過六個孩子,活到成年的有五個。的確是,武則天對待女兒太平公主比那幾個兒子好多了。

傳說武則天為了上位,犧牲了自己出生的第一個女兒,這或許也是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尤為好的理由之一。畢竟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物以稀為貴嘛。先說武則天的大兒子李弘,太子李弘命苦,從小孝順父母,深得父母喜愛,但是體弱多病,在太子位就死了。和武則天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武則天這個女人能從先帝的一個才人上位到皇后,再到皇帝,手段之毒辣自然是不用說的。再次就是太子賢,李賢寫了一首詩,影射武則天不是自己的母親。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三摘尤為可,四摘抱蔓歸。反正也不太清楚他寫的具體是什麼意思,就影射了自己的母親,不是武則天。之後武則天就把他弄死了。再說老三,唐中宗李顯。李顯有點兒懦弱,之前做過傀儡皇帝,因為他媽媽武則天殺死自己二哥的事兒,十分懼怕武則天。做了皇帝不久之後,就被武則天踢下臺去,趕去做了廬陵王,和他的老婆韋氏生死相依。至於老四,唐睿宗李旦,有點兒過於出世,不怎麼關心政治。他媽媽武則天也沒怎麼管他。說實在的,武則天這個皇帝對待自己的兒子的確比較一般,但對待女兒要比兒子們好一些。

武則天四子一女,女兒是最小的,也是武則天比較疼的。因為同是女人,武則天是很能理解小女兒的,而且因為之前痛失愛女,好不容易又有了一個女兒,所以百般疼愛。只要不觸碰自己的底線,自己都可以容忍的。由於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謀反,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女婿,也就是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紹。可能武則天也覺得虧欠自己的女兒吧。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疼愛同樣是女人的太平公主,因為她深知做女人的不易,尤其是殺了薛紹之後,她自己也覺得虧欠女兒,所以對她百般疼愛。


半畝仙客


政治人物首先看政治利益和衝突,然後才能是親情。

武則天和自己的兒子天然就註定在政治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李弘李賢本身就與武則天有著權力衝突,在高宗死後的權力分配蛋糕中,母子間是零和關係;而李顯李旦雖然自身無法撼動武則天的權力,但他們的身份決定他們肯定是李唐擁護者必須扛起的大旗,一旦出現權力鬆動時候,他們就是奪權派豎起的急先鋒。

事實上,後來在武則天年老,權力控制不嚴時候,奪權派就是以李顯為旗幟奪取的權力(後來第二次李唐王朝出現權力危機時,抬出的是李旦)。

武則天和兒子的這個矛盾,決定了他們要麼是權力明爭關係,要麼是潛在的最大權力爭奪者關係。而且對方一旦奪權成功後,基於法統需要,必然要對武則天的地位不予承認,對她的政策(尤其涉及孃家的政策)要大幅改變。這些都是作為政治家的武則天不能容忍的,所以她與兒子們的關係就是對手關係。至於作為普通人情的母子關係,反倒不值一提了。至於太平公主,她作為女兒,是不涉及這個最高權力爭奪的。

主觀上早期太平公主並沒有像後來安樂公主那樣明確希望成為皇太女;客觀上此時的太平公主既沒有武則天本身的樹立(武則天考慮的也是兒子還是侄子),也沒有任何派別重臣的支持。所以太平公主在權力的爭奪戰中只是一個配角。再加上這個配角又是和自己一心的,還是母女關係,那麼沒必要不喜愛啊。

但是,一旦涉及到任何權力問題,翻臉也是比翻書都快的。太平公主鍾情的第一任丈夫薛紹,二人已經有子女,一旦可能悖逆,直接誅殺,不給女兒絲毫人情;後來太平公主的婚姻也更多是作為與武家聯姻的需要。

所以說,不是武則天對女兒的感情比兒子多,而是帝王家親情在權力面前太不值一提了。


紅葉extra


太平公主眼睛長的像其父,一雙丹鳳眼;性格其母,強勢,潑辣,對權利充滿了慾望

同時,太平公主又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最小的孩子,深得父母喜愛。再加上,此時武則天榮登後位多年,厭倦了後宮與朝權的爭鬥,母性大發,有大把時間去寵溺小太平。

有一次,5,6歲的小太平,屁跌兒屁跌兒的來到,外婆榮國夫人家玩耍,她的表哥賀蘭敏之依仗著與榮國夫人有一腿,看著自己的表妹小太平活潑可愛,楚楚動人。竟然色性大發,逼奸小太平。那還得了,武則天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立馬流放賀蘭敏之,在半路上,指使人結果了賀蘭敏之。這個賀蘭敏之,真是作死,色膽包天,之前還姦汙了未過門的太子妃。要不是祖母楊氏,也就是武則天的母親求情,早就身首異處。這次又打起了小太平的主意,也不動動腳趾頭想想,活該!


▲【大家好,我是嫵媚娘,媚娘帶你讀懂大唐!讀懂華夏五千年!誠邀您一起討論歷史問題,誠邀您的關注】

又過了幾年,小太平長大了,到了出嫁的年齡。吐蕃貴族大老遠的跑來,想抱大唐的大腿,做大唐的女婿,表白於太平公主。武則天趕緊攔住吐蕃小白臉,說,小女出家為尼,道號太平一名。於是,吐蕃貴族他信了,灰溜溜的回去了。

其實,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就是不想女兒遠嫁,又不好拒絕人家一番好意,還專門為太平公主修了太平觀,正式出家,懟那個求親者。

在捨不得女兒,女兒也要出嫁啊

在16歲時,唐高宗親自為太平公主挑選了一位得意郎君,薛紹。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嫡親外甥,武則天對太平公主視為掌上明珠,他覺得駙馬薛紹的嫂子蕭氏和成氏出身有點低,想逼薛紹的哥哥薛顗休掉自己的二位夫人。這也為薛顗後期造反留下隱患。婚禮那天,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山珍海味,應有盡有;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場面十分宏大,篝火硬是把長安城裡的大樹烤焦了,婚禮儀仗隊,接親,迎親的隊伍綿延數十里, 豪華程度,十分了得。

公元688年,太平公主與薛紹生的小兒子剛滿月,駙馬薛紹就因為他的哥哥薛顗,參與唐皇室李衝恢復李唐江山的活動。其本人,並未參與,但受牽連,最後在獄中領了盒飯。在與駙馬爺的婚姻期間,太平公主,安分守己,並沒有傳出“桃色新聞”。太平公主孤兒寡母,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將她的封戶,打破慣例,增加到1200戶。

看著自己的女兒整天悶悶不樂,孤獨寂寞。就將自己的女兒改嫁給自己的侄子武攸暨,為了使自己女兒在武家成為女主人,下令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為武攸暨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是,生性謹慎謙退的武攸暨根,根本把持不住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仗著自己的母親是皇帝,膽子越來越大,大肆的豢養男寵,與朝中大臣通姦。

武攸寄也不知哪個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心裡肯定是拔涼拔涼的!


武則天原本有個男寵,叫馮小寶

他是唐高宗李治之妹千金公主最中意的男寵 。因為這個男寵馮小寶得罪了當朝宰相蘇良嗣,又一把火把明堂給點了,還叫囂的說,武則天是女人,明堂一把火燒了,沒啥了不起。最後被太平公主派人宰了。

但是失去了馮小寶,武則天陷入空虛寂寞。太平公主主動將自己的得意男寵,張易之和張宗昌進獻出來。武則天十分的喜愛。真是知母莫如女!


小時候,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武則天老了,太平公主還找人照顧武則天,溫馨!


但是,這樣的溫馨生活並沒有永恆。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臥病不起。

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則天駕鶴西去,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而結束。


武媚娘讀史


標題這種說法不夠嚴謹,武則天和其親生子女們的關係應該分階段、分角色看待。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

子女們作為武則天在後宮爭寵和穩固權勢的有力助力,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武則天曾經對他們充滿了母愛,用盡力量給與他們最好的待遇。

不過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具有極強的權力慾,充滿了積極進取的野心。她和歷史上不少男性統治者一樣,具有剛強果斷狠辣的個性,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可以犧牲一切,包括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旦子女們成為她權力道路上的阻礙,她也可以翻臉變成冷酷的劊子手。

武則天和唐高宗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六個孩子,他們分別是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安定思公主李氏、太平公主李氏。

對自己親生的這六個孩子,武則天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具有極強的慈母心懷。她對他們充滿關愛,費心地為他們爭取最好的地位和待遇,為他們安排顯赫的官爵、為他們安排良好的婚姻。同時,武則天又不是一味溺愛子女,她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

,武則天對子女的管教可稱嚴厲。她的幾個兒子都接受了傳統的儒家教育,武則天要求他們讀書要用功、做人要知禮、行為要檢點,而她的長子李弘的表現可以說是儒家典範的君子了。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的長女安定思公主。根據史書記載,安定思公主很有可能是武則天為了謀求皇后之位,在和李治原配王皇后後宮爭寵鬥爭中,被自己親手掐死嫁禍給王皇后的。安定思公主之死反應了武則天作為政治人物為達目的不惜毀滅一切的冷酷個性,不過武則天當皇后之後,又大肆追悼這個早夭的公主,這又反應了她為人之母愧疚的一面。

武則天在安定思公主夭折後,再也沒有生育過女兒,在最後一個兒子李旦出生五六年後,已經四十多歲的武則天竟然中年意外得女,生下了最後一個孩子太平公主。因此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尤為寵愛。

太平公主不僅是母親的小女兒,她的長相和性格也類母,美麗動人聰慧機智,武則天當然是更加喜歡。太平公主長大後被父親李治嫁給了李治姐姐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公主出嫁時,一路送嫁的火把都烤焦了長安城沿街的槐樹,武則天還嫌棄薛紹兩個嫂嫂出身不夠,甚至想逼他們出妻。一年多後,太平公主生下第一個孩子,唐高宗和武則天為她大赦東都進行慶祝。


不過隨著武則天權勢慾望的增長,她和自己的兒子們逐漸成為了政治的對立面,因為母子雙方都是最高權力的競爭者,因此武則天利用自己的母親身份和政治權勢先發制人對兒子們進行了壓制和打擊。其中她的長子李弘因病早逝(一說是被武則天毒死)、次子李賢被武則天以謀反罪廢黜太子之位並流放(武則天稱帝后殺害了李賢)、第三子中宗李顯被母親廢黜並慘遭流放、第四子李旦被母親立為傀儡皇帝長期幽禁。

由於中國古代是以父權宗法制為基礎的宗法社會,女兒的身份被天然排斥出家族繼承人範圍,因此在這場母子之間相互廝殺的權力鬥爭中,太平公主雖然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薛紹,但她本人在女皇的安排下得以保全,聯姻武家,並繼續成為女皇武則天最寵愛的孩子,而且逐漸獲得了政治權勢,太平公主也利用武皇的信任,在武周晚年以及神龍之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後來被中宗李顯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之後又和侄子李隆基聯手發動政變殺死韋后,擁戴睿宗上位,並且在睿宗年間繼續把持朝政,直到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剷除姑姑。


春和九如


武則天之所以對自己的兒子這麼殘忍,卻偏愛太平公主,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劉嘉玲版本武則天

1.武則天在與高宗共政期間,其將自己親生兒子當作自己的競爭對象。在這個時期,高宗由於身體原因不能聽政,所以高宗尤其注重培養太子李弘也就是武則天第一個兒子臨政,以便其能夠順利接收地位來掌控朝廷,但是後期因為太子李弘病逝,學術界認為太子之死是武則天害死的,我也傾向於此種觀點,因為武則天對於權力迷戀已讓他失去了理智,包括作為一名母親的理智。其看到高宗對於李弘的培養,而且高宗身體又不好,隨時要將帝位移交給太子。所以,武則天暗地裡將太子暗中害死,以便其掌握權力。當立李賢為太子之後,武則天再一次看到了兒子對於自己權力的威脅,同樣也將第二個兒子以罪名殺死。

劉曉慶版本武則天



2.武則天不僅對自己的所出的兒子進行清洗,也對其他李氏子弟開展清洗工作。其重用酷吏,大力鼓勵人們告密,造成人人自危的政治環境。其下詔殺南安王李穎等宗室12人,唐朝宗室被殺戮殆盡,倖存的都被流放到嶺南。武則天的殘酷政治行為,導致各王人心惶惶,發生叛亂,其最終消滅了琅琊王、越王、韓王、魯王、黃國公、東莞郡公、常樂公主等,將李家大部分勢力消滅殆盡。這回武則天能夠安安心心的睡個安穩覺。690年9月9日改國號為周。


賈靜雯版本太平公主

3.武則天對太平公主非常寵愛。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寵愛之極,太平第一次結婚時為了能夠讓車駕過去而拆縣館的圍牆,第二次婚姻的時候,將對方的妻子處死。為什麼武則天如此溺愛太平公主,主要原因其對自己權力暫時沒有威脅,其傳位給誰也是李氏家族後人,絕對不會給太平公主,另外其為什麼喜歡太平時因為公主和她長的很像,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他是武則天一個很好的幫手,可以幫助其統治管理天下。

這就是我對此問題的一點見解,如有不妥請積極留言。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在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下,武則天一個弱女子能爬到皇帝這個位置,手段不毒辣是不可能的,在武則天還是嬪妃的時候,為了對抗王皇后,親手掐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後面為了皇位也毒害了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李弘和李賢,另外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廢,武則天對自己的兒子這麼殘忍,可是為什麼偏偏對於自己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卻是異常疼愛呢?

第一:太平公主對她的皇位沒威脅

武則天還是從骨子裡認為女人是不大可能做皇帝的,對自己的兒子很狠毒,是因為自己的兒子耽誤自己做皇帝,可是太平公主作為自己的女兒,對她皇位沒有威脅,既然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哪有不心疼的道理呢?而且太平公主聰明果斷,很多事情都可以幫武則天分憂,因此武則天很寵愛她。

第二:武則天也需要親情

即使武則天處於九五之尊的位置,可是高處不勝寒,深宮長夜漫漫,沒有和自己貼心的人,她也是個女人,也需要別人陪伴以及傾訴的對象,一般女兒都會粘著母親,女兒是自己的小棉襖,而自己的親生女兒就是滿足這點。

太平公主長相性格都很像極了武則天自己本人,這讓她自己感覺看到了曾經年少的自己,之所以對太平公主寵愛,可能還因為武則天年輕時候曾經為了爭寵,親手掐死了自己的第一個親生女兒,現在寵愛太平公主,武則天想彌補對第一位女兒安定公主的愧疚和遺憾,也平衡下自己缺失的母愛。

疼愛歸疼愛,可是武則天去世後,就沒辦法庇佑她最愛的女兒了,不過武則天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最心愛的女兒最後竟然因為謀反,而被賜死。


小聰歷史客棧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女兒。在武則天還不是皇后時,武則天本來生有一個女兒,那時高宗李治還在,武則天僅是個昭宜。

唐太宗去世後,武則天依照祖制,進感業寺當尼姑,按正常發展她這輩子要在寺廟裡孤獨終老了。在唐宮內,沒有了武則天,但是王皇后和蕭淑妃在爭寵。王皇后為了擊敗悄然得勢的蕭淑妃,在徵得李治同意後把武則天帶入了後宮。

李治還是很喜歡武則天的,可能是李治厭煩了宮裡的爭鬥,喜歡純淨無瑕的武則天。王皇后算的準,武則天一來,果然把蕭淑妃的寵愛都奪了過去。但是她千算萬算沒算到,武則天生了女兒,皇帝對這個女兒喜歡的不得了。漸漸的,王皇后感覺芒刺在背,覺得自己的皇后之位岌岌可危,武則天有後來居上的趨勢。於是,王皇后和蕭淑妃聯合起來,準備設計殺死武則天。但是她們的計劃洩露給武則天了,武則天很害怕。思來想去,她看到王皇后來看她的女兒了,因為王皇后沒有子女,所以對武則天的女兒很喜愛。武則天一狠心,在王皇后看過她女兒後掐死了自己的女兒。李治後來也過來看她的女兒,發現女兒已死,眾宮女都說除了王皇后,沒人來過。至此,武則天通過女兒的命扳倒了王皇后,後來使用恩威並施的手段成功當上了皇后。

當皇后後,武則天又生了一個女兒即太平公主。因為對上一個女兒的愧疚,所以對太平公主寵愛的無以復加。

在因為殺死太平公主的丈夫後,為了補償她,不僅對她的食邑增加,還允許她參政,只不過不公開罷了。太平公主在武則天的默默培養下,政治能力越來越厲害,簡直是另一個武則天。

太平公主對權利的慾望越來越高,直至參與了神龍政變和唐隆政變後,她的權勢達到了唐朝公主的頂峰。

在和自己的侄子李隆基的權利爭奪失敗後,被賜死,一代傳奇公主宣告結束。


名鳴得意


因為武則天覺得女兒不會宰了她搶她皇位,而幾個兒子看上去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實際上一有機會就會弒母篡位,在皇權面前什麼虎毒不食子儒家孝為先統統滾一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下海堡壘




武則天是什麼人呢?權利慾極強,可以說為了攫取權利不擇手段——為了稱帝,她可以一方面大開殺戒,不但殺功臣,殺鎮邊大將,殺宮人太監,殺子侄親屬,連自己兒子殺起來都不手軟;另一方面,她又能對自己丈夫、高宗李治隱忍十年,沒有成功的把握,絕不動手;對於可以願意輔佐自己的人,她還是非常賞識的,所以武氏一朝還出了位賢相狄仁傑,甚至贏得了上亂下治的讚揚。所以我們不能僅從兒女情長來看她到底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太平公主恰恰就是特別對武則天胃口的人:作為女人,看起來沒有多少奪權的威脅,偏偏還聰明決斷,是武很好的參謀與幫手。

想想武朝後期直至玄宗年間,太平公主做過多少大事,就知道她能力有多強了:

  • 處死武則天寵信的酷吏來俊臣
  • 參與誅殺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居然沒被武察覺,反而因此在宰相張柬之兵變,恢復李唐江山以後,權勢更盛,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 誅殺韋后,滅了宿敵安樂公主,擁立自己的親哥哥李旦即位,一時權傾朝野

雖然最終沒算計過自己的親侄子李隆基,太平公主也是女中豪傑啦。可以想見,對於武則天來說,這樣一個信得過又才堪大任的人是多麼難得。



當然,作為武最小的女兒,很可能長得還又漂亮又隨媽,太平應該是觸動了武心中柔軟的母性,從而倍加呵護寵溺。但是要注意,這種寵愛,是以不能絲毫傷害武的絕對權威為前提的,太平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她人生中真正的摯愛,薛紹,就是被武則天生生餓死在大牢中的,罪名僅僅是他的兄弟參與了反對武的行動(他自己完全沒有參與,武也十分清楚這一點)。事後,武則天給太平的補償,無非是財物田產,和塞給她一位姓武的丈夫。在武皇心中,一切都是可以計算的,唯有個人權力不容挑戰。所以太平後來的“放蕩”和對權力的渴望就可以理解——有權才有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