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对自己儿子这么残忍,却偏偏宠爱太平公主?

邓丽霞


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爱儿子相对来说都比爱女儿要多一点,最多也只能做到儿女公平对待。爱女儿超过爱儿子,那是极为少见的。而武则天就是这极为少见中的一个。

武则天对她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真是非常疼爱,在太平公主很小的时候,就给了她很优厚的待遇,而且也比较纵容她。武则天嫁女儿,也是古今少有的豪华婚礼之一。史料记载,太平公主的婚车,大的门都过不去,不得不把门墙给拆了。两边照明的烛火太炽热,把行道树都给烧焦了不少。

而武则天对他的儿子们,则非常冷淡和严厉。她先后把她的四个儿子都立为太子过,但四个儿子都先后被她废了。前面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死得不明不白。史料上多次提到,他们的死,与武则天有关。后面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最终,几乎把他们都折腾成了神经病。

(太平公主剧照)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对她的儿子们那么冷淡,对女儿太平公主又那样疼爱呢?

一、武则天把对所有子女的爱,都集中在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

舔犊情深,爱儿女是人的天性,是从动物那里带过来的本能。武则天也是一个人,她当然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武则天为什么不爱他的儿子们呢?

其实她不是不爱,是不敢爱。

武则天的权力欲望太强,她想一辈子掌控权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唐高宗李治已经被她调理的很听话,朝中的大小事情都交给她去处理。但李治毕竟是要死的,李治去世以后,他和李治的那些儿子们必然要继位,那样的话,就没她什么事儿了。所以怎么着,她都要整治他的儿子们。也许她的心中也是很爱她的儿子们的,但是为了权力,她没办法把这种爱表现出来,只能让他们过得很悲惨。

相对来说,女儿太平公主和她就没有这样的利益冲突。毕竟女儿抢夺她皇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她用不着压抑对太平公主的爱。同时,她把对儿子们的所有爱,都倾注在了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太平公主真正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

(武则天剧照)

二、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

我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呢?

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那些儿子们不一样,她和武则天没有权利上的冲突。她四处与人打交道,武则天不会觉得她有企图。她讨好武则天或者巴结李治,她忤逆武则天或者忤逆李冶,武则天都不会觉得她有想法。她对时事发表什么看法,武则天也不会觉得她有什么不对。总之,她怎么做,武则天都会觉得她是对的。

再加上太平公主本身就乖巧伶俐,不该说的她不会乱说,惹武则天不高兴的事,她不会去做。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更喜欢她了。

(李治剧照)

三、太平公主对武则天有极大的帮助。

我说太平公主能够极大地帮助武则天,并不是说太平公主有多大的能力,她能够给武则天出什么主意,帮武则天做什么事情。而是武则天可以利用她,让自己的势力变大。

武则天真的称得上是孤家寡人。因为她想要做的那件事情,是前无古人的,她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就算武家的子孙,她也不可能找他们商量。而且如果她找武家人商量的话,必然要引出前朝大臣喋喋不休的说辞。因为那样做就是“外戚干政”。而“外戚干政”自古都是被否定的。

在太平公主身上找帮助,却可以避免这些麻烦。武则天先是把太平公主嫁给了薛绍,希望薛绍能成为她夺取权力的一个力量。谁知道薛绍不但没有帮助她,反而去帮助李家。所以武则天才会让太平公主和薛绍离婚。重新把她嫁给了武家后人。这样,作为太平公主的夫家,武家人就可以不再叫做“外戚”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武则天和她的老公李治共有过六个孩子,活到成年的有五个。的确是,武则天对待女儿太平公主比那几个儿子好多了。

传说武则天为了上位,牺牲了自己出生的第一个女儿,这或许也是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尤为好的理由之一。毕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物以稀为贵嘛。先说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太子李弘命苦,从小孝顺父母,深得父母喜爱,但是体弱多病,在太子位就死了。和武则天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武则天这个女人能从先帝的一个才人上位到皇后,再到皇帝,手段之毒辣自然是不用说的。再次就是太子贤,李贤写了一首诗,影射武则天不是自己的母亲。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三摘尤为可,四摘抱蔓归。反正也不太清楚他写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就影射了自己的母亲,不是武则天。之后武则天就把他弄死了。再说老三,唐中宗李显。李显有点儿懦弱,之前做过傀儡皇帝,因为他妈妈武则天杀死自己二哥的事儿,十分惧怕武则天。做了皇帝不久之后,就被武则天踢下台去,赶去做了庐陵王,和他的老婆韦氏生死相依。至于老四,唐睿宗李旦,有点儿过于出世,不怎么关心政治。他妈妈武则天也没怎么管他。说实在的,武则天这个皇帝对待自己的儿子的确比较一般,但对待女儿要比儿子们好一些。

武则天四子一女,女儿是最小的,也是武则天比较疼的。因为同是女人,武则天是很能理解小女儿的,而且因为之前痛失爱女,好不容易又有了一个女儿,所以百般疼爱。只要不触碰自己的底线,自己都可以容忍的。由于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谋反,武则天杀了自己的女婿,也就是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绍。可能武则天也觉得亏欠自己的女儿吧。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疼爱同样是女人的太平公主,因为她深知做女人的不易,尤其是杀了薛绍之后,她自己也觉得亏欠女儿,所以对她百般疼爱。


半亩仙客


政治人物首先看政治利益和冲突,然后才能是亲情。

武则天和自己的儿子天然就注定在政治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弘李贤本身就与武则天有着权力冲突,在高宗死后的权力分配蛋糕中,母子间是零和关系;而李显李旦虽然自身无法撼动武则天的权力,但他们的身份决定他们肯定是李唐拥护者必须扛起的大旗,一旦出现权力松动时候,他们就是夺权派竖起的急先锋。

事实上,后来在武则天年老,权力控制不严时候,夺权派就是以李显为旗帜夺取的权力(后来第二次李唐王朝出现权力危机时,抬出的是李旦)。

武则天和儿子的这个矛盾,决定了他们要么是权力明争关系,要么是潜在的最大权力争夺者关系。而且对方一旦夺权成功后,基于法统需要,必然要对武则天的地位不予承认,对她的政策(尤其涉及娘家的政策)要大幅改变。这些都是作为政治家的武则天不能容忍的,所以她与儿子们的关系就是对手关系。至于作为普通人情的母子关系,反倒不值一提了。至于太平公主,她作为女儿,是不涉及这个最高权力争夺的。

主观上早期太平公主并没有像后来安乐公主那样明确希望成为皇太女;客观上此时的太平公主既没有武则天本身的树立(武则天考虑的也是儿子还是侄子),也没有任何派别重臣的支持。所以太平公主在权力的争夺战中只是一个配角。再加上这个配角又是和自己一心的,还是母女关系,那么没必要不喜爱啊。

但是,一旦涉及到任何权力问题,翻脸也是比翻书都快的。太平公主钟情的第一任丈夫薛绍,二人已经有子女,一旦可能悖逆,直接诛杀,不给女儿丝毫人情;后来太平公主的婚姻也更多是作为与武家联姻的需要。

所以说,不是武则天对女儿的感情比儿子多,而是帝王家亲情在权力面前太不值一提了。


红叶extra


太平公主眼睛长的像其父,一双丹凤眼;性格其母,强势,泼辣,对权利充满了欲望

同时,太平公主又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最小的孩子,深得父母喜爱。再加上,此时武则天荣登后位多年,厌倦了后宫与朝权的争斗,母性大发,有大把时间去宠溺小太平。

有一次,5,6岁的小太平,屁跌儿屁跌儿的来到,外婆荣国夫人家玩耍,她的表哥贺兰敏之依仗着与荣国夫人有一腿,看着自己的表妹小太平活泼可爱,楚楚动人。竟然色性大发,逼奸小太平。那还得了,武则天听闻此事,勃然大怒,立马流放贺兰敏之,在半路上,指使人结果了贺兰敏之。这个贺兰敏之,真是作死,色胆包天,之前还奸污了未过门的太子妃。要不是祖母杨氏,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求情,早就身首异处。这次又打起了小太平的主意,也不动动脚趾头想想,活该!


▲【大家好,我是妩媚娘,媚娘带你读懂大唐!读懂华夏五千年!诚邀您一起讨论历史问题,诚邀您的关注】

又过了几年,小太平长大了,到了出嫁的年龄。吐蕃贵族大老远的跑来,想抱大唐的大腿,做大唐的女婿,表白于太平公主。武则天赶紧拦住吐蕃小白脸,说,小女出家为尼,道号太平一名。于是,吐蕃贵族他信了,灰溜溜的回去了。

其实,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就是不想女儿远嫁,又不好拒绝人家一番好意,还专门为太平公主修了太平观,正式出家,怼那个求亲者。

在舍不得女儿,女儿也要出嫁啊

在16岁时,唐高宗亲自为太平公主挑选了一位得意郎君,薛绍。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嫡亲外甥,武则天对太平公主视为掌上明珠,他觉得驸马薛绍的嫂子萧氏和成氏出身有点低,想逼薛绍的哥哥薛顗休掉自己的二位夫人。这也为薛顗后期造反留下隐患。婚礼那天,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场面十分宏大,篝火硬是把长安城里的大树烤焦了,婚礼仪仗队,接亲,迎亲的队伍绵延数十里, 豪华程度,十分了得。

公元688年,太平公主与薛绍生的小儿子刚满月,驸马薛绍就因为他的哥哥薛顗,参与唐皇室李冲恢复李唐江山的活动。其本人,并未参与,但受牵连,最后在狱中领了盒饭。在与驸马爷的婚姻期间,太平公主,安分守己,并没有传出“桃色新闻”。太平公主孤儿寡母,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将她的封户,打破惯例,增加到1200户。

看着自己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孤独寂寞。就将自己的女儿改嫁给自己的侄子武攸暨,为了使自己女儿在武家成为女主人,下令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为武攸暨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生性谨慎谦退的武攸暨根,根本把持不住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仗着自己的母亲是皇帝,胆子越来越大,大肆的豢养男宠,与朝中大臣通奸。

武攸寄也不知哪个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心里肯定是拔凉拔凉的!


武则天原本有个男宠,叫冯小宝

他是唐高宗李治之妹千金公主最中意的男宠 。因为这个男宠冯小宝得罪了当朝宰相苏良嗣,又一把火把明堂给点了,还叫嚣的说,武则天是女人,明堂一把火烧了,没啥了不起。最后被太平公主派人宰了。

但是失去了冯小宝,武则天陷入空虚寂寞。太平公主主动将自己的得意男宠,张易之和张宗昌进献出来。武则天十分的喜爱。真是知母莫如女!


小时候,武则天宠爱太平公主。武则天老了,太平公主还找人照顾武则天,温馨!


但是,这样的温馨生活并没有永恒。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卧病不起。

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则天驾鹤西去,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而结束。


武媚娘读史


标题这种说法不够严谨,武则天和其亲生子女们的关系应该分阶段、分角色看待。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

子女们作为武则天在后宫争宠和稳固权势的有力助力,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武则天曾经对他们充满了母爱,用尽力量给与他们最好的待遇。

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充满了积极进取的野心。她和历史上不少男性统治者一样,具有刚强果断狠辣的个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旦子女们成为她权力道路上的阻碍,她也可以翻脸变成冷酷的刽子手。

武则天和唐高宗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六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安定思公主李氏、太平公主李氏。

对自己亲生的这六个孩子,武则天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具有极强的慈母心怀。她对他们充满关爱,费心地为他们争取最好的地位和待遇,为他们安排显赫的官爵、为他们安排良好的婚姻。同时,武则天又不是一味溺爱子女,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武则天对子女的管教可称严厉。她的几个儿子都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武则天要求他们读书要用功、做人要知礼、行为要检点,而她的长子李弘的表现可以说是儒家典范的君子了。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长女安定思公主。根据史书记载,安定思公主很有可能是武则天为了谋求皇后之位,在和李治原配王皇后后宫争宠斗争中,被自己亲手掐死嫁祸给王皇后的。安定思公主之死反应了武则天作为政治人物为达目的不惜毁灭一切的冷酷个性,不过武则天当皇后之后,又大肆追悼这个早夭的公主,这又反应了她为人之母愧疚的一面。

武则天在安定思公主夭折后,再也没有生育过女儿,在最后一个儿子李旦出生五六年后,已经四十多岁的武则天竟然中年意外得女,生下了最后一个孩子太平公主。因此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尤为宠爱。

太平公主不仅是母亲的小女儿,她的长相和性格也类母,美丽动人聪慧机智,武则天当然是更加喜欢。太平公主长大后被父亲李治嫁给了李治姐姐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公主出嫁时,一路送嫁的火把都烤焦了长安城沿街的槐树,武则天还嫌弃薛绍两个嫂嫂出身不够,甚至想逼他们出妻。一年多后,太平公主生下第一个孩子,唐高宗和武则天为她大赦东都进行庆祝。


不过随着武则天权势欲望的增长,她和自己的儿子们逐渐成为了政治的对立面,因为母子双方都是最高权力的竞争者,因此武则天利用自己的母亲身份和政治权势先发制人对儿子们进行了压制和打击。其中她的长子李弘因病早逝(一说是被武则天毒死)、次子李贤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废黜太子之位并流放(武则天称帝后杀害了李贤)、第三子中宗李显被母亲废黜并惨遭流放、第四子李旦被母亲立为傀儡皇帝长期幽禁。

由于中国古代是以父权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女儿的身份被天然排斥出家族继承人范围,因此在这场母子之间相互厮杀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薛绍,但她本人在女皇的安排下得以保全,联姻武家,并继续成为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孩子,而且逐渐获得了政治权势,太平公主也利用武皇的信任,在武周晚年以及神龙之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被中宗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之后又和侄子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戴睿宗上位,并且在睿宗年间继续把持朝政,直到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姑姑。


春和九如


武则天之所以对自己的儿子这么残忍,却偏爱太平公主,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刘嘉玲版本武则天

1.武则天在与高宗共政期间,其将自己亲生儿子当作自己的竞争对象。在这个时期,高宗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听政,所以高宗尤其注重培养太子李弘也就是武则天第一个儿子临政,以便其能够顺利接收地位来掌控朝廷,但是后期因为太子李弘病逝,学术界认为太子之死是武则天害死的,我也倾向于此种观点,因为武则天对于权力迷恋已让他失去了理智,包括作为一名母亲的理智。其看到高宗对于李弘的培养,而且高宗身体又不好,随时要将帝位移交给太子。所以,武则天暗地里将太子暗中害死,以便其掌握权力。当立李贤为太子之后,武则天再一次看到了儿子对于自己权力的威胁,同样也将第二个儿子以罪名杀死。

刘晓庆版本武则天



2.武则天不仅对自己的所出的儿子进行清洗,也对其他李氏子弟开展清洗工作。其重用酷吏,大力鼓励人们告密,造成人人自危的政治环境。其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12人,唐朝宗室被杀戮殆尽,幸存的都被流放到岭南。武则天的残酷政治行为,导致各王人心惶惶,发生叛乱,其最终消灭了琅琊王、越王、韩王、鲁王、黄国公、东莞郡公、常乐公主等,将李家大部分势力消灭殆尽。这回武则天能够安安心心的睡个安稳觉。690年9月9日改国号为周。


贾静雯版本太平公主

3.武则天对太平公主非常宠爱。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宠爱之极,太平第一次结婚时为了能够让车驾过去而拆县馆的围墙,第二次婚姻的时候,将对方的妻子处死。为什么武则天如此溺爱太平公主,主要原因其对自己权力暂时没有威胁,其传位给谁也是李氏家族后人,绝对不会给太平公主,另外其为什么喜欢太平时因为公主和她长的很像,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他是武则天一个很好的帮手,可以帮助其统治管理天下。

这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点见解,如有不妥请积极留言。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下,武则天一个弱女子能爬到皇帝这个位置,手段不毒辣是不可能的,在武则天还是嫔妃的时候,为了对抗王皇后,亲手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后面为了皇位也毒害了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另外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废,武则天对自己的儿子这么残忍,可是为什么偏偏对于自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却是异常疼爱呢?

第一:太平公主对她的皇位没威胁

武则天还是从骨子里认为女人是不大可能做皇帝的,对自己的儿子很狠毒,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耽误自己做皇帝,可是太平公主作为自己的女儿,对她皇位没有威胁,既然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哪有不心疼的道理呢?而且太平公主聪明果断,很多事情都可以帮武则天分忧,因此武则天很宠爱她。

第二:武则天也需要亲情

即使武则天处于九五之尊的位置,可是高处不胜寒,深宫长夜漫漫,没有和自己贴心的人,她也是个女人,也需要别人陪伴以及倾诉的对象,一般女儿都会粘着母亲,女儿是自己的小棉袄,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就是满足这点。

太平公主长相性格都很像极了武则天自己本人,这让她自己感觉看到了曾经年少的自己,之所以对太平公主宠爱,可能还因为武则天年轻时候曾经为了争宠,亲手掐死了自己的第一个亲生女儿,现在宠爱太平公主,武则天想弥补对第一位女儿安定公主的愧疚和遗憾,也平衡下自己缺失的母爱。

疼爱归疼爱,可是武则天去世后,就没办法庇佑她最爱的女儿了,不过武则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最后竟然因为谋反,而被赐死。


小聪历史客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女儿。在武则天还不是皇后时,武则天本来生有一个女儿,那时高宗李治还在,武则天仅是个昭宜。

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依照祖制,进感业寺当尼姑,按正常发展她这辈子要在寺庙里孤独终老了。在唐宫内,没有了武则天,但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在争宠。王皇后为了击败悄然得势的萧淑妃,在征得李治同意后把武则天带入了后宫。

李治还是很喜欢武则天的,可能是李治厌烦了宫里的争斗,喜欢纯净无瑕的武则天。王皇后算的准,武则天一来,果然把萧淑妃的宠爱都夺了过去。但是她千算万算没算到,武则天生了女儿,皇帝对这个女儿喜欢的不得了。渐渐的,王皇后感觉芒刺在背,觉得自己的皇后之位岌岌可危,武则天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联合起来,准备设计杀死武则天。但是她们的计划泄露给武则天了,武则天很害怕。思来想去,她看到王皇后来看她的女儿了,因为王皇后没有子女,所以对武则天的女儿很喜爱。武则天一狠心,在王皇后看过她女儿后掐死了自己的女儿。李治后来也过来看她的女儿,发现女儿已死,众宫女都说除了王皇后,没人来过。至此,武则天通过女儿的命扳倒了王皇后,后来使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成功当上了皇后。

当皇后后,武则天又生了一个女儿即太平公主。因为对上一个女儿的愧疚,所以对太平公主宠爱的无以复加。

在因为杀死太平公主的丈夫后,为了补偿她,不仅对她的食邑增加,还允许她参政,只不过不公开罢了。太平公主在武则天的默默培养下,政治能力越来越厉害,简直是另一个武则天。

太平公主对权利的欲望越来越高,直至参与了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后,她的权势达到了唐朝公主的顶峰。

在和自己的侄子李隆基的权利争夺失败后,被赐死,一代传奇公主宣告结束。


名鸣得意


因为武则天觉得女儿不会宰了她抢她皇位,而几个儿子看上去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实际上一有机会就会弑母篡位,在皇权面前什么虎毒不食子儒家孝为先统统滚一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下海堡垒




武则天是什么人呢?权利欲极强,可以说为了攫取权利不择手段——为了称帝,她可以一方面大开杀戒,不但杀功臣,杀镇边大将,杀宫人太监,杀子侄亲属,连自己儿子杀起来都不手软;另一方面,她又能对自己丈夫、高宗李治隐忍十年,没有成功的把握,绝不动手;对于可以愿意辅佐自己的人,她还是非常赏识的,所以武氏一朝还出了位贤相狄仁杰,甚至赢得了上乱下治的赞扬。所以我们不能仅从儿女情长来看她到底为什么喜欢一个人。

太平公主恰恰就是特别对武则天胃口的人:作为女人,看起来没有多少夺权的威胁,偏偏还聪明决断,是武很好的参谋与帮手。

想想武朝后期直至玄宗年间,太平公主做过多少大事,就知道她能力有多强了:

  • 处死武则天宠信的酷吏来俊臣
  • 参与诛杀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居然没被武察觉,反而因此在宰相张柬之兵变,恢复李唐江山以后,权势更盛,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 诛杀韦后,灭了宿敌安乐公主,拥立自己的亲哥哥李旦即位,一时权倾朝野

虽然最终没算计过自己的亲侄子李隆基,太平公主也是女中豪杰啦。可以想见,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样一个信得过又才堪大任的人是多么难得。



当然,作为武最小的女儿,很可能长得还又漂亮又随妈,太平应该是触动了武心中柔软的母性,从而倍加呵护宠溺。但是要注意,这种宠爱,是以不能丝毫伤害武的绝对权威为前提的,太平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她人生中真正的挚爱,薛绍,就是被武则天生生饿死在大牢中的,罪名仅仅是他的兄弟参与了反对武的行动(他自己完全没有参与,武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事后,武则天给太平的补偿,无非是财物田产,和塞给她一位姓武的丈夫。在武皇心中,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唯有个人权力不容挑战。所以太平后来的“放荡”和对权力的渴望就可以理解——有权才有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