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呂后本是淳樸村婦,被項羽囚禁3年後,為何變為嗜血成性的毒婦?

歷史提問官——不死太


這裡是芒果論史!

從天真爛漫的花季少女到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呂雉的改變不在於項羽的三年囚禁,而在於劉邦的冷暴力。應該說,是劉邦一點點抹殺掉了呂雉對於美好生活的所有嚮往,女魔頭的養成與劉邦脫不了干係。

少女到囚犯

呂公來到沛縣的時候,大宴賓客,沛縣二把手蕭何親自為他招待客人,呂雉是呂公的千金,沛縣縣令也曾向呂公求娶呂雉。而劉邦是個在老父眼中不事生產的懶惰分子,更是沉迷飲酒,終年賒賬的窮小子。更重要的是,劉邦初遇呂雉之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人到中年了,而呂雉卻才剛剛十八九歲的光景,對人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這是一對老夫少妻,劉邦的年齡夠得上做呂雉的爹了,可在呂公的堅持下,呂雉無力抗爭,她只能選擇把自己的未來交託於這個看似不會有出息的中年男子。作為一個花季少女,婚姻被如此草率的定下,呂雉的心中必定是極為不甘,這是她生命壓抑的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裡,她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雖然呂雉不見得真心喜歡劉邦,但既然嫁給了劉邦,那她就“生是劉邦的人,死是劉邦的鬼”,她苦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她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她在田間勞作,她在廚房奔波,她在劉邦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嬌羞的躺在劉邦懷中,與劉邦分享她的所見所聞。此時的呂雉對於未來仍然是充滿期待的,她用少女誠摯的目光,從不美好的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

如果一切都這麼安穩的發展下去,呂雉會以一個普通的農婦身份過完一生,雖然談不上家境殷實,但好歹有丈夫可依靠,有兒女可陪伴,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可是啊,上天註定劉邦不會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很快消失了,他躲進了芒碭山中,成為了秦帝國的逃犯,官府抓不到劉邦,就只能把可憐的呂雉鋃鐺下獄,若不是有著蕭何的接濟,呂雉恐怕過得更是艱難。

沒過多久,大秦變天了,逃犯劉邦搖身一變成為了起義軍首領,他帶著軍隊直取關中,宣告了秦王朝的覆滅。後來,項羽封他為漢王,管轄巴蜀之地,此時呂雉帶著一雙兒女守候在九州大地的東南角,劉邦帶著軍隊駐紮在九州大地的西南角,二人被地理所阻隔,不得相見。

但這一切沒有維持多久,劉邦起兵了,他帶著五十六萬大軍從關中出發,一口氣佔領了項羽的楚都彭城,此時呂雉在江蘇一帶,劉邦也在江蘇一帶。但是呂雉的依靠,她的丈夫劉邦並沒有想過去接她,他僅僅是在彭城大擺筵席,整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當項羽的騎兵摧毀劉邦的諸侯聯軍時,他才猛然想起,自己還有妻子兒女不曾相見。


呂雉沒有等到劉邦,她等到的是項羽,從劉邦起兵向西征討大秦之時起,她就沒有再見到劉邦,當她下次遇見劉邦的時候,楚漢之爭已經走向尾聲,劉邦已經從當年不事生產的混混變成了高高在上的王,乃至於帝王。劉邦的身邊環繞了數不盡的鶯鶯燕燕,呂雉的容貌和她們一比根本不值一提,呂雉知道,劉邦不需要她了。

皇后到毒婦

呂雉是個聰明人,從劉邦起兵反秦到做皇帝,整整七年時間,她為劉邦坐過牢,為劉邦受過苦,可對皇上來說,這些都是應該盡的義務。她明白,她的愛情已死,她的青春已經逝去,她不再是少女,她無法再以妻子的身份在劉邦的身邊立足。被項羽羈押的三年磨礪了女子,她丟掉了少女最美好,也最不切實際的幻想,她變得冷靜,變得果斷,也變得殘酷和無情。

少女呂雉已經死了,浴火重生的是高明的政治家呂后。

呂后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她的狠辣果決甚至能讓劉邦感到驚悚,誘殺韓信、剿除彭越,呂雉的行為已經越出了後宮,她的手伸進了政治的漩渦中。不管劉邦願不願意,呂雉確實已經不再是以女人的身份陪伴他了,而是以一個政治盟友的身份與他一同共事。呂后不渴望愛情,或者說她不渴望明知得不到的愛情,她只想抓住利益,抓住權力,抓住榮華富貴,抓住至高無上。

可是呂后沒有想到,即便她已經一退再退,還是有“不知死活”的人要與她作對。這其中最為呂后痛恨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年輕美人,她博取了劉邦的寵愛,成為了劉邦後宮之中的大紅人。可她不僅僅滿足於劉邦的寵愛,她還想要更多,她要取呂后而代之,她要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坐上那尊貴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觸動了呂后的底線,我們知道,人活著總是需要一些念想的,呂雉渴望美好的愛情,渴望丈夫的陪伴與寵愛,渴望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溫馨,可惜亂世不容兒女情長。呂后不再渴望這些,榮華富貴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她僅存的追求,這些東西是她存在的意義,是她不容觸動的最後底線。她很清楚,她很明白,如果有人要伸手拿走屬於她的東西,她會讓這隻手有來無回。


在劉邦生命的最後幾年,呂雉、戚夫人和劉邦一樣的痛苦,呂后拼盡了一切,咬著牙的容忍戚夫人的步步挑釁。終於啊,她熬出頭了,劉邦至死也沒有更換太子,屬於呂后的時代到來了,她從一個少女最美好的年齡開始忍受壓抑,一直忍受到中年,她開始反彈了。

呂后變成了一個“毒婦”,她開始瘋狂迫害受到劉邦寵愛的妃子,開始瘋狂迫害劉邦的孩子。這樣的“瘋狂”讓人心酸,呂后變成這樣不怪項羽的三年囚禁,而是怪劉邦施加於呂雉長達半生的精神壓迫。呂雉是個可憐、可悲又可恨的女人,這樣的慘劇是皇權制度下對一個女子的壓迫所造成了,呂雉、戚夫人、劉如意、劉盈都是這種變態壓迫的犧牲品罷了。

誰該為此負責呢?我想我也不知道答案,這應該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吧!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呂雉本是大家閨秀,卻一步步走向轉變,並非皆是因為3年囚禁,還有其他原因。

而嗜血成性,也並不準確。但她確實更殘暴,比之前的淳樸形象相去甚遠。

呂雉本是富豪之女,其父頗懂五行相術,認為劉邦大富大貴之相,就將妙齡少女嫁給了四十多歲又有私生子的劉邦。


劉邦婚後吃喝玩樂,呂雉一人勤儉持家。這時的呂雉真的是賢妻良母,為人稱道。

可是後來,呂雉走上殺伐殘暴之路。誘殺韓信,人彘戚氏,屠戮功臣,真的是眼睛都不眨,心狠手辣,成為一代毒婦。

普通村婦,為何會變成冷血的呂雉?

  • 一、積怨已久

呂雉在家謹小慎微,侍奉公婆。劉邦外出,與虎謀皮,揭竿而起。

呂雉一家陷入追捕與牢獄。後來劉邦、項羽楚漢之爭,呂雉一家落入項羽手中,“慷慨作楚囚”,幾次的人生跌宕,鍛鍊了呂雉堅毅心性。

柔弱的呂雉經過幾次磨難,已經由軟妹子蛻變成了女漢子。這也是呂雉歷經磨難活下來的原因。


破繭成蝶的呂雉,心硬了,堅強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淳樸村婦了。但也絕不是毒婦。

  • 二、劉邦無情

呂雉等一家做楚囚時,曾被項羽拉到陣前。以此要挾劉邦投降。可是劉邦神色自如,甚至願意烹其父,分其羹。

劉邦為逃亡,可狠心將子女拋下馬車,最少三次。可見劉邦無情。

《史記》記載:“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

雖然呂雉不在跟前,但時候太子、公主必然會向母親稟告此事,呂雉作何感想?

你不仁我不義。劉邦的無情無義,決絕表現,開啟惡毒狠辣的復仇之路。呂雉內心開始黑化。

  • 三、為母則剛

劉邦繼位,呂雉為後。劉邦外出征戰,戚夫人時時跟隨。呂雉地位下降,開始為兒子的太子之位及日後的皇權謀算。

要想地位穩固,就必須先除戚夫人,再去劉如意。呂后打定主意,又有陳平、蕭何相助,水到渠成。

“慈不掌兵”,呂后要治理天下,就不能走婦人之仁。經過劉邦那種無情行徑洗禮,呂后知道自己必須內心足夠堅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業。

結語

呂雉黑化,有劉邦的耳濡目染影響,也有自身權力慾望的薰陶。

經歷讓呂雉變強,權力讓呂雉變毒。

呂雉的一生就是不斷黑化的一生。但她的黑化,卻要整個漢王朝來買單。好在她的權力慾望沒有蓋過親情,不然歷史第一女皇只怕是呂雉了。


黑白歷史說


呂后是村婦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正確,從呂后掌權之後在政治上的所作所為來看,這個人應當是受到過良好教育的。這一點從早年間呂后的父親呂文能夠與沛縣縣令交往,家裡辦事那麼多人送禮、捧場也能看得出,呂家雖然談不上是什麼名門望族,但還算是殷實之家。出生於這樣的家庭,呂后恐怕不太可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村婦,自幼受到過相對比較良好的教育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除此之外,史載漢高祖劉邦幼年時曾經與盧綰一起就學於馬公書院。由此可見,漢高祖是讀過書的,並不是不學無術的“二流子”!這樣一個人、而且還是秦王朝的基層公務員——亭長,娶一個大字不識的村婦恐怕說不過去。因此,呂后不太可能是村婦,充其量也就是嫁給漢高祖之後在家做“家庭婦女”而已,村婦恐怕談不上。

呂后與戚夫人的恩怨

提問者說呂后“嗜血成性”無非是指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之事。誠然,呂后如此對待戚夫人,的確是過於殘忍了。但是,如果弄清楚呂后與戚夫人的恩怨之後,呂后的行為其實也還是可以理解的。

提問者前面說到了,呂后曾經在西楚霸王項羽營中為質。數年之後,等呂后回到漢高祖身邊時,忽然發現——沒自己什麼事兒了!漢高祖不僅納了一堆側室,而且對戚夫人更是鍾愛有加。這倒也沒什麼,呂后出身殷實之家,是見過男子納妾的,很可能他的父親呂文就有側室也未可知。更何況,在那個時代男子納妾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呂后作為正室,理論上側室是威脅不到她的,側室所生之子為庶出,理論上也威脅不到她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所以,呂后並沒有反應過激,而是默默接受了漢高祖納妾的事實,只要不威脅到自己和兒子的地位就行。

可怕什麼偏偏就來什麼!因為劉盈性格懦弱,漢高祖經常有意無意地“一碗水不端平”,誇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隱王劉如意類己,非常喜愛這個庶出的兒子。仗著手裡有兒子劉如意,加之漢高祖的寵愛,戚夫人的野心也在迅速膨脹,她已經不甘於屈居側室了!於是,戚夫人開始不遺餘力地吹枕頭風,攛掇漢高祖廢嫡立庶、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儲。漢高祖不知道是被戚夫人迷暈了還是認定劉盈不堪大用,居然真就動起了易儲的念頭。如此一來,戚夫人就犯了呂后的大忌:“你跟我爭男人可以,但想擠走我當正室絕對不行!”呂后與戚夫人的矛盾就此激化。

戚夫人雖然受寵,卻只是漢高祖的一件“玩物”而已,缺乏深厚的背景。呂后則不同,早年間尚未發跡之時,呂后就與漢高祖那幫“老兄弟”關係不錯,樊噲更是呂后的妹夫!更重要的是,呂后的兩個哥哥呂澤和呂釋之同樣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列侯。一石激起千層浪,漢高祖易儲的想法一出,群臣瞬間便炸了鍋。呂后憑藉“老嫂子”的面子、四處活動,將蕭何、曹參等人全部拉到了自己一邊,漢王朝的開國元勳們一致反對漢高祖易儲!最後,呂后甚至還通過哥哥呂澤的關係搬出了早已“隱退”的張良並通過張良請來了隱居深山的高人——“商山四皓”!

漢高祖見形勢一邊倒,知道易儲之事恐怕很難完成,總不能把所有開國元勳都給得罪了吧?更何況,劉盈再不濟,那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呀!於是便放棄了易儲的念頭。為了堵住戚夫人的嘴,漢高祖以“商山四皓”都出山輔佐劉盈為由說劉盈“羽翼已豐,難動矣”,一場易儲風波就此終結。呂后也因此記恨上了戚夫人,這一恨就是一輩子。

其實,這也不怪呂后。試想,如果漢高祖真的廢掉了呂后和劉盈、戚夫人側室扶正,她會如何對待呂后?像明宣宗朱瞻基的廢后胡善祥那樣得以善終的廢后古往今來又有幾人?更何況,胡善祥之所以能夠得以善終靠的不是丈夫,而是自己的婆婆誠孝昭皇后張氏。再看看唐高祖李治廢后王氏、清高宗弘曆廢后納喇氏的結局,也就不難理解呂后為什麼會如此記恨戚夫人、非要將她做成“人彘”了!

呂后真的狠毒嗎

呂后真的狠毒嗎?恐怕未見得。同樣舉戚夫人的例子,漢高祖去世之後,呂后並沒有想要殺掉戚夫人,彼時的呂后僅僅是想羞辱她出一口惡氣而已。於是,呂后將戚夫人剃光頭髮、套上囚服,將她囚禁在永巷充當舂米苦役。可這位戚夫人卻偏偏不識相、不服軟,整日裡唱著悲傷的歌曲表達內心的不滿,企圖通過他人之口將自己的遭遇告訴遠在趙地為王的兒子劉如意,想讓兒子來救自己。

關戚夫人的是時為皇太后的呂后,劉如意區區趙王,憑什麼來救自己的生母?除了造反還有其他辦法嗎?說白了,戚夫人實際上就在暗示兒子舉兵謀反!這才徹底激怒了呂后,最終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劉如意被呂后毒死……平心而論,呂后這個人還是相當大度的,但再大度的人也有底線,呂后的底線就是不能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和兒子漢惠帝的地位。誰敢觸碰這根“高壓線”,必死無疑!而戚夫人卻在頻頻觸碰呂后的底線,她不死就奇了怪了……

不可否認,呂后誘殺了漢王朝的開國元勳韓信、逼得漢高祖的“鐵桿發小”盧綰叛逃匈奴……可是,細想想,彼時的漢高祖可是實權皇帝,沒有漢高祖的首肯,呂后恐怕還沒有那個膽子敢拿漢王朝的異姓諸侯王、列侯們開刀!換言之,呂后不過就是被漢高祖當槍使了。再看看漢高祖去世之後,蕭何全身而退、曹參全身而退、陳平全身而退、周勃全身而退……夏侯嬰就不用說了,因為當初救過呂后的一雙兒女,呂后對夏侯嬰更是不薄!樊噲自然更加不用多說了。看看,呂后掌權後誅殺了幾位漢王朝的開國元勳?很少,幾乎沒有!如果這樣都叫嗜血成性,那明太祖朱元璋又算什麼?

或許有人又要說了,呂后沒有殺功臣,卻殺了漢高祖的兒子。不可否認,趙隱王劉如意和趙幽王劉友的確死於呂后之手,但也僅僅只有這兩位!劉如意就不去多說了,劉友是因為企圖謀反被自己的王后告發而被幽禁餓斃的。不管有沒有事實,至少謀反之心劉友肯定是有的!這就已經觸及呂后的底線了,呂后能給他留一個全屍已經算“阿彌陀佛”了,不是嗎?

至於漢高祖的其他兒子,漢文帝劉恆善終、燕靈王劉建正常死亡,廣陵厲王劉長更是呂后含辛茹苦、一手養大的,甚至連對漢惠帝威脅最大的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也得以善終了!趙恭王劉恢雖然死了,可他是殉情自殺,雖然與呂家人有一定關係,卻不是呂后刻意為之,呂后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殺他的念頭。換言之,呂后只殺掉了對兒子漢惠帝有威脅的漢高祖的兩個庶出之子,漢高祖的其他兒子都活得好好的!更重要的是,漢高祖與其他女人所生的兒子劉長,呂后非但沒有虐待他,而且當親生兒子一般、親自將他養大,有幾個女人有如此大度?又何來呂后嗜血成性之說?

綜上所述,呂后是女人、更是女政客!政治需要才是第一位的。歷朝歷代,哪個掌權者手上沒有幾條人命?明太祖朱元璋殺了那麼多開國元勳,他又算不算嗜血成性呢?呂后所殺的大多是威脅到自己權力和她兒子漢惠帝地位之人,對於主動示弱、歸附者,如蕭何、曹參等人,呂后非但沒有動刀,反而禮遇有加。說白了,呂后所做的只是歷朝歷代掌權者都做過的事情——清除政敵,又何來嗜血成性之說呢?


農民工歪說歷史


呂后的一系列的變化,和她地位的不斷變化是相關的。和她是不是被項羽囚禁沒有絲毫的關係。劉邦不也同樣在變嘛!

歷史上呂后在早期剛嫁給劉邦的時候,她確實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女人。而且當時的劉邦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雖然是一個芝麻大小的官,但劉邦依舊忙的不著家。再加上劉邦本身就是小混混出身。所以經常帶著一幫同村的狐朋狗友到處廝混。而呂后就擔任起了農桑針織,孝順父母操持家務的重任。而且呂后一直也無怨無悔。而且當時劉邦的嫂子對於劉邦遊手好閒一直都是厭惡至極。所以劉邦嫂子市場趁著劉邦不在,大加苛責呂后,而且還時常指使呂后幹活。但呂后依舊淡然的接受了。後來劉邦因為押送囚犯出錯被囚犯逃亡後,自己也亡命芒碭山。但呂后依舊沒有抱怨。相反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呂后還經常長途跋涉給劉邦送衣物食物等物資。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後,劉邦也跟著起義造反了。劉邦倒是沒什麼,依舊在外面逍遙自在。但呂后可就慘了。古代可是講究連坐的。劉邦作為呂后的丈夫,他造反了呂后自然就會收到監察甚至被處罰。要不是蕭何和夏侯嬰一直給呂后從中打點,呂后早就被關起來坐牢了。後來劉邦攻佔了沛縣,自稱沛公。然後帶著自己手下的蝦兵蟹將去投奔起義軍大部隊開始更大規模的造反運動。但呂后和一家老小還依舊留在沛縣。而且此時家中所有的重擔基本上都壓在了呂后身上。呂后一直都任勞任怨的堅持著。所以說呂后的本性可不單單是不壞,而是很好。之所以呂后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從呂后再次見到劉邦開始的。

劉邦當上漢王后,準備拍人去接自己的妻兒老小。但因為楚軍的緣故所以暫時做罷了。後來楚漢爭霸開始,劉邦兵敗彭城,而劉邦的家屬則被項羽的楚軍給俘虜了。呂后和一家老小被楚軍俘虜後,項羽並沒有殺他們也沒有苛責他們。只是單純的把他們囚禁起來。所以呂后又重新迴歸了之前的生活,照顧家人操持家務。後來項羽想要用劉邦的家人威脅劉邦。但劉邦沒有上當後,項羽也沒有什麼心思在留著呂后等人了。眼看帶來不了利益,而項羽在和劉邦議和後,呂后和一家老小也迴歸了漢陣營。

呂后回到劉邦身邊後發現一切都變了。在她不在的這些年裡,劉邦又再次納裡許多妻妾。而其中的戚夫人更是深受劉邦寵愛。此時的呂后發現,自己並不受寵了,也並不是唯一了。所以呂后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脅。呂后深知,此時的劉邦已經今非昔比了。作為天下勢力最大的諸侯王之一。劉邦已經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之一了。而她的地位和她與劉邦的長子劉盈則是劉邦的繼承人。所以為了自己的地位,也為了自己兒子的地位。呂后迫不得已只能變得狠毒,變得狡詐。所以呂后在迴歸漢陣營後,立刻參與到了漢政權的管理建設之中。

事實也證明,呂后確實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女性政治家。在瞭解到自己不再受寵這個事實後,呂后並沒有抱怨,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開始培植勢力,鞏固自己兒子的地位。她深知只要自己兒子地位穩固,那麼她依舊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所以為了劉盈的儲位,呂后和戚夫人也展開了激烈的交鋒。而且在呂后除掉韓信,勸劉邦斬殺彭越,協助劉邦,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的過程中。呂后自身的影響力和實力得到了充分的穩固。

劉邦去世後,呂后立刻開始掌權,她掌權後殘忍殺害了戚夫人這個可以理解。畢竟女人的報復心理是很強的。但從她誅殺劉邦的兒子和妃子,就可以充分的證明,呂后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合格的政客。她為了穩固住自己的統治地位和權利。進行屠殺清掃這個無可厚非。而且在呂后臨朝稱制時期內,漢朝確實得到了修養和發展。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已經是相當高的評價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瞭解秦末漢初歷史的人都知道,項羽和劉邦是爭奪天下大權的敵人,當項羽俘虜了敵人妻子後自然會對她折磨加囚禁。劉邦不僅不來營救自己的妻子而且身邊還擁有了其他更美麗、更寵愛的女性。如此作為自然會抹殺掉呂雉對劉邦的希望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因此呂雉變成毒婦和劉邦是分不開的。


劉邦和呂雉是結髮夫妻,呂雉在年僅十幾歲的時候就嫁給了中年男人劉邦,在那個時候劉邦的家庭很不富裕,只是一個秦朝底層小官吏的他看起來就像一個小混混一般。出身良好的呂雉自然不想嫁給能做自己父親的丈夫,但那個時代的婚姻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呂雉並不能反抗只能聽從父命嫁給了劉邦。當時劉邦非常的貧窮,家庭的支出和維持全部都是靠呂雉在支撐著。在那個時代,成親之後的女性一般會以夫為天,還是淳樸女孩的呂雉並沒有太多的想法,雖然不喜歡自己的丈夫劉邦但也會盡心照顧他。她不僅幫助劉邦伺候老人,同時還為他生下了

一兒一女。

後來在劉邦外出打天下的時候,呂雉仍然勤勤懇懇的在家裡照顧家庭,雖然生活比較艱難,但她心中仍然沒有失去對美好的嚮往。可惜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下去,在劉邦成為諸侯之後,呂雉所在的城市並不在其管理範圍之內,貪圖享樂的劉邦並沒有想起自己的妻兒還處於別人的管理範圍下。直到項羽攻破了呂雉所在的城市,他才想起了自己還有妻子和兒女沒有接到身邊,只可惜現那時的呂雉已經成為了項羽的俘虜。

直到楚漢戰爭後期,呂雉才回到了劉邦的身邊,但此時劉邦不僅有了一個很喜歡的妃妾戚夫人,而且身邊還圍繞著眾多美人。年老色衰的呂雉已經不再得丈夫的喜歡,為了維護自己正室的地位和兒子的儲君權利,她不得不變成了一個毒婦,因此,呂雉變得惡毒和劉邦是分不開的。


漁經獵史小仙女


 呂后本是淳樸村婦,被項羽囚禁3年後,為何變為嗜血成性的毒婦?

從天真爛漫的花季少女到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呂雉的改變不在於項羽的三年囚禁,而在於劉邦的冷暴力。應該說,是劉邦一點點抹殺掉了呂雉對於美好生活的所有嚮往,女魔頭的養成與劉邦脫不了干係。

少女到囚犯

呂公來到沛縣的時候,大宴賓客,沛縣二把手蕭何親自為他招待客人,呂雉是呂公的千金,沛縣縣令也曾向呂公求娶呂雉。而劉邦是個在老父眼中不事生產的懶惰分子,更是沉迷飲酒,終年賒賬的窮小子。更重要的是,劉邦初遇呂雉之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人到中年了,而呂雉卻才剛剛十八九歲的光景,對人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這是一對老夫少妻,劉邦的年齡夠得上做呂雉的爹了,可在呂公的堅持下,呂雉無力抗爭,她只能選擇把自己的未來交託於這個看似不會有出息的中年男子。作為一個花季少女,婚姻被如此草率的定下,呂雉的心中必定是極為不甘,這是她生命壓抑的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裡,她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雖然呂雉不見得真心喜歡劉邦,但既然嫁給了劉邦,那她就“生是劉邦的人,死是劉邦的鬼”,她苦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她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她在田間勞作,在廚房奔波,在劉邦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嬌羞地躺在劉邦懷中,與劉邦分享她的所見所聞。此時的呂雉對於未來仍然是充滿期待的,她用少女誠摯的目光,從不美好的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

如果一切都這麼安穩的發展下去,呂雉會以一個普通的農婦身份過完一生,雖然談不上家境殷實,但好歹有丈夫可依靠,有兒女可陪伴,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可是,上天註定劉邦不會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很快消失了,他躲進了芒碭山中,成為了秦帝國的逃犯,官府抓不到劉邦,就只能把可憐的呂雉鋃鐺下獄,若不是有著蕭何的接濟,呂雉恐怕過得更是艱難。

沒過多久,大秦變天了,逃犯劉邦搖身一變成為了起義軍首領,他帶著軍隊直取關中,宣告了秦王朝的覆滅。後來,項羽封他為漢王,管轄巴蜀之地,此時呂雉帶著一雙兒女守候在九州大地的東南角。劉邦帶著軍隊駐紮在九州大地的西南角,二人被地理所阻隔,不得相見。

但這一切沒有維持多久,劉邦起兵了,他帶著五十六萬大軍從關中出發,一口氣佔領了項羽的楚都彭城,此時呂雉在江蘇一帶,劉邦也在江蘇一帶。但是呂雉的依靠,她的丈夫劉邦並沒有想過去接她,他僅僅是在彭城大擺筵席,整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當項羽的騎兵摧毀劉邦的諸侯聯軍時,他才猛然想起,自己還有妻子兒女不曾相見。

呂雉沒有等到劉邦,她等到的是項羽,從劉邦起兵向西征討大秦之時起,她就沒有再見到劉邦。當她下次遇見劉邦的時候,楚漢之爭已經走向尾聲,劉邦已經從當年不事生產的混混變成了高高在上的王,乃至於帝王。劉邦的身邊環繞了數不盡的鶯鶯燕燕,呂雉的容貌和她們一比根本不值一提。呂雉知道,劉邦不需要她了。

皇后到毒婦

呂雉是個聰明人,從劉邦起兵反秦到做皇帝,整整七年時間,她為劉邦坐過牢,為劉邦受過苦,可對皇上來說,這些都是應該盡的義務。她明白,她的愛情已死,她的青春已經逝去,她不再是少女,她無法再以妻子的身份在劉邦的身邊立足。被項羽羈押的三年磨礪了女子,她丟掉了少女最美好,也最不切實際的幻想。她變得冷靜,變得果斷,也變得殘酷和無情。

少女呂雉已經死了,浴火重生的是高明的政治家呂后。

呂后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她的狠辣果決甚至能讓劉邦感到驚悚,誘殺韓信、剿除彭越。呂雉的行為已經越出了後宮,她的手伸進了政治的漩渦中。不管劉邦願不願意,呂雉確實已經不再是以女人的身份陪伴他了,而是以一個政治盟友的身份與他一同共事。呂后不渴望愛情,或者說她不渴望明知得不到的愛情,她只想抓住利益,抓住權力,抓住榮華富貴,抓住至高無上。

可是呂后沒有想到,即便她已經一退再退,還是有“不知死活”的人要與她作對。這其中最為呂后痛恨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年輕美人,她博取了劉邦的寵愛,成為了劉邦後宮之中的大紅人。可她不僅僅滿足於劉邦的寵愛,她還想要更多,她要取呂后而代之,她要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坐上那尊貴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觸動了呂后的底線,我們知道,人活著總是需要一些念想的。呂雉渴望美好的愛情,渴望丈夫的陪伴與寵愛,渴望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溫馨,可惜亂世不容兒女情長。呂后不再渴望這些,榮華富貴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她僅存的追求,這些東西是她存在的意義,是她不容觸動的最後底線。她很清楚,她很明白,如果有人要伸手拿走屬於她的東西,她會讓這隻手有來無回。

在劉邦生命的最後幾年,呂雉、戚夫人和劉邦一樣的痛苦,呂后拼盡了一切,咬著牙的容忍戚夫人的步步挑釁。終於她熬出頭了,劉邦至死也沒有更換太子,屬於呂后的時代到來了,她從一個少女最美好的年齡開始忍受壓抑,一直忍受到中年,她開始反彈了。

呂后變成了一個“毒婦”,她開始瘋狂迫害受到劉邦寵愛的妃子,開始瘋狂迫害劉邦的孩子。這樣的“瘋狂”讓人心酸,呂后變成這樣不怪項羽的三年囚禁,而是怪劉邦施加於呂雉長達半生的精神壓迫。呂雉是個可憐、可悲又可恨的女人,這樣的慘劇是皇權制度下對一個女子的壓迫所造成了,呂雉、戚夫人、劉如意、劉盈都是這種變態壓迫的犧牲品罷了。






千城暮雪飛飛


呂后的變化取決於劉邦的改變!作為一個富家小姐,嫁給二婚的劉邦,重要的是那時的劉邦還只是一個地痞而已!陪伴劉邦從一無所有到成就霸業!呂后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被項羽抓去當了俘虜,所受之罪可想而知!但是劉邦成就霸業後,喜歡上了年輕貌美的戚夫人,不再喜歡呂后!呂后能沒有怨恨嗎?喜歡就喜歡吧,戚夫人仗著得寵竟然要廢了呂后兒子的太子之位,人家呂后說白了也是打江山的人,人家付出了那麼多打下江山,你要廢了人家,呂后能願意嗎?恐怕吃了戚夫人的心也有了吧,試問誰能受了呢?要不是後來請處理商山四皓,劉盈就被廢了!所以當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她肯定不會放過戚夫人!只是殺戚夫人的手段有些血腥!最後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彝!至於後來跟劉邦殺那些功臣,那是自古以來帝王的作風!人家怕自己的後代將來當了皇帝鎮不住那些有功人士!


野史共享


不排除這個世界上有天生狠毒的女人!但是呂后卻不是一個天生狠毒的女人。當年的呂雉小姑娘曾經天真無邪,當年的呂雉小姑娘也曾經充滿幻想。然而現實生活卻讓呂雉褪去原本的天真,成為了我們眼中那個陰狠毒辣的呂后。

呂雉待字閨中之時,也是一個非常樸素的姑娘。呂雉之父是一個非常善於相面之人,他看出自己的女兒絕非池中物。當時不少人前來提親,呂公都一概拒絕。所以呂雉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並沒有如期出嫁。結果呂公在一次宴會之上,看中年近四十、好酒及色、潑皮無賴的亭長劉邦。劉邦的年齡比呂雉大了十五歲左右。呂后做為女兒並沒有忤逆父親的意願,她選擇了接受父親包辦的婚姻。

呂雉嫁給劉邦之時,劉邦不僅是當時有名的混世魔王,還有一個私生子劉肥。年紀輕輕的呂雉剛過門就當了小後媽,確實非常難為情。不過呂雉並沒有因此而虐待這個私生子。呂雉做好了一個小後媽應該做的事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呂雉是一個合格的妻子。

劉邦結婚之後,並沒有改掉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劉邦還是整日無所事事,還是浪跡於沛縣的大街小巷和酒肆、飯店,還是到處騙吃混喝。年輕的呂雉承擔了家務活,負責照顧父母、養育兒女,負責女子應該做的針織工作。劉邦做為男人應該承擔農桑事物,但是由於他整天不著家,所以農桑之事也成了呂雉的工作。年輕的呂后承擔了她這個年齡不應該承擔的壓力。

如果日子一直這樣過下去,中國古代多了一位淳樸善良的婦女,卻少了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很快呂雉的生活就發生了變化。劉邦負責押運囚徒前往咸陽,由於咸陽之路兇險無比。囚徒都知道他們有命去無命回,所以囚徒們紛紛逃走。劉邦一行走到芒碭山的時候,囚徒已經跑的所剩無幾。劉邦在無法交差的情況下,選擇釋放剩下的囚徒逃到了芒碭山。

劉邦這個和尚跑了,卻連累了呂雉這座廟。呂雉因為劉邦逃跑事件,被關進了監獄。根據《漢書·張周趙任申屠傳》記載:高祖嘗避吏,吏系呂后,遇之不謹。任敖素善高祖,怒擊傷主呂后吏。由此可見,呂雉在監獄中曾經吃了不少苦頭。但是呂后還是無怨無悔。呂后出獄之後,依然以劉邦妻子的身份照顧劉邦的家人,並且為劉邦提供衣食。根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逃亡芒碭山期間,呂雉經常不畏艱辛地前往芒碭山為劉邦送吃喝之物和禦寒之物。

這樣的呂雉絕對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妻子,這樣的妻子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女人結婚是想找個依靠,呂雉結婚之後不僅沒有找到依靠,反而找了一堆麻煩。呂雉並沒有因為這些麻煩而離開劉邦,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屬於自己就好。

很快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成為造反者,呂雉也成為造反者的家屬。從此呂雉又跟著劉邦到處奔波勞碌。劉邦造反以後的勢力不斷壯大,好色之心也有釋放的空間。劉邦身邊的女人也多了起來。呂雉由於年齡和生活的侵蝕已經人老珠黃者。劉邦兵敗彭城之後,呂雉和劉太公等人被項羽俘獲。呂雉等人在項羽的軍營中當了近三年俘虜。在此期間,呂雉除了照顧自己和家人,還有可能遭受欺辱。呂雉在項羽陣營中受盡委屈,劉邦卻在外邊依然逍遙快活。三年的俘虜生涯已經把呂雉的心磨得像鐵一樣堅硬。

楚漢之爭末期,項羽為了逼迫劉邦投降,支起大鍋要將劉太公和呂雉等人烹殺。也許劉邦是出於計謀,只說了一句“分我杯羹”。最終劉邦和項羽簽訂和約,呂雉才被釋放。呂雉走出戰俘營那天,發現劉邦身邊已經多了不少姬妾。一個在戰俘營受盡屈辱,已經卻在外邊已經妻妾成群。呂雉看到此情此景不知道會作何感情,呂雉為了劉邦吃盡了苦頭,結果劉邦卻給自己找來這麼多“小妖精”。劉邦已經被一個叫戚夫人的“小妖精”勾去了魂魄。呂雉本以為此次是夫妻重別,沒有想到的是劉邦除了不在自己身邊,還把別人擁入懷抱。

由於劉邦已非昔日那個無賴劉季,已經成為一方君王,呂雉自然知道他身邊少不了女人。所以呂雉也接受這命運的安排,呂雉只想做自己自己的掛名妻子。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呂雉也變成了皇后,呂雉之子變成了皇太子。呂雉變成呂后之後,她感受到了權力帶來的歡樂。呂后在幾年的牢獄生活與實際經驗中,知道只有權力才能帶給自己安寧。呂后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更加知道為了得到權力必須讓摒除內心的仁慈之心,讓自己的心變得鐵石心腸才能保住權力。呂后成為皇后那一刻起便已經完成了蛻變,一個因為生活磨難和權力慾望而變得兇狠的女政治家。

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在戰俘營受苦這幾年,戚夫人奪走了呂后的丈夫,奪走了呂后的愛情。戚夫人並不滿足,戚夫人還想奪走呂后的權力。戚夫人仗著有劉邦的恩寵,發起了奪嫡之戰。戚夫人發起奪嫡之戰後,等於把呂后逼到了死角里。如果呂后在這一次奪嫡之戰中失敗,劉盈將成為被廢的太子,呂后將會成為被廢的皇后。中國古代被廢的太子和皇后大多沒有好下場。呂后陪劉邦度過最艱難的時光,果實將要成熟之時,戚夫人卻想把所有的果實全部採走。

呂后只有反擊才能在絕境中求得生存,也只有反擊才能保住自己。所以呂后想盡一切辦法反擊。呂后在奪嫡之戰徹底認識到仁慈和善良感動不了對手,只有把敵人整死,敵人才無法陷害自己。呂后為了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最終不得不四處求人。呂后甚至給周昌下跪,以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呂后為了生存已經完全放下了尊嚴,將自己埋在塵埃裡。一個人願意放下自己尊嚴的人,自然早就已經變得鐵石心腸。呂后就像被打壓的彈簧,戚夫人親手將呂后這根彈簧壓到了最低。呂后這根彈簧被壓得越低,反彈的力量自然就越大。

呂后得不到丈夫的關愛,得不到愛情的滋潤,她只能依靠權力帶給自己歡樂。權力慾望的大門一旦打開,就難以再一次關閉。呂后品嚐到了權力的快樂之後就不可能再一次放手。呂后只有牢牢把握住權力,才能保住自己,才能保住劉盈。所以任何有可能妨礙呂后和劉盈的人或者事都是呂后清除的對象。呂后收起了普通女人的溫柔與仁慈,將屠刀拿在手中。只要有政敵發起進攻,她一定會毫不客氣的舉起屠刀。呂后覺得韓信是自己威脅時,就聯合蕭何設計處死了韓信。呂后覺得彭越是自己的敵人時,她又慫恿劉邦處死了彭越。也許呂后第一次殺人的時候也會害怕,但是殺多之後她便習以為常。

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劉邦去世之後,壓在呂后頭上的石頭終於被挪開。呂后被壓抑了十幾年的愛恨終於得以釋放。於是呂后開始了瘋狂的報復行為。呂后首先要報復的便是自己的政敵兼情敵的戚夫人。呂后下令砍掉戚夫人的手腳,再是挖去戚夫人的雙眼,然後又喂戚夫人吃啞藥、割掉戚夫人的舌頭,之後呂后又派人燻聾、割掉了戚夫人的耳朵,最後呂后又下令將戚夫人全身的毛髮全部拔光,然後破壞毛囊。呂后別出心裁地給這個怪物戚夫人娶了一個名字——人彘。呂后把人彘裝在一個缸裡,然後放在廁所裡。讓所有人把屎尿拉在、撒在戚夫人身上。也有的史料記載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後,被扔進了豬圈,所以才稱之為人彘。戚夫人被折磨了幾天之後,在痛苦、屈辱中死去。

呂后在殺死了戚夫人之前還殘忍地殺害了趙王劉如意。漢惠帝劉盈去世之後,呂后又開始對劉邦的子孫們下手。呂后先後整死了兩任趙王,幽殺了前少帝,還處死了燕王劉建的兒子。呂后除了殘忍的殺害劉氏宗親之外,還逼迫自己的兒子娶自己的外孫女,做了有悖倫理之事。掌權之後的呂后用冷血、殘忍、變態來形容一點都不過。

呂后雖然殘忍變態,但只是對政敵殘忍變態,對待老百姓卻非常仁慈。呂后在位期間實行輕徭薄賦政策,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呂后還進一步減輕刑法,廢除法律中殘忍害民部分。呂后當政期間,西漢實行無為而治,西漢的國力迅速提升,併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一句話:艱苦的環境、權力的慾望,丈夫的冷落,以及政敵的打擊造就了日後對待敵人殘忍無比的呂后。

歡迎各位小夥伴閱讀、評論,關注依稀說史,依稀帶您領略歷史的風采。


依稀說史


呂雉原本是個淳樸的村婦?正確的理解是她嫁給劉邦以後過著村婦的日子。《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


呂雉是堂堂大小姐出身,原本是準備許配給沛縣的縣令,卻嫁給了劉邦,呂太公識人的本事已經得到歷史證實,這裡不在多議論。總之劉邦這個一窮二白的流氓頭子白撿了一個白富美,呂雉沒有媒妁之言,卻被迫有父母之命,在那個男權時代,呂雉別無選擇,更別提雙宿雙飛式的你情我願。

劉邦當時已經人到中老年(按照當時的年齡算),沒錢沒房沒票子。在《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縣令多次表達對呂雉的愛慕之情,可見呂雉的相貌應該不差,呂雉憑什麼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結婚後呂雉又過著什麼日子“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除了下地幹活,還的養兩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是劉邦的私生子。

呂雉和劉邦就這樣快樂的流浪,她們為了生活而歌唱。如果日子平靜的過下去兩個人應該也很幸福,呂雉也會忘了自己是大小姐,做個本分的村婦。可劉邦造反後,呂雉的命運繼續開始跌宕起伏,在縣衙被抓了當人質,還差點被強暴,緊接著又當了項羽的人質差點被架到火上煮熟了。

而劉邦這個老流氓給不了呂雉安定的生活也就罷了,他還愛上年輕貌美的戚夫人。換做誰誰能忍?呂雉當然不能忍,好好的大小姐跟了劉邦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吃夠了各種苦頭,結果卻換來個負心漢,更窩火的是戚夫人這位小三仗著劉邦的寵愛逼迫劉盈(呂雉的兒子)退掉太子一位。

在劉邦死後呂雉長年積壓的怨氣終於爆發,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毒殺了劉如意(戚夫人和劉邦的兒子)。當時戚夫人已經失勢,沒有資格再和呂雉一爭長短,呂雉的報復手段確實很辣、極端。我們從她的經歷來看,一個愛情人生皆失意的弱女子一步步轉變成嗜血成性的毒婦,難道不是劉邦的錯?


我不是易中天


  問題:呂后本是淳樸村婦,被項羽囚禁3年後,為何變為嗜血成性的毒婦?

  首先將呂后稱為毒婦是不公正的,關於呂后,我只想用《慶餘年》中旁人評價長公主李雲睿的一句話,“這個女人是瘋了的。

  呂后在劉邦稱帝,看似母儀天下、風光無限,可誰曾顧及她這一生的遭遇。

  呂后為少女時,只因父親相中劉邦,委身嫁與遠大自己的劉邦,我想呂后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將來的意中人,但一定不是遊手好閒的劉邦。

  呂后婚後極為賢惠,劉邦不著調,她便操持家業,孝順長輩,為整個家付出了多少,即使放到今天,也讓不少人自慚形穢。

  可呂后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劉邦的喜新厭舊,呂后被項羽擄走,劉邦卻尋得戚夫人長伴作樂。

  而戚夫人才是真正毒辣,想要擁立自己兒子為太子,搶了呂后的男人,還要分呂后的家業,典型的“小三”作為。

  而呂后曾是賢妻,現在又是良母,為了兒子,狠心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揹負“毒婦”罵名。

  與其對呂后口誅筆伐,倒不如稱她為一個失愛的女人。但呂后也確實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好女兒。

  有人說,呂后重用外戚。但你知道當初呂后嫁給劉邦時,劉邦不過是個落魄亭長,呂公是覺得劉邦日後必有作為才將呂后嫁給劉邦。

  從另一個方面講,這是劉邦欠呂家的。

  還有呂后可不僅在劉邦稱帝前扶持家業,更是在劉邦稱帝后,幫助劉邦鞏固帝位,杖殺韓信就是最好的例子。

  縱觀所述,還是不要讓呂后揹負“毒婦”罵名了,我也是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