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吕后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囚禁3年后,为何变为嗜血成性的毒妇?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这里是芒果论史!

从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到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吕雉的改变不在于项羽的三年囚禁,而在于刘邦的冷暴力。应该说,是刘邦一点点抹杀掉了吕雉对于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女魔头的养成与刘邦脱不了干系。

少女到囚犯

吕公来到沛县的时候,大宴宾客,沛县二把手萧何亲自为他招待客人,吕雉是吕公的千金,沛县县令也曾向吕公求娶吕雉。而刘邦是个在老父眼中不事生产的懒惰分子,更是沉迷饮酒,终年赊账的穷小子。更重要的是,刘邦初遇吕雉之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人到中年了,而吕雉却才刚刚十八九岁的光景,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是一对老夫少妻,刘邦的年龄够得上做吕雉的爹了,可在吕公的坚持下,吕雉无力抗争,她只能选择把自己的未来交托于这个看似不会有出息的中年男子。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婚姻被如此草率的定下,吕雉的心中必定是极为不甘,这是她生命压抑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变得越来越压抑。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吕雉不见得真心喜欢刘邦,但既然嫁给了刘邦,那她就“生是刘邦的人,死是刘邦的鬼”,她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她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她在田间劳作,她在厨房奔波,她在刘邦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娇羞的躺在刘邦怀中,与刘邦分享她的所见所闻。此时的吕雉对于未来仍然是充满期待的,她用少女诚挚的目光,从不美好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

如果一切都这么安稳的发展下去,吕雉会以一个普通的农妇身份过完一生,虽然谈不上家境殷实,但好歹有丈夫可依靠,有儿女可陪伴,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可是啊,上天注定刘邦不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很快消失了,他躲进了芒砀山中,成为了秦帝国的逃犯,官府抓不到刘邦,就只能把可怜的吕雉锒铛下狱,若不是有着萧何的接济,吕雉恐怕过得更是艰难。

没过多久,大秦变天了,逃犯刘邦摇身一变成为了起义军首领,他带着军队直取关中,宣告了秦王朝的覆灭。后来,项羽封他为汉王,管辖巴蜀之地,此时吕雉带着一双儿女守候在九州大地的东南角,刘邦带着军队驻扎在九州大地的西南角,二人被地理所阻隔,不得相见。

但这一切没有维持多久,刘邦起兵了,他带着五十六万大军从关中出发,一口气占领了项羽的楚都彭城,此时吕雉在江苏一带,刘邦也在江苏一带。但是吕雉的依靠,她的丈夫刘邦并没有想过去接她,他仅仅是在彭城大摆筵席,整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当项羽的骑兵摧毁刘邦的诸侯联军时,他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有妻子儿女不曾相见。


吕雉没有等到刘邦,她等到的是项羽,从刘邦起兵向西征讨大秦之时起,她就没有再见到刘邦,当她下次遇见刘邦的时候,楚汉之争已经走向尾声,刘邦已经从当年不事生产的混混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王,乃至于帝王。刘邦的身边环绕了数不尽的莺莺燕燕,吕雉的容貌和她们一比根本不值一提,吕雉知道,刘邦不需要她了。

皇后到毒妇

吕雉是个聪明人,从刘邦起兵反秦到做皇帝,整整七年时间,她为刘邦坐过牢,为刘邦受过苦,可对皇上来说,这些都是应该尽的义务。她明白,她的爱情已死,她的青春已经逝去,她不再是少女,她无法再以妻子的身份在刘邦的身边立足。被项羽羁押的三年磨砺了女子,她丢掉了少女最美好,也最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变得冷静,变得果断,也变得残酷和无情。

少女吕雉已经死了,浴火重生的是高明的政治家吕后。

吕后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她的狠辣果决甚至能让刘邦感到惊悚,诱杀韩信、剿除彭越,吕雉的行为已经越出了后宫,她的手伸进了政治的漩涡中。不管刘邦愿不愿意,吕雉确实已经不再是以女人的身份陪伴他了,而是以一个政治盟友的身份与他一同共事。吕后不渴望爱情,或者说她不渴望明知得不到的爱情,她只想抓住利益,抓住权力,抓住荣华富贵,抓住至高无上。

可是吕后没有想到,即便她已经一退再退,还是有“不知死活”的人要与她作对。这其中最为吕后痛恨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年轻美人,她博取了刘邦的宠爱,成为了刘邦后宫之中的大红人。可她不仅仅满足于刘邦的宠爱,她还想要更多,她要取吕后而代之,她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坐上那尊贵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触动了吕后的底线,我们知道,人活着总是需要一些念想的,吕雉渴望美好的爱情,渴望丈夫的陪伴与宠爱,渴望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可惜乱世不容儿女情长。吕后不再渴望这些,荣华富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她仅存的追求,这些东西是她存在的意义,是她不容触动的最后底线。她很清楚,她很明白,如果有人要伸手拿走属于她的东西,她会让这只手有来无回。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几年,吕雉、戚夫人和刘邦一样的痛苦,吕后拼尽了一切,咬着牙的容忍戚夫人的步步挑衅。终于啊,她熬出头了,刘邦至死也没有更换太子,属于吕后的时代到来了,她从一个少女最美好的年龄开始忍受压抑,一直忍受到中年,她开始反弹了。

吕后变成了一个“毒妇”,她开始疯狂迫害受到刘邦宠爱的妃子,开始疯狂迫害刘邦的孩子。这样的“疯狂”让人心酸,吕后变成这样不怪项羽的三年囚禁,而是怪刘邦施加于吕雉长达半生的精神压迫。吕雉是个可怜、可悲又可恨的女人,这样的惨剧是皇权制度下对一个女子的压迫所造成了,吕雉、戚夫人、刘如意、刘盈都是这种变态压迫的牺牲品罢了。

谁该为此负责呢?我想我也不知道答案,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吧!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芒果论史


吕雉本是大家闺秀,却一步步走向转变,并非皆是因为3年囚禁,还有其他原因。

而嗜血成性,也并不准确。但她确实更残暴,比之前的淳朴形象相去甚远。

吕雉本是富豪之女,其父颇懂五行相术,认为刘邦大富大贵之相,就将妙龄少女嫁给了四十多岁又有私生子的刘邦。


刘邦婚后吃喝玩乐,吕雉一人勤俭持家。这时的吕雉真的是贤妻良母,为人称道。

可是后来,吕雉走上杀伐残暴之路。诱杀韩信,人彘戚氏,屠戮功臣,真的是眼睛都不眨,心狠手辣,成为一代毒妇。

普通村妇,为何会变成冷血的吕雉?

  • 一、积怨已久

吕雉在家谨小慎微,侍奉公婆。刘邦外出,与虎谋皮,揭竿而起。

吕雉一家陷入追捕与牢狱。后来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吕雉一家落入项羽手中,“慷慨作楚囚”,几次的人生跌宕,锻炼了吕雉坚毅心性。

柔弱的吕雉经过几次磨难,已经由软妹子蜕变成了女汉子。这也是吕雉历经磨难活下来的原因。


破茧成蝶的吕雉,心硬了,坚强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淳朴村妇了。但也绝不是毒妇。

  • 二、刘邦无情

吕雉等一家做楚囚时,曾被项羽拉到阵前。以此要挟刘邦投降。可是刘邦神色自如,甚至愿意烹其父,分其羹。

刘邦为逃亡,可狠心将子女抛下马车,最少三次。可见刘邦无情。

《史记》记载:“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虽然吕雉不在跟前,但时候太子、公主必然会向母亲禀告此事,吕雉作何感想?

你不仁我不义。刘邦的无情无义,决绝表现,开启恶毒狠辣的复仇之路。吕雉内心开始黑化。

  • 三、为母则刚

刘邦继位,吕雉为后。刘邦外出征战,戚夫人时时跟随。吕雉地位下降,开始为儿子的太子之位及日后的皇权谋算。

要想地位稳固,就必须先除戚夫人,再去刘如意。吕后打定主意,又有陈平、萧何相助,水到渠成。

“慈不掌兵”,吕后要治理天下,就不能走妇人之仁。经过刘邦那种无情行径洗礼,吕后知道自己必须内心足够坚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结语

吕雉黑化,有刘邦的耳濡目染影响,也有自身权力欲望的熏陶。

经历让吕雉变强,权力让吕雉变毒。

吕雉的一生就是不断黑化的一生。但她的黑化,却要整个汉王朝来买单。好在她的权力欲望没有盖过亲情,不然历史第一女皇只怕是吕雉了。


黑白历史说


吕后是村妇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从吕后掌权之后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个人应当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这一点从早年间吕后的父亲吕文能够与沛县县令交往,家里办事那么多人送礼、捧场也能看得出,吕家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但还算是殷实之家。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吕后恐怕不太可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自幼受到过相对比较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除此之外,史载汉高祖刘邦幼年时曾经与卢绾一起就学于马公书院。由此可见,汉高祖是读过书的,并不是不学无术的“二流子”!这样一个人、而且还是秦王朝的基层公务员——亭长,娶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恐怕说不过去。因此,吕后不太可能是村妇,充其量也就是嫁给汉高祖之后在家做“家庭妇女”而已,村妇恐怕谈不上。

吕后与戚夫人的恩怨

提问者说吕后“嗜血成性”无非是指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之事。诚然,吕后如此对待戚夫人,的确是过于残忍了。但是,如果弄清楚吕后与戚夫人的恩怨之后,吕后的行为其实也还是可以理解的。

提问者前面说到了,吕后曾经在西楚霸王项羽营中为质。数年之后,等吕后回到汉高祖身边时,忽然发现——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汉高祖不仅纳了一堆侧室,而且对戚夫人更是钟爱有加。这倒也没什么,吕后出身殷实之家,是见过男子纳妾的,很可能他的父亲吕文就有侧室也未可知。更何况,在那个时代男子纳妾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吕后作为正室,理论上侧室是威胁不到她的,侧室所生之子为庶出,理论上也威胁不到她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所以,吕后并没有反应过激,而是默默接受了汉高祖纳妾的事实,只要不威胁到自己和儿子的地位就行。

可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因为刘盈性格懦弱,汉高祖经常有意无意地“一碗水不端平”,夸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隐王刘如意类己,非常喜爱这个庶出的儿子。仗着手里有儿子刘如意,加之汉高祖的宠爱,戚夫人的野心也在迅速膨胀,她已经不甘于屈居侧室了!于是,戚夫人开始不遗余力地吹枕头风,撺掇汉高祖废嫡立庶、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储。汉高祖不知道是被戚夫人迷晕了还是认定刘盈不堪大用,居然真就动起了易储的念头。如此一来,戚夫人就犯了吕后的大忌:“你跟我争男人可以,但想挤走我当正室绝对不行!”吕后与戚夫人的矛盾就此激化。

戚夫人虽然受宠,却只是汉高祖的一件“玩物”而已,缺乏深厚的背景。吕后则不同,早年间尚未发迹之时,吕后就与汉高祖那帮“老兄弟”关系不错,樊哙更是吕后的妹夫!更重要的是,吕后的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同样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列侯。一石激起千层浪,汉高祖易储的想法一出,群臣瞬间便炸了锅。吕后凭借“老嫂子”的面子、四处活动,将萧何、曹参等人全部拉到了自己一边,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们一致反对汉高祖易储!最后,吕后甚至还通过哥哥吕泽的关系搬出了早已“隐退”的张良并通过张良请来了隐居深山的高人——“商山四皓”!

汉高祖见形势一边倒,知道易储之事恐怕很难完成,总不能把所有开国元勋都给得罪了吧?更何况,刘盈再不济,那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于是便放弃了易储的念头。为了堵住戚夫人的嘴,汉高祖以“商山四皓”都出山辅佐刘盈为由说刘盈“羽翼已丰,难动矣”,一场易储风波就此终结。吕后也因此记恨上了戚夫人,这一恨就是一辈子。

其实,这也不怪吕后。试想,如果汉高祖真的废掉了吕后和刘盈、戚夫人侧室扶正,她会如何对待吕后?像明宣宗朱瞻基的废后胡善祥那样得以善终的废后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更何况,胡善祥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靠的不是丈夫,而是自己的婆婆诚孝昭皇后张氏。再看看唐高祖李治废后王氏、清高宗弘曆废后纳喇氏的结局,也就不难理解吕后为什么会如此记恨戚夫人、非要将她做成“人彘”了!

吕后真的狠毒吗

吕后真的狠毒吗?恐怕未见得。同样举戚夫人的例子,汉高祖去世之后,吕后并没有想要杀掉戚夫人,彼时的吕后仅仅是想羞辱她出一口恶气而已。于是,吕后将戚夫人剃光头发、套上囚服,将她囚禁在永巷充当舂米苦役。可这位戚夫人却偏偏不识相、不服软,整日里唱着悲伤的歌曲表达内心的不满,企图通过他人之口将自己的遭遇告诉远在赵地为王的儿子刘如意,想让儿子来救自己。

关戚夫人的是时为皇太后的吕后,刘如意区区赵王,凭什么来救自己的生母?除了造反还有其他办法吗?说白了,戚夫人实际上就在暗示儿子举兵谋反!这才彻底激怒了吕后,最终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刘如意被吕后毒死……平心而论,吕后这个人还是相当大度的,但再大度的人也有底线,吕后的底线就是不能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和儿子汉惠帝的地位。谁敢触碰这根“高压线”,必死无疑!而戚夫人却在频频触碰吕后的底线,她不死就奇了怪了……

不可否认,吕后诱杀了汉王朝的开国元勋韩信、逼得汉高祖的“铁杆发小”卢绾叛逃匈奴……可是,细想想,彼时的汉高祖可是实权皇帝,没有汉高祖的首肯,吕后恐怕还没有那个胆子敢拿汉王朝的异姓诸侯王、列侯们开刀!换言之,吕后不过就是被汉高祖当枪使了。再看看汉高祖去世之后,萧何全身而退、曹参全身而退、陈平全身而退、周勃全身而退……夏侯婴就不用说了,因为当初救过吕后的一双儿女,吕后对夏侯婴更是不薄!樊哙自然更加不用多说了。看看,吕后掌权后诛杀了几位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很少,几乎没有!如果这样都叫嗜血成性,那明太祖朱元璋又算什么?

或许有人又要说了,吕后没有杀功臣,却杀了汉高祖的儿子。不可否认,赵隐王刘如意和赵幽王刘友的确死于吕后之手,但也仅仅只有这两位!刘如意就不去多说了,刘友是因为企图谋反被自己的王后告发而被幽禁饿毙的。不管有没有事实,至少谋反之心刘友肯定是有的!这就已经触及吕后的底线了,吕后能给他留一个全尸已经算“阿弥陀佛”了,不是吗?

至于汉高祖的其他儿子,汉文帝刘恒善终、燕灵王刘建正常死亡,广陵厉王刘长更是吕后含辛茹苦、一手养大的,甚至连对汉惠帝威胁最大的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也得以善终了!赵恭王刘恢虽然死了,可他是殉情自杀,虽然与吕家人有一定关系,却不是吕后刻意为之,吕后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杀他的念头。换言之,吕后只杀掉了对儿子汉惠帝有威胁的汉高祖的两个庶出之子,汉高祖的其他儿子都活得好好的!更重要的是,汉高祖与其他女人所生的儿子刘长,吕后非但没有虐待他,而且当亲生儿子一般、亲自将他养大,有几个女人有如此大度?又何来吕后嗜血成性之说?

综上所述,吕后是女人、更是女政客!政治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历朝历代,哪个掌权者手上没有几条人命?明太祖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元勋,他又算不算嗜血成性呢?吕后所杀的大多是威胁到自己权力和她儿子汉惠帝地位之人,对于主动示弱、归附者,如萧何、曹参等人,吕后非但没有动刀,反而礼遇有加。说白了,吕后所做的只是历朝历代掌权者都做过的事情——清除政敌,又何来嗜血成性之说呢?


农民工歪说历史


吕后的一系列的变化,和她地位的不断变化是相关的。和她是不是被项羽囚禁没有丝毫的关系。刘邦不也同样在变嘛!

历史上吕后在早期刚嫁给刘邦的时候,她确实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而且当时的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虽然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官,但刘邦依旧忙的不着家。再加上刘邦本身就是小混混出身。所以经常带着一帮同村的狐朋狗友到处厮混。而吕后就担任起了农桑针织,孝顺父母操持家务的重任。而且吕后一直也无怨无悔。而且当时刘邦的嫂子对于刘邦游手好闲一直都是厌恶至极。所以刘邦嫂子市场趁着刘邦不在,大加苛责吕后,而且还时常指使吕后干活。但吕后依旧淡然的接受了。后来刘邦因为押送囚犯出错被囚犯逃亡后,自己也亡命芒砀山。但吕后依旧没有抱怨。相反除了操持家务之外,吕后还经常长途跋涉给刘邦送衣物食物等物资。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跟着起义造反了。刘邦倒是没什么,依旧在外面逍遥自在。但吕后可就惨了。古代可是讲究连坐的。刘邦作为吕后的丈夫,他造反了吕后自然就会收到监察甚至被处罚。要不是萧何和夏侯婴一直给吕后从中打点,吕后早就被关起来坐牢了。后来刘邦攻占了沛县,自称沛公。然后带着自己手下的虾兵蟹将去投奔起义军大部队开始更大规模的造反运动。但吕后和一家老小还依旧留在沛县。而且此时家中所有的重担基本上都压在了吕后身上。吕后一直都任劳任怨的坚持着。所以说吕后的本性可不单单是不坏,而是很好。之所以吕后开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从吕后再次见到刘邦开始的。

刘邦当上汉王后,准备拍人去接自己的妻儿老小。但因为楚军的缘故所以暂时做罢了。后来楚汉争霸开始,刘邦兵败彭城,而刘邦的家属则被项羽的楚军给俘虏了。吕后和一家老小被楚军俘虏后,项羽并没有杀他们也没有苛责他们。只是单纯的把他们囚禁起来。所以吕后又重新回归了之前的生活,照顾家人操持家务。后来项羽想要用刘邦的家人威胁刘邦。但刘邦没有上当后,项羽也没有什么心思在留着吕后等人了。眼看带来不了利益,而项羽在和刘邦议和后,吕后和一家老小也回归了汉阵营。

吕后回到刘邦身边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在她不在的这些年里,刘邦又再次纳里许多妻妾。而其中的戚夫人更是深受刘邦宠爱。此时的吕后发现,自己并不受宠了,也并不是唯一了。所以吕后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吕后深知,此时的刘邦已经今非昔比了。作为天下势力最大的诸侯王之一。刘邦已经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之一了。而她的地位和她与刘邦的长子刘盈则是刘邦的继承人。所以为了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自己儿子的地位。吕后迫不得已只能变得狠毒,变得狡诈。所以吕后在回归汉阵营后,立刻参与到了汉政权的管理建设之中。

事实也证明,吕后确实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女性政治家。在了解到自己不再受宠这个事实后,吕后并没有抱怨,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开始培植势力,巩固自己儿子的地位。她深知只要自己儿子地位稳固,那么她依旧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所以为了刘盈的储位,吕后和戚夫人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而且在吕后除掉韩信,劝刘邦斩杀彭越,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的过程中。吕后自身的影响力和实力得到了充分的稳固。

刘邦去世后,吕后立刻开始掌权,她掌权后残忍杀害了戚夫人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女人的报复心理是很强的。但从她诛杀刘邦的儿子和妃子,就可以充分的证明,吕后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合格的政客。她为了稳固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利。进行屠杀清扫这个无可厚非。而且在吕后临朝称制时期内,汉朝确实得到了修养和发展。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了解秦末汉初历史的人都知道,项羽和刘邦是争夺天下大权的敌人,当项羽俘虏了敌人妻子后自然会对她折磨加囚禁。刘邦不仅不来营救自己的妻子而且身边还拥有了其他更美丽、更宠爱的女性。如此作为自然会抹杀掉吕雉对刘邦的希望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因此吕雉变成毒妇和刘邦是分不开的。


刘邦和吕雉是结发夫妻,吕雉在年仅十几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中年男人刘邦,在那个时候刘邦的家庭很不富裕,只是一个秦朝底层小官吏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小混混一般。出身良好的吕雉自然不想嫁给能做自己父亲的丈夫,但那个时代的婚姻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吕雉并不能反抗只能听从父命嫁给了刘邦。当时刘邦非常的贫穷,家庭的支出和维持全部都是靠吕雉在支撑着。在那个时代,成亲之后的女性一般会以夫为天,还是淳朴女孩的吕雉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虽然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刘邦但也会尽心照顾他。她不仅帮助刘邦伺候老人,同时还为他生下了

一儿一女。

后来在刘邦外出打天下的时候,吕雉仍然勤勤恳恳的在家里照顾家庭,虽然生活比较艰难,但她心中仍然没有失去对美好的向往。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下去,在刘邦成为诸侯之后,吕雉所在的城市并不在其管理范围之内,贪图享乐的刘邦并没有想起自己的妻儿还处于别人的管理范围下。直到项羽攻破了吕雉所在的城市,他才想起了自己还有妻子和儿女没有接到身边,只可惜现那时的吕雉已经成为了项羽的俘虏。

直到楚汉战争后期,吕雉才回到了刘邦的身边,但此时刘邦不仅有了一个很喜欢的妃妾戚夫人,而且身边还围绕着众多美人。年老色衰的吕雉已经不再得丈夫的喜欢,为了维护自己正室的地位和儿子的储君权利,她不得不变成了一个毒妇,因此,吕雉变得恶毒和刘邦是分不开的。


渔经猎史小仙女


 吕后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囚禁3年后,为何变为嗜血成性的毒妇?

从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到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吕雉的改变不在于项羽的三年囚禁,而在于刘邦的冷暴力。应该说,是刘邦一点点抹杀掉了吕雉对于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女魔头的养成与刘邦脱不了干系。

少女到囚犯

吕公来到沛县的时候,大宴宾客,沛县二把手萧何亲自为他招待客人,吕雉是吕公的千金,沛县县令也曾向吕公求娶吕雉。而刘邦是个在老父眼中不事生产的懒惰分子,更是沉迷饮酒,终年赊账的穷小子。更重要的是,刘邦初遇吕雉之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人到中年了,而吕雉却才刚刚十八九岁的光景,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是一对老夫少妻,刘邦的年龄够得上做吕雉的爹了,可在吕公的坚持下,吕雉无力抗争,她只能选择把自己的未来交托于这个看似不会有出息的中年男子。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婚姻被如此草率的定下,吕雉的心中必定是极为不甘,这是她生命压抑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变得越来越压抑。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吕雉不见得真心喜欢刘邦,但既然嫁给了刘邦,那她就“生是刘邦的人,死是刘邦的鬼”,她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她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她在田间劳作,在厨房奔波,在刘邦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娇羞地躺在刘邦怀中,与刘邦分享她的所见所闻。此时的吕雉对于未来仍然是充满期待的,她用少女诚挚的目光,从不美好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

如果一切都这么安稳的发展下去,吕雉会以一个普通的农妇身份过完一生,虽然谈不上家境殷实,但好歹有丈夫可依靠,有儿女可陪伴,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可是,上天注定刘邦不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很快消失了,他躲进了芒砀山中,成为了秦帝国的逃犯,官府抓不到刘邦,就只能把可怜的吕雉锒铛下狱,若不是有着萧何的接济,吕雉恐怕过得更是艰难。

没过多久,大秦变天了,逃犯刘邦摇身一变成为了起义军首领,他带着军队直取关中,宣告了秦王朝的覆灭。后来,项羽封他为汉王,管辖巴蜀之地,此时吕雉带着一双儿女守候在九州大地的东南角。刘邦带着军队驻扎在九州大地的西南角,二人被地理所阻隔,不得相见。

但这一切没有维持多久,刘邦起兵了,他带着五十六万大军从关中出发,一口气占领了项羽的楚都彭城,此时吕雉在江苏一带,刘邦也在江苏一带。但是吕雉的依靠,她的丈夫刘邦并没有想过去接她,他仅仅是在彭城大摆筵席,整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当项羽的骑兵摧毁刘邦的诸侯联军时,他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有妻子儿女不曾相见。

吕雉没有等到刘邦,她等到的是项羽,从刘邦起兵向西征讨大秦之时起,她就没有再见到刘邦。当她下次遇见刘邦的时候,楚汉之争已经走向尾声,刘邦已经从当年不事生产的混混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王,乃至于帝王。刘邦的身边环绕了数不尽的莺莺燕燕,吕雉的容貌和她们一比根本不值一提。吕雉知道,刘邦不需要她了。

皇后到毒妇

吕雉是个聪明人,从刘邦起兵反秦到做皇帝,整整七年时间,她为刘邦坐过牢,为刘邦受过苦,可对皇上来说,这些都是应该尽的义务。她明白,她的爱情已死,她的青春已经逝去,她不再是少女,她无法再以妻子的身份在刘邦的身边立足。被项羽羁押的三年磨砺了女子,她丢掉了少女最美好,也最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变得冷静,变得果断,也变得残酷和无情。

少女吕雉已经死了,浴火重生的是高明的政治家吕后。

吕后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她的狠辣果决甚至能让刘邦感到惊悚,诱杀韩信、剿除彭越。吕雉的行为已经越出了后宫,她的手伸进了政治的漩涡中。不管刘邦愿不愿意,吕雉确实已经不再是以女人的身份陪伴他了,而是以一个政治盟友的身份与他一同共事。吕后不渴望爱情,或者说她不渴望明知得不到的爱情,她只想抓住利益,抓住权力,抓住荣华富贵,抓住至高无上。

可是吕后没有想到,即便她已经一退再退,还是有“不知死活”的人要与她作对。这其中最为吕后痛恨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年轻美人,她博取了刘邦的宠爱,成为了刘邦后宫之中的大红人。可她不仅仅满足于刘邦的宠爱,她还想要更多,她要取吕后而代之,她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坐上那尊贵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触动了吕后的底线,我们知道,人活着总是需要一些念想的。吕雉渴望美好的爱情,渴望丈夫的陪伴与宠爱,渴望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可惜乱世不容儿女情长。吕后不再渴望这些,荣华富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她仅存的追求,这些东西是她存在的意义,是她不容触动的最后底线。她很清楚,她很明白,如果有人要伸手拿走属于她的东西,她会让这只手有来无回。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几年,吕雉、戚夫人和刘邦一样的痛苦,吕后拼尽了一切,咬着牙的容忍戚夫人的步步挑衅。终于她熬出头了,刘邦至死也没有更换太子,属于吕后的时代到来了,她从一个少女最美好的年龄开始忍受压抑,一直忍受到中年,她开始反弹了。

吕后变成了一个“毒妇”,她开始疯狂迫害受到刘邦宠爱的妃子,开始疯狂迫害刘邦的孩子。这样的“疯狂”让人心酸,吕后变成这样不怪项羽的三年囚禁,而是怪刘邦施加于吕雉长达半生的精神压迫。吕雉是个可怜、可悲又可恨的女人,这样的惨剧是皇权制度下对一个女子的压迫所造成了,吕雉、戚夫人、刘如意、刘盈都是这种变态压迫的牺牲品罢了。






千城暮雪飞飞


吕后的变化取决于刘邦的改变!作为一个富家小姐,嫁给二婚的刘邦,重要的是那时的刘邦还只是一个地痞而已!陪伴刘邦从一无所有到成就霸业!吕后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被项羽抓去当了俘虏,所受之罪可想而知!但是刘邦成就霸业后,喜欢上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不再喜欢吕后!吕后能没有怨恨吗?喜欢就喜欢吧,戚夫人仗着得宠竟然要废了吕后儿子的太子之位,人家吕后说白了也是打江山的人,人家付出了那么多打下江山,你要废了人家,吕后能愿意吗?恐怕吃了戚夫人的心也有了吧,试问谁能受了呢?要不是后来请处理商山四皓,刘盈就被废了!所以当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她肯定不会放过戚夫人!只是杀戚夫人的手段有些血腥!最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彝!至于后来跟刘邦杀那些功臣,那是自古以来帝王的作风!人家怕自己的后代将来当了皇帝镇不住那些有功人士!


野史共享


不排除这个世界上有天生狠毒的女人!但是吕后却不是一个天生狠毒的女人。当年的吕雉小姑娘曾经天真无邪,当年的吕雉小姑娘也曾经充满幻想。然而现实生活却让吕雉褪去原本的天真,成为了我们眼中那个阴狠毒辣的吕后。

吕雉待字闺中之时,也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姑娘。吕雉之父是一个非常善于相面之人,他看出自己的女儿绝非池中物。当时不少人前来提亲,吕公都一概拒绝。所以吕雉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并没有如期出嫁。结果吕公在一次宴会之上,看中年近四十、好酒及色、泼皮无赖的亭长刘邦。刘邦的年龄比吕雉大了十五岁左右。吕后做为女儿并没有忤逆父亲的意愿,她选择了接受父亲包办的婚姻。

吕雉嫁给刘邦之时,刘邦不仅是当时有名的混世魔王,还有一个私生子刘肥。年纪轻轻的吕雉刚过门就当了小后妈,确实非常难为情。不过吕雉并没有因此而虐待这个私生子。吕雉做好了一个小后妈应该做的事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吕雉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刘邦结婚之后,并没有改掉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刘邦还是整日无所事事,还是浪迹于沛县的大街小巷和酒肆、饭店,还是到处骗吃混喝。年轻的吕雉承担了家务活,负责照顾父母、养育儿女,负责女子应该做的针织工作。刘邦做为男人应该承担农桑事物,但是由于他整天不着家,所以农桑之事也成了吕雉的工作。年轻的吕后承担了她这个年龄不应该承担的压力。

如果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中国古代多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妇女,却少了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很快吕雉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刘邦负责押运囚徒前往咸阳,由于咸阳之路凶险无比。囚徒都知道他们有命去无命回,所以囚徒们纷纷逃走。刘邦一行走到芒砀山的时候,囚徒已经跑的所剩无几。刘邦在无法交差的情况下,选择释放剩下的囚徒逃到了芒砀山。

刘邦这个和尚跑了,却连累了吕雉这座庙。吕雉因为刘邦逃跑事件,被关进了监狱。根据《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记载:高祖尝避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由此可见,吕雉在监狱中曾经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吕后还是无怨无悔。吕后出狱之后,依然以刘邦妻子的身份照顾刘邦的家人,并且为刘邦提供衣食。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逃亡芒砀山期间,吕雉经常不畏艰辛地前往芒砀山为刘邦送吃喝之物和御寒之物。

这样的吕雉绝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妻子,这样的妻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女人结婚是想找个依靠,吕雉结婚之后不仅没有找到依靠,反而找了一堆麻烦。吕雉并没有因为这些麻烦而离开刘邦,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属于自己就好。

很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成为造反者,吕雉也成为造反者的家属。从此吕雉又跟着刘邦到处奔波劳碌。刘邦造反以后的势力不断壮大,好色之心也有释放的空间。刘邦身边的女人也多了起来。吕雉由于年龄和生活的侵蚀已经人老珠黄者。刘邦兵败彭城之后,吕雉和刘太公等人被项羽俘获。吕雉等人在项羽的军营中当了近三年俘虏。在此期间,吕雉除了照顾自己和家人,还有可能遭受欺辱。吕雉在项羽阵营中受尽委屈,刘邦却在外边依然逍遥快活。三年的俘虏生涯已经把吕雉的心磨得像铁一样坚硬。

楚汉之争末期,项羽为了逼迫刘邦投降,支起大锅要将刘太公和吕雉等人烹杀。也许刘邦是出于计谋,只说了一句“分我杯羹”。最终刘邦和项羽签订和约,吕雉才被释放。吕雉走出战俘营那天,发现刘邦身边已经多了不少姬妾。一个在战俘营受尽屈辱,已经却在外边已经妻妾成群。吕雉看到此情此景不知道会作何感情,吕雉为了刘邦吃尽了苦头,结果刘邦却给自己找来这么多“小妖精”。刘邦已经被一个叫戚夫人的“小妖精”勾去了魂魄。吕雉本以为此次是夫妻重别,没有想到的是刘邦除了不在自己身边,还把别人拥入怀抱。

由于刘邦已非昔日那个无赖刘季,已经成为一方君王,吕雉自然知道他身边少不了女人。所以吕雉也接受这命运的安排,吕雉只想做自己自己的挂名妻子。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吕雉也变成了皇后,吕雉之子变成了皇太子。吕雉变成吕后之后,她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欢乐。吕后在几年的牢狱生活与实际经验中,知道只有权力才能带给自己安宁。吕后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更加知道为了得到权力必须让摒除内心的仁慈之心,让自己的心变得铁石心肠才能保住权力。吕后成为皇后那一刻起便已经完成了蜕变,一个因为生活磨难和权力欲望而变得凶狠的女政治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吕后在战俘营受苦这几年,戚夫人夺走了吕后的丈夫,夺走了吕后的爱情。戚夫人并不满足,戚夫人还想夺走吕后的权力。戚夫人仗着有刘邦的恩宠,发起了夺嫡之战。戚夫人发起夺嫡之战后,等于把吕后逼到了死角里。如果吕后在这一次夺嫡之战中失败,刘盈将成为被废的太子,吕后将会成为被废的皇后。中国古代被废的太子和皇后大多没有好下场。吕后陪刘邦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果实将要成熟之时,戚夫人却想把所有的果实全部采走。

吕后只有反击才能在绝境中求得生存,也只有反击才能保住自己。所以吕后想尽一切办法反击。吕后在夺嫡之战彻底认识到仁慈和善良感动不了对手,只有把敌人整死,敌人才无法陷害自己。吕后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最终不得不四处求人。吕后甚至给周昌下跪,以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为了生存已经完全放下了尊严,将自己埋在尘埃里。一个人愿意放下自己尊严的人,自然早就已经变得铁石心肠。吕后就像被打压的弹簧,戚夫人亲手将吕后这根弹簧压到了最低。吕后这根弹簧被压得越低,反弹的力量自然就越大。

吕后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得不到爱情的滋润,她只能依靠权力带给自己欢乐。权力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就难以再一次关闭。吕后品尝到了权力的快乐之后就不可能再一次放手。吕后只有牢牢把握住权力,才能保住自己,才能保住刘盈。所以任何有可能妨碍吕后和刘盈的人或者事都是吕后清除的对象。吕后收起了普通女人的温柔与仁慈,将屠刀拿在手中。只要有政敌发起进攻,她一定会毫不客气的举起屠刀。吕后觉得韩信是自己威胁时,就联合萧何设计处死了韩信。吕后觉得彭越是自己的敌人时,她又怂恿刘邦处死了彭越。也许吕后第一次杀人的时候也会害怕,但是杀多之后她便习以为常。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刘邦去世之后,压在吕后头上的石头终于被挪开。吕后被压抑了十几年的爱恨终于得以释放。于是吕后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行为。吕后首先要报复的便是自己的政敌兼情敌的戚夫人。吕后下令砍掉戚夫人的手脚,再是挖去戚夫人的双眼,然后又喂戚夫人吃哑药、割掉戚夫人的舌头,之后吕后又派人熏聋、割掉了戚夫人的耳朵,最后吕后又下令将戚夫人全身的毛发全部拔光,然后破坏毛囊。吕后别出心裁地给这个怪物戚夫人娶了一个名字——人彘。吕后把人彘装在一个缸里,然后放在厕所里。让所有人把屎尿拉在、撒在戚夫人身上。也有的史料记载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被扔进了猪圈,所以才称之为人彘。戚夫人被折磨了几天之后,在痛苦、屈辱中死去。

吕后在杀死了戚夫人之前还残忍地杀害了赵王刘如意。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吕后又开始对刘邦的子孙们下手。吕后先后整死了两任赵王,幽杀了前少帝,还处死了燕王刘建的儿子。吕后除了残忍的杀害刘氏宗亲之外,还逼迫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外孙女,做了有悖伦理之事。掌权之后的吕后用冷血、残忍、变态来形容一点都不过。

吕后虽然残忍变态,但只是对政敌残忍变态,对待老百姓却非常仁慈。吕后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吕后还进一步减轻刑法,废除法律中残忍害民部分。吕后当政期间,西汉实行无为而治,西汉的国力迅速提升,并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一句话:艰苦的环境、权力的欲望,丈夫的冷落,以及政敌的打击造就了日后对待敌人残忍无比的吕后。

欢迎各位小伙伴阅读、评论,关注依稀说史,依稀带您领略历史的风采。


依稀说史


吕雉原本是个淳朴的村妇?正确的理解是她嫁给刘邦以后过着村妇的日子。《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吕雉是堂堂大小姐出身,原本是准备许配给沛县的县令,却嫁给了刘邦,吕太公识人的本事已经得到历史证实,这里不在多议论。总之刘邦这个一穷二白的流氓头子白捡了一个白富美,吕雉没有媒妁之言,却被迫有父母之命,在那个男权时代,吕雉别无选择,更别提双宿双飞式的你情我愿。

刘邦当时已经人到中老年(按照当时的年龄算),没钱没房没票子。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县令多次表达对吕雉的爱慕之情,可见吕雉的相貌应该不差,吕雉凭什么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结婚后吕雉又过着什么日子“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除了下地干活,还的养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刘邦的私生子。

吕雉和刘邦就这样快乐的流浪,她们为了生活而歌唱。如果日子平静的过下去两个人应该也很幸福,吕雉也会忘了自己是大小姐,做个本分的村妇。可刘邦造反后,吕雉的命运继续开始跌宕起伏,在县衙被抓了当人质,还差点被强暴,紧接着又当了项羽的人质差点被架到火上煮熟了。

而刘邦这个老流氓给不了吕雉安定的生活也就罢了,他还爱上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换做谁谁能忍?吕雉当然不能忍,好好的大小姐跟了刘邦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吃够了各种苦头,结果却换来个负心汉,更窝火的是戚夫人这位小三仗着刘邦的宠爱逼迫刘盈(吕雉的儿子)退掉太子一位。

在刘邦死后吕雉长年积压的怨气终于爆发,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毒杀了刘如意(戚夫人和刘邦的儿子)。当时戚夫人已经失势,没有资格再和吕雉一争长短,吕雉的报复手段确实很辣、极端。我们从她的经历来看,一个爱情人生皆失意的弱女子一步步转变成嗜血成性的毒妇,难道不是刘邦的错?


我不是易中天


  问题:吕后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囚禁3年后,为何变为嗜血成性的毒妇?

  首先将吕后称为毒妇是不公正的,关于吕后,我只想用《庆余年》中旁人评价长公主李云睿的一句话,“这个女人是疯了的。

  吕后在刘邦称帝,看似母仪天下、风光无限,可谁曾顾及她这一生的遭遇。

  吕后为少女时,只因父亲相中刘邦,委身嫁与远大自己的刘邦,我想吕后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将来的意中人,但一定不是游手好闲的刘邦。

  吕后婚后极为贤惠,刘邦不着调,她便操持家业,孝顺长辈,为整个家付出了多少,即使放到今天,也让不少人自惭形秽。

  可吕后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刘邦的喜新厌旧,吕后被项羽掳走,刘邦却寻得戚夫人长伴作乐。

  而戚夫人才是真正毒辣,想要拥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抢了吕后的男人,还要分吕后的家业,典型的“小三”作为。

  而吕后曾是贤妻,现在又是良母,为了儿子,狠心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背负“毒妇”骂名。

  与其对吕后口诛笔伐,倒不如称她为一个失爱的女人。但吕后也确实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

  有人说,吕后重用外戚。但你知道当初吕后嫁给刘邦时,刘邦不过是个落魄亭长,吕公是觉得刘邦日后必有作为才将吕后嫁给刘邦。

  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是刘邦欠吕家的。

  还有吕后可不仅在刘邦称帝前扶持家业,更是在刘邦称帝后,帮助刘邦巩固帝位,杖杀韩信就是最好的例子。

  纵观所述,还是不要让吕后背负“毒妇”骂名了,我也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