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GDP經濟一定要增長?經濟的本質是什麼?

京城研究僧


從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出發,促進經濟發展(GDP增長)的四駕馬車: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淨出口。在國際經濟的往來關係中,由於產業的競爭優勢而導致的分工合作,使得進出口買賣成為常態,如果一個地區或國家缺乏競爭優勢(價格的比較優勢),就會被長期貿易出口,經濟存量(兌換成人家的貨幣如美元)長期流出,就像口袋的錢越來越少,國家也會越來越窮。

其他方面一樣需要增長是人們不斷的主要資金來購買和消費,貨幣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對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消費、投資、政府購買等的提升(GDP提升),貨幣的循環有可能萎縮(通貨緊縮),一旦形成慣性,經濟有可能癱瘓。

因此,就像河裡的水一樣,開源是經濟增長,流出是不斷的消費、投資、政府購買等。缺少前者,河流乾涸,缺少後者,河流暴漲發洪水。都萬萬不可。



薇兒transfer



相比較之下,GDP增長更好理解也更好解釋一些,而經濟的本質,用通俗的語言並不容易解釋,前兩年有部電視劇播出之後,流傳出了一句話,叫做:達康書記別低頭,GDP會掉,這似乎足以說明GDP的重要性。

為什麼GDP一定要增長

所謂的GDP,按照官方的解釋,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這是一個綜合的統計性指標,消費、投資、進出口缺一不可,這也是所謂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可想而知這三駕馬車的重要行了。

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人口紅利雖然還在,但是,僅僅靠內需消費來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的確不太容易,進出口貿易在近20年以來的發展中,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自去年以來,中美就貿易問題多次進行了協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美貿易順差過大,換言之,出口多餘進口很大一部分,這導致老美認為咱們佔了多大的便宜,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有了貿易摩擦的問題。

投資問題上,毫無疑問,人們想要賺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資,畢竟靠著每月的薪水,很難在個人財務上取得重大的改變,投資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往大了說,政府要投資,企業家要投資,外圍資金要投資,往小了說,個人同樣要投資,在投資一途上,不論用的是哪種方式,只要是國家認可的,那就能拉動國民經濟,從而使得CDP增長。

故而,GDP必須正向的增長,如果出現負增長,毫無疑問的是,國家的經濟正在處於下滑狀態,比如目前的美國,從製造業的表現看,已經逐漸開始下滑,並且快要接近榮枯線,再看看國內,製造業也就是PMI數據,同樣是逐漸下行,並且已經打穿了榮枯線,站在了49.4的位置,2011年最低的時候在49,在2008年最低點,走到了38.8的位置,當年的次貸危機可謂影響深遠。

所以,通過宏觀數據的簡單解讀,GDP如果不增長,則意味著不管是消費、投資、進出口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也意味著國內的老闆姓手上拿著錢,甚至都不知道該往哪裡花,換言之,經濟處於持續的下行狀態,你做什麼都不容易賺到錢,只有GDP正向的增長,咱們才有賺到更多錢的可能……

像中國處於發展中國家的階段,GDP還真就必須得增長才行。

經濟的本質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勞動力增加,生產力提高,各行各業快速發展,外資進入中國建廠房,國內在建設上大力支持,同時伴隨的必然帶來GDP快速增長,但並不代表這個數據就越高越好,這個數據越高,則意味著通脹越高。

事實上,國民經濟的實力並不只體現在GDP的身上,我們還需要考慮到類似於美國的非農數據,比如失業率是不是持續的走高,再比如上文提到的製造業數據是否持續下滑等,如果一個國家的失業率逐漸走高,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經濟在處於下滑,而經濟下滑則會導致企業利潤減少,企業在經濟下滑階段會逐漸裁員,失業率自然就走高了,換言之,沒錢請更多的工人來增加產能,或者說增加了產能壓根就賣不出去,這一系列可以稱之為連鎖反應,隨後就能得出GDP下滑,經濟處於下行狀態……

比方說現在的美國,這10年來其失業率不斷的走低,換言之,企業的開工率也好、消費也罷,都處於相對較好的表現,然而其製造業逐漸下滑,美國逐漸有了降息的慾望,換言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這是想要保住難得復甦的經濟,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美國股市連續10年長牛的走勢了。

所以對於經濟的本質,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讓錢變成更多的錢,但卻又不是僅僅一個錢字能夠解答經濟二字的……

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們的確有必要搞懂什麼是宏觀經濟數據,比如GDP、PMI、CPI等,這些數據能幫助你判斷現階段的國家經濟處於什麼位置,但是,我們並非經濟學家,也不是政府官員,沒有必要去理解什麼是經濟的本質,知道了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國家還是那個國家,不會因為你知道了經濟的本質而有所變化,對你自身的投資,也不會有讓你穩賺不賠的投資……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按照教科書的標準定義,GDP是按照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通俗講,就是一定時期我們生產和提供出來的貨物商品和服務價值總量。GDP也代表收入,GDP總量也可以用收入衡量和計算。用收入衡量,它就是我們在這個國家或者地區參加經濟活動的人和企業的收入之和,也包括政府稅收,這個收入也包括了你。你願意你收入增長?停滯,或者倒退?

我們所在地區GDP是我們每個人,企業和政府收入的總和。GDP的增長是我們的收入增長推動出來的,如果收入不增長,或者下降,GDP數據就不增長了,下降了。

第二個問題是經濟為什麼要增長?先談經濟與GDP的區別,那麼什麼是經濟?我們學校學習政治經濟學就講了,經濟是人類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生產關係的發展,會促進社會商品和服務供給,GDP會增長,所以我們常常講經濟增長實際上包含或者就是指GDP增長的意思。

第三個問題,經濟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曾經有專門的問答。經濟的本質可能有各種不同看法,有的人以中國流傳已久的對國家管理者經世濟民的要求,認為經濟的本質是創造社會價值,服務人類。當然這種看法有一點高大上,我認為經世濟民是我們的要求,經濟本身不具有人格,沒有標準的道德觀。

有的人認為經濟的本質就是賺錢,似乎有一點和我意。賺錢就像自私一樣,都是貶義詞,但是對社會產生的作用往往卻是正面的。我們每一個市場生產關係參與人為的是什麼?難道是為別人?當然主觀上是為自己獲得利益,但是它客觀上為自己也為了別人,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蓉城草根財經


經濟的本質是生產力,GDP是經濟被量化後的表現形式,經濟增長代表了生產力的增長,生產力的增長代表了社會的進步。現在的社會處處存在競爭,適者生存,你不進步,就會被別人超越,就會被欺負,試問,那個國家敢不努力。

經濟的本質是生產力

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和野獸競爭,學會了使用工具,生產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出現,機器代替了人工,生產力再產提高。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成就了英國的霸權地位,四處搶佔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帝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的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的出現,都發生在美國,從而讓美國代替了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收割一下拉美,搞一下中東,敲打一下日本,沒有人出來反抗,因為美國太強大了。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讓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得到質的飛躍。

經濟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生產力,誰的生產力發達,誰的經濟就好,美國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美國的經濟最好,一枝獨秀已經長達一個世紀。

GDP是什麼?

GDP是生產力量化後的表現形式,用來橫量生產力的一個工具。比如說,過去幾年你生產力如何,或者說你的經濟如何,用什麼來衡量,用你創造的財富,比如說,你前年盈利了10萬,去年盈利了20萬,今天盈利了30萬,顯然你的經濟條件一年比一年好,生產力一年比一年高。GDP就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情況的指標。

如上圖所示,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的GDP一枝獨秀,日本在90年代被美國搞過以後,一蹶不振,而我國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飛速發展,特別是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由此可見,對外開放,學到別人的先進技術,對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掌握生產力的核心技術更重要。比如說美國,世界上大量的先進技術的核心都掌握在美國手中,這也是美國為什麼獨佔鰲頭這麼多年的原因。我國最近幾十年發展如些快,也是因為生產力提高,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在5G上和美國有一拼之力。5G市場上能搶上半壁江山,就是我國生產力提高最好的證明。

為什麼GDP經濟一定要增長?

落後就要捱打,最現實的解釋,別的國家生產力都在增長,你的國家生產力不增長,結果如何,看看清王朝就知道了,前期何等的昌盛,但是,國外都用上汽輪機了,我們還在用人力,生產力和人家差了一大截,最後被人欺負也就理所當然了。美國打伊拉克、敘利亞、南斯拉夫,有誰敢說不,還不是因為美國太強大,美國的經濟太強大的原因嗎。當年八國聯軍敢於侵略清王朝、小小的日本敢於侵略我國,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落後,現在日本為什麼不敢發動侵略戰爭了,因為我們比日本更強大了。

自古以來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總結:經濟的本質是生產力,GDP是生產力量化後的表現形式,GDP經濟一定要增長是因為落後就會被捱打,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家庭也是如此。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說點個人理解的實際的 只有GDP在一定規模下 那樣才可以用現在這樣的增長速度來向市場投入資金 也就是新增資金 而這筆資金的用處有很多。一但經濟放緩 那麼無法支持這樣快速的資金增加量 那麼中國經濟會出現種種問題 比如還債問題。而經濟一旦放緩 資金面也會出現問題 那麼企業也會陷入困境 進入不良循環 所以這就是遲遲不真正打擊房地產的原因 因為中國在未找到其他經濟增長點的時候 必須要讓地產來支持經濟增速。


蘇勤有財


首先,人口數量是一直增長的。只有受災害、戰亂、疾病流行的時候,人口數量才可能下降。GDP增長首先是規模增長,就是投資增加了,對資源的利用增加了。只有經濟增長,才能保持人們的生活水平不變和提高。而收入提高了會促使人口增加。高收入人群願意多生孩子是有道理的。

其次,勞動時間越久,工作能力越強,能力的提高會帶來收入的增加。原來種一畝地,現在技藝提高了,可以種兩畝地。

經濟增長也是受人們的慾望驅使。人們如果生活感到滿意,就會想更好的生活,就會節省部分消費,投入到生產中去擴大經營。如果開飯店掙錢了,就會擴大經營面積,增加菜品,吸引更多的顧客。賣服裝掙錢了,會代理更多的品牌,增加投資。

經濟的本質就是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包括生產和消費。人們用生產的方式獲得可以消費的產品,滿足生活需要。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政治,其實增不增長對生活影響不大!


華沙_


GDP的氺分使你懷疑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