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軍艦艇曾是深藍色塗裝,為何如今開始向淺白色方向發展?

洅你咗児說愛妳


題幹所說的艦艇塗裝問題,只是幹舷以上的塗裝,實際上艦艇塗裝涉及範圍很廣,就外部塗裝來說可以分為三種:甲板塗裝、水線下塗裝、水線上塗裝。不同部位的塗裝需要滿足特定的功能要求,使用不同類型的塗料,也就分別展現出不同的塗裝顏色和效果。

艦船甲板塗裝類型比較多樣。

由於艦艇甲板部位容易集水,且長期與大氣接觸,受風雨侵蝕、陽光暴曬,因此首先要求甲板塗裝具有優異的防腐蝕性、耐水性、耐候性和附著力。另外,甲板經常受艇員踩踏和機械碾壓,易受各種油性、酸鹼物質的汙染,要求甲板塗料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耐磨性、耐油性和耐酸鹼性。

具體到顏色方面,我國海軍艦艇的甲板塗裝顏色並不完全一致,在旅大級及其以前是棕灰色,旅海級為深綠色,在此之後的新型驅逐艦均為深藍色;位於煙囪以後且高於煙囪的部分為黑色。其他艦艇與此也有相似之處。

世界多數國家的甲板顏色都大致是深藍色,但俄羅斯比較奇葩,早期曾將艦艇甲板塗成非常醒目的紅色(下圖),實在令人詫異,不過近年來的新建艦艇都已塗裝深藍色。

水線下塗裝通常為紅色或黑色。

艦艇的水線下區域長期浸泡在海水中,受到海水的電化學腐蝕和海水沖刷的共同作用;停泊在海港時,還會受到海洋生物吸附、汙損的侵蝕。因此,水線下部位使用的塗料必須具有良好的耐鹽鹼性、耐磨性,並能夠防止海生物附著汙損。

由於早期的氯化橡膠船底防鏽漆紅色的,而且為防止海生物附著添加的氧化銅、氧化汞等有毒物質也是紅色,因此艦艇水線下都呈現出紅色,這已成為各個國家海軍的傳統。不過,有些軍艦在水線交界處使用環氧瀝青船底防鏽漆,外部呈現出黑色或棕色。美國軍艦的水線處一般使用黑紅兩色(下圖)。

艦艇水線以上塗裝

我們通常說的艦艇塗裝,就是指艦艇水線以上部位的塗裝,主要包括幹舷和上層建築外部。由於這裡是艦艇最直觀、最主要的外在形象,就像人的皮膚和臉面,因而對於塗裝的要求也就更為複雜。

首先,要具備

良好的防鏽性、耐摩擦性能。

水線以上部位,長期暴露在含鹽的潮溼海洋大氣中,要經受海浪衝刷,也免不了靠泊作業時的磨蹭,因此塗裝不僅要保護艦體金屬,防止鏽蝕,還要具備較好的耐摩擦性能。

其次,要具備良好的保色性和保光性。

大洋上毫無遮擋,長時間、高烈度的曝曬,對任何材料都會造成損害。因此,艇身塗裝要經受長時間的日光暴曬而不會剝落、不會褪色,從而保持艦艇整潔和美觀。

再次,要具備視覺保護能力。

從視覺上儘可能和海天背景融為一體,

也可以稱為視覺隱身能力。艦艇外部塗裝與外部環境相似,也就降低了被發現的概率,有利於先敵發現進攻或者安全撤退。

最後,要具備雷達隱身能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雷達和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超視距作戰成為海戰主流。此時,就需要充分考慮雷達隱身的問題,儘可能減小暴露海面艦體的雷達反射,通常使用摻入氧化鐵基特殊粉末之類的吸波材料。

基於上面諸多要求,我國海軍包括054、052、055在內的各型主力艦艇,都使用了新型的可變色塗裝,可以稱之為“海軍灰”,除了基本的防鏽和保色性能之外,也能較好的實現視覺保護作用,併兼具一定的雷達隱身作用。

使用這種塗裝的艦艇,在日光強烈時,艦體呈現明亮的白色;在日光不強或者雲霧濃厚時,艦體呈現出暗灰色。在各種光線環境之下,如果從遠處觀察,中國軍艦的塗裝都非常接近海天背景色調。

與陸地上樹木山川等繁雜背景不同,艦艇在遼闊空曠的大洋上,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地球弧度帶來的影響。海洋中目視極盡的位置就是海天線,通常距離約

30海里白天正常日光條件下,海天線位置看到的景象都非常明亮,與中國艦艇的塗裝較為相近,因此不容易被目視發現。

同時,這種塗料也添加了吸波材料,加上幹舷和上層建築的斜面設計,能夠大大降低艦艇雷達反射強度,從而縮短被發現的距離,縮小被發現的概率。

我國艦艇的外部塗裝,與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艦艇較為相似,美國、日本、韓國海軍艦艇的塗裝顏色就要深一些,俄羅斯海軍艦艇塗裝則是深藍色。我國海軍長期引進和使用蘇聯艦艇及技術,因此在外部塗裝上也與蘇聯風格非常相似,很長時間裡都採用深藍色,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一系列新型艦艇的出現,艦艇塗裝上才走上完全自主的全新技術路線。

022型導彈艇的迷彩塗裝

目前,中國海軍上至數萬噸的航母、補給艦,下至幾十噸的軍輔船、獵潛艇,都採用了上述的“海軍灰”塗裝,但唯一的“異類”是022型雙體導彈艇,採用了海軍迷彩塗裝。

分析起來,022艇的主要用於近海防禦,其小巧、機動、高速的特點,決定了必須依託大陸和海島基地實施快速突擊作戰,使用迷彩塗裝可以更好的將自己隱蔽在海島或陸地背景之下,避免被目視或光學偵察發現,進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致命攻擊。挪威的盾牌級導彈艇,就使用了適應北歐近海島礁環境的割裂迷彩塗裝。

中國海軍潛艇塗裝

我國海軍潛艇的塗裝,包括039、039A/B常規潛艇和093、094核潛艇在內,都使用了上黑、下紅的塗裝。於此不同的是,美國、俄羅斯核潛艇都是用全黑色塗裝。

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包括033、035和091、093在內的各型潛艇,上部都採用深藍色塗裝,這是由於當時的潛艇主要在近海水域活動,而且水下自持能力有限,需要經常上浮充電,使用這種藍色塗裝,能夠較好地與海域環境相融合,減少在水面被光學設備發現的概率。

隨著中國海軍潛艇的更新換代,潛艇逐步走向遠海大洋,從深海處高空往下看,海水似乎黝黑一片,因此現代潛艇一般都將艇體上部塗成黑色,在水下與海水融為一體,從而有效躲避敵人的目視偵察,最大限度實現深海隱蔽的目的。


軍備解碼


每個國家的海軍艦艇都有其獨特的塗裝,這是軍隊所規定的,而我國海軍曾經是深藍色的艦艇塗裝,而如今卻換成了淺色,實際上這裡面也是大有講究的。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海軍的所有艦艇塗裝都是深藍色,連那時候的軍服也是深藍的,而我們現在也能夠看到很多當時的老照片,清楚的向我們還原了當時人民海軍的面貌,但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海軍的主色調便開始向淺白色方向發展,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根據專家的分析,由於現代戰爭中,武器的射程越來越遠,很多武器的打擊並不是在目視距離之內的,而是通過雷達衛星等各種方式進行遠距離打擊,所以當艦船位於很遠的位置時,我們只能看到它位於天際邊緣,而在這種情況下,淺白色和天空的背景色更加相符,更不容易被敵方發現,這樣的原因雖然有些道理,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海軍官方發佈的消息,改變海軍艦艇的顏色,只是為了適應新時代軍隊建設的需求,淺白色塗裝的艦艇顯得更加朝氣蓬勃,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將近十年,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更加註重精神層面的追求,人們越來越重視美感,而且白色的艦艇塗裝要比之前深藍色的艦艇塗裝看上去更加具有美感,所以這也影響到了海軍的高層,我國海軍最大的職能是保衛領海,而不是侵略他國,所以淺白色具有更好的包容性,看上去也沒有那麼侵略意味,更加符合我國海軍的發展方向,所以1985年的中國海軍便全軍更換了艦艇塗裝,向著更高遠的目標起航。


洅你咗児說愛妳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海軍裝備從魚雷艇、導彈艇、護衛艦、驅逐艦和潛艇等,大都是從蘇聯海軍直接引進,或是根據蘇聯軍工提供的相關技術資料和圖紙進行仿製,或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提高的國產版本。

因此,不僅潛艇和水面艦艇的外觀、形狀和蘇制潛艇和水面艦艇幾乎一模一樣,即便潛艇和水面艦艇的塗裝,也都是延習師從蘇聯海軍的深藍色,包括我海軍官兵的制服都是深藍色的,與艦艇的塗裝顏色大致相當。

蘇聯所處的海域,多為地球上緯度較高的區域,海水大都呈深藍色,而且多陰天缺少日照,因此蘇聯海軍的艦艇塗裝成深藍色,就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大氣與海洋環境中,如此視覺隱身效果較好。

但蘇聯海軍艦艇深藍色塗裝,卻不一定適合我海軍採用,北海艦隊地區渤海和黃海海域,渤海由於黃河直接注入,所以水的顏色較黃;黃海由於夾在黃河長江之間,所以靠近黃河入海口的部分區域是偏黃色的,其他的都是墨綠色的;東海由於長江直接注入,所以東海沿海的顏色也相對混濁較黃;地處亞熱帶高穩潮溼的南海海域,水體自潔淨化能力更強,加之珠江遠沒有長江黃河的流量大,所以南海在這幾個海中,海水顏色最淺。

1985年11月16日-12月30日,由東海艦隊司令員率領的132編隊(由051型驅逐艦132合肥艦和X615油水補給艦所組成)代表中國海軍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南亞三國時,就首次將132艦、X615艦由原先的深藍色臨時塗改稱淺灰色,具備遠洋航行能力的我海軍對外界展示了自信開放、文明威武的態勢,引起了他國海軍的關注。

本次132編隊外訪效果非常好,編隊在三國靠港期間,都引發了當地的轟動,將我海軍文明威武追求和平友好的理念廣為傳播;海軍內部經評估認為,水面艦艇淺灰色的塗裝比深藍色更具備包容性,至少沒有那麼強烈的侵略意味,特別符合我國堅持改革開放、和平發展的道路。

至此,我海軍水面艦艇的塗裝開始逐漸轉變,由原先的深藍色改為淺白色,又稱淺灰色,自然光反射下看著像白色淺灰色的油漆,與我國近海的色彩最為接近,用目視的方式去看,海天交接的地方基本就是這個顏色,淺灰色軍艦更容易和天空背景色融為一體,隱身效果自然更好。

其實,在當下預警機、遠程相控陣雷達、反隱形雷達裝備海軍的背景下,水面艦艇的塗裝對其隱蔽性能沒什麼卵用,超視距雷達發現水面艦艇即可引導遠程反艦導彈進行攻擊,因此,水面艦艇包括潛艇的塗裝,成了各國海軍的一種使用習慣而已。

不管怎麼說,從原先051型驅逐、053型護衛艦深藍色的塗裝,再來看當下054A型護衛艦、052系列驅逐艦的淺灰色塗裝,僅從外觀上來看,總感到淺灰色塗裝的水面艦艇似乎外觀更靚麗和亮眼,讓人感到輕鬆愉快;而深藍色塗裝的水面艦艇則顯得更加穩重和莊嚴肅默默,讓人稍微有點壓抑感,可能就是所謂的顏色對人產生的影響。

我海軍的水面艦艇一律改成淺灰色,並非簡單地向外界看齊,而是一種自信開放的體現,反映了我海軍的強大,對外傳達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淺灰色塗裝的水面艦艇更適合遠洋打擊,而深藍色塗裝則適合近海防衛。


國平軍史



人民海軍艦艇的灰白塗裝開始於1985年年底對於南亞三國的訪問。1985年年底,人民海軍訪問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三國,為了展示人民海軍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現代化的建設成果,海軍決定將出訪的132號導彈驅逐艦、X165號綜合補給艦由藍黑塗裝變為灰白塗裝,充分展示出現代、自信、開放、和平、威武、文明的姿態。



人民海軍曾經用藍黑這種重顏色來對水面艦艇進行塗裝,主要是為了起到一定的隱蔽效果,起碼是做到在目視以及藉助遠望裝具在較遠距離內較難發現的目的。但是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進步超視距外打擊已經成為了主要的作戰方式,而各種雷達預警系統也令數百公里外的目標無處躲藏。


灰白色塗裝的人民海軍艦艇在深藍的大海上航行劃出一道白色的海浪🌊,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辨識度極高,這充分說明了人民海軍的自信。

灰白色塗裝也是順應了特殊歷史時期後人們希望萬象更新的期望,深色是80年前我國的主色調,從人們的服裝到各類設備設施,從小的生活物品到武器裝備,改革開放後,“五顏六色”成為了時尚、開放、包容、個性和自信的象徵,迷彩軍裝開始走向部隊,水面艦艇也如開篇第一段的介紹改裝成灰白色塗裝!


冰雹藍天


我是迷彩派小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世界各國海軍艦艇的塗裝都是大有講究的,一般海軍在選擇塗裝顏色的時候要選擇跟海水顏色最相近的,因此白、藍、灰三色是最常用的海艦塗裝之上。中國海軍的白色塗裝在海軍塗裝顏色裡應該歸屬為海軍灰,只是平時大家肉眼看到的感覺更像白色。中國海軍目前的這種塗裝,是各國中唯一可變色的軍艦塗裝,它在日光強烈的晴天呈現亮白色,而在日光較暗或者光線不良的條件下,則呈現出暗灰色。無論光線好還是光線差,從遠處觀察,中國軍艦的塗裝都最接近背景色調,可以與背景融為一體。。

中國軍艦的塗裝與歐美國家不同,不只是審美習慣不同,更是從實戰角度考慮,所以顏色要更淡一些。要知道,緯度越低海水顏色越淺,緯度越高海水顏色越深,所以俄羅斯軍艦的塗裝是最深的,而且其全部主戰艦艇的甲板均成成鮮紅色。而中國早年剛建立海軍時,全面引進學習了前蘇聯的造艦技術和經驗,所以當年的中國海軍艦艇也曾是深藍色塗裝。

現在的中國海軍主戰艦艇塗裝已經摒棄了這種設計,連甲板都塗成了深藍色,有全面向美軍的甲板塗裝看齊的趨勢。因為這種塗裝設計從高空俯視,和深海海面色調一致,更有利於隱身。可以說,中國軍艦的塗裝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有朋友願意與我交流,請您點贊評論。歡迎您關注迷彩派,我們將與您共同關注軍事話題。


迷彩派軍事


海軍艦艇塗裝成什麼顏色需要考慮到雷達隱身、可見光隱身,紅外隱身的因素還要跟其他國家的艦艇區別開,同時還要考慮到是否美觀大方等。

我國海軍艦艇曾經是深藍色塗裝,延習自前蘇聯海軍的塗裝。

前蘇聯海域多為地球上緯度較高的區域,海水呈深藍色,而且少光照多陰天。因此前蘇聯海軍的艦艇塗裝成深藍色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大氣與海洋環境中。視覺隱身效果較好。但不太適合我國海軍採用。

我國海軍艦艇的塗裝後來則逐漸改為接近於美國海軍的淺色塗裝。

我國目前軍艦的塗裝是淺灰色的油漆,自然光反射下看著像白色。中國海軍的定位是近海防衛,這個灰色的漆與中國近海的色彩最為接近,用目視的方式去看,海天交接的地方基本就是這個顏色,而美國海軍這類海軍活動範圍廣,塗裝更深一點。

  當然對於現代戰爭來說,塗什麼顏色都意義不大了,甚至是一個習慣問題,現在的超視距雷達不需要肉眼看到艦艇就可以開火了。但是各個方面的隱身性仍然要考慮到,甚至還需要有專門的相關研究課題。

  各國海軍大多數艦艇的塗裝還仍然是普通的油漆防腐塗料,不太採用隱身塗料,因為隱身塗料太昂貴了,大面積塗裝是塗不起的。現代艦艇在局部隱身性較為薄弱的地方可能會加塗一點隱身材料或者直接捆綁隱身薄膜來增加其隱身性。

 


鐵桿軍迷


首先糾正一點,在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正式用語中,沒有深藍色塗裝、淺白色塗裝的說法,對應更嚴謹的名詞是藍灰色著色和淺灰色著色。

(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曾使用過的藍灰色著色)

之所以發生這種藍灰色著色向淺灰色著色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軍技術的發展。起初人民海軍艦艇塗刷藍灰色著色的用意,在於視覺上的偽裝,而隨著現代偵查手段的發展,以及超視距作戰的技術變化,用艦體著色來作為隱蔽手段的價值已經不大,所以發生了變化,改為和國際接軌的淺色著色。

(人民解放軍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次艦艇出訪:1985年出訪南亞三國,兩艘出訪艦即率先改用了和國際接軌的淺灰色著色)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的著色受蘇聯等影響,長時間內採取的是具有隱蔽性的藍灰色(根據所在海區的不同,又有不同變化)。而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著色發生由深到淺的變化,則是出現在1985年。

1985年11月,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合肥”號驅逐艦和“豐倉”號補給艦組成編隊,由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聶奎聚指揮,訪問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南亞三國,是為人民解放軍海軍自1949年成立後的首次艦艇外訪。出訪之前,考慮到“與世界大多數國家艦艇著色一致”,“合肥”號和“豐倉”號改換成了淺灰色著色,出訪歸來後,鑑於各方反應良好,人民解放軍海軍從1988年開始正式決定將水面艦艇改換成淺灰色著色,至1990年完成了水面艦艇著色的改頭換面,看起來更具有現代感。


海研會


個人觀點,作戰方式變化,由近距到遠距,遠距地球曲面效果,軍艦背景是天空不是海面,灰白色接近天空色更利於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