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創業不應該是件高風險的事,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不是敢於冒險,而是善於控制風險。

1.優秀的企業家從來都不是冒險的人,而是更善於控制風險的人。

2.世界上沒有全知全能的人,“生而知之”的故事永遠只是傳說。

3.創業是一門手藝。它可以像學走鋼絲一樣,通過大量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業人士。


一、低風險創業的基本邏輯

1.和父母關係的好壞,決定了創業成就的大小

人會下意識地選擇最熟悉的路。如果創業者和父母的關係不好,有一個灰色的童年,痛苦和壓力是他最熟悉的路線,那他在創業時,也會選擇那條令自己痛苦的路。

而童年已然逝去,創業者能做的,便是重新審視和父母的關係,發自內心地感謝父母。如此才能更有力量,更好地創業。

2.性格決定創業風險

一個性格平和,帶著愛和希望的創業者,他們更樂於接受新事物,能以積極的心態擁抱創業過程和應對問題。反之,創業者如果易怒、焦躁,不僅有害身體健康,也不利於經營企業。

3.發明人創業十分危險

正如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說的,創新不是基於推理,而是為人服務。

發明人創業風險大的原因,是他們容易從發明出發,而不是旨在解決社會問題。試問不為解決問題的創業,它的市場又在哪裡呢。

4.創業是令人愉悅的事

創業者先要調試自己的心理,把創業視為人生的修煉。這時你會發現,創業本身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保持陽光的心態,內心有力量,會讓創業的旅途變得更加光明。

二、創業從找到好問題開始

柳井正說,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因為解決了一個巨大的矛盾。而創業的第一步,是找到一個問題。這樣才能找到創業的方向。

1.怎麼找到低風險創業的機會

  • 抱怨


抱怨中可能藏著很好的創業機會,比如Facebook就是抱怨的產物。起初,馬克·扎克伯格聽到同學抱怨要找其他同學的聯繫方式很難,應該有個花名冊。但從學校層面推動這件事比較困難,於是他開始著手做這件事。最後便有了Facebook。

  • 洞察


訓練觀察能力,深入洞察用戶的生活和靈魂,比他們自己還了解他們,從而找到創業機會。比如,蘋果手機用一個鍵就能實現全部功能,亨利·福特讓汽車廣為人知並加以普及。

  • 體驗


創業者要從用戶角度體驗產品,忘掉創始人身份,去試用自己的產品。

體驗的關鍵是要忘記自己的能力、背景和身份,像“小白”一樣思考怎麼做產品。比如,寶潔公司設立了一個大超市,用來模擬一般超市的經營狀態,以此研究產品擺放位置、顧客購買方式和購物體驗等。

2.如何判斷問題的好壞

  • 標準一:夠不夠大


好的問題,市場要足夠大,而且要有變革、解決的空間。否則,一來難有發展前景,二來也會影響融資。

  • 標準二 :夠不夠痛


在客戶最痛的點上突破,才能快速獲客,降低創業風險。如果某個問題對大家而言,可有可無,說明這個問題沒那麼痛,用戶便不願花錢。

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三、秘密是最好的抗風險武器

所謂秘密,就是你能做,別人做不了;就算別人做出來了,也和你不一樣。秘密是企業的鎧甲和護城河,別人可以模仿你的行為,但無法複製精髓。而沒有秘密則是創業者最大的風險。

1.六種好秘密

①資源

這是一個好秘密,但是有限。比如經濟實力雄厚是一種資源。但資源會枯竭,之後的獲取成本會變得越來越高。

②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言而喻。比如華為會將每年10%的營業收入用於研發。而它的成功,靠的就是科技。

③運營能力

優秀的運營能力,是企業的好秘密。比如海底撈的服務做得比別人好。其創始人創業的第一桶金便是來自於他卓越的運營能力。

④品牌口碑

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秘密,它能讓企業的邊際成本為零。但很多企業只有品牌,沒有口碑。沒有口碑的品牌,人們只是知道它,卻不喜歡它。

所以,創業者需要把品牌和口碑放在同等位置去打造經營,才能擁有別人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⑤價格

有人說,價格戰沒有技術含量。事實上,價格戰是一種高級的競爭方式。比如格蘭仕,基於科技、運營能力和大批量採購三大秘密,它能準確定位價格,做到既能讓競爭者沒利潤,又能使自己有盈利。

⑥用戶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粉絲經濟”。凱文·凱利曾提出“1000鐵桿粉絲”原理,意思是一個品牌,只要有1000個鐵桿粉絲就能活得很好。

因此,創業者需要用心運營好用戶,和他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愛這個企業。如此,他們不僅是企業的用戶,也是企業的力量之源。另外,用戶甚至可以推動產品的改進,幫助企業持續構築秘密。

2.企業如何擁有好秘密

  • 超越競爭的”十倍好”原則


Space 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硅谷鋼鐵俠”。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十倍好”原則。它的意思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得比同行好十倍。

而“十倍好”是一種思維方式,如果創業者想設計一款產品,就必須做得比同行好十倍。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具備抗風險能力的好秘密。

  • 秘密是個積累的過程


秘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斷積累、演進的。創業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現有的優勢和進步的方向,一步步打造秘密,讓它變得越來越強大。

比如,可口可樂最早期的秘密是配方。後來,發現配方容易丟,於是將可樂瓶子做成專利。再後來,開始塑造品牌,注重與受眾之間的互動等等。它利用自身的能力,把秘密越做越深,不斷構築更高的護城河。

  • 融資需有度,錢不是越多越好


對創業者來說,企業有融資是件好事,但融資不一定越多越好。當創業者得到大量融資後,心態容易膨脹,思維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這時,沒有資金壓力,便容易鬆懈,循著自己舒服的套路按部就班,最終引發風險。

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四、反脆弱的結構設計

反脆弱的核心,是在不確定的事發生時,企業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能力。如何讓企業具備反脆弱性,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做到。

1.設計反脆弱的商業結構

一個反脆弱的商業結構,其特點是成本有底線,收益無上限。意思是這個項目如果一直虧本也有底線,不會一直無止境地虧下去。而如果賺錢,卻沒有上限。

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反之,一個脆弱的商業結構,則是成本無底線,收益有上限。這種生意如果虧錢就像個“無底洞”,沒完沒了。比如開飯館,它的收益上限很明顯,即使翻檯率再高,收益也是受限的。但它的運營成本卻是不小的投入,如房租、原材料成本、裝修費等。


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所以,創業者在設計反脆弱的商業結構時,重點在於將失敗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時不斷放大收益上限。

2.創業需要有情懷

對創業者而言,情懷帶有明顯的反脆弱色彩。他的使命感、個性會讓他對生活充滿熱情,推動他不斷地探索。這樣的創業者往往容易成功,也更能抵禦不確定的風險。

而一個人如果只為賺錢創業,他的人生就會變得特別脆弱。畢竟,這世上總有比他更能賺錢的人,對比之下,心態便會失衡。如此,他的反脆弱能力就比較差。

3.確保公司擁有選擇權

創業者需要具備全局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自信、不貿然行事。

所以,一個反脆弱的企業,需要確保公司有選擇權的閾值,也稱為“反脆弱的邊界”。比如確定這個邊界為100萬,若超過還不能完成這個項目,那就放棄它。而像賣房創業就十分冒險,反脆弱性也就降低了。

4.“能力陷阱”和“資源陷阱”

多數人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一來因為熟悉不容易出錯,二來更能讓人獲得成就感。但只因為更擅長,就更願意做這件事,而不願去做不熟悉的事,便陷入了“能力陷阱”。

而“能力陷阱”會束縛創業者的想象力,限制他們的選擇權。這使他們可能只侷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無法從解決社會問題的角度去思考創業。這樣的創業,其抗風險能力就會很差。

此外,創業者需要避免“資源陷阱”,即過分注重資源,忽略了運營本質。比如一個創業者開店,直接開在了自己的商鋪,卻忽略了選址。實際上,它應該開在合適的地段,而不是已有的商鋪。

低成本創業,零邊際成本


五、打造指數級增長的引擎

不管小米、阿里和谷歌,它們的成功都離不開“冪次法則”。在這個時代,一個企業若想快速擴張並走得穩健從容,創業者就需要學會用冪次法則思考。

1.從線性思維到“冪次法則”的轉變

線性增長的公司,其增長公式是:Y(業績)=N(內在變量)×X(外在變量)。如果這樣的公司想快速增長,就要提升變量的數值。比如,一家公司的客戶都由廣告獲得,若想獲得更多客戶,就得投入更多資金打廣告。而如果廣告停止了,那客戶量就會直線下滑。

而指數型增長的公司,其增長公式是:Y(業績)=N的X次方。這也就是“冪次法則”的具體體現。比如,一張厚度為0.08毫米的紙對摺50次,其最後的厚度將超過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2.讓客戶為你帶來客戶

指數型增長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企業具備Member Get Member的能力,即客戶帶來客戶。

如果你的產品不能讓客戶帶來客戶,企業的增長速度最多是線性的。但如果你的每一個客戶能為你帶來兩個客戶。而這兩個客戶認同你的產品、服務,又帶來了兩個客戶,以次類推,就是Y=2的X次方。這時你會發現,可能一兩年時間,你的用戶數將超過百萬,甚至超過千萬。這就是“冪次法則”的強大效應。

所以,創業者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下功夫的重點在於產品本身。產品比廣告重要得多,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個用戶都是媒體,都可能影響一批人,為你的企業獲得更多客戶。

結 語

低風險創業並不是一句空話。

它有思路、有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