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5C洲際導彈的威力怎麼樣?

第一軍情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是我們目前裝備的射程最遠的一型戰略打擊武器,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目前裝備的的東風-5B型號最大射程達14000公里,可以攜帶4-6枚分導式多彈頭(MIRV)。而作為進一步改進型號,東風-5C導彈的性能肯定會更加優秀,雖然目前沒有任何關於東風-5C的官方信息,

個人推測東風-5C的結構尺寸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主要是在多彈頭攜帶能力和打擊精度上會進一步提升,整體性能應能達到世界前三的水平

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東風-5C洲際導彈的效果圖(分導式多彈頭清晰可見)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是兩級液體燃料導彈,其基本型號於1981年就開始服役,最大射程約12000公里,能夠搭載一枚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打擊精度圓概率偏差約500米,也是我國第一款真正具有全球打擊能力的洲際導彈;目前裝備的東風-5B洲際導彈,相對於早期型號主要是改進了推進裝置和制導系統,同時得益於核彈頭小型化技術的基本,東風-5B具備了多彈頭搭載能力,東風-5B的射程提升到了13000公里以上,能夠搭載4-6枚分導式多彈頭(估計單彈頭威力在50萬噸TNT當量左右),打擊精度也提升到了圓概率偏差300米左右塔架旁樹立待發的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

閱兵式中接受檢閱的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5C的研發已進入到了最後階段,有媒體報道東風-5C曾於2017年進行了發射試驗,而關於其具體性能參數尚未可知。關於東風-5C的性能,其實可以通過另外一個型號的洲際導彈來推測,那就是正在研發中的公路機動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據報道東風-41導彈可攜帶多達10枚的分導式多彈頭,打擊精度圓概率偏差在100-200米。而東風-5C的結構尺寸和發射重量都比東風-41大的多,因此其射程和所搭載的核彈頭數量和威力肯定不會比東風-41弱。因此,可以判斷東風-5C的最大射程至少在14000公里左右,並具備搭載10枚分導式多彈頭的能力

據稱是公路上測試的東風-41導彈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MIRV結構示意圖

從導彈技術上來說,東風-5系列的兩級液體導彈算不上先進,也不是目前洲際導彈發展的主流,即使是最新的東風-5C在性能指標上出了射程外並沒有太多亮點,而且由於龐大的體型只能採用發射井或者塔架發射,反應速度和生存能力都相對較差。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東風-5C強大的戰略核打擊能力所發揮的威懾作用,而且基於成熟的東風-5平臺可以對分導技術、制導技術等進行實踐驗證,這也是東風-5系列能夠一直保持生命力的原因。未來隨著東風-41的投入,東風-5系列的重要的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最新的東風-5C型號應該還會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發揮重要的威懾作用。東風-5C仍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鎮國重器!


威吶解析


2017年年初我軍就試射了一枚攜帶10個分彈頭的東風5C導彈,這樣的威力讓外界不的不另眼相看,中國的戰略核力量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次東風5C從原來東風5B不足5枚的分彈頭攜帶能力一下子提高到了10個,可以說是進行了全面升級,最大的改進可能是發動機發生了巨大改變。

東風5C洲際導彈採用發射井方式,其射程超過了一萬公里,輻射範圍可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是一款真正的大國重器。這個戰略武器,全重達到了200噸,而東風41的重量也不過才是60噸,採用固定導彈發射井來發射,這樣就讓其擁有較大的體型和重量。

東風5C洲際導彈的最高速度達到了15到20馬赫,攜帶10個分彈頭,每個分彈頭能夠攜帶一枚熱核彈頭,可以摧毀一座特大城市,殺傷威力非常巨大,在對戰美國的時候保持了足夠的威懾力,這款導彈的面世大幅度增強了中國的核突防能力。

所以有外界評論說,東風5C核導彈的出現,讓美國無法安然睡覺了。西方軍事家甚至覺得,東風5C採用了蘇聯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的技術,因為中國曾多次前往烏克蘭設計局接觸,商談合作事宜。到目前為止我國東風系列導彈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東風5屬於第一代,東風5A和5B屬於第二代,東風5C就屬於最新的第三代,既然是新式武器那麼在技術上比較先進,打擊威力自然增大了,射程更加的遠。(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DF-5系列是典型的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雖然年代比較久遠,但其實他是一個比較可靠的運載平臺,所以跟59和殲7一樣一直在改。改進後的DF-5C可以攜帶10個分導彈頭,而之前的DF-5B是3-8個分導彈頭,再往前的DF-5是單彈頭。也就是說DF-5B/C也是在遵循多目標打擊能力和單彈頭小型化的路子在走,畢竟單彈頭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實在是有點弱了。當然了有朋友會說液體燃料加註需要很長時間,其實著個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中國已經做到了液體燃料封裝技術,燃料早就已經加註好,只需要定期更換即可。如果有需要它完全可以立即發射。

關於洲際彈道導彈這些東西作為最高級機密確實沒有公佈什麼有用信息,這個跟核潛艇是一樣的,所以關於DF-5C一些所謂的“細節”我們也不去瞎猜了。我們只說兩點:分導彈頭技術(MIVR)、單彈頭小型化。

先說一下分導彈頭技術:上面我們也說到了DF-5C可能具備10個分導彈頭的攜帶能力,所謂分導彈頭和純粹的多彈頭還不一樣,多彈頭技術只是具備2個以上彈頭攜帶能力,但是這些彈頭最終目標還是一個,在五常國家中這種技術早就已經淘汰。分導彈頭技術也是具備2個以上彈頭攜帶能力,但是這些彈頭可以攻擊不同的目標。也就是說DF-5C可以同時攻擊10個目標(城市)。除了多目標打擊這個優點之外,分導彈頭技術還有生存能力強這個優點。如果1枚洲際導彈只攜帶1個彈頭,那麼一旦彈頭遭到攔截就意味著這枚洲際導彈徹底廢掉,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如果是攜帶多個彈頭,那麼即便有個別彈頭遭到攔截,那麼剩下的彈頭可以繼續飛向目標,這枚洲際導彈依舊能夠發揮打擊的作用。同時攔截10枚彈頭要比攔截1枚彈頭難度大的多以目前的技術幾乎不可能在末端同時攔截10個彈頭,也就是所具備分導彈頭技術的DF-5C一旦發射那麼必然會有打擊成果。

其次我們再說一下這個:單彈頭小型化技術。可能有朋友覺得一枚氫彈爆炸當量達到1000萬噸是一個很“過癮”的事情,看著巨大的蘑菇雲升空很刺激。然而在這要潑一盆冷水,1枚1000萬噸級熱核彈頭打擊範圍並沒有10枚100萬噸級熱核彈頭要大(總量都是1000萬噸級),而且可以說小很多。通常情況下,核武器有效毀傷半徑(人員和建築物損毀90%)為C*爆炸當量^1/3(C為為常數,一般取1.494)。這樣算下來1枚1000萬噸級熱核彈頭有效毀傷範圍為14.93公里,有效毀傷面積為150平方公里。而100萬噸級熱核彈頭有效毀傷半徑為3.22公里,有效毀傷面積為33平方公里,這樣10枚100萬噸級熱核彈頭的有效面積達到330平方公里,是1枚1000萬噸級核彈頭的2.2倍。顯然,多個當量減弱的小型化核武器的總殺傷範圍要比1枚大當量彈頭要大的多,所以各國洲際導彈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大當量單彈頭”的方向轉變為“小當量多彈頭”。這就是為什麼各國都在銷燬大當量老式氫彈的原因。

對於DF-5C來說,他從一枚早期的單彈頭洲際導彈蛻變為多分導彈頭的洲際導彈本身就是在緊跟目前世界洲際導彈的發展趨勢,這是一個積極且很正常的情況。至於他彈頭當量到底是多少、攻擊速度到底是多少、飛行軌跡等等這些問題,不要試圖在這裡找到答案,更不要以訛傳訛,知道這些東西的人不可能到處說,到處說的人也不能是真的。就是這樣。下圖為1984年亮相的早期東風-5和2015年參閱的DF-5B

這種大型洲際彈道導彈其實美俄也有,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運載能強,既能保證1萬公里以上的射程,又能保證攜帶足夠多的彈頭。中國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發射重量達到183噸,最大射程達到1.5萬公里,投擲能力達到5噸以上(DF-5A)。俄羅斯R-36M洲際彈道導彈更是達到200噸的發射重量,投擲能力達到8噸以上,最大射程達到1.6萬公里。美國的“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發射重量88.4噸,投擲能力3.6噸,最大射程1.4萬公里。但是運載能力強帶來的問題就是體積過於巨大,只能用固定發射臺或發射井發射。雖然生存能力較低,但是他的大投擲重量和射程帶來的優勢還是讓核大國依舊保留足夠的井射洲際彈道導彈。

而普通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帶滿彈頭射程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達不到8000公里的射程,美國的UGM-133A“三叉戟-2”如果帶滿12枚分導彈頭那麼射程相應要減弱的7800公里。俄羅斯公路激動地RS-24“亞爾斯”和RT-2PM2“白楊”本身最大射程只有11000公里左右,如果帶滿彈頭那麼也是要相應減到8000公里以下。DF-31的情況跟亞爾斯應該差不多,彈頭數量也不會超過5枚。所以說想要既想要1萬公里射程,有想要10枚彈頭攜帶能力還是要依賴這些發射井發射的“百噸巨獸”,僅僅依靠機動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擁有DF-31AG和DF-41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要繼續保留DF-5的原因。


雛菊西瓜Peterpan


東風5C,是東風系列洲際導彈的最新改型,原型彈定位是一種發射井基,二級液體推進的洲際彈道導彈,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研發製造成功,作為大國戰時重器,其射程超過一萬公里以上,具備在全球任何地區的殺傷能力。

原型東風5號洲際導彈,出現在1984年10月1日國慶35週年大閱兵中,可攜帶一枚300萬噸的核彈頭,作為壓軸武器,最後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

(東風5原型洲際導彈)

東風5C,作為東風系列洲際導彈最新改型,主要改進了發動機性能,彈頭性能大幅提高,有分導彈頭,顯著提升了導彈的突防能力,但具體彈頭數量保密,具備高精度打擊能力,為國內撐起了一把核保護傘。

在導彈防禦系統不斷髮展的今天,越來越堅固的盾牌需要越來越銳利的長矛予以制衡,至少在當下,東風5C洲際導彈,是刺破對手的一柄銳利之劍。

(東風5B洲際導彈)

由於某國急切部署TMD和NMD,具備多枚分彈頭、安裝使用4臺單極發動機的東風5C就橫空出世了,15000公里的大射程,以及對目標的高精度打擊,成了國內火箭軍手中的利器。

據搜狗百科記載,2017年2月3日,針對美國媒體報道的國內成功試射了一次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時,獲得了國內國防部書面回覆: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貌似東風5C洲際導彈)

發射東風5C洲際導彈,向國際社會展示了國內戰略博弈的決心和能力,是對有關國家在國內周邊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試射和準備部署標準3IIA導彈等打破地區戰略平衡行為的響應。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東風5C是東風系列的最新升級版,它與其他核大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處於同一水平。東風5C通過陸基發射井進行發射,並配有多彈頭髮射倉可以實現一枚導彈攻擊多個目標,這也是目前洲際彈道導彈的主流水平。



具相關媒體報道東風5C可也攜帶多達10枚的分導彈頭,通俗點說就是天女散花,不過這散下去的可是催命符。同時東風5C的射程可以覆蓋差不多整個地球有人的區域,這樣的射程加上核彈頭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巨大的威懾力量。



有了東風5C的存在可以斷掉很多不懷好意國家覬覦中國的念頭,也許某些國家對東風系列導彈的瞭解更甚於我們,這也是他們不敢越雷池的重要原因。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很大歸功與當年的兩彈一星工程,今天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就是他們當年浴血奮鬥的結果。


異域邊緣


這種問題不要邀請我,不知道,知道也不說,你要是實在想知道就去問問國家有關部門,看看他們會不會告訴你。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人操的什麼心,國家安全日剛剛過去,保守國家機密是每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要積極舉報出賣、洩露國家機密的任何人、任何行為。讓投敵叛國者無處可逃。



雖然我是軍事答主,但是涉及國之重器的從來不答,雖然我們普通公民知道的並不多,但是保守國家機密要從小事做起,從娃娃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