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如果你會寫作卻不賺錢,那就去學塞林格

“如果你是一個文學或者文字愛好者,剛好你又想靠文字和文筆賺錢生存,《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成功學教材”

這是我讀大學時,我的寫作老師給我們的教誨,他給我們的要求是:假如你沒從這本書裡找到文字變現的方法,那就一直讀,反覆讀,直到知道塞林格的變現秘訣為止。


《麥田裡的守望者》:如果你會寫作卻不賺錢,那就去學塞林格

你以為我是一本小說,其實我是一本成功學教材


《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本書成就了一個人的名和利

無論對於文學界,還是對於作者塞林格而言,《麥田裡的守望者》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

至今為止,《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其實只有16萬字的長篇小說,在全球以各種版本發行了六千萬冊(僅此一本的版稅就可以讓作者一輩子過上富裕的生活),該書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也被例為世界文學名著。

事實上,這是塞林格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也是塞林格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就這一本書,足夠塞林格躺著吃了,所以後來的塞林格玩起了隱居,沒事調調情,偶爾出來扮演一下文學偶像和青少年英雄,基本上與文壇和世俗生活“拜拜”了。

出手即經典,然後就可以隱藏功與名,過上歲月靜好的慵懶生活,這大概是所有文字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生活吧!

那麼,《麥田裡的守望者》憑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市場成功呢?


巨大的市場空白,《麥田裡的守望者》成為永恆的印鈔機

“中國那些主張為內心而寫作的作家都在說謊,如果你要以文字生存就必須為市場寫作”

我聽過不少中國作家的講座,也採訪為數不多的一些中國作家。不知道為什麼,似乎每個中國作家,在公眾場合(我說的只是公眾場合,私底下不是這樣的)都高尚到不喜歡談錢,一個作家,或者一個文字工作者不就是靠“賣文”生存嗎?

與那些主張“為內心寫作”的作家同行們相比,塞林格顯然坦白得多,麥田裡的守望者》很顯然就是衝著市場來的,但塞林格比別人高明的是:他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青春文學。

在《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前,文學要麼是為低幼兒童而寫,比如安徒生童話之類,要麼是為成年人所寫,但在青少年寫作的小說少之又少,幾乎為零。

《麥田裡的守望者》以一位10多歲的叛逆少年為主人公,已他的經歷和口吻說出了青少年的心聲,叛逆的,真誠的,暴躁的,對成人世界的虛偽和規則厭惡的霍爾頓成為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心聲代表。

青少年文學需求和表達需求,這個巨大的市場空白使《麥田裡的守望者》成為了永遠都不會過時的文學商品,因為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青少年,總要經歷一段叛逆的時光,總會想起霍爾頓這個“心聲的代言人”。

從某個角度而言,《麥田裡的守望者》是一臺以文字輸出為技巧,永恆的印鈔機,這不是在賺錢,這就是在搶錢啊!

有自己的腔調,《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出“青春的吐槽大會”

不知道你讀過《麥田裡守望者》沒有?不知道你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時是怎樣一種感覺?反正我第一次都《麥田裡的守望者》時是被嚇了一跳。

在上世紀哪個文學還偏嚴肅和正經的時代,當我打開《麥田裡的守望者》,我的第一聲驚歎是:臥草,小說還可以這樣寫?文學名著還可以這樣不正經?

《麥田裡的守望者》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青少年的各種吐槽,各種不合時宜的搞笑,而且滿本都是各種美國式“國罵”。滿本書給你的感覺就是不正經,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不陽光,不正能量。但是這種獨特的不正經和不正能量卻會讓你倍感親切,你覺得霍爾頓就是你的同桌某某某,甚至根本就是你自己,只不過他做了你想做卻不敢做,你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而已。

我不敢斷言文學藝術的高下,但至少在我眼裡,小說分兩種,一種是《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樣的;一種不是《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樣的,所以塞林格用自己獨特的腔調寫出了一本世界文學上別具一格的小說。


《麥田裡的守望者》:如果你會寫作卻不賺錢,那就去學塞林格

《麥田裡守望者》寫的就是一個青少年的吐槽


可以學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寫作如同練武,有些人是天生奇才不可以學,因為他們已經到了無招的化境;另一些人則是套路,看似花銷確實有章可循。

拿文學來說,莎士比亞,詹姆斯·喬伊斯,彼得·漢克這些人的寫法是沒法學的,他們的文字天生骨骼精奇,學也學不來;他們的書基本上你也可以當天書來讀,像《尤利西斯》,《追憶逝水年華》,《痛苦的中國人》這樣的書你高山仰止一下就好,就像一個到此一遊的旅客。

但《麥田裡的守望者》卻不是這樣,塞林格也許是市場天才,但卻不見得是文學天才,這點從他的寫作經歷可以窺見,《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前他不是文學神童,之後他也沒有成為文學巨匠,也許他只是一個明星,一個寫作的明星,而明星是可以打造的,只要時間合適,只要定位準確,只要包裝完美。

今天,當回過頭再看《麥田裡的守望者》,它也許是青春文學的始祖,我敢斷言郭敬明一定看過《麥田裡的守望者》,那本《夢裡花落知多少》裡多少有這種語言腔調的影子;它也許是吐槽大會的前輩,想比李誕也讀過《麥田裡的守望者》吧,畢竟《麥田裡的守望者》就是一本文字版的吐槽大會,只不過《麥田裡的守望者》是一個霍爾頓在吐槽全世界罷了。我甚至懷疑學王晶也讀過《麥田裡的守望者》,那些與周星馳合作的無厘頭的電影,不就是各種吐槽搞笑,然後在最後露出一個真誠的主題嗎,這跟《麥田裡的守望者》何其相似。

那麼,作為普通的文字工作者,我們又能從《麥田裡的守望者》學到什麼套路呢?

一、找到市場需求,最好是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深度挖掘的市場空白;

二、用自己的腔調去寫作,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辨識度,避免陷入紅海競爭;

三、儘量讓你的文字讀起來輕鬆,讓人有代入感,但融入一個高尚的永恆的主題。


《麥田裡的守望者》:如果你會寫作卻不賺錢,那就去學塞林格

看似高深莫測,實則全是套路


好了,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全劇終,謝謝觀賞,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