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你会写作却不赚钱,那就去学塞林格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或者文字爱好者,刚好你又想靠文字和文笔赚钱生存,《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成功学教材”

这是我读大学时,我的写作老师给我们的教诲,他给我们的要求是:假如你没从这本书里找到文字变现的方法,那就一直读,反复读,直到知道塞林格的变现秘诀为止。


《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你会写作却不赚钱,那就去学塞林格

你以为我是一本小说,其实我是一本成功学教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本书成就了一个人的名和利

无论对于文学界,还是对于作者塞林格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都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至今为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其实只有16万字的长篇小说,在全球以各种版本发行了六千万册(仅此一本的版税就可以让作者一辈子过上富裕的生活),该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也被例为世界文学名著。

事实上,这是塞林格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塞林格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就这一本书,足够塞林格躺着吃了,所以后来的塞林格玩起了隐居,没事调调情,偶尔出来扮演一下文学偶像和青少年英雄,基本上与文坛和世俗生活“拜拜”了。

出手即经典,然后就可以隐藏功与名,过上岁月静好的慵懒生活,这大概是所有文字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那么,《麦田里的守望者》凭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市场成功呢?


巨大的市场空白,《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永恒的印钞机

“中国那些主张为内心而写作的作家都在说谎,如果你要以文字生存就必须为市场写作”

我听过不少中国作家的讲座,也采访为数不多的一些中国作家。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每个中国作家,在公众场合(我说的只是公众场合,私底下不是这样的)都高尚到不喜欢谈钱,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文字工作者不就是靠“卖文”生存吗?

与那些主张“为内心写作”的作家同行们相比,塞林格显然坦白得多,麦田里的守望者》很显然就是冲着市场来的,但塞林格比别人高明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青春文学。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文学要么是为低幼儿童而写,比如安徒生童话之类,要么是为成年人所写,但在青少年写作的小说少之又少,几乎为零。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一位10多岁的叛逆少年为主人公,已他的经历和口吻说出了青少年的心声,叛逆的,真诚的,暴躁的,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规则厌恶的霍尔顿成为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心声代表。

青少年文学需求和表达需求,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了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文学商品,因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青少年,总要经历一段叛逆的时光,总会想起霍尔顿这个“心声的代言人”。

从某个角度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台以文字输出为技巧,永恒的印钞机,这不是在赚钱,这就是在抢钱啊!

有自己的腔调,《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出“青春的吐槽大会”

不知道你读过《麦田里守望者》没有?不知道你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反正我第一次都《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是被吓了一跳。

在上世纪哪个文学还偏严肃和正经的时代,当我打开《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的第一声惊叹是:卧草,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文学名著还可以这样不正经?

《麦田里的守望者》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青少年的各种吐槽,各种不合时宜的搞笑,而且满本都是各种美国式“国骂”。满本书给你的感觉就是不正经,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不阳光,不正能量。但是这种独特的不正经和不正能量却会让你倍感亲切,你觉得霍尔顿就是你的同桌某某某,甚至根本就是你自己,只不过他做了你想做却不敢做,你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而已。

我不敢断言文学艺术的高下,但至少在我眼里,小说分两种,一种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一种不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所以塞林格用自己独特的腔调写出了一本世界文学上别具一格的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你会写作却不赚钱,那就去学塞林格

《麦田里守望者》写的就是一个青少年的吐槽


可以学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写作如同练武,有些人是天生奇才不可以学,因为他们已经到了无招的化境;另一些人则是套路,看似花销确实有章可循。

拿文学来说,莎士比亚,詹姆斯·乔伊斯,彼得·汉克这些人的写法是没法学的,他们的文字天生骨骼精奇,学也学不来;他们的书基本上你也可以当天书来读,像《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痛苦的中国人》这样的书你高山仰止一下就好,就像一个到此一游的旅客。

但《麦田里的守望者》却不是这样,塞林格也许是市场天才,但却不见得是文学天才,这点从他的写作经历可以窥见,《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他不是文学神童,之后他也没有成为文学巨匠,也许他只是一个明星,一个写作的明星,而明星是可以打造的,只要时间合适,只要定位准确,只要包装完美。

今天,当回过头再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它也许是青春文学的始祖,我敢断言郭敬明一定看过《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多少有这种语言腔调的影子;它也许是吐槽大会的前辈,想比李诞也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吧,毕竟《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一本文字版的吐槽大会,只不过《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个霍尔顿在吐槽全世界罢了。我甚至怀疑学王晶也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些与周星驰合作的无厘头的电影,不就是各种吐槽搞笑,然后在最后露出一个真诚的主题吗,这跟《麦田里的守望者》何其相似。

那么,作为普通的文字工作者,我们又能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学到什么套路呢?

一、找到市场需求,最好是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深度挖掘的市场空白;

二、用自己的腔调去写作,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辨识度,避免陷入红海竞争;

三、尽量让你的文字读起来轻松,让人有代入感,但融入一个高尚的永恒的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你会写作却不赚钱,那就去学塞林格

看似高深莫测,实则全是套路


好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全剧终,谢谢观赏,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