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發脾氣,如何積極聆聽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允許孩子有發洩自己情緒的權利。我們大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何況是個孩子。作為家長在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首先應該從心底裡認識到這一點。

其次,給於孩子發脾氣的空間。也就是說,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大人最好先不要干預,靜靜的等孩子發洩完。因為當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需要有一個情緒發洩口。

最後,當孩子發洩完情緒。家長再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為什麼發脾氣,為什麼不聽話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怎樣處理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引導孩子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發脾氣來解決的。

整個過程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麼樣,你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希望他聽話,不亂髮脾氣,那麼我們是否該反思當我們遇到一些事情,是否在孩子面前亂髮了脾氣?

希望有所幫助,謝謝~


瀟灑雲朵朵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進行適時的糾正。小明是個三週歲的男孩,他胃口不好,給他餵飯的時候總是毫無原則,只要肯吃一口,他愛怎麼玩都行。後來他把碗奪過來摔地上了,還大哭大鬧。他的媽媽把地面收拾乾淨,不理他,走開了,他哭著鬧著,累了在地上睡著了……下一餐,全家人顧自己吃飯,小明等了好久沒人餵飯,也沒人叫他吃,便跑過來說要吃飯。媽媽說飯很燙,碗被摔破了,是去垃圾桶裡撿一塊來用還是用手抓著吃呀?

小林三歲不到媽媽就離開(回越南老家)了,跟著爺爺爸爸一家三代人生活,雖然沒有奶奶媽媽,但他一點不缺愛。吃的,玩的,只要他開口要的都沒有得不到的,同樣他說不要或不幹的,你必須聽他的。好不容易熬到八年級(經常逃課,期末成績總分不到100分),最後一年不讀了,爺爺爸爸說他不聽,打也沒用,零花錢支付不起,老師不敢批評。後來他的叔叔從天津趕回帶走,先是連續幾天領他去大公司找工作,讓他讀招聘信息(使他明白自己學歷的低下),然後問他咋辦?在超市裡幹?童工不許僱傭,只能白乾不給工資,給口飯吃,在店裡睡地鋪。回家嗎?打電話回去,叫爸爸車費匯過來。小林選擇了打電話回家:你好,你所撥打的電話已停機……最終,小林向叔叔說了自己多年來的所作所為,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請求叔叔幫忙買車票讓他回家繼續讀書。


餘生好好讀書


孩子會傾聽別人談話,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傾聽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學會傾聽孩子講話是交流的基本要求。尊重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能夠創造更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要當一個好聽眾。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能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後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 一個離家出走的十幾歲姑娘的母親深有感慨地說:“我不該去打斷她的話頭,不管她如何。這樣當她長成十幾歲大姑娘時,有事就會和我商量了。” 一個孩子說:“老師,請您耐心地聽聽我所提出的問題。只有您肯聽我講,我才能向您學習去聽別人講。”善解人意的人是能夠聽得出這番話是隱藏著委屈和挫折的。

現在,耐心地聽孩子講話的父母似乎越來越少了。常常看到有的人在當小孩子靠近時不得不應酬一下,並說出“不善於與孩子打交道……”之類的話,說完就急忙躲開了。而作為孩的父母,不是面對孩子主動說話,而只顧看著報紙或電視地聊上幾句,很少看到父母面對面地耐心地聽孩子說話的情景。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常常聽到父母嘆息說:“孩子有什麼話也不給我說,我說什麼孩子也不入耳。”孩子也抱怨說:“父母什麼事也不給我們講明白。”“父母光說自己想說的話,可我想說的話,父母都不聽。”這種令人擔憂的狀況在不斷蔓延之中。

我們都渴望有人聽自己說話,家的診所擠滿了需要別人聆聽的人。在大多數的情形下,人與人不能溝通,因為只有人說話而沒有人聽。一個挽回家庭關係成績優良的調解人說:“我令一家人言歸於好,真不費什麼勁。我只是讓每個人有發言的機會,別的人都在聽——但不準插嘴。往往這是全家人多年來初次細心聆聽彼此說話。”

聆聽是表示關懷的一種方式,可以使親子間形成良好的關係,並建立友誼。

學會傾聽也是瞭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徑,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家長有必要定期抽出專門時間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孩子對你的信任感會越來越深。他會向你袒露內心世界,讓你知道他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

學會傾聽不光是聽孩子講話,而是一塊兒“交心”,孩子和大人共創一個共享快樂的世界。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要聽他說話,還要注意他說話的語氣和表情,讓他選擇題目,表示諒解和同情,對於他的感受或意見不要作出輕率的結論。

許多家長與孩子打交道感到苦惱是因為還沒有與孩子真正交心的緣故。如果能夠與孩子交心談心,大人和孩子就處在沒有“牆壁”、“互相理解”的安全感之中;如果孩子從幼小時期就有這種體驗的話,那就決不會出現家長與孩子斷絕關係的現象了。

只有把耐心傾聽孩子的話作為日常生活的行動,孩子的世界就能漸漸地看清楚了,做父母就會從中發現樂趣而不是苦惱。

有經驗的父母提出,通過聽孩子說話來了解他們的感受,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方式。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大還是小,都要儘可能找時間立即去傾聽,而不要讓孩子等你有了空閒時間再說。與孩子談話,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瞭解和教導孩子的機會。立即傾聽孩子的談話,有助於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樣孩子才願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訴我們。而對我們來說,瞭解孩子頭腦裡想的是什麼,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當孩子與我們談話時,我們要儘可能地立即與他交談,這樣孩子就不會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他也就會更多地把心裡話告訴我們。


燚燊焱炎火


孩子心理健康比孩子學習成績重要,我堅信心理健康學習也不會差到哪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0700003a370e674210\

家有三公主


我們總認為孩子不聽話,總是亂髮脾氣,其實是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注和愛。


我想介紹幾點我作為一個八歲媽媽的經驗:

首先,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能也火冒三丈,如果我們和孩子一樣發脾氣,那我們其實也退化成了孩子。

平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冷靜角”(此處推薦繪本:《傑瑞的冷靜太空》),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喜歡佈置一個角落。當孩子再次發脾氣的時候,問問孩子願意去冷靜角獨自待一會兒嗎?(注意:此處不是命令)。

你可以溫柔問孩子:“寶貝,你需要冷靜一會嗎?要不要陪你去冷靜角呢?我們一會再來解決問題好嗎?”

因為孩子處於情緒當中,是無法處理任何問題的。

我們都知道,只有感覺好,才能做的更好。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什麼都聽不進去。


其次,孩子冷靜之後,可以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最後,引導孩子來解決問題。可以採用啟發式提問來幫助孩子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問孩子放學之後玩一會的話,我們該怎麼安排時間呢?” “嗯。寶貝,你是想小兔子一樣蹦跳著去刷牙,還是像大象一樣咚咚去刷牙呢?” “哇,你解決問題的辦法很不錯呢,還有嗎?“

其實,只要我們有耐心好好說話,一般來說,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愛讀書的莫莫


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孩子發脾氣,你也發,比ta脾氣還大,那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ta為什麼會不聽話,為什麼會發脾氣?

比如ta不想寫作業,原因要麼是作業太多或者寫不好不願意重寫又或者是貪玩兒想看電視。

針對這些,家長可以從責任感出發,嚴肅告訴ta不寫作業那你明天自己去跟老師解釋為什麼不寫!孩子會感受到壓力和責任感,會主動去寫作業。

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面許多觀點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但都可取,是本很好的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學習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