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犼的戰力就連女媧都畏懼,為何後來卻淪為坐騎?

用戶69001851


原著黨答一波。注意,這個原著是指的《封神》而非《西遊》,原因就是《西遊》中女媧從來沒有出場過。當然,也要用到一些別的典籍。先要強調的是,犼的戰力的確強大,不過在女媧面前就是個渣;而又正因為它太強大,因此被高手收為坐騎乃是必然。

一、上古神話的真面目

最早記載犼的應該是南北朝時的《玉篇》,只有區區四字:音吼,似犬;

其次是北宋時期的《集韻》,照樣簡略異常:犼,北方獸名,似犬,食人。

通過這兩則記載可以發現兩點:

1、犼並非出自上古神話。首先,真正的神話母本《山海經》中並無犼的記載;其次,《玉篇》和《集韻》中在解釋時,並無一個字涉及到遠古之時。這說明犼實在和上古時代沒有什麼關係。

2、其戰力其實相當呵呵。犼也不過就是“似犬”且“食人”而已,長得像狗,能吃人。這與《聊齋》中吃人的野狗子很相似,但它們吃的是戰場上戰死的普通士兵,且只敢在夜裡出動。它們是兇惡的,甚至也是恐怖的,但要說戰力強大無邊,甚至連女媧也畏懼,那也是搞笑的、不自量力的。

袁枚在《續子不語·卷三》中也寫到犼:

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殭屍所變。

為什麼呢?袁枚跟著又作出瞭解釋:

或曰: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犼有神通,口吐煙火,能與龍鬥,故佛騎以鎮壓之。

意思是說,人死後的屍體因為某些特別的機緣(比如風水、陰陽、氣場等)變為旱魃,旱魃又因為特別的機緣進化,即是犼。犼神通廣大,與龍有一拼之力,所以觀音菩薩以之為坐騎,以佛法鎮壓它的兇性。

到了東軒主人所輯的《述異記》(非祖沖之、任昉之作,是清時仿書)中,著重寫了犼與龍爭鬥的情節:

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這應該就是“一犼可鬥二龍三蛟”的原始出處了。

袁枚與東軒主人都是清朝時人,他們的記載採自時人傳說,可能確實也受到了《封神》的影響,但與上古神話是無論如何不沾邊的。

二、戰力

《聊齋》中的野狗,吸食人腦,袁枚還有一本《子不語》中寫到一種叫“山和尚”的妖怪,也是吸食人腦:

有李姓者客中州,遇大水,登山避之。水勢驟漲,其人更上山頂。時已暮,見矮草屋,乃山民耕在夜巡者所居,內悉藉以草,旁置一竹梆,其人宿焉。中夜,聞踏水聲,視之,見一黑短胖和尚游水面將至。其人大呼,此怪稍卻,少頃又前。其人窘急,取梆大擊。山民都集,怪遂去,終夜不復至。次日水退,詢山人,雲:“山和尚也,斯人孤弱,便食人腦。”

大約寫的是同一種怪物。內在的故事邏輯還可能有某種傳承關係。

袁枚生於蒲松齡之後,而東軒主人又比袁枚晚了100來年。袁枚一代大豪、見多識廣,他的兩本書未必是受了《聊齋》的影響,但東軒主人一定是受了袁枚的影響。

蒲松齡死於1715年,第二年袁枚出生,兩人完全有可能聽過同一個傳說,然後分別寫出了野狗子和山和尚的故事。

根據以上幾個故事,我們大體能還原清朝傳說中犼的戰力:

犼是殭屍所化,修成大神通,能夠與龍爭鬥,其戰力大於一龍二蛟而小於二龍三蛟。

如此戰力,倘在封神中,相當於什麼水平呢?

封神中,龍王三太子敖丙在哪吒手下連一合也沒走上,被混天綾一裹,就滾下逼水獸;覆被乾坤圈一圈,元身就被打出,隨即被哪吒抽了龍筋。整個過程中,敖丙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敖丙死後,其父敖光上天庭告狀,不料卻在南天門外又被哪吒一頓暴揍。哪吒仗著隱身符,偷襲龍王,撲倒了用腳踏住,在他左脅下連抓數把,抓下四、五十片鱗甲,鮮血淋漓,痛傷骨髓。敖光貴為東海龍王,身軀可大可小,號稱“要大便撐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雖然是被哪吒偷襲,但是一被踏住就再也翻不了身,則其戰力即使在全盛時期、兩人當面堂堂正正對壘,也只有被哪吒碾壓的份兒。

敖丙是龍宮太子,敖光是東海龍王,兩人怎麼著也被“二龍三蛟”這種普通龍族加起來強一些。犼雖強,卻是經過三日三夜苦戰才殺了一龍二蛟,既然戰力弱於二龍三蛟,那也勢必弱於一個龍王。而龍王是不如哪吒的。

哪吒的戰力又是什麼水平呢?

他是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之徒,那麼當然弱於太乙真人。而太乙真人與女媧之間還差著一個境界。

封神中的實力劃分,大略可以分為:

普能修士→真仙→金仙→準聖→聖人→鴻鈞級聖人。

哪吒是真仙境界,女媧的境界有爭議,但都公認為她的境界至少應該是聖人。

聖人之下皆螻蟻,女媧之下,準聖是螻蟻,太乙真人這種金仙也是螻蟻,哪吒更是螻蟻中的螻蟻了。

所以,清朝筆記中的犼永遠都不具備讓女媧害怕的能力。

三、淪為坐騎

比來比去,其實還是封神原著中的犼最強大。

封神第83回,萬仙陣中,通天隨侍弟子之一的金光仙看守分陣四象陣,在虯首仙、靈牙仙兩位師兄皆已現了原形,成為闡教坐騎的情況下,慨然而出,大呼邀戰。作歌曰:

妙法廣無邊,身心合汞鉛。今領四象陣,道術豈多言。二指降龍虎,雙眸運大玄。誰人來會我,方是大羅仙。

鉛汞是內丹術語,鉛為命,汞為性,為性命之根源。合汞鉛就是性、命調和,已臻至道。張三丰《參禪歌》有云:有人識得真鉛汞,便是長生不老仙。金光仙歌中雲“方是大羅仙”,意思是誰打得過他才算真正的大羅金仙,這證明他自己也是大羅金仙。大羅即大羅天,在諸天之上,金仙的全稱就是大羅金仙,是仙人之首。

慈航道人也不過是金仙境界,兩人堂堂正正一戰,鹿死誰手實未可知。

不料在進陣之前,元始將自己的聖人之寶三寶玉如意賜給了慈航道人。聖人之下皆螻蟻的定律再一次發揮了作用,金光仙乾脆利落的被擒。

南極仙翁奉老子之命,令他速現原形。於是金光仙就地一滾,現了原形,乃是一隻金毛犼。

無始分付在他頸上掛一牌,書其名諱,賜與慈航為坐騎。緊跟著參與了三大士圍攻金靈聖母之戰。

在封神中,金毛犼的戰力是無可置疑的金仙,與十二金人並列。但要說令女媧恐懼,也仍然是痴人說夢。

綜上,結論如下:

1、犼並非出自上古神話,而是最早出自南北朝筆記《玉篇》的一種犬類,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坐騎;

2、《玉篇》和《集韻》中的犼其實相當平庸;在明朝神魔小說和清人筆記中,犼的戰力才獲得了根本性的提升;

3、無論如何,犼的實力不可能超過女媧娘娘;

4、《封神》中,犼淪為菩薩坐騎,是遇到了他惹不起的高手,只能接受命運。

我已經寫了400多期封神,願景是:十年光陰,千期篇幅。關注我,共賞封神。

王事情


在上古神話中犼是古代四位大神之一,分別是女媧,伏羲,昊天,犼。犼是其中力量最強大的神,是盤古的頭骨所化,以龍為食。

在黃帝和蚩尤大戰時,犼下界擾亂人間,搞得民不聊生,最後女媧不忍,開始與犼大戰,但是女媧也奈何不得犼,就聯合了另一位大神伏羲,聯手困住了犼,但是,破不開犼的肉身,就把犼的魂魄抽離,分為三份鎮壓。犼的肉身並未消失,而是變為了吸血殭屍的始祖。

在神話中犼是強大到連女媧,伏羲都不能對付的強大凶獸。在後世的神話故事中為什麼變成了許多神仙的坐騎呢?這是因為,淪為坐騎的是金毛犼而不是作為殭屍始祖的犼。

何為金毛吼呢?殭屍是肉身死後不腐,漸漸長出白毛,經過修煉後成長為黑毛,紅毛,最後是金毛,也就是金毛犼是殭屍的頂點。

在西遊記和封神榜中有一個神仙的坐騎就是金毛犼,就是闡教的慈航真人,也就是後來的觀音菩薩,金毛犼淪為坐騎不是因為它不夠強,而是因為金毛犼的強大和威嚴,使得一些法力高強的神仙特別中意金毛犼。

我們必須瞭解作為始祖的犼和後世修煉到金毛犼是不同的概念,最大的犼是可以和女媧等上古大神叫板,而後世修煉的金毛犼雖然淪為坐騎,但是也不是一般的神仙能降伏的。


嗨不起來了都


“犼”也叫“望天犼”,是成型於明清時期神話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具體形態,有多種說法,比如似狗、似鹿、似牛、似馬、似龍、似兔、似獅、似虎等,現在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更傾向於“似獅”的一類神獸。

天安門城樓前的兩隻“石獅”就是“犼”,名稱為“望帝歸”,城樓後的兩隻稱作“望帝出”,是作為監督和提醒帝王行為和行蹤的護佑神獸。

犼的出現,一般認為比大多數神獸誕生的時間都要早,但應當晚於最早太古時期就已經誕生的“龍、鳳、麒麟”等太古神獸。

因為“犼”的性情兇猛,好戰不畏死,雖然體格不大,卻往往令許多實力高於犼的一些神獸,因無心與其糾纏而敗走或躲避,因此,犼也成了許多大神選擇坐騎的首選神獸,封神演義中慈航道人的坐騎及西遊記當中菩薩的坐騎“金毛犼”,就是犼;所以遠古大神女媧也選擇“犼”作為坐騎,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威嚴”,也可以作為護佑的助力。


今古雜誌


犼是一種脾氣暴躁,性情兇狠的上古神獸,傳說盤古死後,身體化為了日月星辰和山河湖泊,左腦化成了大地之母女媧,右腦化成了人皇伏羲,心臟化成了玉皇大帝昊天,而頭骨則化成犼,因此它全身堅硬,很難被摧毀,實力超強。

當初黃帝和蚩尤在逐鹿進行決戰時,因為戰火連天,導致犼兇性大發,開始禍亂人間。女媧不忍心看到人類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於是想要降服犼,可是她也沒有把握能夠獨自制服它,於是就請來伏羲,合力制服了犼。

犼被制服後,為了防止它日後繼續為非作歹,必然要剷除它,但是前面說了,它全身堅硬無比,肉身很難被攻破,因此女媧和伏羲便將犼的魂魄抽離出來,分成三個部分,還將它的肉身鎮壓在神樹之下。

沒想到犼不僅肉身強大,魂魄也厲害異常,三分魂魄先後逃離封印,一份鑽進了黃帝的手下贏勾的體內,和黃帝大戰了七七四九天後被黃帝斬殺肉體,魂魄不知所蹤。一份魂魄則復活了皇帝另一位大將後卿屍身,最後是女媧幫助黃帝收服了後卿。第三份魂魄則趁黃帝的女兒女魃病危的時候,鑽入其體內,導致女魃性情大變,並且渾身散發著巨大的熱量,所到之處,赤地千里,後來成為旱魃,最終被應龍所殺。

所以犼又被認為是殭屍的祖宗,既然犼連魂魄都這麼厲害,又怎麼淪為別人的坐騎呢?比如在《封神榜》和《西遊記》中,它都化身為金毛吼被元始天尊的徒弟慈航真人、觀音菩薩所騎,這裡的金毛吼應該算是犼的後代子孫,血脈之力在經過多代傳承之後,已經變得很薄弱了,戰鬥力自然也就降低了很多,根本無法與以前的犼相比較,但是實力也不容小窺,畢竟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都奈何不了它。

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在下邊進行討論,謝謝。


啟迪文摘


當初犼最終還是被上古大神制服了,為了防止它以後再次出現為禍世人,大神們就把犼的魂魄分成了三個部分,還將它的肉身鎮壓在一棵神樹之下,沒想到因此卻衍生出了殭屍王,所以犼又被認為是殭屍的祖宗。既然犼已經變成了殭屍,那麼它就沒有復活的可能了。由此看來,成為坐騎的金毛吼應該是犼的後代子孫,血脈之力在經過多代傳承之後,已經變得很薄弱了,戰鬥力也就降低了很多,根本無法與以前的犼相比較。其實金毛吼在神獸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還是龍族的剋星。只不過遇上本領高強的大神,它也只有投降的份。

總之,神話傳說畢竟是人創造的,而犼即使戰力再強,它也還是屬於獸的範圍,自然不可能凌駕於神人之上。



圍觀經濟學


對於犼是何神物,具有多強的戰力,而無敵於三界中,相傳是殭屍始祖。其形狀造型有何來來歷,不想去加以更詳細描述講明,只想說一切邪惡化身再強大無敵,終歸拜落在正義的腳下,去邪歸正或能正界,這是維一生路,不然就鍛骨抽魂永不翻身。

邪惡為何物,不如談談現然,邪惡無法無天不規不矩,不按世觀之德而行,肆意妄為沒章沒序任意孤行,所以邪惡在小格局強過善正,在大格局中,邪惡終歸在善正強勢下,不屈服者終被圍剿而撲滅,這就是多行不義終自斃,不義之果終自爛,久行之惡終撲滅,這也是現然世觀。

所以犼的前身是惡神是邪神,它的強大能強大到,無視天規能逆天,但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在逆天,最終天怒了,落的被幾個超級天尊圍剿,不屈服自然撲滅無存於天地間,屈服就成就是正果金身,因為它的能量強大,去邪歸正能成就事業,成為天地間一種護法神獸。





誠信於您奇石收藏


生活所迫,上有父母下有妻兒,還要供孩子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