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上古神話伏羲與女媧都是人面蛇身,那麼我們還是龍的傳人嗎?

一枝花蔡文姬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龍的傳人並不是說我們是龍的後代,而是我們是龍文化的傳承者。龍的形象是伏羲創造出來的,一直流傳到現在,這個形象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按照一般的觀點,龍是一種動物,也是一個神,他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也能夠噴火,更為主要的他是神與人間的聯絡者,正是龍把黃帝接上了天界,成了神仙。正是因為龍是上天的使者,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龍自居。在古代,龍是讓人可望不可及的,是人間至尊。到了今天,龍成了中華文化的代表,或者說是是中華文化的logo,這兩種含義的分界線,就是清朝末年帝國主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瞭解到了龍這種神,瞭解到了神秘淵博的中華文化,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龍就成了中國文化的象徵。

所以非要說龍的傳人就是我們的祖先是龍,那隻能說是以訛傳訛造成的這種說法,在清朝以前的歷史上並沒有提出過我們是龍的傳人。

中華民族是伏羲的傳人,這種說法是自古就有的,戰國時期趙國的書《世本》就提到伏羲創造了世界萬物,並且為它們命名,但是並沒有提到伏羲和女媧是人首蛇身。在稍後的典籍如《國語》《列子》等書中,提到伏羲和女媧結為夫妻,也沒有說他們是人首蛇身,現在能見到的最早記載伏羲和女媧人首蛇身的記載,是漢朝的《說文解字》。另外在新疆阿斯塔納古墓出口過一張畫,畫的是伏羲女媧人首蛇身交織在一起,這幅畫的具體年代不清楚。


三目巨人


這二者並不衝突,因為伏羲女媧與龍圖騰屬於不同的神話版本。

中國上古的神話傳說的一大特點就是碎片化,各種神話人物和故事零星存在於不同的古籍中。很多神話人物的血緣關係在不同古籍中有不同版本,讓後人在認知上出現了混亂。魯迅說過:“然自古以來,終不聞有薈萃熔鑄為鉅製,”中國神話沒有一部像《希臘史實》一樣權威性的資料。

事實上,中國神話記述的自相矛盾,不成體系,及資料的缺失,讓我們沒辦法整理出一個大眾都公認的神話版本。

外國神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人物有清晰的關係,權力有明確的劃分,而且版本只有一個。比如希臘神話,混沌中誕生第一代神王烏拉諾斯,烏拉諾斯同蓋亞生克洛諾斯,克洛諾斯同瑞亞生神王宙斯,宙斯和女神和凡間的女子生了阿波羅,阿瑞斯,雅典娜等一系列神祗。眾神的血緣關係一目瞭然。並且宙斯與不同女子之間的愛恨糾葛可以寫一部《甄嬛傳》出來,各種神話故事豐富完備,看他們的故事就像看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一樣。反觀我們的神話,斷則幾個字,長則十幾個字,平鋪直敘,敘事簡短,讀之無味。伏羲與女媧明明是一場亂倫大戲,前因後果寫一部完全可以演繹出一部《梁祝》,結果寥寥幾筆帶過。這種像寫歷史一樣寫神話, 枯燥無味,很難在大眾中傳播,而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如同寫娛樂新聞,眾神間的愛恨情仇讓世人一直八卦。

中國神話另一個特點是虛無縹緲,沒有感情。比如盤古,開天闢地後就掛了,沒有愛恨情仇。我們的神不是擬人化的,而是諸如“帝”“天”“道”等一些列虛無的概念。並且我們著重記載神都幹了什麼事情上,關注點是他們的事業,比如神農嘗百草,燧人氏給人火種,除了他們做的事,關於神本身的地位,社會關係,血緣統統沒有介紹。

這種記載方式也有好的一面,這反映了中國人的底層思維是推崇實幹,解決實際問題。

因此我們的神話版本眾多並且自相矛盾沒有邏輯聯繫,你不用在意關係的混亂。


李三六看歷史


龍的傳人是中國人的自稱。龍的形成記錄了古代民族發展的聚合過程,起著維繫和向心的作用。龍文化已成為東方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常引以為豪。

中國人稱“龍的傳人”,來源於古代的圖騰和傳說。

相傳,黃帝統一中原以前是以“ 熊 ”為圖騰的。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黃帝為了安撫歸附的部落,放棄了原來的“熊”圖騰,使用了一種新圖騰,這種新圖騰就是“ 龍 ”,它是由原來的“ 熊 ”圖騰的頭部和一種“ 蛇 ”圖騰的身子組合而成。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形成文字。人們從殷商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中可找到“龍”字,從出土的遠古時代的陶器碎片上可找到“龍”的圖案。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遼寧阜新查海古遺址中就出土了兩塊龍紋陶片,一塊為行龍,一塊為盤龍,生動形象,“龍”的鱗紋清晰可見。

“龍”成了中華民族始祖的圖騰,中華民族也就和“龍”聯繫在一起了。於是,圍繞“龍”產生了“感天而生”的傳說,說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動上天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動“北斗”而生,堯是慶都感動“赤龍”而生。既然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上天“龍”的傳身。

在中國的傳說中,女媧氏和伏羲氏是人類祖先,他們都是人頭蛇身。古人甚至認為華夏三皇都是“龍種”、“龍身”。華夏民族的先祖黃帝、炎帝,也都和龍有密切的關係。如相傳炎帝是他母親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成了赤龍。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是龍神,我們也就是龍的傳人了。






哎呀馬呀


我們可以稱為龍的傳人。

我們自稱為龍的傳人,是源於圖騰崇拜以及神話傳說的。據說,當年黃帝統一中原前,他的圖騰是熊。但是,在與蚩尤大戰之後,黃帝為了安撫這所有的百姓,才改變了部落的圖騰再結合諸多的圖騰和動物以外,龍的圖騰就這樣出現了。這之後,龍的傳說和崇拜,就一直貫徹在我們的歷史中。

在封建王朝時代,帝王都喜歡稱自己是真龍天子,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帝位是天授的,也讓我們看到了關於龍的推崇。所以,到了後來,即便我們已經知道,龍這種生物有可能是傳說,我們也一直都會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那這個說法是不是和女媧後人存在衝突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其實能夠看得出來,女媧和伏羲的存在其實更算得上是一個獨立的神話故事的,而且是讓人不知道有沒有真實存在的那種神話。但是,後一種卻不太一樣,這是一個因為現實事件而逐漸衍生出現的神話故事。所以,我們其實可以稱自己是女媧後人,也可以稱自己是龍的傳人,這都是不衝突的。



畫畫的畫wow


中國人從來就不是什麼龍的傳人,只有皇上說他們是龍的傳人,搞神秘化,唬人!


之洋


我們當然是龍的傳人!龍並不是古人虛構出來的物種,古人不可能象我們現代人一樣去刷存在感。但龍這樣的神物又從何來呢?實際龍是由蛇進化而來,蛇大為莽,莽大為蛟,蛟大為龍!人們也會說,蛇能進化,那其它動物怎麼不進化?因為蛇天生有養氣的本能,冬眠!而其它動物都不具備這個本能,除了蛇就只有龜了,所以也有萬年龜之說。動物進化的唯一途徑就是練氣,人類也是如此。人類進化為仙,這也是中華民族一直有神仙存在的原因。蛇通過進化到蛟的高度時繁殖出了地球新生命,人類!這才是人類起源的真實依據!


手機用戶18229791761


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鑽地洞。

人身難得不容易,何必與它爭輕重?

龍的傳人是傳龍的九五之尊?還是傳一個叫哪吒的小屁孩扒龍的皮?抽龍的筋?


用戶5165436104905


為什麼不能是龍的傳人?華夏民族為什麼叫做龍的傳人?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曆來崇拜龍,中國神話中許多重要的始祖級人物,都有龍的血脈。

華夏民族最早的祖先並非女媧和伏羲,而是盤古。女媧與伏羲,不過是盤古後裔中的一支。

許多關於盤古開天的圖畫中,描畫的盤古都是一個“人”的樣子,這其實是錯誤的。盤古最初的形象其實是龍首蛇身。

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出自東吳史學家徐整的《三五歷記》。在徐整的另一部鉅著《五運歷年記》中記載: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天地初開之時,並無生靈,盤古去世之後。方才有各種鳥獸蟲魚,人神妖魔出現。其中有一位神祇非常出名,即擁有雷電之力的雷神。雷神人面龍身,神通廣大。

傳說中華胥國有一位公主。前往雷澤遊玩,看到一隻大腳印,踩上腳印後忽然覺得心有所感,回家之後就懷孕了,生下一男一女。男的是伏羲,女的就是女媧。

雷澤是雷神的地盤,雷神是人面龍身,不過,華胥氏公主並非天神,因此,伏羲與女媧只是繼承了一半的雷神血脈,因此是人面蛇身。

蛇,在中國人心中,一直都是小龍。在許多神話中都說,蛇經過千年修煉後可以化為龍。

因此,由龍而蛇,由蛇而龍,都是符合中華文化的。 

與伏羲、女媧幾乎同時期,在天地之間還有許多大神,比如黃帝。

其實並無確切史料證明黃帝是一個真實的人。在古史之中,黃帝是五方五帝之一,他與東方天帝伏羲、南方天帝炎帝,西方天帝帝君,北方天帝顓頊並列,黃帝為中央天帝,是五帝之首。

黃帝在古史中是個什麼形象呢?

在古代神書《河圖》中記載,“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權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黃帝軒轅於青丘。”

黃帝的媽媽是看到一縷電光繞在在北極星上,心有所感,於是懷了黃帝。也就是說,黃帝其實也是雷神之子,是龍的傳人!

黃帝的後裔中,鯀在治水無效之後被殺死,死後化為一條黃龍。黃龍死後三年屍體不朽,從中長出一個小孩,就是禹。正因為大禹是神龍之子,具有神力,因此在開山鑿石時常常化為巨熊。大禹迎娶了青丘狐族的女子為其,其子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因此叫做“啟”。

因此種種,龍在中國實在太多重要,萬千部族幾乎都是龍族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