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財務報表?

tiantinligong


閱讀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數據。根據需要,有精讀和泛讀的結合。

最基本的財務報表必須要讀,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這三份報表是最基本的,也是互相聯繫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企業的財務狀況,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成長的能力。如,資產中的存貨、應收賬款等等,都反映了企業的重要的經營情況。資產負債率又是判斷企業未來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的重要指標。所有者權益中有企業所得稅款和企業留存權益。

利潤表代表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企業的最終的盈虧也是利潤表中的體現。企業的收入和支出是怎樣的,哪些是營業收入和支出,哪些是營業外收入和支出,都需要找出來。企業經營成果、企業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企業利潤分配在表中都有體現。

由於企業有往來賬款,不是實收實付,還有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等。這需要從企業的現金流中對企業的現金流狀況進行分析,把握企業的現金流是否健康。

資產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利潤等於收入減費用。這些基本因素都把握住,互相印證,如從收支和現金流等指標能夠從中分析出企業是否虛增利潤。閱讀財務報表還可以結合企業的日常經營報告、企業規劃報告、行業同類企業的財務報告等進一步的對企業財務數據和企業發展狀況有深入的瞭解,從對比中進一步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的可靠度。

總之,可以從基本的財務報表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開始讀起,慢慢深入,把握企業財務狀況的來龍去脈。


指數基金


兩種閱讀方法:

一是逆閱法。即從後向前閱讀。

二是順閱法。即從前向後閱讀。

當然,重點是看“三大表"了,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1.資產負債表,重點看資產中的存貨、應收賬款、資產負債率等,所有者權益中所得稅款和企業留存權益等。

2.利潤表,主要看收入和支出是怎樣的,哪些是營業性收入和支出,哪些是營業外收入和支出,以及經營成果、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企業利潤分配等。

3.現金流量表,主要看往來賬款,由於有的賬款不一定是實收實付,有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這就需要從現金流中查看資金流動是否合理健康。

總之,在閱讀過程中,資產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利潤等於收入減費用,這些基本因素都把握住。同時,“三大表"要前後銜接、相互印證,不能割裂。一旦出現脫節或相互矛盾,可能就存在問題。


為未來準備


財務基礎比較薄弱的人面對三大報表時可能手足無措,或者只能看到數字表面的意思,無法理解三大報表之間的邏輯關係,也無法理解報表背後體現的深層次含義,下面以一般中小型製造業為例,主要介紹新手如何閱讀三大報表,希望對財務初學者能有一定的幫助。

拿到三大報表,我會先看資產負債表,再看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最後再綜合分析。

對於資產負債表,主要分析步驟如下:

1、首先瀏覽最新月份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這樣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淨資產有多大能有個直觀感受,也對資產負債率(償債壓力)有個瞭解。

2、分別瀏覽最近幾年年末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趨勢,對這些數字的變化情況有個大致瞭解。

經過前面兩個步驟,我們心裡會有個底,這個公司有多少用於生產經營的資產,這些資產是由什麼構成(負債、所有者權益)的,負債、所有者權益在資產構成中的佔比,這個公司最近幾年的總資產變動情況,是提升還是下降,如果提升,是由於負債提升還是所有者權益提升,還是二者均有貢獻。

我們不必記下精準的數據,只需心中有個大體感受,比如對於資產總額為320,948,936.52這種億元級的數據,一般只需在心中留下這家公司的總資產是3.2億或者是3億的印象。一來不用太費力就能記下一些重要數據,二來在沒有計算器沒有Excel表格時也可迅速計算出一些重要財務指標的大概數值,便於自己迅速做出判斷。

3、瀏覽資產負債表左側的資產科目,從上到下,資產流動性(即變成現金的能力)逐漸變差,在這過程中,對於大額、異常的科目特別予以關注,對於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這種重要科目予以特別關注,應收賬款、存貨與利潤表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科目相關性比較高,固定資產是公司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大額,一般關注佔總資產10%以上的科目。

異常,初學者可能對這二字沒有什麼感受,只有看多了報表才能慢慢有體會,這裡舉個例子,其他應收款科目如果比應收賬款科目還大,那麼就是異常了,應收賬款是公司銷售產品/提供服務沒有收回的款項形成的,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是一般公司的主營業務,其他應收款是用於核算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如公司交給出租方的押金,這筆錢未來是要收回的,只是應出租方的要求先付給他,這就是其他應收款,不是應收賬款,因為這個款項不是因為公司的主營業務形成的。異常的原因有很多,關注到異常之後,需要再去細究更詳細的財務資料,瞭解其形成的背景。

4、瀏覽資產負債表右上側的負債科目,從上到下,負債流動性(即需要償還的緊急程度)逐步減低,在這過程中,也是對大額、異常的科目予以關注,對於應付賬款這種主營業務直接形成的科目予以關注。

5、瀏覽資產負債表科目右下側的所有者權益科目,所有者權益中,大額科目主要是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

6、資產負債表瀏覽完畢之後可以做出一些初步判斷:

(1)最近一期期末,資產主要由什麼構成的,資產是怎麼形成的,公司對外負了多少債,公司的所有者投入了多少;資產負債表的左側是資產形成的結果體現,是對資金的佔用結果,右側是形成資產的資金來源,左側等於右側,左側是右側的結果,右側是形成左側的前提。

(2)近幾年年末,資產總額變化情況如何,主要是由什麼變動帶來的變化。比如總資產在迅速提升,如果主要是負債逐步提升帶來的,那麼償債壓力就逐漸提高了;如果主要是所有者權益變動帶來的,那麼可能是股東投入增加了,說明股東看好公司的未來,願意增加投資,或者為了公司持續運轉,不得不增加投資;如果是未分配利潤帶來的,說明近幾年公司一直在產生高額利潤。

(3)主要資產是什麼,各大額資產科目佔資產總額之比約為多少,如果高於20%甚至30%,需要關注這些資產是不是“實在”,一般來說,即是不是值賬上這麼多錢,是不是需要擠擠水分。實踐證明,很多公司為了某些目的,資產中的水分是很大的,已經不能叫水分,可以叫洪水了。

(4)主要負債是什麼,大額負債科目的流動性如何,特別關注短期償債壓力的大小,未來有沒有能力償還該債務。一般來說,資產是“軟”的、負債都是“硬”的,即資產中可能水分大,而負債是一家未來持續經營的企業必須承擔的、無法逃脫的,是實實在在要用真金白銀支付的。

(5)主要所有者權益是什麼。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加總,一般是所有股東投入的資本總額,可以瞭解到這家公司的股東投入了多少資本進去,再看其他數據時心中能有桿秤,如某家公司所有股東投入了1億元的貨幣資金,但最近幾年每年只產生500萬左右的收入,每年還虧損2000萬元,那麼這家公司很可能是高科技型企業,前期處於研發階段,產品剛剛實現銷售,收入還未能上量,由於研發支出比較高、市場拓展費用比較高,因此還在虧損階段,未來可能還需要大額融資才能打開大的局面,因此1億元的投資也不算什麼,未來的資金需求還多著呢。未分配利潤是公司歷史形成的累計利潤扣除分紅後剩下的利潤,這個指標可以讓我們對公司的歷史盈利情況有個瞭解,如未分配利潤近幾年由負轉正,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提升,賬面上在近幾年肯定是慢慢產生了利潤的。

(6)資產負債率是多少、變化趨勢是怎樣的,如果遠低於50%,接下來不用過多考慮了,如果高於50%,甚至遠高於50%,就需要仔細分析公司的償債壓力了;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是多少,一般來說,流動比率高於2、速動比率高於1才比較安全,如果接近安全線甚至低於安全線,那麼這幾公司一般存在很大的短期償債壓力,需要特別關注償債壓力。


煙燻A股


財務分析應該先從三張表入手,即利潤表、現金流表和資產負債表。無論是大券商的頂級研究員還是草根研究員,都必須看這三大表。但對於普通中小散戶來說,一大堆的報表數據不是能夠讀懂的,就算專業的財務人員也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研究,本次揭幕者就揭露私募看財務報表的幾大指標,只要掌握好這幾大指標,相信你也會成為財務高手。

利潤表:

  市銷率:相對於市盈率來說,該指標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跟該公司銷售收入的比率。有私募做過一個跟蹤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銷率對股價波動的關係影響,而市銷率比市盈率還可靠。根據國外統計,通常情況下市銷率等於1是最合適的。而在這個指標裡,銷售收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企業銷售收入不斷增長而利潤沒有增長,這個企業的價值就要重估了。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是先出現收入的改進,後出現利潤的增長,所以收入比利潤更真實、市銷率比市盈率更有效、收入比利潤更快反映企業狀況。

  毛利率:就是銷售毛利潤除銷售收入。要跟蹤毛利率的變化,要看歷史上的情況,毛利率過高的現象不會持續,過低的現象也不會持續。所以,如果一個企業在毛利率很低的情況下有穩定的業績,一旦價格上漲,利潤的增加會非常明顯。反過來,如果毛利率過高,企業業績已經穩定,毛利率平穩的行業將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三費操縱:所謂三費,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從理論上來說,銷售費用很難操縱,而管理費用可操縱的貓膩最多,管理費用中最可以操縱的就是“計提”。譬如有的公司計提綠化費、福利費,有的公司計提壞賬損失,有的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一切,都會列入管理費用。所以,其中貓膩很多。而這些計提,多數不影響交稅。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弄虛作假、隱瞞利潤的手段。另外,從已公佈年報的公司來看,譬如地產公司的計提,鋼鐵公司的計提等。當然,如果反過來,也可以成為故意增加利潤的手段。比方說,鋼鐵公司的資產減值,計提壞

賬了。但如果某段時間後這塊資產突然值錢,公司衝回這筆計提費用,那當期利潤也會大幅度增加。另外,折舊也是操縱利潤的手法。總之,三項費用變化無窮,一家好企業,一般會保持三項費用的相對穩定。正常的企業,三項費用與銷售收入成正比而且比例會低一些。企業在擴張的同時,三項費用沒有同步增加,就是企業挖潛的結果,這樣的企業才有價值。

  終級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得出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減去三費,得出營業利潤。營業利潤加減其他收入再加減投資收益,得出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再減去所得稅,得出淨利潤。淨利潤減去少數股東權益就是歸屬於母公司的終極淨利潤。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就是關於資產與負債的表,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資產,第二部分是負債。其中,資產分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負債也分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有六個指標需要關注。

  資產負債率:是總負債除以總資產。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能過高,一般以50%左右比較合適。就是說,企業的淨資產是1億元,那麼,它同時有1億元對外的負債,相當於運用2億元資產。當然,這應該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來確定。

  淨資產收益率:就是淨利潤與淨資產的比值,它反映了一個企業運用淨資產賺錢的能力。淨資產收益率必須大於銀行貸款利率至少二成以上。不過該私募建議關注總資產收益率,就是淨利潤除以總資產的值,它更準確地反映了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能力。如果淨資產收益率超過銀行同期貸款的利率,那麼,舉債對它就肯定是有利的。另外,有的企業負債率如果達到99%,它的淨資產收益率很高,還有的企業淨資產是負數,看這個指標就沒有意義了,反而用總資產收益率去算,就比較可靠。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反映了一個企業資產的安全性,這個比率不能低於1,最好大於2,相當於它應付短期負債的水平足夠大。速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減去存貨之後再除以流動負債,速動比率一般不能低於1。

  存貨週轉率:是主營業務成本除以存貨的結果,其中,存貨的數據一般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數。這個指標不直觀,該私募使用的方法是期末存貨金額除以當年的銷售收入。這個數字,不能超過20%。也就是說,企業的存貨額,大約相當於兩個多月的銷售額比較合適。太多了,說明產品積壓、資金佔用過大,可能是企業的預警信號。最好是,無論是產成品半成品還是原材料,都不能超過一個月的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週轉率:一般用銷售收入除以應收賬款。這個比率當然越高越好。如果要判斷一家企業的應收賬款多少,主要看它佔銷售收入的比重,不要超過20%最佳。

  現金流量表

  看現金流量表,主要是弄清楚企業的利潤是否真實,看它是否隱瞞了利潤,看它是否有發展前景。現金流量表一般有三大項: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企業年度報表還要提供一個附項,就是把企業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差額列出來,大家可以在這個表裡詳細瞭解到企業的資產減值、計提壞賬、資產折舊、存貨變化、應收款項變化等項目對現金流入的影響。通過這個表,基本可以判斷出企業的真實業績來。

  4種報表分析法

  經粉飾的報表往往會在許多方面露出馬腳,投資者只要肯多下點工夫,拿出精挑細選、貨比三家的購物精神,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多方對比分析,就可以對擬投資對象的現狀做出較好判斷,從而有效捍衛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披露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主表。如果上市公司擁有能夠控制的子孫公司,還將披露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損益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由於合併財務報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及所控制企業的整體情況,因此我們更多地側重於使用合併財務報表。

  大部分投資者習慣於查閱公司的每股收益、淨利潤增長率、每股淨

資產、淨資產收益率等少數指標,對財務報表不做深入研究。實際上,如果公司有粉飾報表的動機,這些指標都很可能被操縱。

  為更好地判斷公司狀況,投資者可採取以下幾種報表分析方法:

  一是表間分析法。即對公司財務報表之間的關聯項目進行綜合衡量,關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點,以瞭解企業真實的盈利質量和資產質量,防止單張報表的誤導。

  二是財務比率分析法。對公司財務報表同一會計期內相關項目相互比較,計算比率,判斷其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經營效率、盈利能力等情況。

  三是期間分析法。對公司不同時期的報表項目進行動態的比較分析,判斷其資產負債結構、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

  四是公司間比較法。與同行業、同類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財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瞭解公司在群體中的優

簡單的瞭解,這些就夠了!詳細的瞭解,需要學習財務方面的知識!


投資凡人


財務報表分為兩種。

  • 一種是專業報表,專業的人也要仔細研究才能看得懂。這種財務報我一般建議讓財務人員翻譯一下為通俗報表。
  • 於是另外一種就是通俗易懂的報表。用最簡單明瞭的語言表達出來,讓看的人一看就懂。多用臺賬形式,多用通俗易懂的備註語言去表達。

怎樣閱讀財務報表?

我想題主手上拿著專業報表,難以閱讀也是正常。我們從企業最基礎的兩張報表說起,讓題主對閱讀報表有個大概的認識。

  • 資產負債表

首先:資產負債表代表著公司的資產情況,負債情況,股東權益情況。是企業的門面。

再者:資產負債表只是代表一個時點的資產負債情況,時間一過,數據就會變化。資產負債表中只能代表金額,代表不了數量的概念。

其次:你要看看這張表的數據,瞭解總資產情況,各個資產的情況。看期初數據和期末數據的變化情況。同理,你要看一下負債的情況。

最後:在你瞭解了整張表的數據後,你再對錶格內數據進行分析。比如:資產負債率為多少? 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率是多少等等

  • 損益表(也稱:利潤表)

首先:利潤表是代表企業一段時間的收入、成本、利潤情況,是企業的一張睛雨表。看利潤表就能對企業賺不賺錢有個大概的瞭解。利潤表代表的是一個時段情況,有月度利潤表、季度利潤表、年度利潤表之分。月度代表一個月的,季度代表一個季度,年度代表一整年的情況。

再者:看報表上的數據。瞭解各欄的數據。比如:營業收入的數據代表這個時段的營業收入是多少。

最後:也對報表上的數據進行比對。瞭解銷售毛利率,銷售利潤率情況。對本年和上年同期進行比較。

閱讀報表總結:

我們要讓財務人員給報表的時候,先要把自己所要看到的報表的內容和要求傳遞給財務人員,讓財務人員做一份適合自己的報表,而不是拿到報表自己卻無從下手了。

財務人員需要理解要報表之人的需求後給報表。報表的有用性,可讀性才是我們財務人員做報表的基礎。當然,能夠融匯貫通的做報表也是財務人員的一個能力所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致會計


基本分析思路—具體數據是表面,結構是骨架,趨勢是核心。閱讀只有通過對比才會有意義,通常情況下至少要類比三家才可以得出科學的結論,不要妄下結論。

分析方法—檢查報表的各種勾稽關係,報表結構的橫向對比,找出與同行之間的重大指標差異並進性分析原因。然後,以競爭力,產品細分,商業模式,規模等方面為切入點,進行推理。

趨勢分析—趨勢分析的重要內容其實就是資產,收益以及利潤。資產的增加主要來源於負債或者權益,收入的增加分析主要是合併範圍誇大還是自身經營擴張。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公司時刻的財務狀況。自己擁有的叫資產,借來的就是負債。這就是資產負債表中最重要的關係。

利潤表,也叫損益表。主要指一段時間裡公司的損益情況,一般都是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一個季度或者一年都是可以的。收入減去成本就是利潤。

現金流量表,主要高速我們公司在這段時間裡到底進賬了多少,付出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在自己的銀行裡。這張報表的關鍵就是要看持續的時間了


財經筆記


讀懂財務報表建議分成三步走:

第一、搞明白財務報表主要包括哪些?

第二、每個財務報表對企業的意義?

第三、財務報表之間有什麼聯繫?

企業的財務報表主要三大財務報表,一是資產負債表、二是利潤表、三是現金流量表。

三大財務報表對企業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了一個企業資產的質量。

利潤表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說質量就是企業賺,不賺錢就看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反映了企業資金流好與壞。

企業經營活動現金領料長期為證,說明企業在利潤表上反映賺的利潤,都變成了真金白銀。

企業利潤表中營業收入長期呈增長趨勢以及營業利潤長期為正數,說明企業具有穩定且長期的盈利能力。

利潤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金額越小,說明企業卻賺了錢沒有變成應收賬款或者存貨的大量積壓。

因此讀懂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不能只看單張財務報表而應將幾個財務報表連起來看。


老楊會計


先講一個工具(杜邦分析法)

首先我們搞清楚一個問題,評價一個企業好不好,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盈利能力(能掙幾個錢)

融資能力(能騙幾個錢)

運營效率(來錢快不快)

美國有個杜邦公司,搞科研的,但是這個搞科研的公司比較另類,他們不喜歡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而是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搞懂杜邦分析法,先要看懂三個字母:R O E

ROE代表的是淨資產報酬率。淨資產和資產雖然就差一個字,但要拿來和資產比,還是不夠分量的,淨資產是股東投入的那部分錢,又叫所有者權益。 而ROE其實就是ROE = 淨利潤 / 淨資產,簡單粗暴講它就是表示:我投入的錢,能給我帶來多大收益

再講ROE的公式變形之前,我們先來理解幾個概念

銷售淨利潤率表示獲利能力,越高越好。銷售淨利潤率 = 淨利潤 / 銷售收入

總資產週轉率表示運營效率,越大越好。總資產週轉率 = 銷售收入 / 總資產

權益乘數表示財務槓桿(騙錢能力),越大越危險。權益乘數 = 總資產 / 淨資產

ROE = 銷售淨利潤率 * 總資產週轉率 * 權益乘數

銷售淨利潤率越大,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好。如果經營規模擴大了,但銷售淨利潤率沒有擴大,可以考慮寫封信給企業管理層譴責一下,督促他們壓縮壓縮成本

ROE越高越好,沒有上限。一般ROE在15%以上的公司,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投資標的了,但是相對的,這類公司的股價也都比較高

如果ROE還不如一年期的定期利率。。。 那麼還是省省吧,有這操心的功夫拿不到對應的收益,可以送這公司四個字:要你何用

高的ROE要有可持續性。不能說跟過山車的,忽上忽下的不止心情,還有你的賬戶餘額

還有什麼數據能看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呢?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可以理解為企業的活水。不是已經變現,就是在變現的路上,這種掏出來直接能用的都叫流動資產,比如現金,存款,應收賬款

相對的,流動負債是債期比較短隨時可能找你麻煩的債務,比如:應付職工薪酬,短期借款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大於1時,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好,但流動比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太大,企業用於經營的資金會變少,影響盈利能力,一般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嘿,都拿去換錢或準備換錢,我還咋經營企業?)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 = 淨利潤 / 流通在外股數

這個概念股民肯定都不陌生,看一家公司好不好,首先看淨利潤。淨利潤越大公司越有錢,越有潛力,所以呢,每股收益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盈利能力,如果想要長期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那每股收益當然是越高越好

毛利率

毛利潤 = 銷售收入 - 銷售成本

毛利率 = 毛利潤 / 營業收入

如果毛利率持續走高,說明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差不多能掌握產品的定價權;如果毛利率持續下降,說明產品出了小問題,很可能供大於求,是時候進行價格戰了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 = 總負債 / 總資產

這是個未雨綢繆的比率,衡量的是,如果說你家企業要破產了,能有多少錢抵償給債權人,來彌補債權人的損失,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一般來說,50%的資產負債率比較合適,也就是淨資產100萬的企業有200萬資產可以運用,如果資產負債率高於100%,那企業的風險就比較大了,提前跑路還是死磕到底就要看你賭徒心理有多重了


看趨勢的藝術


一、

1、看利潤表:淨利潤同比增長、環比增長數據來衡量業績的一個變化。

2、看資產負債表:看淨資產負債比例是否在同行業中是否比較適當,流動負債(短期負債)到期公司是否還款有比較大的壓力(看扣除存貨的流動資產數額衡量)。

3、看關鍵指標表:淨毛利率、現金週轉週期、總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流動資產週轉率等。

二、

第一個體現的是公司賺錢能力,淨利潤這個指標跟公司估值、股價最為相關,pe估值法是最常用的的一個估值方法

第二個是衡量一個企業的負債償還能力,主要是保證一個公司的經營週轉不會出現問題。

第三體現的是一個公司的經營能力,各類資產的一個週轉情況(週轉也快,經營能力越強),其中毛利率是賺錢能力的一個指標。

雖然財務報表能看到企業一個經營、盈利大體情況,但建議去看財務報告,裡面有更多的東西,可以看做是一篇簡單的研報了[呲牙]





Z日出印象


當一個股民意識到讀財報很重要的時候,說明他已經不是一個衝動型炒股票之人了,看財報買賣股票是一種成熟穩定的投資方法。

非財務專業的人讀財報會覺得很無聊,可能看到枯燥乏味的數字就昏昏欲睡,但是為了賺錢,為了找一個安全賺錢的公司,不得不學會讀財報。

價值投資之神巴菲特最喜歡讀財務報表,從財報中尋找投資機會。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讀財報有七大原則:

1、讀財報需要關注宏觀環境(比如中美關係)、經濟形勢(景氣週期與否),國家產業政策(扶持還是打壓)等。

2、讀財報不能只讀現在,不讀過去,不讀未來。炒股炒預期,現在很重要,但是未來更重要。只有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才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3、讀財報應該追溯過去至少5年的財務報表。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往回看得越遠的人,更有可能往前看得更遠。

4、要維度、多角度讀財報,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聯繫起來看財報。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更接近客觀事實,避免片面,而且三張報表結合在一起基本排除了做假賬的可能。

5、要對比同行來看財報,對比行業平均水平,對比主要競爭對手。沒有對比就沒有評判優秀與否的標準。

6、要結合產業鏈上下游來看財報。產業鏈上游,看與供應商的關係,是否壓榨供應商還是給供應商合理的利潤,與供應商的關係是否和諧共生(軟實力、非常重要)。看下游與渠道、客戶的關係,渠道的管控能力強還是弱,客戶的忠誠度高還是低;是合理利潤還是超額利潤。

7、要仔細看財報中的註解。財報的註解雖然可能字體比較小,但是可能隱藏著最重要的信息,比如假設條件。所謂魔鬼藏在細節中,切不可放過最不顯眼的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