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雲:校園裡“行走的榜樣”

陳乃雲:校園裡“行走的榜樣”

“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些話語放在陳老師身上,絲毫不違和,在她32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一直是我們學校行走的榜樣。”在滁州市第三中學,說起陳乃雲,領導、同事們都毫不吝嗇對她的讚美。

然而一句認可,背後是陳乃雲對學校、對學生、對教師身份32年如一日的堅守和付出。

“家長把學生交到我的手裡,我就要負起責任,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溫情與關懷,在課堂上都能獲得知識”。陳乃雲說,這是她在擔任近30年班主任工作中對自己立下的要求。為了塑造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健康人格,她從學生們的“愛心大姐姐”一路走到“愛心媽媽”,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在生活上給予悉心關懷。班上一個女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常年營養不良臉色蠟黃,但是很懂事、很努力,小小的身影常讓陳乃雲心生憐愛,她為這個女生買來衣服、營養品。女生很受鼓舞,後來如願考取了華南師範大學。班上一個男生學習散漫,陳乃雲多次找他談心、為他打氣,並找來家長一起努力,後來家長都嫌她煩人,陳乃雲依舊不放棄,在她的堅持和督促下,這個男生的潛力被挖掘出來,上高中後一度衝到年級前10名。

正是這股“一個都不放棄”的精神,讓陳乃雲所帶的班每屆都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所帶的班多次被評為“文明標兵班級”,在歷次統考中,班級各科總平均分在年級穩居第一,語文學科更是自七年級至今均是均分第一。所帶學生夏東楠、陳曼媞因德、智、體成績優異,分別被評為“滁州市市級優秀學生”、“滁州市好少年”,陳曼媞還被上報了“安徽省好少年”。

一分耕耘,一份收穫。熟悉陳乃雲的人都知道,成績的背後是她艱難的取捨,家中母親與婆婆都已是九十多歲的高齡,急需照顧,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她克服家庭困難,起早貪黑,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由於長期擔任班主任和繁重的教學工作,她落下肩周炎、腰疼、甲狀腺等多種毛病,她毫無怨言,還總是說:“學生的成長,就是我最好的止痛藥。”

精耕講臺32載,是播種,也是收穫。作為語文教研組組長和課題負責人,陳乃雲曾撰寫數篇教學論文、發表在CN級刊物上。在國家級、省級、市級論文評選中獲獎多次。先後被評為“滁州市學科帶頭人”、“琅琊區學科帶頭人”、“滁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教育系統“優秀黨員”。被評為2019年6月“滁州好人”,是第四屆滁州市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被滁州市委宣傳部聘為滁州市理論宣講專家。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周曉紅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