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望江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俆正


望江縣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要衝,倚山傍湖,是古雷池之地,三孝故里,魚米之鄉。

望江縣人口逾63萬,人均土地面積少,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在外經商和務工人數超過15萬,務工和經商收入年逾百億,老百姓較富裕而財政窘困,因而是一個貧困縣。

望江縣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明星企業很少,農業發展滯後,道路交通現在稍有改觀,但依然跟不上現代經濟發展形勢!

望江縣經濟落後的原因最主要是沒有一個具有長遠戰略佈局的領導班子,縣領導只是喜歡套用別人的發展模式來搞經濟建設!

望江縣老百姓勤勞肯幹,精英人士基本在經濟發達地區置業,望江縣的未來如何現在難以判斷!


徐香華44


看了多位樓主的文章,對望江縣的評價大多是貶多贊少,尤其在經濟發展上很難走出困境這點上值得深思。其中有位教師直呼工資低,許多青年老師爭取考出去發展,這對本地的教育發展會形成阻礙,優質師源代表著能教育出好的學生!在我們這裡“窮不丟書,富不丟豬”,“再窮不能窮教育”。

筆者在望江也待過,印象中的望江人勤勞、樸實、好客、憨厚。

望江經濟在全省一直排後,我們不能怪當地領導,更不能怪全縣人民,全縣經濟發展緩慢主要取決於這幾點上:

1、在全省地理位置過偏,不註定是望江,凡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經濟大都落後,古話講“小船要靠大船邊”,不管哪裡?省會周邊的縣城都較富裕。

2、工業基礎薄弱,這猶如銀行存款,基數越大,利息就越多,有錢再錢生錢。

3、沒有礦產資源,工業就必須走輕工,原材料長途跋涉拉進來,加工後成品再拉出去走的都是公路,這中間的利潤就被壓縮了。

4,在以農業為主的年代,望江縣也曾輝煌過,優質棉一度在全國信譽度很高;望江有幾十公里的長江岸線,一直未被企業“大家”相中。想那樅陽原來也是貧困縣,被銅陵相中後,長江岸邊以“海螺”水泥興起而帶動的各種企業越來越紅火,從這點上,望江人應步人後塵還為時不晚。


文都楊稼


以本人在這教書一年來看,望江縣這裡沒實體經濟,招商引資難,2020脫貧又沒錢拿了,這下好了,就我瞭解教師工這塊工資低的不是一點兩點,年輕教師都辭職考走,一個連教育都抓不上來就別指望能有大發展


無聊的假期


我的故鄉望江縣雖然不發達!但我這幾年經常想回去老家發展!現在杭州有家年產值幾千萬的小公司!但每次回去看看也不敢下手(他們要求投資強度必須幾個億把我嚇住了)!


陳賡1971


望江縣是個好地方,也是安徽省產棉大縣,她依山伴水,原長江也有船靠望江縣的華陽碼頭,她是個經濟縣,沒有什麼具體大型企業,望江縣的雷池酒也暢銷一段時間,也是好景不長,可能是沒有得到縣裡的政策保護和關心吧,

一個產品,一個企業沒有當地領導支持,是辦不下去的,為什麼江蘇省的武進縣的社隊企業的工業產品超過一個地市級,是自己努力,但更離開各級領導組織支持和關心是分不開的。

望江華陽閘的大毛蟹是好東西喲。這個縣搞得不上不下,與前幾任頭頭有很大關係,希望現任領導,不要怕丟了官帽,放開腳步,把縣內各業,特別是土特產的優勢抓起來,政績自然顯出,老百姓擁護你,上面也能看到,你們還怕官帽丟了,

學學溍山,懷寧吧!


倔老頭12510087


我的家鄉啊,好地方[贊]


VJ袁源


我的故鄉安慶市管轄的望江縣在七縣(市)中是比較富裕的縣,堪稱魚米之鄉。望江縣地處皖西南邊陲,皖鄂贛三省交界處,面積1357平方公里,人口62萬。望江縣是國家優質棉生產出口基地縣,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縣,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安徽畜牧富民先進縣,安徽水產品基地縣。

望江縣為古雷池所在地,山川毓秀人傑地靈,汪洋遺址,黃家堰遺址(新石器時代)標誌六千多年光輝文明,東晉時庾亮在報溫嶠書中言:“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語遂源於此。望江縣境內長江過境流程達65多公里,沿長江分佈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每年在武昌湖棲息白天鵝等候鳥有十幾萬只,生態環境優美,被安徽省政府批准為長江中下游溼地保護區.。


望江縣是安慶市唯一一個沒有通火車的縣、但是望東長江大橋建成後,濟廣高速將與江南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實現互融互通,與江南沿江鐵路交匯,縱向京九鐵路、濟廣高速、橫向長江黃金水道,江南沿江高速,沿江鐵路,與安九公路,206國道,105國道,滬渝高速構成望江連接全國立體交通網絡。


百花亭雜談


望江縣是安徽省安慶市代管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邊緣,長江下游北岸,東南與東至縣、江西省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南與宿松共泊湖為鄰,西北枕大、小茗山與太湖接壤,北依皖水與懷寧交界;皖鄂贛三省交界處岸,東南與池州市、江西省隔江相望,西南與宿松共泊湖為鄰,西北枕大、香茗山與太湖接壤,北依皖水與石牌交界。東西最大長度54千米,南北最大寬度43千米。總面積1357.37平方千米。總人口62萬人(2007年末)。縣政府駐華陽鎮。


望江是古雷池所在地,成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出之地,公元405年(東晉義熙元年)置縣,至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境內有6000餘年前的汪洋文化遺址和黃家堰文化遺址,民間傳頌的"二十四孝"中王祥臥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故事均發生在望江;存有太白讀書堂、雷陽書院、文廟、褒隱寺塔、青林寺等古蹟,傳統特色工藝"望江挑花"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望江縣,古雷池所在地。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安徽省西南邊緣,屬長江平原的崗地平源湖泊區,三面環水,一面負山。東南與東至、江西省彭澤兩縣隔江相望,西南與宿松縣共泊湖為鄰,西北枕大、小茗山與太湖縣接壤,北依皖水與懷寧縣及皖河農場交界。縣域總面積1357.37平方公里,2004年底總人口60.2萬人,轄8個鎮和2個鄉,計13個居委會,122個行政村。望江縣為安慶市下轄縣,縣城位於縣域南部,上距九江66公里,下距安慶64公里,2004年底建成區面積7.5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7.5萬人。

近年來望江縣在不斷的飛速發展,定會越來越好。


娛樂小傻喵


望江縣位於安徽西南邊緣,、皖鄂贛三省交界處岸,東經115°34′-116°55′、北緯30°03′-30°26′。東南與東至縣、江西省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南與宿松共泊湖為鄰,西北枕大、香茗山與太湖接壤,北依皖水與石牌交界。東西最大長度54千米,南北最大寬度43千米。總面積1357.37平方千米。總人口62萬人(2007年末)。縣政府駐華陽鎮。望江是國家優質棉生產出口基地縣、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縣、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安徽畜牧富民先進縣、安徽水產品基地縣。2007年,榮獲安徽縣域經濟“動態十佳縣”稱號。



望江在全國處於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重要位置,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經濟對接的交匯地、安徽沿江開發的核心區。以望江為中心,市場輻射半徑300公里範圍內,有武漢、南京、杭州、合肥、南昌五大省會城市;市場輻射半徑500公里範圍內,還包括上海、寧波、溫州、長沙等大城市,市場潛力巨大。境內長江過境流程達65.3公里,沿線建有華陽、蓮洲、漳湖等港口、碼頭10餘處,其中華陽港常年可停靠5000噸級江海輪。縣城經安慶至九江公路到安慶市區僅61公里,經滬渝高速接線工程上滬渝高速僅需40分鐘車程。望東長江大橋建成後,濟廣高速將與江南的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實現互融互通,與江南沿江鐵路交匯,縱向的京九鐵路、濟廣高速,橫向的長江黃金水道、江南沿江高速、沿江鐵路,與安九公路、206國道、105國道、滬渝高速構成望江連接全國的立體交通網絡。




望江縣2015年人均GDP18480元,在安徽排第52


叫醒不過三生


望江要想大發展,必須首先破除交通方面的瓶頸制約!構建大交通丶立體交通的體系!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改造現在的安九公路!接通濟廣高速立交!擴建接通太湖丶懷寧的省道!然後再發展工業,大力招商引資,打造工業園區,和港口園區!發展望江特色農業,如優質棉花,米,油等!大手筆打造提升縣城基礎設施,提高教育醫療設施水平和宜遊宜居的環境,引導農民及外來人口到縣城居家置業,提高城鎮化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