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我們生活在計算機程序中嗎?

這個問題似乎很荒謬。然而,有很多聰明的人相信,這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還很大。

牛津的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撰寫了一篇闡述該理論的論文,他談到了三種可能性:

1)宇宙中所有類人類文明在發展出能夠創造模擬現實技術之前都滅絕了;

2)如果有文明真的達到這一技術階段,它們也不會花心思去模擬;

3)極先進文明有能力創建許多模擬世界,所以模擬世界的數量比現實世界還多。

博斯特羅姆總結道,我們無法確定哪種可能性是真的,但第三種情況可能性是最大的。

有點聳人聽聞,是吧?

計算機科學家、遊戲設計師里茲萬·維爾克(Rizwan Virk)在其新書《模擬假說》中,詳細地探討了博斯特羅姆的論點,研究了人類可能需要多長時間,也就是到達“模擬點”,才能利用當前的技術構建自己的現實模擬環境。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模擬假說》 里茲萬·維爾克(Rizwan Virk)

我對計算機科學一無所知,但是那種認為我們都是先進文明遊戲中的人物的想法真的很棒。於是,我聯繫了維爾克,有了以下訪談(文字經編輯略有刪改):

問:能不能解釋下模擬假說到底是什麼?

模擬假說這個想法其實很久之前就有,但這個概念是今年才提出的。它認為,我們所生活的物理世界,包括地球和物理宇宙的其餘部分,實際上是計算機模擬的

你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個高分辨率、高保真的遊戲,我們都是其中的遊戲角色。而在西方文化中,用《黑客帝國》這部電影來詮釋這個理論再恰當不過了。相信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它甚至已經超越了電影的限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電影《黑客帝國》劇照

在電影中,基努·裡維斯(Keanu Reeves)飾演角色叫Neo,他遇到了一個名叫莫菲斯(Morpheus)的傢伙,莫菲斯是希臘夢之神的名字。莫菲斯讓他選擇服用紅色藥丸或藍色藥丸。如果他服下紅色藥丸,醒來後他就能意識到他的整個生活,包括他的工作,他住的大樓,一切都是這個精心製作的遊戲的一部分,而他則在遊戲之外的世界醒來。

這就是模擬假說的基礎版本。

問:我們現在就生活在模擬的宇宙中嗎?

物理學中有許多奧秘,這些謎團最好用模擬假說來解釋,而不是用物質假說來解釋。

其實我們根本不瞭解我們的現實,而且我認為,我們更有可能處於某種模擬的宇宙中。它比我們製作的遊戲更復雜,就像《魔獸世界》和《堡壘之夜》比《吃豆人》或《太空入侵者》更復雜一樣。人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摸索如何使用3D模型對物理對象進行建模,以及如何以有限的計算能力渲染它們,並最終做出了一系列多人在線大型遊戲。

我認為,事實上,我們很有可能生活在模擬中,儘管我不能百分百肯定。但有很多證據都說明我可能是對的。

問:你剛才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一些現象如果套用模擬的理論會更說得通,具體是指哪些現象?

有幾個現象,其中之一是神秘的量子不確定性,也就是說,一個粒子同時處在多種狀態中,你是不能確定的它的狀態的,直到你觀察這個粒子。

也許更好的理解方式是大家反覆提及的“薛定諤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做了一個假設,有一隻貓在一個裝有放射性物質的盒子裡,貓死亡或者存活的可能性各為50%。

常識會告訴我們,貓要麼活著,要麼已經死了。我們只是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在盒子裡看。只要我們打開盒子,就會知道貓是活著還是死了。

但是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貓是同時處於活著和死的狀態,直到有人打開盒子觀察它。這裡的基本原則是,宇宙只呈現出需要被觀察的東西。

問:薛定諤的貓與遊戲或計算機模擬有何關係?

遊戲開發的歷程就是不斷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優化。如果你在20世紀80年代問一個人,是否能做出一個像《魔獸世界》這樣全3D的虛擬現實遊戲,你將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這將耗盡全世界的運算力,我們不可能實時渲染所有像素。”

但隨之出現的優化技術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而優化的核心是“僅呈現要觀察的畫面”。

第一個成功做到實時渲染的大型遊戲是《毀滅戰士》(Doom),它在20世紀90年代非常流行。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只渲染角色視角可見的光線和物體。這種優化技術讓我聯想到,我們的物理世界也可能是電子遊戲。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毀滅戰士》(Doom)

問:我想引用一個例子來表現自己的不懂裝懂: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假設我們生活在有血有肉的現實世界中,這難道不是更簡單也更可能的解釋嗎?

我要借用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的理論來說明。他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20世紀最後一位與愛因斯坦合作過的物理學家之一。他說,物理學最初被定義為是研究客觀物體的科學,一切都可被還原到粒子,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牛頓模型。但後來有了量子物理學,我們意識到一切都是概率場而非客觀物體。這讓惠勒的專業研究到達了新的高度。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約翰·惠勒(John Wheeler)

而讓他更進一步的是,他發現,一切在本質上都是信息,都是由比特字節組成的。他還發明瞭一個著名的短語,叫做"萬物源自比特",也就是假設,任何我們看到的客觀世界實際上是信息集合。遺憾的是,他在有生之年沒有看到量子計算機成為現實。

因此,我想說,如果世界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基於信息的,那麼一個更簡單的解釋是,我們實際上生活在在一個基於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生成的模擬環境中。

問:那麼,理論上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明確地證明我們生活在模擬世界中嗎?

我想借用牛津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提出的論點。他說,如果一個文明達到了能夠創建模擬世界的水平,那麼他們就會創造出數以億計的模擬文明,每個文明都有數萬億的人類,而這個文明只需要使用更多的計算力即可。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

因此,他從統計學上提出了一個論點,即模擬世界比現實世界的數量要多得多,只是模擬世界可以被非常快捷地創造出來。因此作為有意識的物種,我們更有可能是在一個模擬環境而非現實環境中的。這更多的是哲學上的論證。

問: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計算機程序中,那麼這個程序是包含規則的,這些規則可能被編程者修改或破壞。但是我們物質世界的規律似乎非常恆定,這是否能說明我們的世界不是模擬世界?

計算機確實遵循規則,但規則始終適用這一事實不能說明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有個與之相關的理論叫“計算的不可化約性”,它是說,就算你知道了一切規則,你可能也無法提前預測這些規則將會做什麼,唯一的辦法是實地運行這些規則看看它們到底會做出什麼來。

有一個數學分支叫混沌理論。它認為,一隻蝴蝶在中國扇動翅膀會導致世界其他地方產生颶風,但要弄清楚這一點,你必須真正實踐建模的每一個步驟。僅僅因為規則似乎適用,並不能證明我們沒有生活在模擬世界。

事實上,有更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生活在模擬世界中。

問:如果我們生活在像《黑客帝國》那樣以假亂真的模擬世界中,那麼模擬和現實之間會有什麼不同嗎?弄清楚我們的世界是真實還是虛幻的很重要嗎?

圍繞這個話題有很多爭論。我們中的一些人不願意知道事實,寧願吞下藍色藥丸。

而可能與此相關的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遊戲中的 NPC(電腦角色)還是 PC(玩家角色)。

如果我們是PC,那就意味著我們只是在人生遊戲中扮演一個角色,我稱之為"大模擬"。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到底是哪一種。我們想知道遊戲的參數,以便更好地瞭解和體驗。

但如果我們是NPC或者模擬角色,那麼我認為這個假設會更復雜、更可怕。

問題是,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在模擬中,那麼模擬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很多人都希望瞭解這個模擬的目標和我們角色各自的目標。

正如《星際迷航》中的一個情節,有一個角色發現在視角外還有另一個世界,但他卻不能去,而也許我們有些人寧願選擇不知道。

問:我們距離擁有技術能力來建立一個像《黑客帝國》那樣以假亂真的人造世界有多遠?

我列出了10個技術發展階段,一個文明必須經歷這些階段才能到達我所說的模擬點,創建堪比現實的模擬世界。我們正處於第五階段,即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第六階段是渲染,讓我們不必戴上眼鏡,而 3D 打印機現在可以打印實體這個事實表明,大多數事物都可以用信息來呈現。

“模擬世界”假設:我們的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

電影《黑客帝國》劇照

但真正困難的部分很多技術專家都未談到。在《黑客帝國》中,人們認為自己完全生活在模擬世界的原因是,有一條線插入大腦皮層作為信號傳輸的橋樑。這個腦-機界面是我們尚未取得重大進展的領域,它仍處於早期階段。

我的猜測是,在幾十到100年後,我們將達到模擬點。


翻譯 | 黃一成;校對 | Lily

來源 | VOX;版面 | 穎仔


造就 | 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