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無法實現星際移民,地球上的資源最多能支撐多少人生存?

清明的星空



長久以來資源一直都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從個人到國家都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源,然而地球畢竟有限而人類總數又在飛速增長,所以有關“地球資源枯竭”“節約資源”之類的論調從來就沒有斷過。

然而幾十年來石油資源並沒有被用完,水資源危機雖然偶有發生但都基本都是地理因素造成的,我們在大呼節約資源保護地球的同時似乎並沒有想過地球的承載極限是多少,更沒有想過如今的區區75億人是否真的有能力完全榨乾腳下這顆藍色星球。


其實就算我們不進行星際移民,地球也足以養活數百億甚至上千億人類,這並不是誇大海口也不是吹牛,而是實實在在有可能發生的事。從硬性需求上來看人類需要的不過就是水資源和食物而已。

目前的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唯一的缺點就是費電,而未來的可控核聚變將提供無限電力供應海水淡化工程,人類需要的農作物也能在無限電力供應下的超大型溫室快速生長,如果再輔以基因技術和一定程度人工智能的話,完全可以讓每個人吃好喝好。

人類雖然看起來遍佈整個地球,但實際上人類只佔了地表總面積的很小一部分,其餘大部分地區都是礙於目前技術條件限制而沒有住人或者說地廣人稀的情況。


在科學技術條件足夠發達的情況下,水資源和能源以及食物都不是問題,居住也不是問題,除了廣闊的地表之外人類甚至還能建造超大規模的太空城乃至於天空城,所謂的資源匱乏和人口太多威脅論都只是暫時的,在足夠的技術面前都是可以解決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這顆藍色星球上現在已經居住著77億的人口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2050年世界人口將抵達90億,那麼多的人口地球能承受的住嗎?

告訴你答案,完全沒問題。

在1964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翰·弗萊姆林曾計算出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依據如下計算出來的:地球上到底能不能住人是與地球的表面溫度密切相關的,如果溫度過高,那麼地球將進入到溫室逃逸階段,很快地球上就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如果溫度過低當然也是不可以的。

如果地球接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相平衡,那麼此時我們認為地球是適宜生存的,這位物理學家計算出來的結果顯示地球上最多可承受6億億人。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計算結果,只有參考的意義,因為人需要衣食住行,需要消耗資源,吃什麼?喝什麼?龐大的人類社會消耗的能源哪裡來呢?這些都是問題,所以,在達到6億億人之前,地球早已不堪重負了,環境必將劇變,受害的也只是自己。

後來,一些科學家在弗萊姆林計算結果的基礎上,利用新的模型重新計算了一下,他們先假設一個人釋放的熱量,然後代入其中計算出的結果顯示在地球環境溫度不過高的情況下,地球可以承載1300萬億人,這足足是現今世界人口的20萬倍。

有人說這些科學家在胡扯吧,這些只是理論計算的結果,沒有實際意義啊?

事實上,因為這些的確只是理論值,是在食物、能源充足的前提下做出的理論預測,而且能源充足也必須是清潔能源,而不是現今的傳統化石能源,因為現今的能源利用體系給環境帶來了太大的汙染,不是可持續發展的辦法。

所以,如果未來人類無法進行星際移民,那最好的設想就是在解決清潔能源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食物,新型的潔淨能源可能是現在正在實驗的可控核聚變,這個最有可能是未來的新型潔淨能源。食物問題也好解決,除了廣泛的利用耕地之外,人類會研發出產量更高的農作物,或者甚至是人工合成的高熱量食物。

人類的居住環境將出現巨大的改變,1000層甚至2000層以上的高樓隨地可見,它們緊緊地依偎在一起,離遠了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山峰,它高聳入雲,每一棟大樓都是相互連通的,這樣做不僅方便人們生活工作,還可以以此來抵禦強大的地震,那時候的建築設計已經充分考慮到了自然地質災害的影響而使用了新型建築材料。

會飛的汽車、火車,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會飛的,人們已經很少在地面活動了,除了種植農作物的時候會下來一批人操控機器人完成這些作業,大部分的時間,人們都擁擠的生活在這樣的一座座巨大的“山峰”城市中。

人類會不會真的如題目那樣永遠也無法進行星際移民呢?

是有可能的,宇宙非常廣闊,人類的飛行器飛行速度又太慢,設想中的曲速引擎以及超光速驅動器、蟲洞之類的方案都太縹緲,看不到被應用的希望,最被寄予厚望的是反物質推進器,但現在也是毫無頭緒,我們需要滿懷希望,但仍然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倘若人類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離開地球移民其它星球的話,人類迫不得已就需要採用上述的辦法,將高樓建的更高。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現在來看,人類是肯定無法進行星際移民,因為人類無法使用更高效的能源來增加飛船的速度。但是我們知道地球上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之類的都是不可再生資源,而地球上的這些資源對人類生活都息息相關,如果哪天這些資源用完了,那麼人類信息社會將會陷入癱瘓,夜晚不會再有燈光,飛機不會在天上飛,火箭飛不進太空,汽車不能在馬路上奔馳,這樣想想都可怕?那麼地球上的資源到底能夠人類用多久?


首先說一下煤炭,人類社會對於煤炭的依賴性非常大。在地球上煤炭一般被用於用來發電,電廠利用煤把熱能轉化成電能,此外沒還用於生活、冶金、建材、鍋爐等方方面面。如果煤用完了,那麼人類電力系統將會陷入癱瘓,據世界能源委員會評估,世界煤炭資源總量達48400億噸,如果按照現在人類開採速度下去的話,只夠人類使用一百年。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命脈,石油記過提煉可以用在人類社會的許多方面,例如用在航空汽油、車用汽油、噴氣式飛機的燃料、液化石油氣、鍋爐燃料、潤滑油、瀝青等,

全球的石油儲量在18000億桶,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開採下去,那麼只夠人類用50年左右。

天然氣是一種由甲烷組成的氣態化石燃料,它是一種清潔能源,全球的天然氣儲量還是挺可觀的,目前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有1882537億立方米,這樣的儲量可能不夠人類使用六十年。


除了煤、天然氣、石油,人類還可以用到核裂變能、風能、太陽能、潮汐能,但是核裂變的燃料最終也會耗盡,人類就只能依靠風能、太陽能、潮汐能。但這些發出來的電是根本滿足不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只能另謀出路,去到星際空間,尋找更適合的能源,例如像月球上的氦-3,月球上氦-3儲量非常豐富,如果把月球上的氦-3收集起來利用核聚變發電夠人類使用幾千年。


地球上的資源總有一天是會耗盡的,人類的腳步也一定會到達更遠的星際空間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科學日記


如果人類無法實現星際移民,地球上的資源最多能支撐多少人生存?

不知道星際移民的範圍是多少,近地軌道算不?不過如果算得上星際的話,這近地軌道肯定就不算了!嚴格的說,能支撐多少人類生存,與是否實現星際移民並沒有多少關係,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利用之前無法利用的資源,能源也將開闢出新的領域....那麼還有限制?

說起能源來,不是煤炭就是石油,支撐人類生存的兩大基礎能源!而陽光和可耕地面積在巨大的能源支撐下,似乎都不是問題,儘管地球有1/3的是海洋麵積,還有大量的高山與沙漠,但人類如果解決了能源問題,似乎沙漠改造也指日可待,而且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可耕地面積增加.....

假如僅僅按人類當前探明的石油和煤炭的話,別說多少人口,真的只能倒計時了,最多也就幾百年而已,人口的增加只會讓這個數字大大縮小而已.....但請不要忘記了,我們人類投入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在研究可控核聚變,假如這個突破了的話,石油和煤炭算個毛啊,未來將從燃料轉為原料供應!那麼是否需要展望下我們人類能達到何等規模?

既然能源不再是問題,那麼未來的海洋與地下以及沙漠等都將是人類新的聚居區域,人類的規模至少也可以增加到現在的三倍,而這僅僅是根據類型來比例增加,而實際則可以是數百倍的增加!另外還請不要忘記了巨大的近地空間,有了能源的支撐,未來的激光推進發射火箭也許能將成本降到極低,或者空間飛機實現之後也能達到同等效果,那麼近地軌道的巨型空間站建設也可以提上日程

《極樂空間》裡的空間站將成為現實,而可控核聚變的突破也將人類能在太陽系內自由穿梭,小行星資源開發利用,人類玩轉太陽系內的行星與能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很多朋友也許認為星際就不能拓展到太陽系.....其實對於真正的星辰大海來說,太陽系就是一個小池塘,實在算不的星際,所以廣義上來看,人類在太陽系裡的活動依然算不得星際移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量上幾乎就是無限的.......您認為呢?不過很可惜,這仍然有時間,因為太陽將在20多億年後就開始膨脹更熱,所以人類也就20來億年的活頭了哈......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的資源是用不盡的,因為可以再生。人類的能源科技日新月異,只要核聚變發電獲得成功,人類將有用不盡的能源,有用不盡並且是清潔的能源(不會影響地球環境),地球的資源就永遠用不盡,因為能源可以生產資源。一升海水=300升汽油,把地球的海水×300=?升汽油,理論上地球的海水可供人類用幾十萬年!有人可能會問:“海水用完了呢?”,我給你點贊,問得好!土衛六!土衛六的海水比地球多好幾倍!宇宙飛船登錄土衛六,在土衛六的海洋提取氫,然後帶回地球發電!還有月亮上的核3,可以供人類用上萬年!所以說,人類怕什麼?只要科技夠發達,宇宙到處是資源,還有暗物質暗能量。


莫闕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地球上的任何資源都可以被取代,也就是人類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使用,直到地球毀滅(或者人類毀滅),煤,石油,鐵,天然氣……任何資源用完都沒關係(其實用不完),都會被取代,光光能就取代了很多不可再生資源,水能,風能,地熱,沼氣,等常規可再生能源,以及隨著科技發展馬上被使用的:核能,未來可能使用,更加高效的反物質能,亞原子粒子能源,亞夸克能源等,以及非常多等待發現的高效能源,以及合成物質能源,所以說任何能源都可以被取代,人類永遠不用擔心能源枯竭(只要科技進步)。


布魯斯huzhiqiang


這確實是一個嚴肅問題,但是必須面對。如果人類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星際移民,那麼地球上的資源能夠支撐多久?原題目問夠多少人生存這個問法不合理,所以改為地球上的資源還能使用多長時間?


各種資源

資源是廣義的,但通常我們主要認為是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現在還有頁岩油氣。如果離了這些能源說實話人類社會必然無法正常運轉,而不幸的是隨著人類的不斷開採,能源已經不多了。

煤炭為例,根據根據英國石油公司預計,世界煤炭總儲量預計為8690億噸(2011年末探明儲量),其中無煙煤和煙煤儲量為4048億噸,次煙煤和褐煤儲量為4562億噸。按照2011年煤炭產量和煤炭儲量比例分析,世界現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可供開採112年。而石油全球已證實石油儲量為1.8萬億桶。如果世界繼續消耗石油並按現有速度開採,那麼世界石油還夠用40多年。天然氣則大概能使用60年。


如果將這些能源都用來發電,也只能用七八十年。當然雖然能源確實存儲不多了,但我們也不用太悲觀,因為技術在發展,人類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

總之一句話我們沒理由認為200年後人類就會因為資源枯竭而滅絕,只不過有些依賴資源的生活方式可能要丟掉了。

其次關於人口問題,我認為其影響並不大。因為人們對於資源環保的意識本就在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資源浪費,而且隨著經濟不斷進步有的國家甚至面臨人口負增長。

對於各種資源我沒有整理完整,大家可以評論留下其他資源的使用情況。


評論留下你的看法!


科學認識論


石油、天然氣、甲烷(沼氣)、水能、風能、太陽能、煤炭、地熱、海洋能、可燃冰、潮汐能、甲醇、氫燃料、雷電、頁岩氣、生物能

(秸杆汽化等)都可作能源。


雨林2202


放心1,200百億都沒問題,但能過的好的可能就那麼20~30億


沙盒3


真的要政府宇宙,技術革新不存在資源問題,資源以後應該是物質各種形態的轉換,不存在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