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2003年一場名為"非典"的"大災難"席捲全國;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一場新的"戰役"從武漢打響。


人類在"科學"的幫助下不斷前進,千年前可稱為人類最大"災難"的黑死病短時間幾乎把整個歐洲消滅,千年後不管是"埃博拉"還是"SARA"儘管來勢洶洶,但我們任就可以眾志成城"抗"過去。


但是,這次呢?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正在進行時。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感染“紅區”


我們身在其"中",卻似乎又遊離在"外",作為普通人,在春節假期期間能做的是什麼?

自然是老老實實待著、宅著——看書、看劇了。


於是重溫了這部,以傳染病為內核,講述人性與人心之間拉扯的災難片《流感》。

誠然,既然過春節,或許應該應景地歡歡喜喜地看喜劇片,但是今年的春節是極為特殊的,所以需要"真實"而相似的災難片,給我們敲一敲警鐘,同樣也是給我們一記有力的"強心針"!

我們不能在重複17年前"非典"的"亂局",應該給以國家,給以我們自己信心,只要我們"一心",一切都會過去的,"勝利"永遠屬於我們。


複雜的人性,從來不是非黑即白

影片的開頭,就給我們擺出了一個看似誇張,實則"真實"的人性"黑暗面":為了"美"而作死,"理直氣壯"被救的醫生,以及救了命反被"責罵"的救援隊員的一次"正常工作"。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流感》劇照


緊接著就是一場男主智久"臆想"英雄救美的美好"再遇",以及隨之而來女主仁海打臉的高傲"請求"。

短短一段二次相遇,可謂是看盡了人性不自知的"小惡"一面。

說真的,如這般把男主、女主都設置為"道德缺陷"的電影,其實挺罕見的,因為如此一來,以觀眾先入為主的觀感來說,天然會對這樣的人,有著"厭惡"的感覺。

但是,不得不說,這才是"真"的人,生活中常見的人性,英雄救美,然後以身相遇的佳話,從來大多隻出現在故事和影視劇中,現實是,一句輕飄飄的"謝謝"二字,就完全"報答"了救命之恩,亦或一句"職責所在"就概括了全部"功績"。

影片中只不過把這種觀感"誇張"了,把背後的一面"小惡"給赤裸裸地擺在大家面前,把每個人認為的對或錯的道德標準,重新拋回個人自己衡量。

所以,我們有的人會認為女主仁海自私且忘恩負義,高傲而令人討厭,會認為男主智久挾恩以報且"想入非非",傲嬌而"自賤"。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流感》總統


而隨著情節的深入,影片中對人性的"小惡"描述,更是極盡惡意,看完全片,似乎除了那位"最高"的總統先生,其他所有人都是各自"缺陷"滿滿的"惡人"。


說實話,當年初看時,真的很懷疑導演與編劇的"腦子",這種把人性的"惡"全部直白展現的災難片,真實到令人戰慄!一度顛覆了筆者對人性的理解——我們真的都是"好人"嗎?

但是如今重溫時,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誠然人性是如此複雜,但現世也是"五彩斑斕"的,我們真實的"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還有過度的灰,以及其他的熱烈的紅、憂鬱的藍等等。

所以,或許影片通過"所有人"的"惡",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單純且純粹的"好"與"壞",只有因地制宜與因時制宜的個人"最好"選擇。

只以片面的"好"與"惡"去衡量一個人的所有,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適的。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流感》男主


如男主智久一般,初見有無畏救人的"好",但一轉身就出現了"有目的臆想"的"惡";到中段時,有無私"響應"孩子的休假召喚的"好",而下一刻直轉而下就是,為"愛"而選擇自私隱瞞大眾孩子病情的"惡"。


"自私"還是"母愛",這是個“選擇”嗎?

影片中,關於女主仁海的表現,就像是一個大寫的"雙標人生態度",她只有在女兒美露面前,是一位合格的"偉大"母親,除此之外面對其他人,或是見人說人話的醫生,或是極為強勢女性,或是永遠選擇"自保"的自利者。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流感》女主


尤其,在全片中或許最有爭議的情節就在於仁海為了和女兒在一起,保護女兒而故意隱瞞女兒感染,全然不顧其他人的自私行為。

說實話,也就是因為此場景被放在影視劇中演出來,要是投放在真實的現世中,尤其是如此這般的"艱難"時期中。

筆者想,即使很清楚知道"後果",卻不得不承認,或許你、我、他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自私隱瞞,而不是如一般影片所表現的"偉人",選擇大公無私地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爸爸、都是媽媽、都是女兒、都是兒子,都是人!

所以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愛",就像是影片中那個為了"救"媽媽而反抗,而說出"真相"的士兵一樣,為了愛我們無所不能!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流感》母子情


熒幕前的我們或許可以很自然地第一反應,詬病其自私自利,完全不為"大家"著想,但如果投入現實呢?你會怎麼做?

好在,影片的最後,幫我們做出了最樂觀的選擇——自私是對的!

最後的最後,這場以母愛的名義的"自私"隱瞞,成為了"救天下"的功臣。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全片的“淚點”頂峰


難道這是在告訴我們應該自私嗎?

不,恰恰相反,或許影片正是通過如這般"瑪麗蘇"的劇情告訴我們:

從來人性就不能以非黑即白來下結論;

同樣更不能以片面的"善與惡","自私與大公"來衡量一個人的所有,反而是通過如此反轉而誇張的"結局",告訴我們,從心而選,道德歸道德,人心歸己心。

事物沒有永恆的對與錯,只有自己承擔的"選擇",或許,從心而選,結果也不全是壞的。


慶幸,我們的後盾是無比強大的中國

說來,這次重溫,最大的感受,還出自那個全片唯一的"好人"——總統的做法,為了國民,可以不畏強權,甚至不惜堵上"自己",也要抗爭到底的壯舉。

就像是對無比"黑暗"的本國失望透頂,卻想要以"一己之力"點燃一簇微弱的火苗一般,做了一部影片的"美夢",他們希望有這麼一位"偉大"的總統來拯救自己的國家。


豆瓣8.2《流感》:此生無悔入華夏,越是“大災”時,越是有信心

“偉大”的總統


正是現實的"黑暗",人民的被迫麻木,或許才產生了那個國家如此之多的敢於揭露黑暗"內幕"的影片吧,誠然,現實永遠在扇他們的耳光,一次次深深地揭露,卻一次次再次被曝光的"黑暗",打入更深的深淵,悲哀嗎?很悲哀!

但是,如果連"說話"的勇氣都沒有,那麼,他們的世界將會更加"墮落"吧!


一方面影片是"高調"的,他狠狠地揭露了自己國家背後的黑暗,但一方面又是"懦弱"的,"弱國"的悲哀在於,反抗不了,在於反抗"無用"。

揭露了又怎樣?

說出來了,演出來了又有什麼用?

現實永遠波瀾不驚,一時的波濤,看似掀起"大浪",但呼嘯過後,依然歸於"平常"。


與之對比的,筆者很慶幸,想必大家也同樣慶幸,我們生在中國,一個林立於全世界的強大國家。

即使長久以來被詬病影片不敢"發聲",但是實際上我們需要的並不是"發聲",而是穩定與安全,大多數人沒有"聽見"的發聲,並不代表不存在,這個給予我們強大安全感的國家背後,是無數"看不見"的聲音的"聆聽並解決"。

我們永遠不會像影片中無奈備受威脅的他國一樣,我們的底氣就是強大,就是自己!


結束語:

說來,在春節推薦災難片,有點違和,但是這個春節是特別的,是嚴肅的,是緊張的,同樣也是需要增強國民自我信心的"年"。

歡樂地暫時"忘記"固然是個好辦法,但重視直面"問題",同樣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流感》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在"災難時期"人性的拷問,更是一種反向給予我們力量,給予我們信心的"現實展現",會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國家的強大。

此生無悔入華夏!

正如結局一般,只要眾志成城,一切的"問題"都會過去,勝利很快就來了!



文:長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對面,理性觀察)

圖: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