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不同的內存,性能差距真的有傳言那麼大?

DIY市場中總是有很多小夥伴願意去升級甚至是折騰自己的電腦配件,而相比較性能和價格都成正比的顯卡和CPU產品。內存的更新換代成為了消費者們的首選目標,的確內存產品的價格普遍要比前兩者低。並且也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性能提升。可更換內存所帶來的性能提升真的有傳言那麼大嗎?

頻率不同的內存,性能差距真的有傳言那麼大?

就例如現如今主流的DDR4平臺,相比較上一代內存,DDR4內存擁有著更加可靠的傳輸速率。而一般相對來說,DDR4內存的運行頻率基礎為2133MHz。但市面上普遍售賣的內存條規格都在2666MHz、3000MHz、3200MHz甚至是更高。

頻率不同的內存,性能差距真的有傳言那麼大?

而消費者普遍的升級標準也就是在3200MHz這個頻率左右。可大家總是想要了解,從2133MHz到3200MHz頻率,性能差距究竟有多麼大呢。其實想要來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內存的規格和其他數據所佔的性能重要性分別為多少。

頻率不同的內存,性能差距真的有傳言那麼大?

一般情況下,內存的容量>頻率>時序,也就是說容量其實相比較頻率還要更重要一些。其次就是雙通高頻>單通高頻=雙通低頻>單通低頻。也就是證明,雙通道情況下高頻高容量的內存性能的確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其實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多。

頻率不同的內存,性能差距真的有傳言那麼大?

而其實即便是2666MHz到3200MHz這個差距,也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地方。當然如果是在測試的時候,大家會看到大約有10幀左右的差距,但實際的使用當中其實並不會被我們所發現。這也就說明,大家在升級內存產品時,應該首先注意的是容量,其次才是頻率,當然,這一切都是保證在雙通道情況下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