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絕代風格
全球現在排名前三的手機品牌,三星,蘋果和華為都擁有自己研發的芯片,這絕對不是巧合,而且在我看來,他們正是因為擁有自己的芯片所以才有能力做到全球前三名的位置,三星除了自己的Exynos系列還使用高通芯片,華為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麒麟芯片,而蘋果更是全線使用自家的A系列芯片,其實僅僅就這三家手機品牌的芯片就可以佔據絕大部分的手機芯片市場了。
作為手機品牌廠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裡如果找到自己的特色和獨一無二的優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都使用高通或者聯發科的芯片那就完全沒有什麼特色可言,也沒有足夠的自主權,跑分也是清一色的跑分,而如果擁有自主研發的芯片就可以更靈活的控制芯片想要實現的功能和性能,與自家的手機做到更好的適配,包括很重要的基帶芯片。
華為從一個主打低價和性價比的國產手機廠商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很大原因就是肯花大錢搞研發,麒麟芯片帶動華為一步步走向世界第一的位置,而蘋果的A系列芯片也是王牌,擁有目前最強的單核性能,和ios系統也是結合的天衣無縫,所以手機廠商擁有自己的芯片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芯片的研發耗資巨大,風險巨大,不是一般的手機廠商敢輕易嘗試的。
嘟嘟聊數碼
記得幾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蘋果手機剛剛流行起來,那時候誰要是有一部蘋果手機簡直可以說是高逼格的典型代表了,我們寢室有個姑娘她男朋友送她一部iPhone4,把其他姑娘羨慕的不得了,甚至她臨床因為自己男朋友送不起蘋果跟男友分手了。再後來,彷彿到了蘋果三星兩分天下的局面,還是我們寢室,一個家裡特有錢的姑娘,用上了超大屏幕的三星手機,讓窮酸女屌絲的我頓時覺得哇塞三星原來才是那個隱藏的炫富神器,比蘋果都還要高級。
再到後來,華為手機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水漲船高,不能不說是國產手機的驕傲。
作為用戶,我們只知道與自己切身體驗相關的東西,這些大牌背後的和內部的故事,我們很多並不知曉。比如說蘋果、三星和華為,都有自己的芯片。
其實蘋果一開始想的是靠英特爾提供SOC芯片,喬布斯對此還堅定不移,但沒想到一位工程師堅決不用英特爾處理器,還以辭職相威脅;華為最開始是看著聯發科發財眼熱,也想從山寨機那兒賺點錢,不料第一炮就啞了,管理層一番爭吵後,才搞成華為手機專用芯片。
其實說到底,華為手機、蘋果手機自己做芯片,多少有點歪打正著的意味。
雖然三星有自研發處理器,之前都是給魅族使用,但是最近兩年的時間才會有給自家的手機使用,而華為的高端旗艦手機早就開始使用了自家處理器已經很多年。
大牌各有各的故事,作為用戶來說,我們更關心的,就是能夠物美且價廉。
工業互聯網
確實,全球三大手機品牌蘋果、三星和華為,都有自己的芯片,不過還真的如題主所說,是巧合!蘋果一開始想的是靠英特爾提供SOC芯片,喬布斯對此還堅定不移,但沒想到一位工程師堅決不用英特爾處理器,還以辭職相威脅;華為最開始是看著聯發科發財眼熱,也想從山寨機那兒賺點錢,不料第一炮就啞了,管理層一番爭吵後,才搞成華為手機專用芯片。
我們先來說蘋果A系列芯片出籠始末。
喬布斯強迫症的結果?
對於iPhone的SOC芯片,喬布斯最初想找英特爾提供,當時蘋果的麥金塔電腦已經在用英特爾的芯片。
喬布斯打算用英特爾的凌動(Atom)芯片,他認為英特爾公司的芯片性能好,速度快。但很快他就發現凌動芯片並不合適:iPhone需要的芯片集成度很高,CPU、GPU、內存控制器等都需要集成在一個芯片內,但凌動芯片上只有CPU。
英特爾也迫切希望為iPhone提供芯片,雙方成立了合作項目小組,每個季度喬布斯會帶領4名蘋果高管和英特爾時任CEO保羅.歐德寧開會。最後合作項目不了了之。
喬布斯回憶了合作失敗的原因:
英特爾不聽蘋果公司的建議,反應慢得像蒸汽輪船,而蘋果公司習慣快速前進;
擔心英特爾把合作成果賣給競爭對手;
英特爾CEO歐德寧任內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拿下iPhone的芯片訂單。
保羅.歐德寧則認為原因是:
雙方沒有談攏價格;
喬布斯有強迫症,想要控制產品的每一個環節,從芯片到材料都要控制,歐德寧受不了;
iPod開發工程師以辭職反對採用英特爾芯片
但實際上,喬布斯沒有選擇英特爾,主要是因為iPod開發工程師託尼.法德爾的反對。
法德爾極力主張採用ARM架構,因為這個架構耗電少。在一次會議上,喬布斯堅持認為應該信任英特爾能做出優秀的SOC芯片,法德爾生氣地怒吼:“錯了,錯了,錯了!“
為阻止喬布斯選擇英特爾,法德爾當時甚至將自己的工作牌拍在會議桌上,並以辭職相威脅。
喬布斯妥協了,對法德爾說:“我聽你的,我不會反對我最優秀的員工。”
隨後,蘋果公司獲得ARM架構授權,同時以2.78億美元收購帕羅奧圖一家芯片設計公司
P.A.Semi,讓其設計SOC芯片,這款芯片就是大名鼎鼎的A4,由三星製造。
A4在手,蘋果從此有了自己的芯片,並將其打造成性能怪獸,成為iPhone、iPad的一大差異化優勢。
華為手機自研芯片,緣於一個啞炮
海思開始做手機芯片,和華為手機業務沒有半毛錢關係,直白地說,就是被當時大發橫財的聯發科刺激的。
聯發科2006年推出的GSM Turnkey solution方案,包含軟硬件一攬子方案,將手機進入的門檻降到極低,三個人就可以做手機。結果山寨機火遍全國,聯發科也被稱為”山寨機之王“,賺了不少錢。
海思看得眼熱心癢,於是也效仿聯發科,搞GSM Turnkey solution方案。3年後的2009年,推出
K3V1芯片,用於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相比聯發科的產品,海思K3V1性能不理想,採用110nm工藝,大幅落後聯發科(當時65nm),就此成為啞炮。海思也就此死了給山寨機供芯的想法。
當時,要不要繼續做手機芯片,華為內部分為兩派,在公司EMT會議上研討時,雙方吵成一團。
最後任正非出面調停:將移動終端芯片從海思轉移到手機公司做,手機公司補償海思的前期投入。根據會計師事務所核算結果,手機公司給了海思三千萬美元,補償做K3V1芯片的投入。
華為花錢從ARM公司獲得授權,採用ARM架構,2012年推出K3V2,雖然工藝、性能方面,仍落後於高通APQ8064和三星Exynos4412,但因為是華為手機的親兒子,成為華為手機御用芯片,後來不斷修煉,到2014年發佈Kirin925芯片時,華為的自研芯片終於成熟。
Kirin925芯片應用到mate7,由於後者大獲成功而名聲大噪。
總之,華為和蘋果的自研芯片,都有點歪打正著的意思,不過,相比之下,華為的自研芯片路比蘋果走的要曲折一些。
三星自研芯片的事,我不說了,留給其他答主吧。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擺事實、講道理,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
魔鐵的世界
先借題主的寶地吐個嘈,現在的槓精實在太多,你說華為有芯片,他就說麒麟用的是ARM架構,你說蘋果、高通、三星都用的ARM,他又說華為自己生產不了,是臺積電代工的,總之沒有他抬不了的槓,總有一些人認為只有華為把所有的東西都攬到自己頭上做才是真的牛逼,但事實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所有的東西全部靠自己,包括他們崇拜的蘋果。
現在來說說題主的問題,三大手機品牌有自己的芯片當然不是巧合,這是企業的核心技術,也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在贏得市場的同時,如果不勤練自己的內功,終究會是被淘汰的,因為你的命脈掌握在別人的手裡,中興事件就是最直接的說明。
全球手機終端廠商擁有自主芯片的只有三家,蘋果的A系列,三星的獵戶座Exynos以及華為的海思麒麟Kirin,而且無獨有偶,這三家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蘋果的iOS,三星的Tizen,華為的系統據說叫麒麟OS,雖然還沒有發佈,但依華為的遠見和魄力,麒麟OS的可信性還是很高的。華為有了麒麟OS是不是就可以摒棄Android了,當然不是,麒麟OS很可能會走三星Tizen的路子,用於智能電視領域,慢慢發展完善,作為一種備用,預防自己發生中興式的尷尬。 為什麼要研發自己的芯片?說大了就是防止別人扼住自己的咽喉,說小了就是降低自家成本,提高自家競爭力,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提高自己在產業鏈的話語權。
奈客
這裡所說的三大手機品牌應該是三星、華為、蘋果,三星有Exynos系列,華為有麒麟系列,蘋果有A系列,這自然絕非巧合,而是必然。但三家各自的芯片發展和使用狀況又各有不同。
首先說一下三星。
三星自2011年正式命名自家芯片為獵戶座(即Exynos)後,之後發佈的旗艦機型幾乎都是用自家CPU,同時因為三星機型較多,國外發布版本也較多,處於全球化戰略考慮,在海外生產製造以及推廣版本中,也廣泛使用高通生產的CPU,和少量德州儀器的CPU等。
三星在CPU研發領域可以說是安卓陣營中較為獨特的存在,它的CPU芯片性能位列全球前五毫無問題,其芯片製造及生產能力也能排入全球前三名(甚至可以說僅在臺積電之下),但獵戶座僅用於本土極少量機型身上,這種應用更像是小試牛刀。這種“低調”可能也是讓高通既疑惑又高興的地方,可以說在華為嶄露頭角之前,三星是安卓陣營唯一能夠與高通相抗衡的手機制造商。
而且三星是存儲芯片行業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市場份額高達70%),而DRAM是CPU的核心部位之一,換而言之它屬於CPU的上游產業。其厲害指出可見一斑。
某種程度上來講,三星早就意識到CPU對於手機和手機品牌的重要性,所以才能夠堅持研發,哪怕並不需要這部分業務為自己獲取更多利潤。
其次說蘋果。
蘋果的情況大家幾乎都清楚,但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A系列CPU其實跟安卓的CPU沒什麼可比性,因為其應用場景不同,預示著設計思路和運算模式的不同。
蘋果的A系列完全自用,因為iOS也不會開放給其他手機品牌用。它研發芯片的必然性在於喬布斯對蘋果產品所寄託的期望——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產品必然需要一個史無前例的“靈魂”。
A系列就是蘋果的靈魂發動機。
而在蘋果手機大賣後,很顯然整個公司越發認識到A系列的重要性,才會步步加碼,將A系列打造成為iOS量身定製的性能怪獸。
最後說一下華為。
安卓陣營中,華為可能是讓高通感覺最矛盾的手機品牌。
華為相比小米和OV,它的產品不是全部使用高通的CPU,旗艦版CPU的採用很顯然效仿的是三星的做法——用自家的旗艦機型。
但跟三星又不相同,華為的旗艦機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幾乎全部用的麒麟芯片。只在中低端機型採用高通芯片。
高通對華為自研芯片絕對忌憚,但在不代表忌憚華為,畢竟華為在半導體行業並無很大的成績和影響力,按說高通是可以通過技術壟斷進行封鎖的。
但高通又很需要華為的訂單——華為手機的銷量在這幾年增長迅猛,也讓其上游供貨商和整條產業鏈獲益匪淺。本來這種平衡華為還可以玩幾年。
但2019年,隨著美國直接將矛頭對準華為,高通可能意識到了什麼,撕破臉面。
可惜,華為已經渡過了技術難關。
所以華為研發麒麟芯片的必然性就藏在2003年摩托羅拉收購華為未果之後,任正非在開會時的一個預言——“有一天我們終將與美國正面對上”。
所以幾乎在餘承東宣佈從貼牌手機業務向自營品牌手機業務轉型的那天起,芯片的研發就已經提上日程,因為華為人知道,自己在成為世界第一之前,有哪些東西是真正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總結來說,三家公司的掌舵者都擁有很清醒的前瞻性目光,他們能夠看到企業發展到十年之後,哪些東西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哪些東西會成為生存基石。
三星是在發展中看到了這一點,以自己強悍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實現了基石的夯實。
蘋果依靠更多的是技術實力和天才般的想象力。
華為依靠的是憂患意識和任正非的戰略性思維。
可以想見,未來在智能終端系統和芯片領域,必然會存在更多競爭,目前蘋果是唯一將系統+CPU+硬件+應用生態統一的公司,華為將著力打造鴻蒙的結果也是如此,所以有些事情是必然發生的,只是能看到同時也能做到的企業太少,才會讓必然看起來像是巧合。
好人長安君
這是巧合嗎?我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智能手機曾經的三大巨頭是三星、蘋果、華為嗎?在中國智能手機興起時的巨頭是尼采公司,尼彩公司可以說是靠山寨機起家,考模仿iPhone4的外觀發家,而且一款尼彩手機做到中國銷量第一,但是投機取巧終究難敵真材實料,尼彩後來破產。
後來也不是華為手機是中國第一,後來是中興公司。我們常聽人們說“中華酷聯”就是指的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這四大公司中曾經的中興才是國產手機銷量之王,後來因為沒有及時轉型被華米OV四大廠商反殺。
再後來,小米也做過中國第一。但是無一例外被華為反殺,華為可以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麒麟處理器的成功,現在的麒麟處理器已經可以和驍龍處理器相媲美。
麒麟處理器從2004年就開始研發,而華為成為中國手機霸主是最近兩年的事情,不難想象華為手機可以進入全球第三,是離不開麒麟處理器的。
iPhone
蘋果手機的成功,我認為與其強大的A系列仿生芯片是密不可分的。試想一下,如果蘋果自家的芯片,必然會採用驍龍的處理器,採用驍龍處理器,蘋果手機的賣點就只有iOS系統。如果採用驍龍處理器,iOS系統會不會今天這般強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蘋果A系列仿生芯片的成功保證了蘋果手機擁有足夠的性能,同時為iOS系統的完美運行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基礎。
而且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大公司都是先有處理器然後才進入全球前三的。並不是進入全球前三以後,才開始研發的手機處理器。
數碼智玩
蘋果的A系列仿生芯片、三星的Exynos獵戶座、華為的海思麒麟Kirin,這三個品牌不僅手機賣得好,而且芯片大多是自產自銷。如果說三大品牌中只有一兩個有自己的芯片那可以說是巧合,但三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芯片那絕不是巧合,這是“戰略需要”。 首先、三星、蘋果、華為三個手機品牌的銷售數量都在2億臺以上,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有了這麼龐大的體量,所以才有了研發芯片的保證,有試錯成本和銷售兜底。試想一下要是這些手機品牌的銷售量一年只有幾千萬,數量上不去,那還不如直接買現成。
三星、蘋果、華為三個品牌的高端手機是賣的最好的,特別是蘋果,全部手機都是高端旗艦,整體利潤非常高。今年的財富榜上排名超高,利潤是四個大眾的總和,豐田的高利潤在這面前也不值一提。所以高端機的銷量決定了整個公司的利潤來源,有了利潤才有投資芯片研發的本錢。
對技術的重視,蘋果在PC領域耕耘已久,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就是典型的技術控,三星的產業鏈相當完整,還有光刻機,可以自己生產芯片,而華為作為通信領域的翹楚,也有很高的技術沉澱。這對於芯片這種重技術的長夜來說,沒有一定的基礎是不行的。最後持續性投入,目前這三個品牌的利潤都相當可觀,且體量龐大,可以持續性的投入芯片研發,畢竟小米的松果澎湃一樣出來一款就沒有下文了,最重要是資金不夠雄厚。
那麼自研芯片有什麼好處,為何三大品牌都紛紛扎堆搞芯片,最根本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打造個人的IP,產品形成差異化。自己研發芯片只需要對自己的手機系統進行匹配就可以,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攻克問題,提升芯片性能。而後續的優化兼容也性對簡單。看看蘋果的A12,領先驍龍很多,這就是自研適配的優勢。
增加利潤,不管承認與否,自己有兩億臺的銷售額,那麼芯片支出的費用是很大一筆。長此以往把芯片企業喂肥了,胃口還會越來越大。長期來看,還不如將這一部分費用用語自己研發,這樣自己還可以孵化出一個獨角獸企業。同時自給自足在成本上相對低廉,增加整機的利潤,可以賺更多的錢。有了自己的芯片後,自己的話語權提高,在高精尖領域有一席之地,可以搶佔後續市場,另外還讓自己的產品不受人控制。
123咔嚓
全球三大手機品牌是指三星、蘋果和華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手機芯片,這並非巧合。芯片是手機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科技含量極高,能夠掌握芯片技術的廠商都是非常牛逼的,蘋果三星和華為能有今天的地位這和它們的科技研發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人家是憑實力說話,憑核心技術拿到的名次,而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性價比。
除了高通和聯發科能夠設計芯片外,一些手機廠商也有能力開發芯片,比如蘋果的A系列、三星的獵戶座、華為的海思麒麟都是佼佼者。有人說,研發芯片的難度不亞於原子彈,這就可以看出研發芯片是有多困難。全球能夠設計出芯片的公司屈指可數,能夠同時設計和生產芯片的廠商更是鳳毛麟角。
正因為如此,蘋果三星和華為才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的三座大山,他們的技術遠遠超過其他手機廠商。雖然這是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手機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但是至少蘋果三星華為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不是完全貼牌的組裝廠。蘋果三星華為銷量這麼高,沒什麼好不服氣的,畢竟人家技術擺在那。
三星的芯片發展歷史是比較悠久的,從蜂鳥處理器到現在的獵戶座,從自研CPU架構到自研GPU,表面上看這幾代的三星處理器都因為功耗而翻車,但實際上三星的芯片還是非常強的,只不過三星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研發的貓鼬架構。蘋果早期也是用三星的處理器,後來蘋果慢慢脫離三星推出了自家的A系列處理器,目前A13是全球最強芯片沒有之一。
華為的處理器可以說是完成了華麗逆襲,是國產芯片的驕傲。從麒麟960開始,海思芯片就已經有了崛起的跡象,到了麒麟970,華為終於有了拿得出手的高端芯片。麒麟980的出世,表明華為和高通的差距越來越小了,直到最新發布的麒麟990 5G,華為的芯片設計水平已經不亞於高通,麒麟990也是目前最強的5G芯片(集成5G基帶,支持SA/NSA雙模)。
無論是三星、蘋果,還是華為,他們能叱吒全球市場靠的是實力說話,並非巧合。
iT科技菌
其實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冷靜地思考一下:到底是三大手機品牌帶動了自己的芯片,還是三大主流芯片的出現成就了三個手機廠商?
芯片是三大手機廠商最核心的技術所在,更是蘋果和華為手機業務的基石。因為三大芯片的加入,蘋果、三星和華為才得以快速發展。過去一年中華為由芯片而取得的成就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壓力之下,芯片是支撐華為逆流而上、創造30%市場份額的最大功臣。
看一下華為手機的發展史(2010-2019),我們就能知道芯片之於手機廠商的重要性。
- 2010年華為手機出貨量300萬臺。
- 2011年華為手機出貨量2000萬臺。
- 2012年華為手機出貨量3200萬臺。
- 2013年華為手機出貨量5200萬臺。
- 2014年華為手機出貨量7500萬臺。
- 2015年華為手機出貨量1.08億臺。
- 2016年華為手機出貨量1.39億臺。
- 2017年華為手機出貨量1.73億臺。
- 2018年華為手機出貨量2.06億臺。
從2010年到2018年。華為手機銷量翻了近70倍。2017年麒麟系列處理器正式進入穩定時代,縮小了與高通系、A系處理器的差距,也正式這一年,華為出貨量增長了4000萬。2018年,麒麟980問世,華為手機出貨量一舉突破2億臺,今年,華為正式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不論是華為、蘋果還是三星,手機處理器都是帶動其銷量增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因為自主技術的存在,手機廠商才得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YiMei科技
華為國內國外兩線作戰不容易加油!如果有一天某軍因為配合境外勢力破壞干擾國內經濟與科技發展接受國安部門調查大家會有何感想?某軍領導下粉絲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