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 水墨山水冊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

古筱芳(貴州大學)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上人造像

龔賢(1618—1689年),又名豈賢,字半千,又字野遺,、豈賢,號半畝,又號柴丈人,江蘇崑山人,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他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是傳統文人畫後期的代表人物,他承繼傳統繼而開拓創新,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筆墨形式。目前有許多人研究龔賢,但是具體到“筆墨”這麼核心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大家習慣將“積墨”稱之為龔賢的繪畫風格,這是風格,更是形成風格的過程。積墨法雖不是龔賢發明的,但他卻將之運用至爐火純青的高度。本文以龔賢積墨法為研究核心,結合他的山水畫作品來分析。通過分析研究龔賢的積墨法來加深對積墨技法的學習與理解,從而將這些理論與創作相結合。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糞賢的山水畫作品中從其用筆上來看多中鋒,要求筆圓氣潤,皴法多為點皴和線皴。龔賢所使用的線皴,實則是變米氏橫點積墨之法而來,短筆披麻變點為線,但理同墨點,將線變寬變短加大其與紙面的接觸面。此皴法其實有別於他自己早期的線皴和傳統意義上的線皴之法,毛筆與紙的接觸面增大成一個面。一筆下去,筆墨效果豐富,短而闊的中鋒用筆幹而淡,密密的加在石面上,分其陰陽向背,節奏有序的中鋒圓點散落畫面之中,節奏明快。龔賢做到了畫面中墨色的層層疊加,營造出溫潤自然、厚重翁鬱的畫面效果,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最終畫面所呈現出來的積墨效果具有厚重感。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的積墨法是先幹後溼,先皴後染,層層深入。龔賢於墨的追求在“潤”不在“溼”,於龔賢而言“溼”和“潤”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為“潤墨鮮,溼墨死”。“積墨之法”貫穿其一生,尤其在他晚年更是將之運用至爐火純青的地步。正所謂其師法古人今其亦成古人,龔賢的積墨法來源於傳統而又自具風貌,成其山水畫的一大風格,對黃賓虹、李可染等人產生了較大影響。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龔賢積墨法研究摘要以及高清水墨山水冊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