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花點心思——怎麼能把照片,拍成一首詩?

柳侍墨


拍攝主體心中有詩和拍攝對象有詩意,是把照片拍成一首詩的要緊訣竅。



心中有美,才能在藝術和文學領域創作出美的作品,已形成文學藝術創作的共識。


有詩意的攝影屬藝術領域的創作,要創作成一首詩,充分而必要的條件是創作者心中有詩和所拍攝的對象具有詩意。

胸中有詩是一種文學素養的課題。文學是一切藝術的母體。詩屬於文學領域的內容,應該和文學素養有關。中國是詩的國度,其詩的美超越任何美學著作所論述之美。有的美幾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比如:迸然心動,妙處難與君說。未成曲調先有情。回眸一笑百媚生等是什麼美?正是心中之美,正是攝影者要擁有的美。



拍攝對象的含蘊的,能夠被拍攝主體感悟的詩意。比如形象美的人物,往往含蘊豐富的詩意,攝影者的感悟和洞悉,會比較容易地拍攝成詩意的照片。

比如人物照的詩意,有多少有詩情畫意的佳麗形象,只是把心中的美用詩意表達出來即可。如梨花一枝春帶雨、芙蓉如面柳如眉、回眸一笑百媚生、一枝紅豔露凝香、桃花依舊笑春風等等,詩意盎然,人面桃花相映紅之詩意盎然(認同請關注,誠謝)。



GoodLuck6868


照片的藝術內涵和詩都在遠方,尤其是風光攝影和詩的聯繫更是千古約定。古時的詩人很多留戀山水間,徜徉在月光下,或者借物詠懷,或者觸目生情,總能把一腔情懷像一杯水酒一樣灑在天地間。

我們的歷史悠久,造就了很多古代詩人,不僅如此,還創制了獨一無二的格律詩。這些格律詩就像歌詞譜上了曲,按照我們漢語言的韻律,讀起來琅琅上口、意趣盎然。

古詩詞不僅有如此華麗的外在形式,詩意內涵的表達也是美不勝收的,詩裡詩外高度一致。比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我們能夠從詩的意境中隱約看到那座高樓,看到高樓對神秘天際的嚮往,暗指人對未知世界的迷戀,從而也看到了風光攝影隱含的情緒思維。

風光攝影是對大自然風貌的主觀取捨,表達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情緒。如何拍好一副攝影作品,完全可以從古詩詞中學習借鑑,多讀多理解古詩詞的“畫面感”,不僅營養思維同時也助推我們的情緒感覺自覺不自覺的與自然發生聯繫,形成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習慣審美。只有讓心中的美不斷與自然的美髮生碰撞,才能形成攝影的美感自覺,發生創作上的衝動。

古代社會物質匱乏構築簡單,基本處在自然的包圍中,俯拾皆是自然給予的視覺,對自然的感受和觀察要高於現代人,他們往往把內在的情緒附著在自然物體上,“風花雪月”就成為對古詩詞風貌的最好總結。

現代人對事物的情緒感覺,因為社會的發展卻要豐富的多,所以說,攝影中的詩意表達,也不完全是對古詩詞中詩意的簡單模仿,而是具有攝影形態的詩意語言,一景一物一情,都來自於攝影人對事物的理解和情懷。

攝影作品需要用情,需要有詩。一朵花,一株樹,一座山,當你去用攝影鏡頭表達的時候,一定看到它們的美,這種美的本身就是調動人的認知和情緒,然後才有拍攝衝動,否則你不會拍它。

所以說,要想把照片拍成一首詩,首先心中要有詩,經常去讀詩,瞭解詩的意境和流動,才能變成意識自覺和行為自覺。


雲端坐家


此生不悔認識你,來世再續邂逅緣。



wangyu623


映日荷花別樣紅。以詩尋景。



用戶6591002231839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用戶9759381614450


成都杜甫草堂曾經有許多詩意畫。那是以詩所描述的情景來作畫。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但攝影要將詩裡面表達情景綜合在一起可能有點難度。例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有一詩意畫,如何將距成都90公里的西嶺雪山,與成都錦江萬里船的盛景組合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