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花点心思——怎么能把照片,拍成一首诗?

柳侍墨


拍摄主体心中有诗和拍摄对象有诗意,是把照片拍成一首诗的要紧诀窍。



心中有美,才能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创作出美的作品,已形成文学艺术创作的共识。


有诗意的摄影属艺术领域的创作,要创作成一首诗,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创作者心中有诗和所拍摄的对象具有诗意。

胸中有诗是一种文学素养的课题。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诗属于文学领域的内容,应该和文学素养有关。中国是诗的国度,其诗的美超越任何美学著作所论述之美。有的美几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迸然心动,妙处难与君说。未成曲调先有情。回眸一笑百媚生等是什么美?正是心中之美,正是摄影者要拥有的美。



拍摄对象的含蕴的,能够被拍摄主体感悟的诗意。比如形象美的人物,往往含蕴丰富的诗意,摄影者的感悟和洞悉,会比较容易地拍摄成诗意的照片。

比如人物照的诗意,有多少有诗情画意的佳丽形象,只是把心中的美用诗意表达出来即可。如梨花一枝春带雨、芙蓉如面柳如眉、回眸一笑百媚生、一枝红艳露凝香、桃花依旧笑春风等等,诗意盎然,人面桃花相映红之诗意盎然(认同请关注,诚谢)。



GoodLuck6868


照片的艺术内涵和诗都在远方,尤其是风光摄影和诗的联系更是千古约定。古时的诗人很多留恋山水间,徜徉在月光下,或者借物咏怀,或者触目生情,总能把一腔情怀像一杯水酒一样洒在天地间。

我们的历史悠久,造就了很多古代诗人,不仅如此,还创制了独一无二的格律诗。这些格律诗就像歌词谱上了曲,按照我们汉语言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意趣盎然。

古诗词不仅有如此华丽的外在形式,诗意内涵的表达也是美不胜收的,诗里诗外高度一致。比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们能够从诗的意境中隐约看到那座高楼,看到高楼对神秘天际的向往,暗指人对未知世界的迷恋,从而也看到了风光摄影隐含的情绪思维。

风光摄影是对大自然风貌的主观取舍,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绪。如何拍好一副摄影作品,完全可以从古诗词中学习借鉴,多读多理解古诗词的“画面感”,不仅营养思维同时也助推我们的情绪感觉自觉不自觉的与自然发生联系,形成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习惯审美。只有让心中的美不断与自然的美发生碰撞,才能形成摄影的美感自觉,发生创作上的冲动。

古代社会物质匮乏构筑简单,基本处在自然的包围中,俯拾皆是自然给予的视觉,对自然的感受和观察要高于现代人,他们往往把内在的情绪附着在自然物体上,“风花雪月”就成为对古诗词风貌的最好总结。

现代人对事物的情绪感觉,因为社会的发展却要丰富的多,所以说,摄影中的诗意表达,也不完全是对古诗词中诗意的简单模仿,而是具有摄影形态的诗意语言,一景一物一情,都来自于摄影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怀。

摄影作品需要用情,需要有诗。一朵花,一株树,一座山,当你去用摄影镜头表达的时候,一定看到它们的美,这种美的本身就是调动人的认知和情绪,然后才有拍摄冲动,否则你不会拍它。

所以说,要想把照片拍成一首诗,首先心中要有诗,经常去读诗,了解诗的意境和流动,才能变成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


云端坐家


此生不悔认识你,来世再续邂逅缘。



wangyu623


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诗寻景。



用户6591002231839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用户9759381614450


成都杜甫草堂曾经有许多诗意画。那是以诗所描述的情景来作画。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摄影要将诗里面表达情景综合在一起可能有点难度。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有一诗意画,如何将距成都90公里的西岭雪山,与成都锦江万里船的盛景组合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